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经典案例
——《宋城千古情》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2011-10-23董鸣

当代贵州 2011年13期
关键词:宋城千古文化产业

■ 文/董鸣

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经典案例
——《宋城千古情》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 文/董鸣

编者按: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将其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多年培育打造,《多彩贵州风》已成为我省知名文化品牌。浙江杭州宋城集团打造的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被国外媒体誉为世界三大“名秀”之一,堪称文化与旅游深度整合的成功典范。近日,本刊内参编辑部编发调研稿件《文化与旅游互补深度融合 十余载辉煌成就世界“名秀”》,对《宋城千古情》的运作模式进行了深入剖析,专送省领导参阅。省委副书记王富玉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领导同志和相关部门“可否把《多彩贵州风》进行再次更新、打造,学习《宋城千古情》经验,推动《多彩贵州风》做得更精美、更强大、更有影响力、更有效益。”本刊现将此文编辑刊发,以飨读者。

上演12年,至少2600万人次观看过这台演出,近年年均观看300万人次以上,堪称目前世界年演出场次最多和观众接待量最大的剧场演出。这就是被国外媒体誉为世界三大“名秀”之一,与法国“红磨坊”、美国拉斯维加斯“O秀”齐名的东方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

《宋城千古情》系浙江杭州宋城集团打造的大型歌舞,源自杭州的历史文化传说,分为“良渚之光”,“宋宫宴舞”,“金戈铁马”,“美丽的西子、美丽的传说”和“世界在这里相聚”五部分;其结构采用一张一弛的演艺方式,演出过程跌宕起伏、大气恢宏,使观众在不同的感情漩涡里回味不已,酣畅淋漓之感油然而生。

十多年前,宋城集团投资2亿多元修建宋城,又投资了6000万元修建宋城大剧院,打造《宋城千古情》。现在,宋城集团每年只需注入1000万元到《宋城千古情》,就有2亿多元的票房收入,并形成一票难求的局面,令业内同行羡慕仿效。宋城集团“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出”的模式,创造中国主题公园的奇迹,其“建筑为形,文化为魂”的经营理念塑造了业内难以逾越的行业标杆,同时《宋城千古情》每年带动宋城景区及周边旅游消费达几十亿元。

近年,我省推出文化演艺品牌《多彩贵州风》,并启动建设“多彩贵州城”,似乎也进入了“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出”的轨迹。如何使二者有机结合,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抢占商机?《宋城千古情》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成功样本,对我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有诸多启示。

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宋城项目启动之初,其决策层就清醒的认识到:旅游的背后是文化。所以,宋城主题公园以建筑为形、文化为魂,把文化和旅游紧密捆绑在一起,使两者有机融合,形成互补、相互拉动,并以《宋城千古情》为引擎,通过“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出”模式搞活市场。

现在,游客为了观看《宋城千古情》而到宋城,因为宋城,大量游客在杭州逗留时间至少延长一天。按照惯例,景区产品带动相关消费产业比为1:7。从这角度说,《宋城千古情》为杭州创造了许多边际效应,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宋城集团还适时抓住机会,推出不同民俗浓郁的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和旅游相关联的娱乐活动,如针对杭州天气炎热特点推出的“泼水节”,深受游客青睐,让游客在等候观看《宋城千古情》时可以参加这些活动,同时看完《宋城千古情》后仍可以参加这些活动,从而把“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出”模式推向成熟。

宋城的最大优势就是整合力,这种整合是对资源、对理念、对文化的整合,其产生的裂变效应非常巨大。如今《宋成千古情》已不仅仅是一场演出,而成为杭州的城市标志和文化符号,既是文化精品,也是一个全新的旅游产品,又是对杭州这个千年古都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全面而生动的总结。透过《宋城千古情》,人们可以触摸到杭州这座城市的灵魂。

《宋城千古情》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成功样本,对我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有诸多启示。

整合多种元素制造意外效果

《宋城千古情》的成功是它打破了一般室内舞台演出常规,带给观众意想不到的视觉冲击。如在“美丽的西子、美丽的传说”版块,断桥在观众席间合拢,当白娘子和许仙正要在桥上牵手时,桥又从中间断开,突然间雷电交加、大雨滂沱,雨雾喷向观众,许仙被一道电光吸入金山寺,霎时间整个舞台变成一片汪洋,白蛇青蛇在波涛中显现,水位翻滚升高,法海在金山寺上拼命施法,白娘子困在空中的雷峰塔里挣扎,之后洪水滔天的舞台忽然又平静下来,观众个个目瞪口呆。又如在“宋宫宴舞”版块,除了展现我国各地民族特色的舞蹈精华外,还巧妙合理的加入了美国“百老汇”、法国“红磨坊”的舞蹈元素,极尽奢华。

