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化:贵州工业化路径的必然选择
2011-11-02王秀峰
■ 文/王秀峰
园区化:贵州工业化路径的必然选择
■ 文/王秀峰
总结贵州工业发展的历史、吸取贵州工业发展的教训,借鉴国内外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贵州工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园区化——贵州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贵州省工业园区建设起步于1992年,经过近20年的发展,到2010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正式认定的各类产业园区达到64个,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80亿元,入驻规模以上企业近900家,到位项目资金1050亿元,园区内解决就业人数达到28万人;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0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7%。工业园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体现出蓬勃发展的活力。
吸取贵州工业发展的历史教训
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在工业,贫穷也在工业;贵州工业发展滞后的关键在于工业园区化程度低。由此,导致发展的成本高、效果差,集聚能力弱、整合水平低,产业链条短、产业增值外流严重,对生态环境影响大等问题;这是贵州工业道路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克服的主要教训。
布局的分散导致效果差。贵州工业化走过的道路是一条以资源型为主体的道路,工业企业围绕资源分布而单独分布,形成的是企业集中度低、以单兵作战为主体的格局,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高效益低,加大了招商引资的难度,影响了工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快速发展。
关联程度低集聚能力弱。贵州工业发展的另外一个教训是由于园区化水平低,导致产业发展关联度低集聚能力弱。由于园区建设重视力度不够,难以集聚关联度很强的关联企业与分散布局的资源型企业配套,工业企业发展缺乏关联企业支撑,工业发展的集聚效应无法产生,影响了工业产业的顺利发展。
产业链条短增值外流重。贵州工业发展的又一个教训是产业链条短、产业增值外流问题严重。由于工业园区建设滞后,难以引进深加工技术,加上原有企业生产经营科技含量低、多以资源型或原材料型为主体的特点,因此工业产业发展的产业链条短,产业增值外流问题十分严重。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制约着工业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的提高。
园区化有利于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产业关联度,提高产业发展效益。图为贵定县盘江海螺水泥公司生产车间外景。(本刊记者 傅泊霖/摄)
工业发展与环境矛盾大。贵州工业发展的再一个教训是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大。由于工业园区建设落后,工业企业布局分散,加上企业层次低,生产经营的科技含量少;企业对环境影响物的排放量大、治理成本高。因此,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
抓住贵州工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贵州工业发展不是要不要发展、能不能发展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又快又好更快更好发展的问题。
宏观经济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招商引资条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跃上了世界第二的位置,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社会投资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贵州省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构筑良好的招商引资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化进程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条件。
生态环境政策要求必须走绿色低碳发展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的演进,包含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政策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贵州工业化必须走绿色低碳的道路。绿色低碳道路的最佳选择就是园区化。
可持续国家发展目标要求贵州工业大发展。贵州是中国的一个省份,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落后的省份,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块不可或缺的短板;国家要实施统筹区域发展战略,实现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然要解决这块短板问题;也就会要求和支持贵州加快发展。贵州加快发展的潜力在工业、希望在工业;而工业化的最佳路径选择是园区化。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完全可能实现转型目标。随着历史的推移,现代科学技术在加速发展,目前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工业发展已完全可以依托现代科技实现转型目标。贵州作为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具有应用现代科技直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后发优势,贵州可以直接依托现代科技,通过加强园区载体建设,跨越传统工业先发展后治理阶段,实现贵州工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资源丰富与良好交通预期奠定了发展基础。贵州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门类齐全,储量丰富,是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截至2006年底,全省已发现矿产125种,其中有76种探明了储量,有41种居全国10位,有21种名列1至3位。贵阳铁路枢纽是路网主骨架包柳通道和沪昆通道的重要交汇点,在西南铁路骨干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民用航空已开通43个城市航线,始发航线60多条。随着县县通高速规划的推进和连接省外主要城市快速通道的打通,及10个支线机场先后建成通航,贵州交通条件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能有效支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找准贵州工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总结贵州工业发展的历史、吸取贵州工业发展的教训,借鉴国内外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贵州工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园区化——贵州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园区化符合贵州工业发展的实际。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经济底子薄,自我发展能力弱,需要大量的外部资源来发展工业、推进工业化进程;同时贵州又具有大力发展工业的丰富的资源条件和迅速改善的交通运输条件;加上贵州作为“两江生态屏障”的特殊要求。贵州工业化的园区化路径是不二的选择。
园区化有利于引进境外优质资源。贵州工业发展虽然自身拥有丰富的资源条件和不断改善的、良好的交通条件,但资金、科技、管理、人才资源严重不足,远远满足不了加快发展的需要,必然要依靠大量引进外部资源来解决。园区化有利于集中解决基础设施问题、有利于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有利于降低成本;也就有利于引进境外优质资源。
园区化有利于实现绿色发展目标。绿色低碳发展是贵州工业化的方向,工业化道路选择园区化,有利于加强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规模效应,降低建设成本,实现绿色发展目标。
园区化有利于提高产业发展效益。园区化有利于产业集聚,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产业关联度,加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发展效益。
园区化有利于实现发展方式转型。园区化有利于引进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引进高级人才,树立现代发展理念,增强创新能力,实现发展方式转型。
(作者系贵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孟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