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携协和建昊 翘楚GLP园地
——走访北京协和建昊医药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爱平

2011-10-30关江娜

科学中国人 2011年4期
关键词:协和评价

本刊记者 关江娜 王 军

领携协和建昊 翘楚GLP园地
——走访北京协和建昊医药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爱平

本刊记者 关江娜 王 军

《哈佛商业评论》知名专栏作家斯特凡·托姆克曾经作出这样的论断:“当今世界里存在一个深层次的矛盾:经济越来越依赖于服务,创新流程却仍然以产品为导向。我们拥有许多科学的产品开发和改进方法,却没有一套严格而持续的服务研发流程。”

为践行这一目标。推动研发服务,开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之路,中关村生物医药研发外包联盟(CRO联盟)应运而生,思索、探寻、调整、渐趋成熟,触摸全球市场,紧跟国际步伐,“同一世界,统一标准”,飞速成长,迅猛崛起。如今,北京不仅成为了我国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业的标志性地区和市场,同时也已开始登陆全球舞台。

参天大树的成长,离不开土壤的滋养。北京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企业的快速成长与北京的特色优势资源禀赋息息相关。北京协和建昊医药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傲立于北京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园林内的一朵奇葩。王爱平,则是倾心培育这朵奇葩的名工巧匠。

十年磨剑,打造巧匠巨斧;笃志科研,奠定深厚功底;呕心沥血潜心GLP,掌舵协和建昊;独辟蹊径,打造创新企业新星;联手八大基地,凝结优势合作,构建强大的人才梯队,形成核心动力。王爱平领携着协和建昊,演绎着一段段华丽篇章。

桑国卫院士检查工作

回眸十年磨剑 厚积薄发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王爱平通往医药学的道路恰如两万五千里长征蜿蜒曲折,但每段路程都是一层阶梯,镌刻着他跨越的足迹。

医药世家 底蕴深厚

王爱平生于黑龙江,厚重的黑土地赋予了他广博的胸怀和开拓进取的拼劲儿。医药世家的门风沿袭给他坚实的医学底蕴和气质。儿时起,同龄的孩子都是肆无忌惮地玩耍时,小爱平正端坐书桌,背诵《药性赋》等传统医药学诗赋。“欲温中以荜茇;用发散以生姜。五味子止嗽痰,且滋肾水;”朗朗上口、言简意赅的歌赋是传统中医药学的精粹。在家人的熏陶下,王爱平的记忆库中存储了许多首经典的医赋,烂熟于心、倒背如流。即使到了现在,王爱平依然能脱口而出,每当遇到中医院校的老师,不管是硕导还是博导,他都自信满满地与之PK下童子功。终知学古文不废,而是源头活水,在文在人都受益匪浅。“古之学者非有大过人者,惟能博观约取,知宗而用妙耳。”

当王爱平还在摇头晃脑背诵着医学诗赋时,声势浩大的“十年浩劫”爆发了,学习意识强烈的王爱平也只能在不安的氛围中自学成才。个人的命运总是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维系在一起,王爱平高中毕业后就参军入伍了。“该学习的时候工作了,工作的时候又加紧学习。”王爱平笑着说。时代决定命运,可命运最终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倾情基础 求学若渴

1976年,王爱平被选派到第三军医大学学习,1980年毕业后,因成绩优秀留校担任教师。当时大家都对临床趋之若鹜,一致认为从事临床医学是一个值得骄傲和富有潜力的职业。眼界独特的王爱平唯独倾情基础医学,去到了基础部,主动选择了生物学教研室。在教学的过程中,他深感知识的不足,迫切的需要汲取新的养料,于是又到西南师范大学进修生物学的相关课程。1983年又到复旦大学生物系参加全国遗传学教师培训,1984年到第四军医大学,接受了全国细胞生物学教学讲习班培训。1985年考研到浙江大学生物系,从事医学遗传学专业研究,1987年研究生毕业后又到复旦大学进修一年做课题研究。

