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翻脸成不了大事 伟人一怒天地翻梁衡新书谈毛泽东翻脸
2011-10-23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
(文/梁 衡 据《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
不翻脸成不了大事 伟人一怒天地翻梁衡新书谈毛泽东翻脸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举杯
毛泽东翻脸成大事
我一直认为,从性格方面研究伟人的成功,是人才学和政治学的内容之一。伟人成事,个人意志第一,决不受感情的束缚。能翻天覆地,必先要翻过个人情面这一页。常人受常理、常情的束缚,往往过于自律自责,作茧自缚。伟人则不顾常理,不管常情,在别人无法理解、茫然、犯傻、妥协的瞬间,就一掌打下,一招制胜。简言之,敢于翻脸而毫无自愧。不自愧则不自责,不自责则无内伤,永远是强人。常人则常自责,自律,自伤。心愈软,而自伤愈重。有时虽有理在手也不敢翻脸,循规蹈矩,坐失良机,或在自责中自伤元气。敢翻脸要有霸气,这几乎是天生的因素,学是学不来的。
毛泽东是大伟人,一生成大事无数,也翻脸无数。须要指出的是,毛的翻脸多是为大事,是为不同政见而翻脸,而且,许多时候他也是对的。如井冈山时期,毛与当时的“左”倾中央翻脸,拒绝调回上海,而坚持农村斗争,中国革命终于胜利。解放初与斯大林翻脸,坚持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完整,使中国免陷于东欧国家的尴尬之境。1947年转战陕北时,党中央已被敌团团围住,为毛的安全,任弼时劝毛过黄河,毛不听。任急了,就以纵队司令身份下令过河。毛翻脸说:“你是司令,我是主席,从现在起,我撤了你这个司令。”没办法,最后还是听毛的。党中央和毛主席坚持留在陕北拖住了胡宗南,实现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大转折。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毛也敢于翻脸。新中国刚成立时在许多地方仰仗苏联,苏联就乘机要挟中国。1958年7月,赫鲁晓夫访华提出与中国建联合舰队,在中国沿海建海军基地。毛当即翻脸,大声说:我们还有没有主权?……我不想再听这些!赫回国后立即撤走原子弹专家,毛就说我们自己干。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伟人一怒天地翻。一个人手中有权并不难,难的是敢不敢在关键时刻用手中的权力去决策,不失时机地去成大事。许多时候决策的实现常常是情感的较量。乱世用重典,防患于未然。新中国成立初,党内高干有腐败苗头,毛泽东敢于翻脸,惩治刘青山、张子善,换来了干部队伍一个较长时期的清廉。
翻脸也曾铸成错事
毛泽东敢于翻脸的个性背后是他的斗争哲学。他一生都在战斗,只要他想干的事就一定要实现,谁也别想阻拦。这也铸成了一些错事、憾事。在延安时,毛与江青恋爱,并要结婚。延安高层几乎一致反对,远在江南的项英也发来长电反对。毛就翻脸,大发脾气,并拍了桌子。结果,政治局也拿他没有办法。与江的结合确实影响了他晚年的威信和国家的政局。
1959年庐山会议本是要纠“左”的,但就是因彭德怀的一封信,毛立即翻脸,把彭历史上的旧账全翻出来,好像彭从没有做过好事,甚至在大会上连骂娘的粗话都喊出来了。最后,将彭打成一个反党集团,全国打了右倾分子300多万。虽然当时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脸一下就翻得这样彻底,常人确实很难做到。而他与彭个人的翻脸,终于变成与党内高干、与忠心追随他多年的干部的大翻脸。从此,党内鸦雀无声。
1956年,毛公开表示不再当国家主席,要集中精力研究问题,并明确将担子交给刘少奇,然后就离京南下。他回京后,发现刘的想法与他有分歧,就大发脾气。刘主持的会议已经散会,他又把代表追回来。而到“文革”时,他又亲手写了一张大字报《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与刘公开翻脸,把刘定为“叛徒、内奸、工贼”。“文革”后,刘少奇终于被平反。
毛和党外人士的关系有许多佳话,但也有大翻脸的事。1957年4月30日,毛在最高国务会上说,明年我要辞去国家主席。民主人士陈铭枢很认真地拥护这一决定。5月18日,他给毛写信说:这是“至美至喜之事”,“顺便提请今后注意几点,一是好大喜功,二是喜怒不能自制,三是轻信汇报,四是过分鄙夷传统”。毛泽东收到信没有表态。半个月后“反右”开始。7月14日,《人民日报》突然发表这封私人信件,陈被打成右派,而整个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就是共产党与党外朋友的一次大翻脸。从此,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党与知识界、思想界的矛盾加深。
不敢翻脸难成大事
凡伟人者,总能见人所不见,断人所不断,该翻脸就翻脸。虽然我们常歌颂伟人的宽厚、仁慈、高瞻远瞩等等,但敢斗争、心肠硬、意志坚、主意决,也确是他们品格的另一面。我们既然不能为尊者讳,那就要承认这种翻脸现象确是伟人性格中的一个有机部分,而且也不能一概都说成是坏事。
陈独秀也翻脸,他与胡适有生死之谊,但说翻脸就翻脸;孙中山也翻脸,被称为“孙大炮”。邓小平也翻脸,香港收回过程中,中方一高官,也是很有资格的老同志,答记者问时中人圈套,说香港回归后可不驻军,邓立即向新闻界宣布将其撤职。古代成大事者也都敢翻脸。历史上秦皇汉武、许多大英雄,当其成事之时没有不翻脸的。
“无情未必真豪杰”,但从来不敢翻脸的人却算不得真豪杰,绝对成不了大事。历史如此。
(文/梁 衡 据《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