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PowerPoint教学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策略研究

2011-10-31张红卓杨晓宏张继军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年4期
关键词:幻灯片文稿页面

张红卓,杨晓宏,张继军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优质PowerPoint教学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策略研究

张红卓,杨晓宏,张继军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目前,在教学中PowerPoint教学演示文稿(简称PPT)的使用十分广泛,但通过调查发现其使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主要原因是设计与制作质量不高。文章主要从整体结构、页面布局、色彩搭配、内容提炼、交互设计、媒体元素选用、动态特效和播放速度等方面系统阐述了优质PPT的设计与制作策略。

PPT;教学设计;结构布局;内容提炼

在信息化教学中,由于Power-Point软件能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剪辑等多媒体元素于一体,且功能强大、简单易学、操作方便、可利用资源多、开发周期短、花费精力少,因而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目前,虽然大多数教师都能熟练使用PowerPoint软件,并能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但在设计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页面内容过满、版面设计过乱、界面色彩过艳、幻灯片数过多、效果设置过滥、课件结构过简、播放速度过快、交互程度不够、表现力不强、重形式轻内容、信息既大又全等。这不仅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和心理压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PPT的信息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本文将结合教学设计理论、学习理论、视听传播理论和视觉艺术设计理论,探讨教学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策略。

一、结构设计要清晰明了

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大师布鲁纳认为学习最重要的是掌握其基本结构,发展教学理论大师赞可夫强调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可见,结构清晰的PPT能使学生学得更好更快。PPT的结构设计是对知识体系和教学活动用PPT呈现的总体框架的规划。调查发现,多数教师的PPT存在结构不清晰、编号不统一、内容大而全(像百科全书)、全线性结构、活动与内容不同步等问题,多数PPT全是逐页播放的,就连有明显分支的PPT也用线性结构,他们认为线性课件存在“优点”,即上课时教师只点鼠标、不费精力、随意、方便、轻松、习惯。但他们没想到谁喜欢看一个结构混乱的讲稿呢。如果PPT没有清晰的层次结构,巨大的信息量会使学生晕头转向、心神不安、难以理解知识脉络,产生“信息迷航”现象,进而出现情绪抵触。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梳理知识体系和结构,设计出清晰的PPT结构,使学生整体把握知识要点,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避免 “迷航”发生,增强知识的可理解性和可记忆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演示文稿通常有线性、树形、网状三种结构。每种结构都应包括封页、(子)目录页、子页、尾页四级。封页一般包括题目、作者、单位、制作时间等,题目要醒目,可用动画表现,以吸引学生的注意。目录页是演示文稿的总纲,是表现线性、树形、网状结构的页,可用热区、连接等手段来实现,条目要清晰明了,可纵览教学内容的主要章节标题或呈现教学设计的活动和过程的序列。子目录页是把内容较多的主目录项细化后形成的新目录页。子页是课件的教学实质内容,是承载重要教学信息的页,本文后面将主要探讨子页设计。尾页一般是总结、说明、致谢等内容。

布鲁纳认为,认知结构是知识的有组织结构,它以系统化编码的结构结合在一起,即把相关的类别做有层次的结构安排。奥苏贝尔认为概括性强、清晰、牢固、具有可辨别性的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基于以上观点,笔者提出了PPT结构设计的几点策略:①将幻灯片播放的物理结构、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与教学设计的活动结构三者协调统一。[1]②目录页必须要有,且目录项要精练,体现其设计的教学过程。③在目录上用超链接或热区跳转到具体子页,并在具体子页演示完后又返回目录页,这样能使学生明确课程脉络。④整个演示文稿的编号和项目符号要统一,层次级别要科学,使得PPT有条理性和顺序性。⑤分析(子)目录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线性的、树形的还是网状的,来确定关系、制作页之间的连接。⑥用思维导图或SmartArt图来组织目录条目,表现其相互关系,强化结构,使其整洁干练、条理清晰。⑦追求PPT小而精,如果的确有大量的教学信息需要传递,那就尽量分组分页,用子目录页来组织,用子页呈现,使每个页面的信息醒目、美观。

二、页面布局要均衡统一

PowerPoint是以页为单位呈现信息的,整个演示文稿由一张张的幻灯片页面组成,可见页面是演示文稿的基石。调查发现,许多教师在制作演示文稿时,仅注意了内容的研究而忽视了页面的设计,造成页面杂乱、重点不突出、构图不平衡、通用元素缺乏统一性等问题。不仅影响了信息的表现力、准确性,还造成了学生视觉上的不适应、不舒服,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对页面进行合理布局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怎么样的布局才是合理的呢?