直到1989年,王爱平才回到三军医大继续任职。毕业后的八年多时间里,他的学堂又蔓延了十所著名院校,路漫漫其修远兮,他从未停止求索的脚步。1989年又从三军医大调任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用了一年时间到中科院研究生院进行了英语培训,1995年作为访问学者派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医学院药理系毒理室,较系统的了解现代毒理学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进一步加深了对GLP在管理、内涵和科学性方面的理解。回来后留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工作,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主任。

回想起求学进修的经历,王爱平都深深感到,每一个过程都吸收了新的养分,他把这一步步的远行、一层层的阶梯收藏为人生宝贵的财富。

培养的研究生

潜心教育科研 齐头并进

作为博士生导师,王爱平奠定自身高水平的科研基础,共撰写发表文章122篇,专著等身、荣获多个奖项,成绩斐然。且“授人以渔”,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自是桃李满园,毕业的研究生已经在国内外重要岗位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我国GLP领域的知名专家,为GLP实验室的建设倾注了诸多精力,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为我国的药物安全性评价的国际化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和研究员,王爱平承担了50余项新药安全性评价研究课题;多重身份的王爱平,把工作定位成最愉快的享受,乐此不疲。

笃志科研 成绩斐然

二十多年来,王爱平从事药物毒性试验、安全性评价、实验室管理方面的工作,先后承担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综合大平台项目子课题“医科院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化学药物安全性评价(2009ZX09301-003-6-1)”。科技部科技重大专项平台课题“医科院国际标准药物安全评价技术平台建设(2008ZX09305-001)”等重大课题,担任项目负责人。

王爱平主持或参与完成50多个新药或化合物的毒理学评价,承担多项新药生殖毒性和长期毒性研究,评价的新药申报时均顺利通过国家新药临床前安全性研究评审。他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深厚而宽广的专业知识,积极与创新的开拓能力,获得同行广泛的赞誉与认可。目前,他还兼任全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出生缺陷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通讯编委,药学学报杂志编委,癌变畸变突变杂志编委,科技潮杂志副理事长,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SFDA GLP检查专家库成员,SFDA药品审评专家库成员, SFDA医疗器械审评专家库成员,农业部兽药评审专家库成员,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审评专家库成员,国家863、973项目审评专家等等诸多国家和社会职务,为国家的科研工作和学术创新倾尽全力。

拓宽领域 硕果累累

从1996年起,王爱平开始参加医疗器械ISO:10993标准等同转化工作,进一步拓宽了研究领域,先后主持审定了我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GB:16886系列标准,对推动我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规范化、科学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还参加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研究监督管理办法》、《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检查办法》的起草与修订工作。

科学从来都是需要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王爱平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小鼠Ⅲ段生殖毒性试验”等10余项试验方法,有数种方法已纳入陈奇主编的《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以他作为第一署名的“小鼠Ⅲ段生殖毒性实验方法的建立于应用研究”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外作为主要完成人的“氯霉素的遗传毒性与生殖毒性研究”及“新药特殊毒理评价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研究”分获全军科技进步四等奖和二等奖。“排名不分先后,立足实际工作”,连续五年的“月月出文章,年年出成果”,他都坚持完成了既定目标。除此之外,他花费大量的时间从事标准化规范化的开拓性研究,一摞摞的纸稿印成铅字,一本本的标准手册虽在奖项之外,却异常厚重,刻满他夜以继日的辛劳。

涉足GLP 国际接轨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是药物在进入临床之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在合格的实验动物及其替代物进行安全性评价,找出毒性作用的靶器官,以了解药物对机体的影响及作用。王爱平是我国较早涉及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质量管理规范领域的专家之一。他对现代毒理学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有系统的了解,对GLP在管理、内涵和科学性方面都有着独到见解。

九十年代初,王爱平就开始涉足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质量管理规范领域。2001年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后,他全面负责中心的GLP软件和硬件建设,主持制定、增补、修改了500余份标准操作规程。主编了《实验室管理标准操作手册》、《质量保证标准操作手册》等14种标准操作手册。建立了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人员档案、培训档案、健康档案、成果档案、仪器档案、课题档案等。

