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建筑行业安全发展的实证研究★
2011-11-05江伟林岳胡子良
江伟 林岳 胡子良
0 引言
浙江是中国建筑业经济活动强度最高区域的省份,建筑业作为我省传统产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2010年总产值首次跨过万亿元门槛(11 860亿元),持续领跑中国建筑业。2009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超过9 351亿元(占全国12.3%),利润达250个亿,创全国第一,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GDP 6%。尽管近年来我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稳中趋好,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同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安全总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事故起数、伤亡人数等主要指标的绝对数还比较高,个别地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超出了省建设厅下达的考核目标。所以当前全省建设安全生产工作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我省在2010年发生事故所占全国的7.18%、死亡人数占5.83%,位居第二;在2009年发生事故所占全国省份的7.46%、死亡人数占7.73%,位居榜首。
通过对近年浙江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我省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致因和特点,提出了相应预防和安全控制对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近年来我省建筑施工安全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省建筑施工事故总数位居全国“前三甲”,2010年全省共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45起,其中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同2009年(共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51起)相比,其安全事故起数下降12%、死亡人数下降27%。
2 我省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专项分析
1)按事故发生时段分析。2008年,2009年我省每月事故分布见图1,图2。
2)按事故类别分析。我省近三年建筑施工事故以“五大伤害”为主,其中仍以高处坠落事故为最,事故发生死亡率占总数52.91%;施工坍塌死亡率占总数23.81%;物体打击事故死亡率占15.87%。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是我省事故的主要类型。
3)按事故发生部位分析。基坑作业发生事故死亡率占27.78%;脚手架上作业死亡率占25%;洞口和临边事故死亡率占22.22%;塔吊作业和井架事故各死亡率均占9.03%;施工机具死亡率占2.78%;临时用电死亡率占0.69%;其他部位死亡率占3.47%。
4)按企业资质等级分析。我省现有特级企业40家,一级企业655家,其中特级企业发生事故致死人数占17.74%;一级企业发生事故致死人数占死亡人数的46.77%;二级企业发生事故致死人数占24.19%;三级企业发生事故致死人数占11.29%。
3 事故发生规律分析
1)事故总量仍然偏大。尽管我省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近几年连续下降,但在全国范围来看,我省的绝对数还偏高,仍属事故多发省份,安全生产形势压力依然很大。
2)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在不同时段波浪状起伏,发生较多的月份是3月~4月,8月~9月,11月~12月。这三个阶段都是建筑施工的高峰期,事故多发有一定的必然性(高温酷暑、雷雨和冬季或“开工松松垮垮,竣工时连滚带爬”),一些施工单位为了抢进度,往往在没有采取防护措施或不到位的前提下连夜加班冒险施工,是发生事故的危险因素,与在这段时间完成工程量较大、施工条件恶劣和管理松懈有关。
3)全省各区市之间安全生产状况极不平衡,参差不齐,个别地区安全事故多发。
4)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是我省事故的主要类型。其中高处坠落事故居高不下,应是建筑安全系统中控制的重要目标和专项整治的重点。除管理的因素外,高处坠落事故主要问题是安全防护投入不足,施工现场的临边防护不到位。
我省发生的大量坍塌事故有:
a.基坑坍塌,主要原因是建筑业企业安全防护设施投入不足,随意简化安全防护措施,未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编制地基与基础、地下管道工程施工方案,没有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冒险蛮干,处置安全隐患不当不力。
b.模板坍塌,主要原因是设计不合理和部分建筑设备材料不合格。
5)事故发生部位集中在脚手架、基坑和“四口”或“五临边”等必须保证安全防护措施的高危施工现场。
4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设事故发生根源:
首先,作业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施工程序、不按标准规范,甚至违反法律法规施工;
其次,建设安全监管和安全防护技术措施不到位;
最后,未能及时发现安全生产隐患或发现后未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1)建筑工程各方主体安全责任未充分落实到位,行为不规范,政府监管工作尤待加强。
2)保障安全生产的环境要素尚需完善。a.部分建设项目不履行法定建设程序,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低价中标,违法分包、非法转包、无资质单位挂靠、以包代管现象突出;b.一些企业生产力水平偏低,技术装备水平较落后。
3)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我省建筑从业人员达478万人,70%从业人员来自农村,一线作业人员多以农民工为主,安全知识缺乏、基本技能低下。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考核工作滞后,如无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对新规范、标准和设备性能等知识了解不透等。
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不到位。
5 建筑行业本质化安全的主要对策
1)明确责任体系,完善保证体系,推动行政首长和企业法人代表责任落实到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强化责任考核、技术支撑体系和诚信制度体系建设,严肃责任追究是做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方法。严格执行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实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确保施工安全“三项费用”落实到位。继续推进政府安全生产监管外部保障体系建设。以长三角区域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为契机,利用长三角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平台,建立起能互通信息的企业和个人信用网络,实时监控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规范各方主体的市场行为。
2)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等各项活动,深化专项整治工作。我省抓好“三个突出”(突出预防为主、加强监管和落实责任),做到“三个加强”(加强宣贯教育和队伍建设、安全基础工作和组织协作),健全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大了重点时段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力度,有效整治安全生产突出问题。a.要继续开展以防范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和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等为重点的建筑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对事故多发、易发的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加强调研,查找原因,有针对性提出预防措施,进一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加强技术支撑,实现科技兴安;要进一步督促企业增加安全生产投入,提升企业安全生产保证能力。b.要深化专项整治工作,坚持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针对建筑领域生产安全事故高发种类,按季度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有计划、有重点进行专项整治,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相关方要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要对深基坑、高大模板、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等重点部位和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和治理,真正及时消除隐患。我省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不少是由于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不彻底,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各单位等环节都没有严格把关,最后才使隐患变成险情,险情酿成事故。如杭州地铁事故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反面例子。c.要加强建筑市场动态监管,充分发挥市场监管对工程现场管理的促进作用。要利用省市建筑市场信用平台,完善企业和人员准入清出制度,强化质量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d.要大力推广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及时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用增加科技含量来提高安全系数。e.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尤其“三类人员”三级教育,以适应“四新”要求。加强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监管。
3)规范事故调查处理及统计分析工作。对包括事故快报材料、事故调查报告及结案批复、事故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查处的具体情况等归档,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责任,依法加大对企业资质和从业人员执业资格的处罚力度,严格事故发生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恢复工作,及时将事故的查处情况在网络以及新闻媒体上进行公开。
6 结语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频繁发生的事故已经成为了制约我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只有强化责任管理,不断改进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安全执行力,围绕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控制较大事故发生、杜绝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发生的目标,着力构建建筑安全生产责任网、监督网、保障网,切实提升建筑安全监管水平,才能促进全省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为加快实现“建筑强省”提供安全保障。
注:本文是在李旭副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
[1] 刘 霞.浙江省建筑业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师,2010(8):83-84.
[2] 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2010)[Z].浙江省统计局,2010.
[3] 李 青,李志红,苏德岳.论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10,36(8):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