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鞭毛染色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

2011-10-23曾文虎王文龙张建平李淑红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年11期
关键词:鞭毛菌体开放式

曾文虎 王文龙 张建平 李 娜 李淑红

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湖南常德 415000

鞭毛染色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

曾文虎 王文龙 张建平 李 娜 李淑红

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鞭毛染色开放性实验教学,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共同探讨和研究,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鞭毛染色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准确分类鉴定鞭毛细菌,对微生物学科的研究发展起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鞭毛染色;开放性实验教学;条件因素;染色效果

Abstract: By changing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achieving the open the teaching of f agella dyeing. Let them have enough time to explore and study and cultivate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ability, to improve dyeing effect, for accurate classif cation identif cation of bacteria f agella. This has signif cant on Biological sciences research development.

Key words: f agella dyeing; the opening instruction; conditions factors; dyeing effect

微生物学是生科、动科、农学等多个本科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学生实验相当重要,是学好专业课的基础性实验,必须认真学好,不能马虎,其中鞭毛染色实验尤为独特,牵涉的条件因素较多,技术要领难以把握,课堂时间显得十分的不够,实行鞭毛染色开放式实验教学,有待学生更进一步的提高鞭毛染色效果 。

1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1)鞭毛染色实验总是让人头痛, 实验都是“高兴而来,扫兴而归”, 在鞭毛染色实际操作中往往较难取得预期效果,根据学生实验情况归纳为4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现有的教材方法简单, 细节内容不够具体,实验手段相对落后;二是鞭毛染色实验时间不够,对技术要领还没有充分把握,只是照本宣科完成任务,没有成效感;三是初学者在实验过程中缺乏系统的分析研究,对操作过程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在某些环节上盲目从事;四是在鞭毛染色环节中的运用实行,难以达到较满意的染色制片。

(2)传统教学模式单调、死板, 在实验教学上总是依附于理论教学,只注重教材理论知识的操作验证,忽视了学生知识的创新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严重束缚了思维培养,不能发挥学生个性, 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模式上极为被动,学生都为完成实验而做,不管结果如何,到时随便交一份实验报告完事。而结果并不乐观,从周生鞭毛菌的染色效果上看,只是个别涂片偶尔能观察到少量残缺不齐的菌体鞭毛,特别是菌体鞭毛极少的单端单极鞭毛菌观察形态纤细的结构更为困难。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学生的兴趣氛围就会高涨,实验效果将大有改观,在实验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共同探讨和共同解决问题,提高鞭毛染色的理想效果。

2 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2.1 教学与开放管理

开放式实验教学提倡学生“自我管理”的新型模式,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为指导,以现代管理手段为基础,适应开放式教学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觉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保持实验室整洁卫生,共同爱护好实验器材,特别是实验设备运行使用,必须在技术熟练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指导下完成操作步骤。避免仪器设备的故障发生,保证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2.2 教学与素质培养

建立鞭毛染色开放式教学的新理念,“以人为本”即在实验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选题,拟定实验方案,教师仅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信息获取和选择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素质教育为一体,全面协调发展。在开放式实验教学上,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重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内涵。

3 开放式教学与计划安排的关系

建议鞭毛染色开放式实验教学5~6人为1组(每组人数可根据班级情况而定),开放式实验教学规定时间一般为2周(包括双休日14天,有必要晚上可适当加开一定的时间段),每组内部分工协作、各施其责相互配合,由集体完成1个实验项目并要求每人撰写1份总结报告。实验组选项的资料来源,主要在近期发表的刊物或网上查阅鞭毛染色法的最新报道文献,讨论的初稿经同学们整理装册后,然后在教师指导下科学地拟定一份完整的实验方案,方案打印1式3份,1份递交实验指导教师,1份递交实验技术人员(根据方案的器材部分,为学生准备好实验器材和试剂药品),还有1份学生自己留用。此实验经学院同意纳入正常教学计划管理,确保鞭毛染色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4 开放式教学与时间的关系

鞭毛染色实验尤为独特,不同于普通的染色方法,在染色的环节中,没有一个具体量化指标,对鞭毛的染色技术难易把握,因牵涉的条件因素较多,实验的成功需要有一个摸索和探讨的过程,单靠学生课堂三小时把握染色技术,在染色的成功方面显得相当的不成熟,实验结果难以如愿以偿。只有通过反复系统的分析研究,从实验中获取经验。大量事实说明,鞭毛染色实验与时间长短相关联,笔者认为,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同学们才会有足够的时间相互探讨和研究,形成一个比学赶帮的实验氛围,在学识上互帮互学,技术上取长补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鞭毛染色的理想效果。

5 染色环节与条件因素的关系

鞭毛染色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关键,如玻片的脏污与技术处理,药液的组成配比与存放,培养基的制作与消毒灭菌,菌悬液的孵育温度与时间关系等多个条件因素,只要其中某个条件因素出现问题,均会影响到鞭毛染色的水平。结果要么是菌体鞭毛纠结成团(如图1所示)形成普通变形杆菌(周生鞭毛),主要是玻片的油迹未处理干净,造成菌悬液滚动不粘膜;要么是背景模糊不清,(如图2所示)为铜绿假单胞菌(单端极鞭毛),主要是药液存放过期或未过滤, 造成斑点杂质甚多, 菌体鞭毛难以分辨鉴定;要么是部分鞭毛粘附,主要是孵育时间不够或设定温度过低,造成鞭毛还未完全舒展。这些异常现象说明前期工作与条件因素相关联,与鞭毛染色效果相关联,与鞭毛染色成功相关联。

图1 普通变形杆菌(周生鞭毛)100:1

图2 铜绿假单胞菌(单端极鞭毛)100:1

6 开放式教学与实验效果的关系

开放式教学与实验效果的相互关系,科学地拟定实验项目,配置满足开放实验要求的仪器和设备,建立先进的开放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为了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方便学生安排实验时间,对实验项目采取开放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思想,收到了较好的实验效果,如图3为我院毕业生论文选项课题实拍图片,由于实验环节比较到位,菌体鞭毛染色效果比较理想,菌体为深褐色,鞭毛浅褐色,菌体鞭毛特征逼真自然。从图片上看,发现有些问题,有部分幼龄菌体分布不匀,依然粘附在个别菌体之上,对细菌分类鉴定造成一定的影响,有待继续改良探究。

图3 普通变形杆菌(周生鞭毛)100:1

7 结束语

高校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与时俱进,把培养人才建设目标放在首位,实现培养“厚基础、倡个性、重创新”的复合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建设目标。是高等教学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实现鞭毛染色开放式实验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的重要措施。

[1] 曾文虎,郝小花.细菌鞭毛银染色法的改进[J].海南医学,2009,20(8):101~103

[2] 马忠丽,董宇艳,董国强.高校开放式实验室建设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7):112~115

[3] 吴能表,田红,黄麟,等.加强本科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2):110~112

[4] 钟冬晖.高校开放式实验室建设初探[J].茂名学院学报,2008,18(3):83~85

Researching on the opening instruction of f agella dyeing

Zeng Wenhu, Wang Wenlong, Zhang Jianping, Li Na, Li Shuhong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Changde, 415000, China

2011-01-30 稿件编号:1101112

曾文虎,本科,实验师。王文龙,教授,院长。

猜你喜欢

鞭毛菌体开放式
菌体蛋白精养花鲢高产技术探析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实验教学中对魏曦氏细菌鞭毛染色技术的改良探索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因素及其致病性研究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鞭毛
菌体蛋白水解液应用于谷氨酸发酵的研究
黄芩苷对一株产NDM-1大肠埃希菌体内外抗菌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