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在高师美术教育中的紧迫性
2011-10-25邓湘琼
邓湘琼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各行业急需的不但是专才,而且是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对我国的高校美术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目前,世界各国已经达成共识:没有艺术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 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仅有专业知识而无艺术素养的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不合格的人才。可见,美术教育是培养高智力人才重要和必要的途径之一。而在美术教育众多功能中,审美教育是最基本的功能。师范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审美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加快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从只单纯地以培养教师、艺术家为目的,以职业训练为主要手段,到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使这一时代的师范生具备敏锐的艺术感觉、时代气息、完善的人格,富有创造精神和有文化修养,并能更好地胜任将来教育教学工作。
审美教育,亦即美育,是以美的对象、美的存在形式为内容的教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包括两个方面:审美形态教育和美感教育。审美形态教育主要是培养人们对自然和艺术中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和结构的鉴赏、识辨能力。即发展人们正确理解美并获得愉悦的能力;美感教育主要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形成敏锐的审美知觉或对美的欣赏力和创造力。即发展人们的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方面的能力。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主要通过各种艺术形象深刻地打动人们的灵魂,对人们的心灵、行为等施以影响。
考察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体系形成的历史,从引进契斯洽科夫的美术教学体系及徐悲鸿所倡导的西方写实主义的观念融入我国高等美术教学体系之中,使之成为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原则的、重客观、强调写生的教学模式之后,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主要是以传统美术为内容所构成的课程体系。而高等师范教育更是以训练学生客观表现能力和独立创作能力为主。所开设的素描、油画、国画等课程都是以技巧训练和技术能力的培养为主。教学方式上主要以写生和临摹传统绘画作品为主。教学课程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美术学院最初建立时的教学特点。譬如,国内几所美院美术教育专业的基础课与专业课占到总课程的70%,而这70%课程中写生课几乎又占到75%以上。主要课程是素描写生、色彩写生、油画写生、国画写生、国画临摹、毕业创作等。写生主要内容是静物、石膏像、人物、风景等,旨在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客观表现的能力。这种还是以技能训练和基本知识培养为主的教学课程体系,基本上与二十世纪80年代的高等美术院校的课程体系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虽然社会现在所需求的美术人才在不断增加,但所容纳的基本上还是艺术素质高、能力强、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从当前高师美术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走向来看,每年毕业的大部分美术师范专业学生呈现三种趋势:一是毕业后成为中小学美术教师;二是进入社会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工作;三是毕业生进入设计公司从事设计工作。从这三种就业走向来看,无论是做什么,都体现出对美术技能技巧要求不高,反而对美术人才的艺术素养和本身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作为中小学的美术教师,目前在新课程改革之下,要求具备全面的艺术素养和文化知识及良好的品德。此次的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思想为:“新课改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在新形式下,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这样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崇高工作。而对于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工作和进入设计公司的从业者来说,工作的技术要求已经从原来的大量手绘转为被数码和计算机技术所代替,更高的要求转向富有新颖的创意、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和宽阔的视野。我们看到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和创新意识的要求有所加强。这种要求的提升是为建设我国为创新型的国家,培养创新人才而作为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实现这个目标来说,审美教育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的转变、高等美术教育的确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变化。作为培养高水平的美术人才的高等美术教育,不应该仅仅增加受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受教育者去追求人性的完满,引导受教育者去体验人生的意味和情趣。通过一些审美教育,使学生产生对美的理解和认识。并能在美的观念中得到愉悦的情绪和产生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使今后的美术创作更有活力和创造力,充满生机。
一、在基础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审美意识的提升
审美意识是主体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包括人的审美感觉、情趣、经验、观点和理想等。人的审美意识首先起源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自然物的色彩和形象特征如清澈、秀丽、壮观、优雅、净洁等,使人在作用过程中得到美的感受。目前的高等师范美术教学中严重忽视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如:课堂的基础专业课训练教学中,任课教师通过静物的摆放、模特姿势的安排、临摹摹本的规定等形式,要求学生能准确地表现形体结构、透视、空间感、物体的质感和画面的整体的色调、前后虚实等关系后,便让学生进行枯燥的写生和临摹。学生在面对表现对象时,呈现的状态是木讷、呆板,所绘制的作品,多半呈现出高考前的绘画训练模式。由于任课教师对作业的要求只针对作业完成的本身,这样的要求是没有错的,但是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提升审美意识的训练。忽略了与周围生活的联系和视觉形式的欣赏。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美术专业的学生这种能力不是先天而来的,也不因其学了美术专业就会自然提高,它必须经过长期的教育、培养和陶冶。学习艺术的学生,形象思维发达,富有情感,善于接受新事物,可塑性很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面对这样的特殊群体,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励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不断创造美去满足学生的需要。利用创造艺术氛围等一些手段来调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教师不妨采用角色互换的形式,形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形式,从而进行互动式的教学、谈话式教学,与学生有畅通的思想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师生的心灵更加贴近。另外对学生的评价要公正合理,提出使其改进的合理化建议,获得学生信赖。通过调查、比较、讨论等手法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升审美意识。
