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形体构造中蕴含的审美特征
2011-10-25赵宇
汉字是一种古老的文字,也是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汉字作为符号,具有感性特征和寓意功能,能表达符号载体之外的抽象意义。汉字具有优美的艺术构形,蕴藏着丰富的美感,它带给人们的审美愉悦不只是因为它形体的特征,更因为它是汉民族思想的载体,蕴藏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识。
一、汉字的形体美
一种美的形象作用于人的感官,能唤起人内心的审美情感,去享受和体验各种美。汉字以优美的形态展现出视觉美,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汉字的形体美主要体现在整体形状和结构特点上。汉字虽为方块之形,但形体活泼灵动;虽为点画组合,但组合错落有致。鲁迅认为中国的文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汉文学史纲要》)
一是汉字笔画形状的美。汉字笔画的传统分类,是采用“永”字为代表的笔画名称:点、横、竖、钩、挑、长撇、短撇、捺。笔画的书写起落有致,形态万千,晋代卫夫人论书法时说:“点画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横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竖画如万岁枯藤;撇画如陆断犀象;捺画如崩浪雷奔;斜钩如百钧弩发;横折如劲弩筋节;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我们感悟汉字点画的形态之美,从而产生审美感受。
二是汉字的外部结构形态各异。这些千差万别、形态各异的汉字符号,可以说给人的感觉是气象万千,美不胜收。从整体形状看,几乎每一个汉字的外沿轮廓都能归结成一个比较规整的几何图形。如形体趋于方的“国”、“田”;形体趋于长的“月”、“目”;形体呈菱形的“令”、“今”……汉字的构型长短参差、疏密匀称、左右避让,带给我们各占其位、各得其所、协调和谐、恰到好处的感受。
汉民族以具体可感的“象”来展现外形美,蔡邕认为“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利用线条构成汉字,使汉字进到意象的境界。这种点画形态的审美,是通过线条构成的点画表现出来的汉字姿态美,通过点画构成的形式特征品尝出来的性质美。各种各样线条组成了无穷的“象”,表达了汉民族对外形多样性的不懈追求,这样的“象”永远具体生动地活现在人们的心中。
二、汉字的和谐美
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特质,只有和谐才能赏心悦目。方块的汉字分布在方形的框架里,比例调整得合理,不失之偏颇。
汉字的和谐美一方面体现为单个的方块字本身是齐整与参差相结合的美。这是由于笔画的繁杂包含有变幻的参差美,但这种参差又统一于方块字字形的整齐划一里。另一方面,数以万计的汉字在显示单个汉字内部结构的和谐美之外,更有许多汉字排列在一起的整体上一与多的秩序美。这些都表明了汉字结构的美是多样的而又和谐的。汉字的这种审美情趣,从根本上克服了字母文字长短不齐、大小不均、构型单调的缺陷。
汉字中有许多字型是对称结构的,反映出中国文化独特的审美思维。它表现为许多汉字都是由对称的结构组成,如“林”,双木为林;“从”,一人在前,一人在后跟随谓之从;“炎”,一火之谓火,火多谓之炎;这些形体都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字符组合而成,集合以后就产生一种新的意思,这种独特的对称形式,往往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
同时,汉字是一种以线条为基本组成部分的文字,线条组合的丰富性和稳定性也决定了汉字造型的灵活和稳定。不同的线条,不同的结合,灵活之中显得稳重,对称之中表现和谐,汉字线条的这种独特的特征带给汉字的就是一种“骨”,这是一种从汉字本源所散发出来的“气”。
汉字结构体里有一种特殊的重体,如重二、重三、重四、重五,但以重三最为常见,如“晶”、“森”。在《说文》中有很多重体,如“彡”、“巛”,意义一般是在原独体的基础上加深。三角形在几何图形中具有稳固性,人们喜爱稳定,品字结构的字避免了头重脚轻,重叠美成为传统文化的审美追求之一。
三、汉字的意境美
汉字的字型是以象形为基础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象形字时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也就是说,随着事物弯弯曲曲的样子把他勾画出来。汉字将文字符号与艺术符号共载一体之内,独体的“文”,合体的“字”,熔铸成形象意境,形成了与其他纯粹表音文字不同的二重组合。
汉字就是多用象征的手法把事物化繁为简,以最简单、平易、意象的艺术手法来完成人的思想。如,“明”,一“日”,一“月”。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我们的世界日日夜夜不就都光亮了吗?所以,这两个字的组合,既表达了“明”的意思,又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意境。
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提到“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然常在”。那一个个看似固执呆板的方块字竟然能组合成如此美丽的意境,“春雨,杏花,江南”,六个字描画出一幅图画,让我们看到了江南旖旎的春景,让海外游子生出思乡之情;马致远的“老树、枯藤、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独造了一幅让我们感叹不尽的“离人秋思图”;徐志摩用“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牵动少男少女们纯真的爱;毛泽东的“大雨落幽燕”给人以开阔深远的意境享受,也传达出作者的豪迈之情。
汉字有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沉积,它记录了中华民族成长的历史,它包含着太多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这其实就是汉字富有如此魅力的根源。汉字不仅具有外在具体可感的形式美,而且还有内在蕴涵的气质美,两者融合于一体,达到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左安民.细说汉字[M].九州出版社.2005年3月.
[2]杨寒梅.图说汉字五千年[M].武汉出版社.2009年5月.
[3]韩伟.汉字形体结构研究论[J].社会科学家.2001年7月.
[4]王斐.中国汉字的审美艺术[J].丝绸之路.2009年第12期.
(作者简介:赵宇(1977-)男,教育学硕士,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人文素质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