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创新型国家建设步入新征程
2011-11-02马武松
■ 本刊记者 马武松
“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创新型国家建设步入新征程
■ 本刊记者 马武松
2011年3月14日,备受海内外关注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大会上,获得顺利通过,由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正式上升为国家意志。
“十二五”规划纲要长达百余页,共有16篇,细分为62章,与科技创新、创新型国家建设相关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与此前中共中央建议的第七部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完全一致,让人们看到科技创新已成为党和国家决策层孜孜以求的发展路径选择。
国家主席胡锦涛曾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的科技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毫无疑问,“十二五”规划已开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征程。
总理的坦诚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顾“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时坦诚指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等3项“十一五”规划指标未能如期完成。
总理的坦诚引来了代表、委员的掌声,同时也引发了热议。3项指标虽不是“十一五”规划的约束性指标,但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
过去五年,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自主创新能力也有大幅提高。与此同时,“研发投入占比”在“十一五”末未能如期达标,说明全社会科技投入仍然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成为科学发展的一个瓶颈,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依然任重道远。
3月14日上午,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与中外记者见面。 在回答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您认为‘十二五’规划要得到真正地实施,真正地贯彻落实,最难的地方在哪里?”的问题时,温家宝表示,中国的振兴不单在经济总量,而根本在人才和科技进步。“我以为有两个数字比GDP更为重要,一是教育经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一是研发经费占生产的比重。这两条就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的创新力量,这才是最有力、最持久、最可靠的发展因素。”
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时特别指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事实上,2.2%与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研发投入将占GDP比重的2.5%,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提高到约60%,已经非常接近。相信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加紧落实,创新型国家建设将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十二五”规划纲要在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其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位列该部分首章。
为了抢占未来国际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在电子与信息、生物与医药、能源与环保、先进制造等关键领域部署了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期间,各专项陆续启动实施。截至目前,重大专项已启动实施2500多个课题,投入资金400多亿元。
着眼于在“十二五”时期重大科技领域取得新突破,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进一步提出:“把握科技发展趋势,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推动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学科产生,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纳米科技等领域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紧密结合,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在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生态环保、能源资源、信息网络、新型材料、公共安全和健康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
“要坚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努力构建我国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新优势。”2010年12月22日,第四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北京)高峰论坛成功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向大会发来贺信,强调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作用。
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之后,国家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突破口。诚如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上述高峰论坛的主题演讲中所说:“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在产业化基础条件和市场营销策略等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
针对“学”、“研”资源与产业、市场的脱节,“十二五”规划纲要特别强调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产学研战略联盟”作为一种新型的产学研合作方式,首次出现在全国性五年规划纲要之中,相比一般单体项目意义上的产学研合作,规划提出的“推动建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创新战略联盟”则剑指“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定位高远。
在“十一五”收官之年的2010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大扩容,国家高新区数量发展到69家,涵盖“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其中北京中关村和武汉东湖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型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园区”等类型,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科学发展的示范性区域。2011年2月22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在中关村“战略定位”上提出“力争用10年时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
“十二五”规划纲要,同样对国家高新区特别是中关村的发展寄予厚望:“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若干区域创新中心,把北京中关村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09年7月,《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颁布实施,其中,“建设和完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面向企业开放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技资源”是其重要任务之一。借鉴方案实施以来的有益经验,“十二五”规划纲要围绕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提出“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强相互配套、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 “在重点学科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新建若干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构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在关键产业技术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优化国家工程中心建设布局。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面向企业的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
科技创新对创新者之外的市场主体甚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往往都具有一种正面和积极的“外部效应”,实践也充分表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技术创新者得到的相关收益应当超过成本,否则创新者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开展创新活动。为了促进自主创新,政府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政策与法律措施弥补市场失灵。而这些也正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涉及“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政策”相关表述的重要内容:
在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方面,“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保持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稳定增长,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投入,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促进科技进步的税收激励政策。实施知识产权质押等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
在保障创新者合法权益方面,“建立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鼓励采用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
2010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定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就在10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作为我国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上述国务院决定的出台时机耐人寻味,而依据上述中共中央建议编制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更是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单独辟为一章,再次重申“十二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的目标,体现出中央“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的深谋远虑。事实上,这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首次以“新生力量”的身份出现在全国性五年规划之中。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体现着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十二五”规划主题、主线的根本要求。
自2009年9月,温家宝召开战略性新兴产业座谈会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涵盖领域曾几经变化,最后在上述国务院“决定”中锁定“七大行业”,并最终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之中,以“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发展”的形式出现:
嫦娥一号卫星模型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和信息服务。
——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医药工程产品、生物农业、生物制造。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
——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核能、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风电技术装备、智能电网、生物质能。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共性基础材料。
——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无疑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针对创新成果产业化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要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和示范基地。
相比较于传统产业的渐进式创新,新兴产业领域自主创新的技术和市场风险更大、成本更高,尤须政府相关政策的鼓励,甚至财政资金和政府背景基金的直接引导。针对新兴产业的这些诉求,“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申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相关内容,提出“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扩大政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规模,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带动社会资金投向处于创业早中期阶段的创新型企业。综合运用风险补偿等财政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完善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支持新产品应用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培育和拓展市场需求创造良好环境。”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2011年1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研究部际协调小组召开第四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框架)》。国家发改委表示,规划初稿已在着手起草当中,将及时报送国务院审批,与此同时,节能环保等七大领域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同步展开。随着国家层面“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的面世,上述一系列规划有望在不久密集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