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观察与体会

2011-11-01王广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6期
关键词:青年人心肌梗死老年人

王广军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不科学和不合理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且有年轻化的趋势,急性心肌梗死也越来越多的在中青年人群中发病。总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中青年患者的生活习惯、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对早期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住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62例。所有患者诊断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1],心电图和(或)心肌酶学检查支持心肌梗死诊断,病历资料记录完整。将162例患者按年龄划分为两组:年龄≤50岁者为中青年组,共79例,年龄范围为29~50岁,平均(39.6±6.2)岁,其中男67例,女12例;年龄≥65岁者为老年人组,共83例,年龄65~87岁,平均(70.4±8.2)岁,其中男 52例,女31例。

1.2 方法 分析两组患者的职业、个人史和家族史、基础疾病状况、临床表现以及预后等。职业为患者近5年来主要从事的工作,近5年内工作流动性较大者排除;个人史和家族史记载需清楚详尽;入院监测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记录既往疾病史;病程记录中应详细记载患者发病前情况,如是否有过度疲劳、压力过大、用力、情绪紧张等,借以分析可能的诱因;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情况、预后等;除上述指标外,患者入院尚需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及冠脉造影等辅助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职业、性别因素 中青年组患者中医生9例,教师9例,行政管理人员11例,工程师13例,个体商人16例,余者为农民、农民工等。发患者群多从事脑力劳动者占中青年患者的79.5%,多数人反映平日自觉生活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而老年人组脑力劳动者占51.8%,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间无明显差异。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中青年人组中,男性67例,明显高于女性的12例。

2.2 个人史和家族史 中青年组有58例(73.4%)喜高脂饮食,平素每日进食肉类,而老年组有55例(66.3%);中青年组日吸烟量超过40支、烟龄>10年者23例(29.1%),日饮酒量超过300 g、时间大于5年者31例(39.2%),而老年组日吸烟量超过40支、烟龄长于10年者7例(8.4%),日饮酒量超过300 g、时间长于5年者5例(6.0%)。吸烟饮酒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家族中具有心血管疾病史者分别为6例和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基础疾病状况 见表1。由表中数据可见,中青年组高脂血症的发生较高血压和糖尿病要早,发生率已达老年人水平,似乎可以提示过早发生高脂血症是中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

表1 两组患者基础疾病状况比较(例,%)

2.4 临床表现和预后 中青年组患者发病的诱因包括过度劳累、剧烈运动、情绪紧张等,而老年人组起因多是因为情绪波动、超负荷运动以及生活事件如用力排便等。中青年人组多急性起病,出现剧烈、持续的胸痛,疼痛多呈典型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濒死感,有7例患者出现晕厥;老年患者典型疼痛出现较中青年人组略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青年人组并发心律失常者9例,其中传导阻滞4例,心房颤动3例,室性早搏2例;老年人组有34例并发了严重的心率失常。中青年人组有1例发生了休克;老年人组未见有休克者,但有14例患者并发了肺部感染。经过积极的治疗,中青年人组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而老年人组有6例最终因感染引发呼吸、心力衰竭,最终死亡。

2.5 冠脉造影检查结果 中青年人组显示单支冠状动脉病变者有47例(59.5%),其中有21例累及左前降支,17例累及左旋支,9例累及右冠状动脉。老年人组单支病变的22例(26.5%),余皆为两支以上病变,占73.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疾病,以往多发生于老年人群,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该病在青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逐步增加[2]。以往有对比研究报道肉类、油脂等高脂饮食,有烟酒嗜好,不锻炼身体,生活无规律,睡眠质量差等因素在急性心肌梗死发患者群中比例均高于正常人群,提示为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3]。本组的观察显示了在中青年心肌梗死人群中喜高脂饮食者占据大部分(73.4%),但是和老年心肌梗死组比较无差别。不过,烟酒嗜好在中青年患者组出现率则显著高于老年人组,提示吸烟饮酒可能是心肌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其机制可能为:吸烟一方面能增加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黏附分子,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内皮源性血管舒张因子-血清一氧化氮(NO)的合成和分泌,从而导致血小板在血管内皮细胞上黏附聚集、血管痉挛,继而形成血栓,促发急性心肌梗死。

本组观察中青年患者人群反应生活工作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者较多,我们认为这也是心肌梗死发病的一个主要诱因。机体长期处于高压力的应激状态,一方面使体内炎性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增多,这些细胞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粘附性,它们粘附与血管内皮,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另一方面体内的巨噬细胞可以分泌蛋白酶降解粥样硬化斑块的细胞外基质,使斑块不稳定,当神经内分泌系统受到激动被激活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冠脉痉挛,斑块破裂剥脱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中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特点比较典型,多数有明显的持续性胸痛,伴濒死感,结合辅助检查,诊断较老年人急性心梗容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发现中青年人出现的阵发性或持续性胸部、咽喉等疼痛,应考虑到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性,立即作心电图、心肌酶检查有助于诊断。但是,对中青年人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帮助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和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对于中青年心梗高危人群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1] Dewood MA,Spores J,Notske R,et al.Prevalence of total coronary occlusion during the early hours of transmural myocardial infarction.N Engl Med,1980,303:897-903.

[2] Plutzky J.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younger patients in:Cannon CP eds.Manage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Humana Press Inc Totowa New Jersey,1999,10:521-533.

[3] 程艳春,邹文华,何杏桃,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正常人社会心理因素、个性特征和生活方式的对照研究.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3,3(4):261-263.

猜你喜欢

青年人心肌梗死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为啥找不到女朋友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