蓝天丽日映“煤都”
——聚焦六盘水市加快经济发展、抓好生态建设的实践
2011-11-06袁国中
■ 文/特约记者 袁国中
本刊记者 郭倩聿 景伯平
蓝天丽日映“煤都”
——聚焦六盘水市加快经济发展、抓好生态建设的实践
■ 文/特约记者 袁国中
本刊记者 郭倩聿 景伯平
从“全国酸雨重灾区”到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六盘水市的华丽转身,使来自全国50多家广播电视台的“名嘴”们纷纷感叹:“没想到‘煤都’的空气这么好,天空这么蓝!”
用现代环保技术打造的贵州首座坑口电厂——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的盘南电厂。(朱祖雄/摄)
“城里的空气确实一年比一年好。”一位刘姓退休职工高兴地说,“这不,我把家都搬来了。”
8年前他第一次到六盘水看望在这里工作的儿子,以后几乎每年来一次,切身感受了这个城市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去年退休后,他和老伴索性离开湖南老家,在六盘水市中心广场附近买了一套新房,叫儿子搬过来一块住。
他只是越来越多从外地迁居六盘水的新市民之一。
除了众所周知的夏季凉爽之外,在一座工业城市能享有清新的空气、蔚蓝的天空,毫无疑问,这是相当诱人的。
曾几何时,这里却是经济粗放增长方式的重灾区。
一个崭新的决策
六盘水市矿产资源丰富。其中,仅煤炭探明储量就达180亿吨,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素有“江南煤都”之称。该市又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之一,故还有“十里钢城”之名。
经过几十年的开发,这座在“大三线”建设中崛起的山城,已成为贵州最大的能源、钢铁、建材、机械生产基地。
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六盘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幅多年连续位居全省前列。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六盘水市的生态建设却一度失衡。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小煤窑遍地开花,土法炼焦、炼锌炉星罗棋布,白天浓烟滚滚,夜晚炉火通明,以致某西方国家卫星误以为贵州西部发生了持续的森林大火……六盘水因此成为“全国酸雨重灾区”。
更糟的是,污水会源源不断地从煤矿、洗煤厂流入长江上游的三岔河和珠江上游的北盘江。
“说‘有山皆秃、有水皆黑’毫不夸张。”一位经常到基层调研的市委干部回忆道。
在认识到“抓好生态建设与加快发展同样重要”的意义后,在西部大开发中,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决然提出:“不要带污的GDP!”
一张崭新的名片
“实践证明,在全面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把抓好生态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市委书记刘一民说。
对生态环境损坏最大的,是小煤窑和土法炼焦、土法炼锌的小高炉。其中,在六盘水不到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小煤窑最多时,就达到2475对,但产能却只有2千万吨左右。
这些小煤窑不仅严重浪费了宝贵的资源、破坏了环境,而且构成了重大的安全生产隐患。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六盘水市着手坚决取消无序开采的小煤窑、取消土法炼焦炼锌炉,通过关停并转、施行技改,整合资源、调整结构,使小煤窑减少到现在的289对,产能却增加了4倍,达到了7000万吨以上。
特别是2007年初短短3个月内,全市就取缔反弹的土法炼焦炉432节,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2592吨;取缔联体炉731节,涉及焦化业主150家,淘汰改良型焦炉设计总产能494.5万吨,可削减烟尘排放3097.3吨,削减二氧化硫排放4792.2吨。
与此同时,六盘水市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对煤炭、煤化工、冶金、电力、建材五大行业中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和生产工艺,采取“上大压小、扶优汰劣、渐次调整”的方针,分别列出淘汰时间表,仅2008年就淘汰落后产能136.41万吨;新建、扩建的火电厂燃煤机组均同步装置脱硫设施,已建火电厂纳入脱硫工程管理。
当年,全市就基本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上年降落了25.18%和5.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单位GDP能耗分别降低1.11%和4.56%。
在城区,六盘水市坚决取消燃煤锅炉,禁止运用燃煤灶具,率先在全省使用管道煤气,施行河道综合整治、污水渣滓处置、清洁能源改造、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增强饮用水源地环境维护等举措。
经过不懈努力,2001年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秀天数占93%;2005年、2006年占94%;2007年优秀天数153天、良好天数212天,全年优秀率100%;2008年优秀天数为253天、良好天数为113天,全年优秀率100%……
优秀的空气质量,已成为六盘水市一张崭新的名片。
一条崭新的道路
六盘水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努力和成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2009年10月,国务院将六盘水市列为全国5个资源富集区循环经济试点之一。
以此为契机,六盘水市自我加压,提出了创建全国“循环经济城市”的新目标,大力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生产和消费体系。
“这就是说,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最小的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去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刚介绍说。