1.主体突出,条理分明

主体内容布局要占据核心位置,用改变其亮度、色调、字体等加大与背景的反差,或用简化、弱化、虚化背景等方法使其醒目、突出。内容要有条理性,要注意主从关系、逻辑顺序,最好一页表现一个主题,使学生的思维围绕该主题展开。

2.界面均衡,简洁清晰

格式塔原理要求页面只保留那些绝对必要的部分,从而达到视觉的简化,尽量去掉分散注意力、与教学无关的视觉内容,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和清晰性。[2]所以界面布局要和谐统一、均衡大方、简洁平稳、布白合理,使其具有艺术感染力,给人以赏心悦目、洁净之美,在心理上带来轻松与快乐。

3.通用元素要固定统一

研究表明,当界面元素,如标题、菜单等位置不固定时,学生思考的时间明显增长。所以起到衬托、控制作用的元素在位置、色彩、形状上要力求一致,如背景、按钮在每页中形式统一、位置固定,使课件的隐性知识无障碍化。

4.科学合理地布设内容

页面空间是有限的、宝贵的,所以要科学分配信息在页面中的呈现位置。人们长期观察自然事物而形成了一种视觉习惯和视觉选择性:形成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观察规律,且同平面内不同部位对视觉的吸引程度也不同。所以呈现教学信息应以横向为主,把重要信息放在最佳视域(视觉最优选的位置),即平面中上部,如图1所示。

人的视觉注意具有强烈的选择性和求新纳异的倾向,只把突显的事物作为知觉对象。影响视觉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对象的形状、大小、颜色、位置、动静、重复等。我们要利用这种视觉导向,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有利作用。所以在设计PPT时,对需要强调的内容,要以动、大、艳、新、异等特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相反,对不需要强调的内容则要弱化学生注意力的吸引。

三、色彩搭配要和谐醒目

色彩设计是对幻灯片的色彩基调、色彩对比、整体风格等作协调安排,其主要功能是衬托气氛、突出主体、增加界面艺术性。[3]调查发现,许多教师的演示文稿存在色彩搭配不和谐、前景色不醒目、背景色喧宾夺主、背景有损教学情境、页面间色彩跳跃太大,失去了整体性和和谐感,造成学习者看不清、不爱看等问题。在PPT中,背景、文字、按钮、超链接涉及色彩配置,其搭配协调与否严重影响页面效果,所以选择颜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整体和谐的色彩基调

色彩基调就是画面整体的色彩倾向,其占的面积较大。和谐是要整个画面既统一、协调,又明快、悦目。[2]其实质是背景的设计、模板(主题)的选择。背景设计,要服从教学内容的需要,做到纯静自然,发挥烘托作用,背景图案要降低饱和度和透明度,以反衬内容的清晰明亮。背景要用类似色,即色环上相邻的颜色,这些色彩搭配过渡自然,给人以平衡和谐的感觉。黑、白、灰等消色,可与任何色彩配置,经常被选用作背景色。实践表明,淡色、白色基调使视觉更具有舒适感,更易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

2.局部色彩对比以突显内容

色彩设置依据人的视觉对比特性进行,色彩对比包括:色别对比(冷暖色对比、消色与彩色对比、互补色对比、三原色对比)、纯度对比、所占面积对比、明暗对比。通常人们运用色别对比和纯度对比突显信息,研究表明,冷色调会减缓人们的时间知觉,从而使人们对事物的视觉注意力得到持续,暖色则相反,所以暖色不宜大面积使用,只在需强调时才用。由于物体的明暗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如果环境明亮,就采用亮色(白色)背景、暗色(黑色)前景,否则相反,总之背景色彩与文字色彩要对比强烈,以保证文字的醒目、易认。

3.同页面中颜色数不宜过多

色彩的配置要简洁、新颖,这样让人容易产生美感。同一版面颜色不宜超过三种,否则颜色过多,一方面给人以凌乱的感觉,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使各颜色之间以及各颜色与背景之间相互干扰,很难做到和谐搭配,从而影响了教学信息的有效传递。[4]

4.所有页基调色要相近统一

视觉的适应性是指当颜色突然改变后,人眼一时无法辨清物体,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才能恢复正常。页面之间急剧的、频繁的、较多的色阶跳跃会使人视觉疲劳、注意分散、理解时间增长。根据视觉的适应性理论,所有页面最好使用同一模板,以保证风格的统一,避免视觉跳跃的不适应。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虚拟机的迁移,虚拟机的迁移是我们在运用虚拟云桌面技术实践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尤其是在主机进行定期维护升级或者主机突然宕机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对主机上的虚拟机进行迁移。然而,为了保障虚拟机不间断正常使用,VMware vMotion作为一种全新的迁移机制,能够让虚拟机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实现主机之间实时迁移,这种迁移模式给我们日常主机维护或在宕机状态下的调配处理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另外,根据事物的固有色彩配色,能使人容易理解和记忆。