从2004年起,中心先后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家计量认证、SFDA的GLP认证、英国的NQA认证。目前,安评中心是国内从事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中第一家同时通过上述数种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适用范围也由原来的药品,扩展到新化学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及农药的安全性评价,初步实现了与国际GLP的接轨,为我国的药物安全性评价的国际化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掌舵协和建昊 独辟蹊径

科研企业 华丽转身

科研院所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院所的改革和能力提升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科研事业研究单位向现代企业制度改制,推进自主创新,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的持久生命力。

2002年起,王爱平担任北京协和建昊医药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带领协和建昊踏上了现代化国际化的开拓之路。一个华丽的转身,王爱平的舞台从科研工作转向企业管理。新的战场面临新的挑战,他的这支舞跳好了吗?

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北京市宣武区科技企业协会的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CROU成员理事单位,中关村生物医药研发外包联盟理事单位,北京市科委“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成员单位。2006年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资助,2007年度第十届北京技术市场金桥奖项目三等奖,2007年第四届中国最具生命力百强企业第七十六名,“2007年度感动中国百名优秀企业家”,“2009中国优秀创新企业家”。这一个个闪耀的光环,印证了协和建昊的成长和荣誉,也见证了王爱平为之倾尽的心血和努力。也许,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到他转身后的独门秘诀。

管理规范 体系完备

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协和建昊有着一套系统完整的运行机制,恰如一套坚硬的铠甲为它保驾护航。

在盈利模式方面,协和建昊立足国内市场需求,与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并存。同时,在生殖毒性试验、眼毒性试验、光敏毒性试验、转基因动物和基因敲除动物试验、抗感染药物安全性评价、辐射材料毒性试验等方面形成特色,树立品牌。策划收购、兼并、参股行业内中小企业,把竞争对手变为商业伙伴,形成规模效应。每笔资金的投入都有着详备的成本预算和价格定制依据。在建立服务网络、渠道和中介方面有着切实可行的策略与规划。注重网络宣传,与媒体形成良好互动,打造企业品牌。降低成本、以质求存、精益求精,是协和建昊赢得广大客户好评的定位。

不仅有完备的管理体制,王爱平还为协和建昊制定长远的战略目标。明确的目标是企业前行的指向标。“2008年到2010年时我们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也是我们公司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实现成为国际化上市公司的战略目标。”铿锵有力的话语中饱含着王爱平坚定的信念。

八大基地 互惠共赢

“以点定位、各取所长,这是一种思路。把竞争对手变成我的合作伙伴,互惠互利,形成一股强大集中的对抗力。这个思路促使我们迈出了里程碑的一步,也是我们一直要践行的策略。”

为整合优势资源、优势互补,协和建昊采用总部——基地组织管理方式,以总部为核心,全面负责中心管理、决策、协调工作,承担总部及海外营销中心建设。各基地有相对人事权和财务权,负责各自基地的管理,形成特色服务。遵循国际CRO运行管理惯例,开展多地点研究服务外包试验。如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建立光敏剂安全评价基地和特殊毒代动力学试验基地,开展光敏类药物和多肽类药物的特种实验技术方法研究工作。通过这种产学研密切结合的共建实验室,协和建昊已成功申请到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中的药物安全评价技术平台,“医科院国际标准药物安全评价技术平台建设”项目已获国家科技部资助。

目前,协和建昊的实验基地已辐射全国,并与各个实验室都开展了有效合作,互惠互利,实现了双赢共赢。如与太原的《辐射材料安全性评价试验基地》共合作完成了20余项试验研究。与重庆的《遗传毒性安全性评价实验基地》合作完成10余项遗传毒性等试验研究。此外,还有温州的《眼毒性安全性评价试验基地》,山东的《生殖毒性安全性评价试验基地》等共八大基地。

中外视野,兼收并蓄。协和建昊还依托美国东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设立了海外营销中心。“美东”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高科技实业控股公司,具有参与国际经济环境与竞争的优势。“发现需求、实现价值、共同发展”是“美东”的企业文化精髓,也是他们共同的联营宗旨。

