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技术基础I》课程改革的实践
2011-10-26须劲松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系江苏无锡214121
须劲松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系,江苏 无锡 214121
《汽车技术基础I》课程改革的实践
须劲松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系,江苏 无锡 214121
该文主要介绍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基础I》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实践。通过对该课程内容的具体整合,教学手段的改革和立体化教材建设的介绍,展示了该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汽车技术基础;课程建设;专业基础课
近十年来,围绕国家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逐步确立,即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在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实践。通过整合传统课程,形成了以汽车技术应用为主线的“宽基础专业平台+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形成了《汽车技术基础I》、《汽车技术基础II》、《汽车材料与零件加工》、《汽车性能与测试》、《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等五门主干课程。其中,《汽车技术基础I》课程由《汽车构造》和《机械设计基础》这两门课程整合而成,隶属于汽车检测与维修基础类课程。该课程以汽车构造为主线,有机地融合了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的内容,课程内容既满足了汽车技术专业学生对汽车构造知识的掌握,又使学生了解了传统的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知识。
一、 课程改革的思路
根据高职高专的特色,以理论够用为原则,大力加强实践教学,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高职课程和教学内容。以岗位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分析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和次要就业岗位,按照岗位群需要的知识模块,将理论内容有机组合与分布。
原有的《机械设计基础》和《汽车构造》两门课程重复内容较多,通过归并,另将《汽车构造》中名称、功用等概述性内容并入实践教学指导书,整合成《汽车技术基础I》。
表1 《汽车技术基础Ⅰ(上)》课程学时分配表
表2 《汽车技术基础Ⅰ下》课程学时分配表
二、 课程内容安排
根据学院课程模块化改革的要求,本课程分为模块Ⅰ和模块II。模块Ⅰ48学时,学分3;模块II64学时,学分4。
三、 课程内容整合特色及举例
从上述课程内容来看,《汽车技术基础I》并非是《机械设计基础》和《汽车构造》两门课程的简单堆砌,而是做到了有机融合。
课程内容的取舍和组合,紧紧围绕着提高学生基本能力为出发点,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整合,综合了一些知识点,节约了一些课时,增加与本专业密切相关且应用广泛的知识点,体现了以应用为主要目的的高职课程特色,坚持了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原则。
例如,曲柄连杆机构中,重点是讲述发动机的活塞和连杆,但整合了《机械设计基础》的四杆机构和自由度的知识点;配气机构中主要讲述进、排气门及配气凸轮轴的运动,在此处穿插凸轮机构、带传动和链传动知识;手动变速器中,知识点的穿插和融合更为明显,变速箱里面包含了齿轮机构、轴承、轴毂连接和轴的结构设计等内容,定轴轮系、行星轮系的知识点也在此处加以展开;在汽车转向系里面融合了蜗杆机构和螺旋传动机构的知识点。
从以上例子的介绍不难看出,知识点的融合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按照理论和实践深度融合的原则,淡化知识体系的理念,打破原有知识体系,重新组合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做到课程内理论联系实际,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同步铺开。对于汽车专业学生来说,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点有些必须要掌握,有的则只需一般了解或不必了解,如间歇运动机构、轴承寿命计算、轴的强度计算等。
四、 加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
本课程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因为汽车构造的复杂性是其他专业无法比拟的,让学生在接受了理论知识后,再感性地接触一下实际零部件,通常会产生恍然大悟的效果,这是普通讲授法难以达到的状态。课程穿插了多次现场教学和实验环节,分别是: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汽油机燃料供给系、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离合器、手动变速器、变速器模型、主减速器、减震器、转向器和制动器等实验内容。
目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系为本课程建有汽车发动机实训室、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室、汽车底盘实训室等,可供一个班4~6组学生同时展开某个实验项目。并开发了相应的实验指导手册。
五、建立并完善本课程立体化教材
根据本课程改革思路和教学内容,由学院教师主编和参编的教材《汽车技术基础(机械部分)》早在2004年就完成了初稿。这几年,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又对该教材进行了改编,使之更贴近教学。
立体化教材也称为多元化教材, 它是多种教学资源的集合体, 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教学需要。经过多年的建设, 本课程已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包括基本教学文件、教材、网络课程、电子教案、试题库、多媒体课件、动画素材等, 建立了专门的课程网站。立体化教材中融入了教改实践成果, 以立体化教材为载体传递了课程教改理念,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课后复习提供了方便, 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持, 形成了以网络为载体、以虚拟学习为特征的网上学习模式。
多媒体课件对于本课程教学有相当大的辅助作用。有些内容,难以用语言表达,只有通过Flash动画等方式才能表达清楚,如手动变速器里面的同步器原理和结构、离合器操纵机构等内容就如此。
六、课程建设的特色
1.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
课程的建设中,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课程整合了《机械设计基础》和《汽车构造》两门课程中和汽车密切相关的知识点,围绕着汽车为主线展开。其中,《机械设计基础》原先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汽车构造》原先属于专业课范畴。
2.理实一体
本课程有较多的教学和实验环节。注重教学效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当然,这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3.多媒体手段完善教学
汽车构造知识相对别的专业来说,相对复杂,有些知识点难以用语言表达,所以必须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本课程经过几年的实际运行,在减少学时的情况下,教学效果良好,说明改革是有成效的。当然,课程改革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过程,只有不断改变,课程才会真正焕发生命力。而教师的教学也并不是像流水线上的机械工作,而是一个发挥创造性的过程,这种创造性在于对课程的改革。
[1]陆伟.机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66-68
[2]麻燕燕.汽车类专业的机械基础课教学探讨.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5):124-125
[3]张兰春,贝绍轶.《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方法设计与实践.科技资讯.2010,(10):223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