表1 知识间的主要关系

四、内容提炼要简洁科学

文字是呈现教学信息的主体元素,它不仅是教师传递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3]调查发现,PPT中最严重的问题是书本搬家、文字堆砌,PPT更像电子书(百科全书),上课变成了读PPT;还存在超文本逻辑性不强、专用符号不规范等问题。文字内容过多,就难以突出重要信息,也增加了眼球搜索时间,再由于受人眼分辨力的限制,有限的屏幕呈现太多的文字,必然导致文字变小,看不清楚。[4]信息加工理论指出,学习是信息的接受、贮存和提取的过程,学习的重点是信息的编码。所以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设计理论,对教学内容认真钻研、理清思路、概括提炼后简明、清晰、有条理地用PPT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一目了然,消除了复杂感,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及学习效果。总之,就像PowerPoint(重要观点)的词义一样,教学内容的提炼要简洁科学,注意以下两点。

1.提纲挈领呈现关键词句

教学内容应简明扼要,以提纲为主,旨在强调知识重点、要点。它给教师提供讲授线索,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实现注意力的合理分配,根据关键词句,积极思考,理解讲授过程,有效完成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加工过程。

2.知识内在关系形象呈现

古人云:一图胜百文,果真如此。教师可用概念图、思维导图、SmartArt图和Excel图表形象、清晰地把知识及内在关系表现出来,易于理解,便于记忆。教师可根据表1中的几种知识间的主要关系,还可组合、细分出更多的关系,把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提炼,如图2和图3所示,笔者强烈推荐该策略。

此外,还要根据共同经验原理、最小代价原理、抽象层次原理进行内容提炼,避免出现学生看不懂、没听过的词语出现。有时可采用调用方式使用PPT以外的资源,以简化幻灯片的内容。

五、媒体元素使用要恰当

许多教师在设计PPT课件时,缺乏对同一教学信息用恰当的媒体元素表现的研究,一个极端是未能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地表现内容,另一个极端是滥用媒体元素承载信息、歪曲地化抽象为直观,这都不恰当,最好是按需采用。笔者依据戴尔经验之塔理论总结出各媒体元素的作用和特点,如表2所示,供教师参考。

由于人受视觉分辨力、视距的限制和人们审美习惯的影响,所以要合理优化各媒体元素,使其表现力更强。结合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字体的设计

要选择醒目、规范、优美、易读的字体,杜绝不易辨认的字体。①标题一般选用黑体、隶体、华文琥珀、微软雅黑等笔画粗壮的字体。②正文一般选用加粗宋体、楷体、细黑、幼圆等笔画简单、识别率高的字体。

2.字号的设计

字号要适中,字号的大小决定文字的地位和作用,决定文字信息的层次,决定每页文字的多少。字号一般高一层级的大于低一层级的,正文最好每页不超过7行,每行不超过20个字,字号不小于28号,这才能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注意力看清文字、理解内容、有效获取重点信息。

表2 媒体元素的作用和特点

3.行距的设计

行距的设计,应该使学生既感到行行清晰,又能感到是一个整体。通常,软件默认的单倍行距偏小,应该调大一些,在1.2到1.6倍间为宜。

4.字形的强调

由于信息的重要程度不同,有些信息需要强调,一般采用变体、变色、加粗、加框、字号变大、加底纹和下画线等方法进行,有意引起学生的注意。

5.图片的设计

图片大小要适宜,以均衡页面布局和能看清画面内容为好。图片位置要依据教学内容、版式的类型进行合理安排。图片要真实反映事物原貌,比例关系不可改变。

6.图表的处理

找出图表中重要的,与内容有密切关系的部分,使其色彩鲜明、亮丽,形成对比,使重点数据清晰明了。

另外,视频剪辑、动画、声音要音量适中,时机恰当,长短合理,节奏适宜,清晰平稳,播放流畅,操作简单,要与课堂内容相关,一般在讲解重点内容中使用。

六、交互设计要有效适量

课堂中存在师生、师机、生机、生生四种交互,目前,PPT中涉及的师生、生机、生生交流较少,教师应在教学设计时全面考虑,把交互活动合理地设计在PPT中,使PPT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对PPT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PPT只是演示型的幻灯片,其实,它也提供了强大的交互功能,超链接、动作设置、ActiveX控件和VBA等功能,值得我们深入钻研和挖掘。

