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故障检修”工学结合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011-10-23韩包海,苏姿燕
韩 包 海,苏 姿 燕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电子产品故障检修”工学结合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韩 包 海,苏 姿 燕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其中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从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论述了“电子产品故障检修”工学结合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电子产品故障检修;人才培养;工学结合;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产品的品种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们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相应地,电子产品的故障维修量也将随之增加,并已形成为一大行业。在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电子产品故障检修”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应用性课程,其内容涉及面宽,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对培养学生的电子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和电子产品技术的不断创新,原有的教学模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在多年教学的基础上,按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对高职“电子产品故障检修”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采用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一)课程设计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工作在行业企业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其所要求的技能往往不是一般性的、机械操作式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智力性。因此,“电子产品故障检修”课程设计的理念是以能力为本,遵循“以职业行动获得知识”的心理规律,以岗位工作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重视职业竞争力培养。课程设计的总体方案是对电子产品维修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过程、工作环境和评价方案加以分析提炼,并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教育规律进行科学加工,对应构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评价方案,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始终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
(二)校企共建课程
本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充分与电子产品生产和维修企业合作,具体合作内容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联合召开”电子产品故障检修”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研讨会,共同开发课程体系,研究课程内容;二是聘请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为课程的兼职教师,负责部分项目及工作任务的教学和指导;三是在电子产品生产和维修企业设立专业教师研究基地、特长学生培养基地和学生课程项岗实习基地;四是教师将课程教学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并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项目;五是电子产品生产和维修企业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
(三)突出课程的实践性
本课程开发以电子产品故障检修工作过程为基本依据,即电子产品故障现象观察与分析、查找维修资料、确定检修方案、检测故障、更换损坏元器件、修复后试机及调整、撰写检修报告。以项目为导向,设计教学任务,每个任务的学习活动的最终结果是使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技能,这个技能在本课程中设计为排除一个故障。
(四)体现课程的开放性
一是层次化设计。本课程将电子产品故障检修分为元器件级故障检测、电路级故障检修和产品级故障检修三个层次,随着学习层次的提高,故障检修技术逐渐综合提升。二是可拓展性设计。每一层次的故障检修内容均可以拓展,如产品级故障检修,本课程已选择CRT电视机、液晶电视机、笔记本电脑等三种典型电子产品作为故障检修的载体,也可根据需要选择组合音响、手机等其它的电子产品作为故障检修的载体。
二、工学结合的教材建设
一本合适的好教材是开展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教学研究的基础。鉴于工学结合的电子产品故障检修方面的教材还很少,在总结多年高职教学的基础上,广泛听取来自电子行业的电子产品设计专家、生产管理专家、测试调试维修专家和高职院校信息电子类专业教师的建议,按照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模式的要求,我们编写了“电子产品测试与维修技术”教材,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并得到了良好的应用。该教材具有几方面的特点:一是依据“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编写。以项目为导向,设计教学任务,按照工作过程中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进行编写教材内容,通过任务实施,将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相结合;二是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根据职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准确把握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以具体任务为单位,进行相关知识介绍;然后进行相应的任务实施。打破传统的教材编写方式,以增加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三是教材结构采用项目化,全书共有六个项目,每个项目包含若干个任务,一个任务就是一个知识点,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每个任务分别包括任务引入、知识链接、任务实施、注意事项、思考与练习等五个方面内容。在“知识链接”部分,将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有效的整合,在“任务实施”部分,分别提出了任务目的、仪器设备准备、内容与步骤等要求。在每个项目的最后,均进行了小结,并安排了与本项目及具体任务实施相关的“知识拓展”,以丰富项目的知识内容。
三、工学结合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电子产品维修行业是一个发展的行业,它的特点是电子产品种类多,有各种电子元器件、通讯电子产品、工业电子产品、消费电子产品、广播电视产品、教学电子产品、商用电子产品、医疗电子产品、汽车电子产品、安保电子产品、军用电子产品、仪器仪表及电子玩具等,并具有技术更新快、智能化程度高的特点。然而不管何种电子产品,它们均由若干个电路组成,每一个电路均由若干个电子元器件组成。
电子产品发生故障的原因是因为电路有故障,电路有故障的原因是元器件(或组件)有故障,检修的最终目的就是在电子产品中找出有故障的元器件(或组件)并加以更换,从而使电子产品的功能恢复正常。因此,电路级故障检修以及元器件(或组件)级故障在路检测是最重要的维修技能。课程本着在工作中学习的原则,重在故障检修基本技能训练、学习内容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为此,设计了元器件级故障检测和电路级故障检修二项基础型教学内容,以及CRT电视机、液晶电视机和笔记本电脑三项职业岗位型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教学内容的组织以能力为本,按照从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专家的职业成长过程(如图1),组织课程的相应教学内容,将课程教学内容分解成五大项目,以项目为导向设计具体教学任务,按照工作过程中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组织教学,重视维修实战效果,教学做有机地相结合,以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及职业素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始终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充分体现课程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结构(如图2)。
图1 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模式
(四)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
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主课堂设置在具有实际工作环境的实训室,采用“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实训室可以教、学、做灵活交叉组织,学生可以学中做、做中学、做后学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电子产品故障检修工作的一致性。同时,分别开设网络自学课堂、特长生课堂、企业课堂和考证课堂。实现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及学生个性的发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项目和任务的特点,构建了”电子产品故障检修”课程的教学方法体系(如图3)。
图2 “电子产品故障检修”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结构
“电子产品故障检修”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有利于所在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有利于学生的顺利就业和创业。“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实际教学效果,而且对其它专业课程建设有一定的示范借鉴作用。
图3 “电子产品故障检修”课程的教学方法体系
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教学改革项目“‘电子产品故障检修’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教学研究”(项目编号:YB09025)
韩包海,男,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信息电子教学与教育;苏姿燕,女,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设备管理。
G712
A
1674-7747(2011)04-0015-03
[责任编辑 秦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