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美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2011-10-24唐晓辉周长雷李士建

运动 2011年3期
关键词:体育课设置体育

唐晓辉,周长雷,李士建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论中美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唐晓辉,周长雷,李士建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研究和分析社会与文化背景下中美两国学校的体育现状,并在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课程目标等方面作较为系统的比较,寻找两国差距,以期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体育课程设置;比较;中国;美国;高校

1 中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通过学习前苏联教育学和凯里舍夫等人的体育理论,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按学科领域知识内容分类设置的高校体育课程架构雏形形成。

1979年,由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提出了恢复高校体育必修课程设置,但由于还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了大学体育课程中学化的倾向。

1992年,随着《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由原国家教委颁布,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由基础体育课、选项体育课、选修体育课、保健体育课组成的格局基本形成。随后,在《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指导下,各种体育课程模式的探索陆续在高校之间开展起来,体育课程设置也日趋呈现多样化。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课程设置新的目标和新理念,为体现与时俱进、突出主体性、张扬个性发展和建立新型师生观等特征对大学体育教学培养目标、指导思想、教学方法及课程评价等进行了重大修订与更新。

2 中美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研究及比较

2.1 中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

2.1.1 体育课程设置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 “健康第一”是我国高校体育的主要指导思想,强调培养其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争强体育技能。教学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锻炼学生身体,发掘学生体育才能,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道德品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2.1.2 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 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公认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我国的体育教学被正式列入教学计划。公共体育课程在面向在校非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主要分为设学分的公共必修课程和给予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程两大类。教学内容的60%~70%主要是围绕运动技能类展开的技、战术教学。理论教学主要讲授体育的目的、功能、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运动损伤处理、体育保健等。

2.1.3 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教学组织与手段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主要有一年级上普修课,二年级上选项课;二是同时开设普修课和选项课;三是课内外相结合,既有普修课、选项课、专项体育课和保健体育课,同时在课外广泛开展俱乐部活动三种模式。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在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上较为严谨,教学内容基本不脱离教学大纲和计划的规定,教学过程、教学的组织显得呆板、机械,没有学生主动进行学习,以至于体育课缺乏生机。现实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侧重于专项运动技能的传授,把教学目标简单地归结为提高运动成绩,从而把体育课变成了训练课,没有发挥出体育真正的意义,更谈不上学生个性的发展。

2.2 美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

美国由于经济发达,高校体育教育通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通过表1、表2我们不难发现,美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有以下特点。

2.2.1 美国高校体育是把培养学生成为一

个完整的人作为指导思想,培养体育锻炼能力和习惯,借助卓越的身体素质更好融入于社会和服务于社会。教学目标是增进参与者身体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使之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2.2 美国高校体育没有制定的统一的

教学大纲和标准,教育管辖权归属各州。为了充分的体现其自主性,很多高校体育必修课程的开设都是依据自身实际需要决定。高校体育主要教学内容围绕健康体育、娱乐体育展开。教学内容的确定是经过学生选择、学习、评价、反馈及教学评估后反复筛选形成的。围绕学生兴趣、爱好教学内容可分为个人项目、集体项目、健身项目、水上项目、户外项目、体操和其他项目几大类型,学生的可选择性很大。

2.2.3 美国体育教学模式主要分竞技体

育模式、健身体育教学模式、社会责任模式、学科联合模式四种,不同水平学生在各种教学模式中采用分层次教学。“开放式”教学是美国高校采用最多的形式,由于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上课内容、时间和老师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对所授课程的方案有很大自主性和灵活性。这种以娱乐为指导、学生需求为中心的体育教学符合学生心理,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表1 美国部分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目标和教学内容

表2 美国部分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情况

2.2.4 在美国高校体育课程中,必修体育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设置是不一样的。必修课程面向在校大学生,并免费提供课程教学服务;而选修体育、健康体育和娱乐体育等课程面向在校学生、教师、员工和其他与大学有密切关系的社会人群,但都要缴纳费用。

综合来看,中美高校体育都以“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作为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基本相同。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美国高校体育的工作重点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在增进身体健康的同时,强调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利用体育活动的娱乐性,促进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3 美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的启示

3.1 突出办学特色

美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之所以取得一定成效,与各大高校力求突出办学特色是分不开的。我国应该允许一部分办学条件好并且具有良好体育氛围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决定是否设置必修体育课程,避免高校体育课程被边缘化。目前已经有部分高校打破了传统《纲要》的课程设置理念,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大学体育教学理念把是否设置必修体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

3.2 改变传统的体育课程设置观念,加大健身项目投入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理念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盲目地提高学生的专项训练能力,这与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原则背道而驰。而美国则恰恰相反,不光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开展良好,课外体育活动也非常活跃,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体育俱乐部和运动技能培训获得身体的全面发展。因此,只有加大力度使学生全面投入到大众健身中去,才能使机体的发展更加健康、完善,才能更好地利用健康、精力充沛的身体去服务于社会。

3.3 体育课程设置面向大众,加大学生对外交流范围

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器材设施设置基本上都是面向在校学生的,很少对在校教职工开放,更谈不上社会人员。狭隘的交流面使学生只能停留在一个安逸的学校生活环境之中,缺乏对社会的认识。这需要我们在必要体育课程之外面向于大众开放一定的体育场馆、器材设施,构建一个学生与教职工,学生与社会进行交流的平台。这样既可以提高教职工体育活动水平,同时为学生建立了与外界交流的桥梁。

3.4 课程设置中探求新专业,提高学生就业率

我国现行体育教育中出现了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相脱节的现象,导致了大批毕业生就业难、难就业。此现象在近几年表现的越来越严重,如何才能更好的应对,成为我们面临的又一新课题。为此,我国体育课程设置应积极开发与体育课程相关的新专业、新课程,如探险、旅游、休闲健身等。通过多种专业的建立,提高学生就业率,同时推进学校体育更好的发展。

4 结束语

通过研究中美两国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发现中美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文化交流迹象,但我国仍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为使我国高校体育科学呈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吸收国外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长处,加以改造利用,以更好地为我国的体育体制服务。“师夷长技以自强”,相信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走出一条成熟完善的道路,更好的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 1 ] 黄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研究[ 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 2 ] 李蔚.高校体育课程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2):106-108.

[ 3 ] 郁震.美国高校体育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启示[ 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9,24(4):50-52.

[ 4 ] 隋晓航.中美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的比较[ J ].体育学刊,2008,15(3):61-66.

[ 5 ] 秦百里.中外大学体育教育观念的比较分析[ J ].体育与科学,2005,28(6):97-100.

G807.4

A

1674-151X(2011)03-125-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3.062

投稿日期:2010-11-09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2010GG019)。

唐晓辉(1972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体育)。

猜你喜欢

体育课设置体育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育课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