六盘水市应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分离产业结构调整和老工业基地改造,围绕中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优先进行企业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在煤泥干化应用、煤矿瓦斯发电、矿井水管理回收、节气减污、焦炉煤气掺烧发电、建材企业消纳工业废弃物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推广工作。
目前,各个煤矿、钢铁厂加大了工业废水、矿井水、洗煤水的管理力度,基本做到了循环运用或达标排放。市内已有10家应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新型墙体资料的企业获得贵州省新型墙体资料认定证书,设计年产量达6.5亿块标砖,可满足中心城区建筑工程需求。
对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应用,也形成了新的产业。近两年,每年全市消化煤矸石30万吨以上,综合利用采矿废石、粉煤灰、煤泥分别在20万吨以上,利用锅炉炉渣6万吨以上,应用煤矿瓦斯5000万立方米以上。其中,瓦斯与煤层气发电装机已建成的有3.47万千瓦,在建的有2.4万千瓦;12.5万千瓦的风力发电站已在今年正式动工。
何刚说,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单位GDP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2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60%以上,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提高5%,“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必由之路”。
一个崭新的印象
六盘水市地处长江和珠江上游的分水岭,是两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长期以来,六盘水市坚持开展大范围的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工作,向石漠化挑战。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全市实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国家自然林资源维护工程和退耕还林重点工程后,已造林868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86年的7.55%上升至2009年的37%。
同期,全市减少水土流失面积近800平方公里,并以每年1.8个百分点的速度恢复植被。
昔日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
在开展退耕还林的同时,六盘水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大种植、大养殖、大加工、大市场”为目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产业结构,2009年粮食产量达到86.02万吨,是1978年的2.3倍,创历史最高水平。
现在,马铃薯、蔬菜、油菜、烤烟、茶叶、水果、生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已形成新的农村区域性支柱产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37%。
2009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83元,是1978年的39倍。
这年,六盘水市荣膺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
2010年7月,“听多彩之声、说魅力贵州”活动在六盘水市举行。来自全国50多家广播电视台的播音员漫步在宽敞的街道上、憩息在街头的绿荫下,丝毫察觉不到这是一座年产6000万吨原煤、500万吨焦炭、300万吨钢、600万吨水泥、20万吨电解铝,拥有700万千瓦电力装机容量的重工业城市。
惊喜之余,这些“名嘴”们纷纷感叹:“没想到‘煤都’的空气这么好,天空这么蓝!”
2010年10月1日至4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在六盘水市调研。他考察了六盘水市的重点在建项目、新建工业园区和大型企业后,对六盘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
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立足点放在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上做得更好一些,为全省作出表率。
这是莫大的动力。
2010年年末,六盘水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确定了未来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1200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500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财政总收入达220亿元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物耗水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实现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我们正在按照栗书记的要求,把立足点放在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进一步统一思想、分析形势、认清责任,看到差距、看到优势、看到潜力,攻难克坚、齐心协力,加快发展、加快转型,争取位次前移,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新贡献!”刘一民满怀激情地告诉记者。
(编辑/陆青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