二、通过理论课提升审美能力成为有效途径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美育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而要培养真正的有思想有创造的画家,单单会画几笔画那是远远不够的。纵观古今中外,凡是成为大师的,他们不仅拥有超强的绘画技法,而且在绘画方面更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和文学积淀。如傅抱石、潘天寿、林风眠、张大千、徐悲鸿、陈丹青等人。他们各有自己独特的画风,而且作品透露出一股真挚的情感,有着一种稳定和深沉的力量,作品耐人寻味。这也是与有多年深厚的理论基底分不开的。
我们必须强调一下美术理论课的重要性。美术理论课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审美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它所执行的应是深层次,宽范围的美育职责。通过艺术概论、美学原理、美术史的学习,让学生对什么是美、美的本质、美的规律有清楚的、系统的认识。通过对优秀美术作品的鉴赏和美术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修养。正如英国艺术理论家奥斯本所言:“对伟大艺术作品的凝神观照,通常被称作‘生命的提升。的确,这种生命提升的观念,已被许多批评流派广泛接受,甚至被视为评价一切艺术作品优秀与否的一种最终标准”。因此,对艺术作品的判断力和鉴赏力以及艺术品位的审美情趣的培养,都离不开对艺术的欣赏和艺术理论的学习。而这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和审美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理论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作为美育的一个方面具有直观性,易于学生接受。这样所呈现的是艺术的美,而艺术来源于生活。还要注重对学生艺术美的鉴赏和现实美的结合。培养他们寻求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用审美的眼光挖掘现存环境中的一切美好事物,从而使学生对美的理解及审美活动就处于生活→艺术→生活的良性循环之中,而最终的美好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改造自身的同时,拥有改造、创造美好世界的能力。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作为一个青年人应该对生活充满强烈的感知力与热爱之情,心存一颗对生活无比热爱的心,是其步入生活、改造生活、创造新生活的源动力。因此,教师对美术理论课的内容应尽量寻找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契合点,将学生从被动地鉴赏变为主动地审美、积极地发现艺术中的美,同时将艺术美与现实生活中的美巧妙地结合到一起,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美的探知欲,从而达到良好的美育效果。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创作者的创作思想脉络、作品的主题思想的基础上,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作品进行理智的欣赏、正确的评价, 帮助学生知善恶、辨美丑,进一步塑造他们的心灵。
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教育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识别美与丑。通过审美教育,使得人们建立对外界事物进行分析和判断,具备辨别美与丑、优与劣的审美能力。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大纲规定,学生的四年学习不但要掌握美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具备美术表现和美术鉴赏的能力,能进行独立的艺术创作,而且还要养成健康的审美心理和趣味。同时要具备相当程度的文化知识和道德修养。高等美术教育中系统的专业技巧和知识都是由传统艺术内容所构成的,传统艺术的创作规律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支撑着艺术院校的教学内容。在中西方文化交融与碰撞的当今,在后现代艺术思潮涌入的现今,人们向往着自由,涌现出视觉冲击力强的美术作品,打着革新、创造的口号,于是伪现代艺术以各种方式粉墨登场,传统文化修养被置之角落。如今的世界是一个全方位的视像阅读的世界,繁杂的视觉符号是学生必须面对的真实世界。由于艺术审美取向多元化,欣赏和理解这些视觉形式、艺术样式是如今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会有将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运用到作品中,喜欢标新立异,甚至有对传统的经典不屑一顾的态度。以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传统教学为例,大多数的技法课难上的原因并不是难教或是学生不易掌握,而是学生本身对于学习传统技法的积极性不高,一些学生的审美意识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偏差,导致在艺术中出现美丑不分的现象。由于后现代艺术的割断历史、躲避崇高、把艺术创作当做儿戏的把玩态度,影响着美术专业的学生不愿在专业学习上付出努力。学习比较被动,对艺术学习产生错误的认识,甚至对艺术的认识出现了偏差。这样尤其不利于高师美术教育发展。由于美术师范生毕业后一部分学生会从事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在中小学美术课程中,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完成一定层次的美的创造任务。那么如何达到这一目标,这就对高等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提出很大的要求。如果我们这一层次的教育出了问题,培养出的学生就成了误人子弟之人。
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通过自然界、艺术美、社会美之所在,悟出精神的真善美,识别丑与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在此基础上来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确立和铸造自身的美。在技法课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研究中外古典绘画的技法技巧。培养出学生良好审美情趣,通过了解大师的成才道路的艰辛来鞭策学生学习。
中西方文化的涌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我们也应该把本民族的艺术拿到课堂教学上来。通过对本地区、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从中华民族伟大而灿烂的艺术成果中,发现文化艺术的博大魅力,用蕴含着人民勤劳勇敢的智慧去打动这一代生长在多元文化融合时代的青年。让学生通过对民族美术概论、民族美学等课程的学习,加强对各民族美术的了解,尤其是通过美术作品介绍,欣赏、分析各民族美术的共性、差异性与审美特征,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判断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还应组织学生去各少数民族地区写生、考察,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的亲身体验和对民族文化艺术身临其境的了解,不仅能搜集到珍贵的创作素材,而且能激发他们对民族艺术的热爱。通过在实践中观察、感受、想象、思考,形成独立的思想意识、批评意识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勇气,使学生在对美术作品评价、赏析的过程中提高认识和觉悟。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从单纯的重视知识传授学习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健全的人格。高师美术教育所培养的中小学美术教师一方面是要掌握造型技能技巧,另一方面也是促进形成健康的完善人格的教育,而且后者在基础教育阶段尤为突出。在高师美术专业的教学中,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从容地胜任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接受社会带来的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参照2007年版西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课程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
[2][英]奥斯本著,王珂平译.鉴赏的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252.
[3]傅雷译.罗丹艺术论.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美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