题材是古代的,但表现出的是最现代、最流行的时尚元素。如第一场“良渚之光”,就是在舞台中央放置一张巨大的蹦床,演员们不断在蹦床上腾空穿梭,做出各种惊险动作,将舞蹈、杂技、体育项目等整合在一起,使得整个演出非常饱满。又如第二场“金弋铁马”,则采用电影电视的特技拍摄手法,让观众仿佛是在欣赏电影。在服装设计上,又融入了国际最新理念,在粉红色的荷花演出服上配以三朵同色调争奇斗艳的荷花装饰灯,使古典美丽与现代风韵在每一件演出服里完美融合,令人耳目一新。

此外,收缩、移动、升降等世界先进的舞台机械,观众移动席、LED高清大屏幕、旋转式三棱柱、摇臂、吊蓝等设备,强化了舞台效果,这场声光视听盛宴,让观众在心灵深处极为震憾。

创新不断是艺术的根本

宋城集团12年打造《宋城千古情》的实践,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其董事局主席、《宋城千古情》总导演黄巧灵,做过记者,当过基层文化单位领导,又是个学者,熟知文艺市场魔棒的运行规律,深知观众对文化产品的心理需求。所以,《宋城千古情》上演之初,黄巧灵就定下一条硬性指标:这台节目必须一月一小变,半年一中变,一年一大变。宋城艺术团从上到下,把注意力的焦点都集中到创新上来,从硬件设施入手,全方位对节目细节进行挖掘和创新,吸纳各国各地演出的闪光点,通过不断提炼整合变成自己的创意,想方设法在舞台上实现。经过十多年的千锤百炼和不断创新,《宋城千古情》已逐步走向成熟,成为演艺界的艺术精品,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整合营销 集约竞争

宋城的营销模式是“统一策划、统一营销、统分结合、相互分工”,它以杭州旅游市场为核心,以上海及华东地区为目标,积极扩大在“西湖一日游”市场中的占有率,在华东建立500家旅行社的委托代理网络,使长期客户占旅客量的50%以上。注重企业公共关系,组织各种有冲击力的社会公关活动,扩大影响,提升注意力。把在景区举办各种大型节庆活动和文体竞赛作为营销的重要手段。通过举办活动既更新了景区文化,又丰富了文化内涵,活动本身也成为吸引旅客的一大亮点。宋城

集团的这种营销模式被称为“整合营销”,其特点是信息的横向传播,双方是平等关系,用“沟通”来取代“促销”,使产品反映消费者的需求。在实施过程中,更注重不同传播工具及手段优势的整合,降低企业宣传成本,使企业的价值形象与信息以最快时间传达给消费者。通过这些措施,宋城的营销计划得以顺利实施,达到了预期效果。贵州

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着多元共生、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而且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配合建设旅游强省战略,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多彩贵州”和《多彩贵州风》的强劲推出,树立了贵州形象,塑造了我省文艺节目品牌。但是,必须清醒看到,贵州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从经济效益角度衡量,需要补的功课还很多。尽管如黄果树、西江苗寨、荔波小七孔、百里杜鹃、梵浄山等景区都在使出各自不同的招数吸引旅客,但收效怎样?恐怕仍处在自娱自乐层面,既不能横向比较,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这种局面是拦在贵州旅游文化产业前面的一道坎,如果我们能够勇敢地迈过它,贵州旅游文化产业局面将会大为改观。当下是贵州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关

键时期,“十二五”期间,贵州一方面要抓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文化强省战略,两者互相支撑,缺一不可。贵州既有“观音洞文化”,又有神秘莫测的“古夜郎文化”,还有令人肃然起敬的“红色经典文化”,独具个性的“屯堡文化”等等,这些优势资源尚待我们去开发,去雕琢。贵州旅游文化产业的“开水”已经烧到70度,只要我们谋定而后动,多一点冷静、少一点盲动,虚心学习外地成功经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认真研究观众需求,搞活市场,做大市场是完全有可能。

(作者系贵州电视文化传媒公司旅游总监编辑/李盈)

猜你喜欢

宋城千古文化产业
思州千古梦
一·秋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宋城演艺演艺龙头的求生之路
荏苒时光
千古一役 长平之战 发生地
在夏天后再次相遇吧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几点探讨
宋城演艺跨入视频社交 26亿并购六间房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