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健身操对中年女性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
2011-10-28◆樊艳
◆樊 艳
(河北体育学院)
民族健身操对中年女性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
◆樊 艳
(河北体育学院)
众多资料表明,中年人群是我国体育人口的“低频区”,而在体育人口年龄结构中,每5岁年龄组女性体育人口所占比例都低于男性体育人口。可见,中年女性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少之甚少。民族健身操是目前一项新兴的体育健身项目,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娱乐健身的特点受到广大女性的喜爱。但是,由于目前大多数人对该项目了解不够,对其巨大的健身健心价值缺乏了解。本研究以普及和推广民族健身操为价值取向,主要运用实验法,以石家庄45~59岁自愿参加锻炼的60名中年女性为实验对象,经过25周系统的民族健身操锻炼,对其锻炼前后的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分别进行前后对比分析研究,为广大中年女性选择和参加民族健身操运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民族健身操运动的普及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石家庄市女性居民60名为实验对象。通过调查,实验对象基本上都是一些从不参加或者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受试者在民族健身操专职教师带领下,进行25周的民族健身操学习与锻炼。每周3次,每次1~1.5小时。实验前后进行身心各方面指标的对比分析。
1.2.2 数理统计法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对中年女性身体形态指标的影响
表1 民族健身操锻炼前后身体形态指标的对比表(n=60人)
经过25周的民族健身操锻炼后身体形态变化结果如下:体重明显减轻,身体各部位围度下降幅度显著。尤其上肢围度变化显著,虽然下肢围度从测试数据上变化不大,但由于上体变化导致下肢负担相对减轻,整体上表现出体重减轻。由此可见,实验对象的身体形态并不因年龄增长而向体重增加的趋势发展,而是受长期进行中等强度民族健身操运动的影响,体成分得到了良好的改善。说明民族健身操对人体减轻体脂具有较好的效果,该项运动是实现人体形体线条美和适度围度比例美的较好途径。
表2 民族健身操锻炼前后身体机能及素质指标的对比表
2.2 对中年女性各项体质指标的影响
2.2.1 对人体肌肉力量的影响
常言到“人老先由腿上见,背驼腰弯手杖添”。据报道,65岁的肌肉力量仅相当于20岁人的50%。由于肌肉力量的减退和骨组织中成骨细胞的不活跃而导致肢体运动退化行动迟缓。民族健身操是一项动感较强的全身运动,每次练习时包括形体、有氧操、静力性力量练习,突出了上下肢及躯干的协调配合。随着上体有节奏的屈伸和扭转等动作,逐渐加大了下肢的运动负荷,久而久之,可增加下肢、躯干部及全身肌肉的力量和弹性。
2.2.2 对身体柔韧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练习组在此项指标练习前与练习后呈高度显著性差异。这是由于民族健身操动作细腻流畅,变化多样,以大幅度的躯干前屈、后伸,以及胯、腰肩向相反方向扭、斜、偏等动作居多。另外,各种轻器械练习可加大关节的弯曲角度及转动范围,这种锻炼方式,能较好地增加中年女性骨骼肌肉的弹性、韧性,提高了人体对肌肉的控制,稳固、加大了关节韧带的灵活性及柔韧性,延缓中年人组织器官的自然退化。
2.2.3 对身体灵敏素质的影响
在本研究中,受试者的反应时1和2在锻炼半年后所用的时间均比锻炼前缩短,缩短的幅度最大的达到9.2%。由此可以确定,民族健身操练习能提高中老年女性的神经系统反应能力和神经肌肉之间的协调性,从而提高灵敏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2.2.4 对台阶指数的影响
台阶指数是一种综合、简易的评价身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的定量负荷试验。在实验中,两次测试时可明显地观察到,实验对象在实验前后的精神面貌和运动能力有显著不同。实验前运动到1~2min,就开始出现胸闷气短,不想继续下去。最终60位实验对象能够完成3分钟运动的人数只有18位,占总人数的30%。而参加民族健身操运动半年后测试中发现,实验对象运动起来精神抖擞,步伐有力轻松自如,能够完成的人数增加到42人,占总数的70%。由此可见,长期的民族健身操运动,不但使心肌收缩加强,而且还有可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系统机能的调节作用,进而对心血管系统的综合机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3 结论与建议
3.1 民族健身操可以使练习者以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持续较长时间的有氧练习,是一项适合中年女性进行体育健身的运动。
3.2 民族健身操能明显改善中年女性身体成分的比例,可使体重减轻,腰围、臀围明显缩小,具有较好的减肥和塑造形体美的作用。
3.3 民族健身操能够增强体质,减缓中年女性肢体运动退化;对提高循环机能和呼吸机能有显著的作用;可有效保持其运动平衡器官和关节肌肉组织的良好状态以及神经系统的灵活性。
3.4 建议中年女性提高对健康的认识,更多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民族健身操对身心健康的作用,提高锻炼意识,积极地投入到民族健身操锻炼的行列中来。
[1]丁华丽.对广州市参加踢毽运动的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5):32 -33.
[2]安楠,王松涛.中老年女性健身锻炼适宜强度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8):66.
2011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筹经费项目;项目编号SZ201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