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公开一述评:石岗乡“透明风暴”

2011-10-27毛世洲黄家学

当代党员 2011年10期
关键词:财务公开村民干部

毛世洲 黄家学

“奉节石岗穷地方,山高路陡人凄凉。自从刮起‘透明风,山区面貌变了样……”说起奉节县石岗乡的变化,居民龚锦清竖起大拇指念起顺口溜来。

石岗乡地处深山,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曾是有名的“上访乡”。2009年下半年,这里刮起“三公开一述评”(即政策公开、财务公开、服务公开和述职测评)的“透明风暴”后,“上访乡”渐渐变成了“和谐乡”。

“上访乡”苦煞新书记

2009年6月15日上午,石岗乡党政办公楼。

“这次书记还不解决问题,我们就到北京上访!”乡党委书记办公室里传来一阵咆哮。

“对,上访!”随后,又传来一阵附和声。

咆哮者是天星村村民田秀宝,附和的是数十名天星村村民。大楼里到处都是村民的声音,不时引来一些工作人员伸头张望。

原来,天星村出现了20余万元债务,村民却浑然不知这些债是如何产生的。

“肯定是遭村干部贪污了。”一些村民对着新任乡党委书记胡云清嘶喊着。

胡云清静静地记下村民们的诉求,随后安抚了大家的情绪:“请相信我,我一定给大家一个交代。”

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说,村民渐渐散去,胡云清躺在沙发上,像泄了气的皮球——没想到自己刚上任没几天,就遇到这种事情。

他没想到的是,“苦日子”才刚刚开头。

当天中午,村民田秀宝就带人闯进乡政府食堂,不顾厨师的阻止,一帮人硬是将还没来得及端上桌子的饭菜吃得一干二净。下班后,干部们来就餐时,面对一片残局,哭笑不得。

当天下午,石岗乡机关办公大楼再度熙熙攘攘。

民寨村村民张茂旺带着一帮乡亲,挤进胡云清的办公室。

“种粮直补金一直欠着是怎么回事?”张茂旺问胡云清。

“今天不给答复,我们就到县里告。”其他村民也愤怒地喊着。

…………

事实上,在石岗乡,已经有群众到县里、市里甚至北京上访了。

“才上任几天,老百姓就上访不断,肯定有原因。”胡云清感到石岗乡的复杂。

经过调查,胡云清发现,干群之间出现“信任鸿沟”,是因为干群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与群众利益切身相关的村级财务、惠农政策等信息,并不公开透明。处于信息劣势的群众,天然地就对乡里和村里的干部产生怀疑。

调研中,极个别干部“揩政策油、打擦边球”,一部分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村里的财务也出现不少“砣砣账”等问题,这些都被胡云清揪了出来。

“申诉无门之时,老百姓便采取最古老的办法——上访。”胡云清分析道。

“透明风”刮进乡政府

2011年5月19日,赶场天。

石岗乡政府办公楼前新张贴的“低保名单公示栏”旁,围满了群众。

“我申请到低保了!”

“我没申请到……”

“他家那么有钱,怎么也申请到了低保?我要去找胡书记!”

…………

为了搞好2011年的低保评定工作,石岗乡专门成立了低保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对初步评定出的农村低保对象1704人,全部上墙公示。

“今年的低保评定工作是搞得最好的一年。”张茂旺说。不光是城乡低保情况,村级财务、惠农政策都被公开了。

“我们不再一无所知了,我们再也不会抢吃乡政府食堂的饭了。”村民田秀宝说。

这些变化,源于石岗乡的一场改革。

2009年6月25日,石岗乡召开党政联合办公会,会议决定在天星、民寨两村实行财务、政策公开试点:村级财务由理财小组定期监督公开;大小事务都得通过“政策宣传—群众评议—乡村审核—公示—群众认可”五道关口,方才予以实施。

“以前干什么都是干部拍脑袋。”胡云清说,“现在干部只在落实政策上给予指导,并为群众做好服务保障。”

这股“透明风”很快刮进乡机关部门。

经过石岗乡党委、政府班子研究,乡里的财务收支情况也纳入公开范围:乡里的财务收支情况,每三个月在班子会上通报,每半年在职工中公布,接受监督;招待费、刻章费、票据购买费……全部一一记录在账。

乡里的财务公开以后,化解了不少猜疑。

“以前干部出差、采购办公物品时,总是互相猜疑对方是否存在少支出多报账的行为。”石岗乡党政办主任马林科说,“自从实施财务公开后,各种开支明细一目了然,大家再也不会相互猜疑了。”

述评干部“三公开”

402,书记办公室(胡云清);302,乡长办公室(余帮全)……在石岗乡机关办公大楼里,每间办公室的门牌上都注明了干部姓名。

就在胡云清办公室外,张贴着一张粉红色卡片,上面的内容是“石岗乡挂牌工作完成情况”:从开展创先争优、争做好公仆活动,到启动瓦坪、田树村村级服务中心建设等,均列在上面。

“我服务的内容均公开,群众可以直接来检查我的工作。”胡云清说。

原来,在2009年下半年,借助财务公开的东风,石岗乡顺势把干部为民服务的情况也纳入公开范围。“光是公开还不够,我们还得述评,接受群众的监督。”胡云清说。

经过深入调研,石岗乡出台了《机关干部考核办法》和《村干部考核办法》。

每年年底,所有村、乡干部都要进行述职述廉汇报,并接受民主测评,各村召开群众大会,让老百姓对村、乡干部量化打分。得分结果作为干部评定等次依据,与干部的晋升、福利待遇挂钩。

在“三公开一述评”的倒逼之下, 石岗乡的干部作风发生明显变化。

2010年7月18日,电闪雷鸣,暴雨让清晨阴沉沉的。

乡长余帮全的手机响了:“两河村廖家崖可能要发生险情。”两河村地灾监测员谢守成焦急地报告。

“我马上到!”余帮全立即赶往两河村。接近两河村口时,道路狭窄,车子不好开进。余帮全跳下车,卷起裤脚,领着乡干部,就往廖家崖小跑过去。

一到现场,全身湿透的谢守成跑到余帮全面前,指着乌云密布的天空喊道:“雨再下,怕会出事啊!”

“赶快将乡亲们转移到安全地带。”余帮全当机立断,跟周围的干部说。

干部们立即挨家挨户地拍门,动员乡亲转移。一直忙到晚上8点,转移工作才完成。

“服务内容公开,群众全程监督,我们丝毫不能松懈。”余帮全说。

“三公开一述评”给石岗乡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2010年,石岗乡没有新增一分钱的乡镇债务,行政支出同比节省20多万元,全年到县信访量同比下降87.4%,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绩、党的建设实绩、领导班子民主测评等综合考核评分,在全县31个乡镇中位列第三名。

“我们将继续深化‘三公开一述评工作法,全力打造阳光党务、透明政务,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尝到“透明风暴”的甜头后,胡云清对深入推进“三公开一述评”信心满满。

猜你喜欢

财务公开村民干部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农村集体财务公开的措施分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浅析军队财务公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