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1-10-29徐淑华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19期
关键词:分点平行线线段

◆徐淑华

(内蒙古满洲里市第三中学)

论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徐淑华

(内蒙古满洲里市第三中学)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有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枯燥乏味,厌学数学,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刺激物的反应是有选择的,感兴趣的信息将优先进入人的意识领域。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也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具有化难为易,转苦为乐的作用;能有效的抑制疲劳,产生愉快的情绪;能有效的诱发学习去探索,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和能力、抽象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一、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前提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哪个学校里有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数学就会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就会在许多学生身上发现杰出的数学才能。”这说明,教师优秀的数学素质、精湛的教学艺术,对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学识让学生喜欢、教师的气质让学生赏识、教师的语言让学生入耳,都是教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它直接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以自己优秀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垂范力行。

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课堂教学模式是多样化的。但是无论怎样变化,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听得懂、学得好;只有在学生听懂、学好的前提下,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一个有趣的数学课,会给学生带来无穷无尽的联想和兴趣,也许就会产生一个未来的数学家。

1.精心设题,以问激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问导向是否恰当,是学生的思维能否调动起来的重要因素之一。富有启发性的设问和挑战性设问,能使学生精神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活跃;循序渐进的设问可以使学生获得一次次成功的愉悦,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但如果设问不当,将使学生茫然,不知所云,久而久之学生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有理数的乘法”时,教师提出问题:“100个负数的乘积是正数还是负数?101个负数的乘积呢?”学生在上一节课仅学了两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现在突然提出100和101个负数相乘,学生便跃跃欲试了。

2.发掘数学本身的趣味性,激发兴趣

数学的抽象性经过设计,往往可以开发出回味无穷的趣味性,如教师可以这样命题:在一座奇特的墓碑上写着:“过路的人啊,这儿埋葬的是丢番图,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又活了十二分之一,他长起了细细的胡须,建立了幸福的家庭,这样又度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再过五年儿子出世了,他感到很幸福,可是命运给这孩子的生命只有父亲的一半,儿子死后,这个老头儿在深深的悲痛中活了四年,也跟着结束了尘世生涯。过路人哟,你可算出了丢番图活到了多少岁?”这样的题目,集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学生读起来兴趣盎然,做起来十分投入。再如,在几何教学中,充分提示图形的结构美;在代数教学中,善于挖掘公式或方程的对称美;在代数教学中,善于数形结合尽力展示变式美。这些教学手段对增加趣味兴,提高教学质量都有极大的意义。

3.加强发散型思维训练

创造性思维活动一般是按集中→发散→集中的顺序进行的。发散思维即由所给的某一已知条件推出尽可能多的结果来。例如:

以相似三角形一节中一题为例,已知:D、E分别是△ABC的边AB、AC上两点BD=CE,DE的延长线效 BC的延长线于 F,求证:FE/FD= AB/AC

此题是学生学习基本图形分析法中,有一组或几组相比线段重叠在一条直线上的类型之一(EF/FD重叠在一条直线上),这一类型的特点学生已经掌握。即相比线段重叠在一条直线上,可以添加平等线型的相似三角形进行证明。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是过重叠在一条直线上两个相比线段的端点或内分点,作平行线。于是,首先应选出平行方向线段,现在图形中出现的交点D、F和内分点E的线段有DB、DA、FC、EC、EA总共就有五种可能情况。当这个问题提出之后,学生热情高涨,教师要求学生尽可能把所有情况的辅助线都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活跃了,马上投入了热火朝天的讨论之中。

于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把所有情况都做了总结归纳为:

取BD(AD)为平行方向线段,那么①过内分点FE作BC(AD)的平行线;②

取EC(AE)为平行方向线段,那么(1)过端点D,(2)过端点F作EC (AE)的平行线有

取FC为平行方向线段,那么,过(1)端D;(2)过内分点E平行线。

在所有可能性都完成的情况下,必须让学生清楚有些辅助线的作法根据现有的已知条件是解决不了的,帮助学生找出最简单的作法。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可以看出,这种发散思维训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探索性和独创性,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而且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寓情感教育于数学教育之中,是教师培养学生兴趣的保障

要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过程不仅是一种认识过程,而且还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美国一位教育心理学家曾把这种心灵方面的课程称为看不见的课程,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少教师喜欢尖子生,而冷落后进生,其实后进生不愿学习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造成的。中学生的心灵十分敏感、脆弱,教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乃至一个眼神都对他们产生微妙的影响。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日常教育工作中的许多实例也证明,教师对学生真正的爱将产生巨大的感染和推动力,他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能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性格和整个身心的健康发展。我国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认为:教育没有感情、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猜你喜欢

分点平行线线段
《相交线与平行线》巩固练习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平行线
来自低谷的你
定比分点之换底分点伸缩法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五禽戏“动作节分点”划分与学练建议(三)
添加平行线 求角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