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哈达铺
2011-10-24刘志宏
刘志宏
哈达铺是陇南四大名镇之一,位于岷县和宕昌之间,地处岷山东麓丘陵川坝之中,这里群峦环抱,地势开阔,青山绿水,土地肥沃,气候凉爽,曾是古代药材集散地,素有“当归之乡”之美称。哈达铺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革命历史名镇,如今红军长征旅游产业开发成为当地现存最重要的旅游资源。
一个风和日历的早晨,我和朋友来到哈达铺参观了镇上红军长征纪念馆,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里。仰读着这由382家店铺组成的一条长约1200多米的街道,导游介绍说,这是红军在长征途中走过的最长、保留当年原貌最完整的一条街。的确,这些建筑都是上百年的古建筑,在晨辉的照耀里,显得庄重古朴,大气厚重。有资料记载,1935年9月18日,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占领哈达铺。20日下午,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到达哈达铺。从当地邮政代办所国民党报纸上获得陕北有红军和根据地的消息,做出了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9月23日,中央率陕甘支队离开哈达铺北上。1936年8月9日,红四方面军第30军通过腊子口后占领哈达铺;25日红二方面军六军进驻哈达铺。9月1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二军到达哈达铺。到10月4日,相继北上。在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称“哈达铺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筹建于1978年,1981年10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以来,对几处主要旧址按原貌先后进行了恢复和维修。1985年10月正式建馆。现在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甘肃省国防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为哈达铺红军长征旧址,由毛泽东、张闻天住过的“义和昌”药铺;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及周恩来住过的小院“同善社”;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会址“关帝庙”;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贺龙、任弼时住过的“张家大院”;原哈达铺“邮政代办所”五处旧址组成,总占地面积4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另有“哈达铺苏维埃政府”、“苏维埃哈达铺游击队司令部”两处遗址占地面积420平方米,房屋18间,216平方米。
哈达铺红军长征旧址座落在由382家店铺组成的一条长约1200多米的街道上,是甘肃省长征途中革命文物陈列最多,原貌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故址。现馆内存有文物52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国家二级文物8件,国家三级文物14件。收藏胡耀邦、张震、肖克、杨成武、杨得志、张爱萍等7位上将、22位中将、77位少将为纪念馆题词手迹116幅,省军级领导题词30多件,国内知名人士题词100多幅,将军简历106篇,照片80多幅,哈达铺游击烈士生平简历20多篇。建馆以来,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际友人,港澳台同胞,国内各级党、政、军领导,解放军、武警部队,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学生,各种社会团体及各界来此参观旅游的人士共20多万人次。老红军作家陈靖、著名作家魏巍、美国著名作家索乐等很多作家、艺术家、画家、摄影家都曾到哈达铺进行过长征路上的实地考察、采访。全国20多家电影、电视、报刊都相继播放(映)、刊登了有关哈达铺纪念馆的纪录片、电视专题片和论文、专题文章。哈达铺纪念馆己成为全国人民群众和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全民国防教育的课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之一。
肖华将军有诗赞云:“红军越岷山,哈达大整编。万里云和月,精兵存六千。导师指陕北,军行道花妍。革命靠路线,红星飞满天。”是啊,当年的哈达铺大整编时没有烽火硝烟。在这里,她给红军的是温暖的胸怀和安详的抚慰。在她尽显陇原的淳朴丰富里,洗去了红军战士的一路征尘,把腊子口鏖战的倦怠,翻越岷山的困顿转为胜利的希望。而这一切单单从教科书里是无法深刻体会到红军长征的精神所在的。只有当你站在这块曾洒满红军鲜血的土地上时,看到当年那些革命领袖们工作生活过得地方,你的灵魂才会真正地被震撼。因为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一行行脚印,让你不由地感受到红军长征不畏险阻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感受到铁锤镰刀为争取民族的解放所释放出的雄才大略和坚强意志。这一切会使你不由地满腔热血亢奋起来,迫使你跑步向“黎明火种”、“告别苏区”、“艰难历程”大型石雕奔去;你会被那些逢山开路、勇往直前、山间小憩、相互搀扶的红军精神深深打动,由然而对今天和谐幸福生活拍手叫好。
从前到后参观仅仅只用了几十分钟,可当你面对陇南山区腹地的这个村镇,看到花朵从黎明开始摇起一直摇到了黄昏,以及土地上的各种庄稼在激奋里翻滚时,相信每一个前来这里的人都会感慨。1935年9月,哈达铺的阳光是全世界最最灿烂的阳光,这片阳光不仅让这个沉睡已久的小镇在一个美丽的黄昏破土而出,而且将千古流芳,永载中国革命的史册。
哈达铺这个中国革命历史文化名镇,参观完的感觉就像走在永恒的春光里,暖融融的叫人心里特别舒坦。为此,我也写了一篇散文诗,以志纪念:
信念的列车,从红都瑞金启程。挥师西进的雄风,掀起冲天狂飙,在中国革命的版图上,让亘古的长啸茁壮铁锤镰刀撞击出的不朽精神!
终于,在哈达铺这个刚劲的音阶上,长征的火种点燃一片红色的土地,滋养疲惫的身心,蓄蕴奔雷的烈性;终于,草鞋、红星和长枪,融入加油站的秉性与血质,让革命在喘息之间,耸立成长征北上的里程碑。
哈达铺哟,揣一腔忠诚,用激情挑亮黎明,用乳汁点燃信念,用热血温暖艰苦,用生命捍卫爱情。
因此,扼守着血腥的暮色,粮食、马匹和冬衣,蘸着军民鱼水的深情厚谊,将万里长征在坚定的期望中养育的超凡脱俗;“长征第一街”的灯光,照亮陕北的黎明,扬起革命的航程在领袖深邃的远望中操练开国大典的隆重!
于是,叱咤天边的风云,洗涤着千山万水的硝烟战尘,在温暖的阳光下弥漫成迅疾的闪电,让那面猎猎的战旗,擂响生命的神威,昂首飘红大西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