GLP总部工作人员

布莱克曾说:“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变敌为友、和谐共进,即是王爱平独出心裁开辟的一条新路径。八大基地犹如协和建昊强大的羽翼,支撑它展翅翱翔,直击碧空。

自主创新 以质求存

自主创新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保持长久生命力,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自2001年起,协和建昊就开始按照GLP的要求,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策划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数据准确、评价公正、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对从事安全性评价工作的人员进行有关法规培训和业务培训。获得SFDA的GLP认证后,协和建昊一如既往地认真贯彻实施国家的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提供公正、科学、可靠、准确的检测数据。

协和建昊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也积极加入产业联盟。2006年,协和建昊加入中关村生物医药研发外包联盟,2009年成为理事单位。中关村生物医药研发外包联盟于2006年7月28日成立发起,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联盟现有成员50多家,企业涵盖生物医药、化学药品、新型植物药等新药研发产业服务链的各个环节。作为联盟中的一份子,协和建昊也为促进中关村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中关村生物医药研发外包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着力量。

2009年,协和建昊加入北京市科委组织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通过聚集首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以机制创新为核心,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促进本公司资源向社会开放,支撑企业自主创新。2007年以来,加入中国灵长类动物协会,将GLP理念注入灵长类动物养殖企业,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随后又于2010年,加入了创新中国企业联盟理事会。

不断变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否则,就可能会变得僵化。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是协和建昊向更高水平迈进的标杆。

王爱平参加国际会议

人才梯队 携手共进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软硬件都至关重要,但最关键的还是要拥有一支核心团队。” 打造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如用兵打仗,要善于运筹帷幄,权衡兵力,挖掘各之所长,才能决胜千里。王爱平很注重核心团队的打造和后继力量的储备。“把每个人培养成人才,在各自的岗位占一席之地,同时也要一专多能,能身兼数职。”这就是他的用兵战略。

协和建昊拥有一支强有力的人才梯队,形成了以中心王爱平为核心,QUA主任魏金锋,办公室主任靳洪涛分工协作的管理团队。为了汇聚行业内领军人才和海外高端人才,公司还成立了技术委员会。同时,年轻的专题负责人团队业务能力不断增强,中心的业务骨干主要人员均为中青年。王爱平极其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积极为中青年的发展、业务提升创造条件和基础。及时解决员工的“五险一金”和存档等问题,并定期进行人员的培训活动。协和建昊已经形成了一支专业结构、技术结构、年龄结构分布合理的人才梯队。在健全的考核制度、人才激励制度和人才流动制度下,格尽职守、人尽其才,为公司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中国历史上最早是指“以文教化”和“以文化成”的总称。“文”是指道德、哲学思想、艺术等,引伸到企业文化中就是企业所倡导的企业精神;“化”是指教化,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合。为了提高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王爱平非常重视人才梯队文化素养的提升,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的营造。公司员工在长期的协作浸染中,也形成了一致的行为准则和理想信念。团结协作,携手共进。

在用人方面,王爱平有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拒绝接收亲朋家属,包括自己的家人也不例外,他的爱人和儿子也从事着医学职业。在他的描述中,爱人是家里的贤内助,是站在背后默默支持他前进的避风港。儿子是他的得力助手,能将他的思路变为文字,帮他打理办公室的琐碎事务。“如果我儿子不是我的家人,我早把他收为秘书了。”说到家人,他的嘴角始终挂着幸福的笑容。“我和我儿子基本不管家里的事,最烦的是,家里收拾的太干净了,我俩都感觉很不方便。”透过王爱平幽默的逗趣,我们看到了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家,是坚强的后盾,庇护王爱平踏实前行。

团队犹如企业的血液,血液畅通,企业才能永葆青春。王爱平掌舵着协和建昊,带领着强大的富有活力的团队,为打造更大更强的国际化协和建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猜你喜欢

协和评价
协和搬家
协和学子“爱星”献爱心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我在协和学了什么
我在协和学了什么
组建“协和队” 促进社会和谐
情欲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