PPT交互设计的基本策略如图3所示,用母版、超级链接、动作按钮、热区、动作设置来实现课件交互主界面,实现不同幻灯片间的灵活跳转,改变线性的播放,使课件可以从不同角度及时切入,既生成了清晰的课件结构,又易于教师根据课堂情况调节制作策略。用ActiveX控件(配合VBA代码)来制作单选、多选、填空等题来进行交互练习,也可用VBA调用数据库灵活出题、记录交互行为等使其更好服务教学。练习要根据行为主义理论低起点、小步子、勤反复、多表扬、快节奏、适可提示、提供支架、及时强化的原则设计。

交互设计要连接准确,注意内外文件的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中小学教师应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笔者认为教学要向45分钟要效益,前半节课教师用PPT精心授课,后半节课学生用PPT练习迁移,知识全在课堂中习得,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七、动态特效设计要得当

动态特效设计是指自定义动画设置和幻灯片间切换设计。其使用要科学,不能滥用,当用才用。调查发现,效果的使用有两种倾向:一是效果多余,有意点缀图画,乱用声效,喧宾夺主;切换效果频繁,花样繁多;动画特技选用不当、花哨,动画进入时间过长,动画出现的次序混乱等,不仅淹没了主题,而且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二是无一点效果,只是整页出现,没有随课堂动态生成。这都不科学,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能不用就不用,当用必用。切换效果一般不用,只在一个知识块结束转场时才用;标题相同的幻灯片除第一张外其他的不再用动画呈现;正文内容要使用逐条进入的动画;奇怪的音效尽量不用。

二是内容出现的方式选择要合理。动画特效一般选择基本型、温和型和细微型,确实需要强调的部分可以使用华丽型。 出现的方向要有规律性,一般相同内容都从同方向出现。

三是对象动画的时间应控制在两三秒之内,不宜过长,也不宜太短。过长会分散注意力、浪费时间,太短学生感觉节奏太快、没有成效。

四是内容出现次序要设计合理。要按照逻辑次序、因果关系、层级结构和日常习惯呈现对象,且出现的先后顺序一定要正确。要出现哪个对象、如何出现、起到的效果如何,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理有据。

八、播放速度要适中合理

PPT是教师在课前制成,上课时点播,与黑板相比,其信息量大、屏幕更新快,相对节省了时间,这是件好事,可又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师较难把握教学速度和节奏,多数教师以 “读”PPT的速度作为教学速度;还有些教师随课堂时间相对增长,就将教学内容增多;普遍存在幻灯片数过多、播放速度过快的现象。由于其信息量大于学生正常思维和记忆能力,学生思维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节奏,学生没有时间去观察、探究和思考,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跟不上,来不及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进而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

笔者认为:首先,播放速度要适中,以学生可接受为准(可根据学生行为反应观察到),教师可用播放笔圈出重要内容,利用多出的时间对一些难点、疑点进行详细讲解或设计一些让学生思考、讨论的环节。其次,幻灯片数量要合理,由于人的有效注意力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幻灯片数不宜太多,要少而精。实践发现,一般中小学每节课(45分钟)的幻灯片数最好别超过12张,大学不超过25张为宜。

结束语

本文在中观设计层面上从以上八方面系统而又具体地阐述了优质的PPT设计、制作和应用策略,强调了PPT课件要整体结构清晰,页面设计合理,匹配教学设计,呈现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要加工提炼,用恰当的媒体元素呈现,突显出PPT不同于书本的优势,以期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和探索,提高PPT设计和制作水平,以优化教学效果,使PPT发挥更好的教学辅助作用。

[1]刘跃军.教师制作PPT课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8):26-28.

[2]王朋娇,郭巍,张恒庆.Power Point教学演示文稿的精益化设计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3):104-108.

[3]杨波,王建书.Power Point课件设计制作中的问题分析及改进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9,(5):76-79.

[4]孙永丽.依据视觉特性优化Power Point演示文稿设计[J].软件导刊,2009,(7):93-95.

G434

A

1673-8454(2011)04-0058-05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幻灯片文稿页面
文稿规范
文稿规范
刷新生活的页面
水幕幻灯片
本刊文稿中参考文献的要求
答案
实现幻灯片的缩放功能
文稿打字的小方法
Web安全问答(3)
显示或隐藏“大纲”或“幻灯片”选项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