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十一五”期间科技投入分析及建议
2011-10-26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曹华东
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 曹华东
河南省“十一五”期间科技投入分析及建议
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 曹华东
科技财力投入是科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事业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与基本保证。要提升河南省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型河南建设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对科技的投入。本文,笔者总结了河南省“十一五”期间科技投入的成效,分析了河南省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十一五”期间河南省科技投入取得的成效
1.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7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先后实现了国家技术发明奖、工业领域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零”的突破。
2.专利申请、授权量有了大幅度提高。2006年,河南省申请专利、授权专利分别为11 538件和5 242件,而到2010全省申请专利、授权专利分别达到25 149件和16 539件,年均增长23.55%和34.75%,分别是“十五”末的2.8倍和4.4倍。
3.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工作硕果累累。“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培育农作物新品种494个,其中国家审定新品种78个。培育的小麦新品种“郑麦9023”、玉米新品种“郑单958”连续多年位居我国小麦、玉米推广面积第一位。近期,新培育的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郑麦366”和玉米新品种“浚单20”又成为新一代主导品种,“百农矮抗58”推广面积已跃居全国第一。
4.科技论文既增加了数量,也提高了质量。2009年,河南省发表科技论文55 953篇,比“十五”末增长52.12%;出版科技著作2 919种,比“十五”末增长40.95%;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566项。2007年,国外3大检索工具(SCI、ISTP、EI)收录河南省发表的科技论文2 766篇,比2005年多1 258篇,增长83.42%。
5.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十一五”期间,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年均增长20%左右,高于同期工业增长速度6个百分点左右。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 900亿元,增长24.8%的。2009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发新产品5 445项,是2005年的2.04倍;新产品销售收入1 631.3亿元,是2005年的2.74倍,其中出口98.2亿元。
6.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2006年,河南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集中科技资源,突出战略重点,新设立了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目前,已投入财政科技资金4.19亿元,实施了54项重大科技专项,引导企业投入研发经费24.84亿元,取得了显著效益。通过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解决了一批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使特高压输变电装备、矿山装备、超硬材料、多晶硅、盾构、生物疫苗、锂离子电池等产业的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有力促进了这些产业的发展。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关键技术装备在西电东输、高速铁路、载人航天、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国家重点工程中应用。
二、河南省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河南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发展,科技投入总量不断增加,为推动河南省科技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有效的资金支持。但是,相对于河南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而言,科技投入仍显不足。特别是同全国总体水平和周边省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其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投入强度低。R&D经费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活动规模及科技投入强度的重要指标。从科技经费投入强度看,河南省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明显偏低。2009年,河南省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为0.9%(历年来的最高值),在全国31个省(市、区)排21位。而我国2010年R&D经费占GDP的比重已达1.75%,河南省比国家平均水平低0.85个百分点,科技投入强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省科技投入强度不仅与东部地区差距大,而且在中部6省也排名末位。2009年,河南R&D经费占GDP的比重比中部6省最高的湖北(1.65%)、排第5位的江西(0.99%),分别低0.75个百分点和0.09个百分点(表1)。2009年,河南省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22%,比全国地方平均值2.15%低0.93个百分点,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3。这说明河南省目前科技经费投入强度相对较低,R&D活动规模有限。
表 1 中部6省2009年度科技投入比较
2.投入结构不尽合理。基础研究代表着原始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基础研究薄弱的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就不强,科技创新就缺乏后劲。2009年,河南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经费之比为1.43∶4.92∶93.65(表2)。而同年我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经费之比为4.7∶12.6∶82.7。大部分OECD成员国的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一般在10%~20%。总体来看,发达国家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上的投入都占R&D经费总投入的30%以上。可见,河南省投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上的科研经费比例过低。这种不合理的R&D投入结构,导致了全省R&D活动的总体水平不高,使得科学研究对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明显较弱。河南省当前的研发投入结构与河南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要求是不相符的,与河南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发展目标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河南省需进一步改善科技经费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提高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经费占研发投入的比重。政府财政要为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
表 2 2009年河南省科技投入在全国的位次
3.政府科技投入缺乏统筹协调机制。到目前为止,河南省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纵向多部门直接管理的财政性科技资金管理体制。除科技主管部门外,河南省的计划、经济与产业、教育、卫生、社会科学、科协等部门,均设立有相对独立的科技计划。现参与编制、分配省财政科技经费预算的除河南省科技厅外,还有河南省发改委、规划办、科协、科学院、农科院、社科院、社科联等部门、单位。由于科技资金管理部门多,条块分割严重,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资金安排各自为政,致使科技项目管理缺乏统筹规划,科技投入管理与调控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造成重复立项与支持不足同在,投入不足与资源浪费低效并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河南省科技发展的需要。如何打破多部门主导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形成目标统一、协调互动的新局面,是河南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对河南省“十二五”期间科技投入的建议
1.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刚刚发布的《河南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显示,到2015年,全省研究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1.6%。这个科技投入目标任务的实现对河南省来说还是非常艰巨的。要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必须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要在以下方面作出切实努力。
(1)政府财政在科技投入上要坚持加大力度、适度超前、重点支持的方针。各级政府要确立财政科技投入在公共支出中的优先地位,把财政科技支出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都有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政府转移支付资金要安排一定额度用于科技支出;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幅高于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增幅;到2015年,使河南省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全国地方平均水平,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国内科技强省之间的差距。笔者建议,尽快对《河南省科技进步条例》等科技投入的政策法规进行修改完善,以建立健全科技投入法律法规的保障机制;把增加科技投入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年度工作考核指标和领导干部政绩考察内容,作为评价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一项重要依据和标准,以建立科技投入的监督考核机制;从法律层次和操作程序上建立起财政科技投入适度超前、稳定增长机制,加大财政对科技支出的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科技投入的引导带动作用。
(2)切实落实国家和河南省有关对企业投入科技研发的一系列税收等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的积极性,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和科技投入的主体。
(3)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和扩大科技投入。加快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引导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业风险投资领域。以在河南省尽快建立起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银行信贷、风险投资为支撑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2.调整优化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作为新知识产生的源泉和新发明创造的先导,基础研究活动是河南省实现科技持续发展、提升整体科技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如果基础研究投入的力度明显不足,在研发活动中的比重得不到根本性的提升,将严重制约河南省研发活动的开展以及水平的提升,影响创新型河南的实现。笔者建议河南省省、市政府财政在今后新增加的科技投入主要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逐步优化河南省R&D经费支出结构,力争到“十二五”末使河南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经费之比达到5∶10∶85。
3.建立与完善河南省财政科技资源配置的统筹协调机制。科技不是一个行业和部门,它存在于各行各业中。这种特点决定了科技管理不同于一般的行业管理,需要一个部门或机构行使政策研究与制定、资源统筹协调的职能。针对目前河南省存在的政府科技资金政出多门、相互分割,缺乏统筹协调,造成低水平重复、资源浪费的问题,笔者建议,应由河南省科技主管部门牵头,统筹科技资源的协调配置,由河南省科技主管部门统一编制科技经费预算,统筹协调部门、领域的科技计划以及科技资金的分配,从而打破科技资源的条块分割,推动科技资源共建共享,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的效益。另外,河南省科技厅应与省辖市建立厅、市科技会商制度,以联手推动重大科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