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考
2011-10-21■文/王琪
■ 文/王 琪
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考
■ 文/王 琪
怎样认识社会管理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十七大进一步强调“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深入研究社会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任务已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
社会管理包括政府管理、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参与其中的管理。它的基本任务就是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当前,我们强调的管理是指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的社会管理。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
目前,对社会管理认识不尽相同。鉴于我国的政体,我们研究的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格局中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参与,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正常运行的条件和保障。
深刻理解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社会管理的含义,必须从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眼,加深对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认识,理清社会管理的基本思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统一认识,将虚化、泛化的创新社会管理具体化、形象化才能落实好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建设任务。
作者调研乡村基层组织社会管理情况。(作者供图)
面临的问题和现状
讲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相对旧有体制而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几个阶段,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方式是以行政手段,管控为主要目的,政府通过其职能部门和下属单位实施管理,这些部门以“管”为要,以“管”为荣。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逐步形成和建立起以“单位制”为主,以基层地区(街道、居委会)管理为辅的社会管理体制。国家政权通过单位这一组织形式管理职工,通过街道、居委会管理社会闲散人员、民政救济和社会优抚,实现对城市全体社会成员的控制和整合,从而巩固政权、稳定社会。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高度集权的政治工作体制,提供了非常有效的管理。但是,时至今日,这些方式与构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以及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极不适应。
改革开放,使我国从传统经济进入向现代工业社会并进而向信息社会、知识社会转变的加速期,各种矛盾都在社会转型中显露出来,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新情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取代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单位制”失去了依赖的土壤。究其原因,一是非公经济组织只实施企业管理而不参与社会管理。二是市场经济要求单位政企、政事、政社分开,抛弃了原来附加在单位中的社会管理责任。三是社会流动加剧,社会管理格局和对象的变更带来社会管理挑战。四是社会管理出现空位,对体制外人员、流动人员及涌入城镇户籍尚未变更的人员,管理失控。五是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缺位,管理“单位人”的手段失灵。
当前,社会管理问题逐步引起各级政府重视,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薄弱环节也不断表现、暴露。
社会管理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管理主体方面。政府既存在“缺位”、“不到位”,也存在“越位”,即习惯用行政手段解决社会管理问题;城乡基层组织社会管理能力弱、处置问题的办法少;企事业单位参与社会管理的责任不清。第二是管理范围方面。对“社会人”的管理不到位。流动人口、城乡结合部、出租房等还存在管理盲区。第三是管理方式方面。政府重管理轻服务,以行政手段管、控、压、罚解决社会管理问题,服务职能未充分发挥。第四是管理能力方面。将管理底线放在“不出事不重视”,主动化解社会矛盾的意识、能力有待提升。这些问题充分说明,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刻不容缓。
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我国步入市场经济,进入社会矛盾突显期的迫切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对“社会人”、流动人口、社会组织的管理迫切需要重新应对。
当前的社会矛盾中,以下几类较为突出:一是因为经济结构调整,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行业差别和居民间收入差距明显拉大,造成的社会心理失衡及其矛盾;二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因为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产生的大量矛盾,以及无地、无职业、无社保农民涌入城市,与城镇居民在户籍、就业、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身份差异”引发的矛盾;三是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使生产、环保、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危及公众健康、人身安全,引发的社会矛盾。四是互联网、手机等构建的虚拟社会(4亿网民、8亿手机用户)使社会管理的范围和空间增大,信息犯罪、网络诈骗、谣言恐怖事件扩散等引发的新型矛盾。
上述情况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的全面落实推进,社会矛盾突出。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都发生变化,社会管理面临一系列新挑战,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格局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班上指出: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的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是前提;促进社会公正是目标;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是途径,从而统筹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
针对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管理新思想、新理念、新体系、新格局。
协调社会关系,要针对地区、城乡、行业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矛盾增多、社会关系紧张的方面下功夫。协调城乡利益关系,要在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上下功夫。协调区域利益关系,要在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发展和利益差距上下功夫。
社会管理是与公权力相联系的,公权力运用是否得当,与社会管理成效成正比。解决社会问题,预防和惩治官员腐败是提升社会管理能力的主要因素。
保持社会稳定,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不意味着社会没有对抗,没有矛盾。保持社会稳定,需要我们从管理体制、预警机制上下功夫,使公民不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政府不采取暴力和强制手段压制群众。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这为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指明了方向。
为建立现代社会管理格局,我们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和公民等多元主体参与,形成共建和谐社会的局面。
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我国社会管理工作体系的特征,就是发挥党在社会管理格局中总揽全局、协同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引导各种社会组织、群众组织、自治组织和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社会管理。
政府负责,指政府在社会管理中职责到位、工作到位、服务到位。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完善社会政策,健全社会管理体系,培育和管理好社会组织,畅通公民参与渠道。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和社会协同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与社会调解力量互动的社会协同管理网络。
公民参与,需要我们培养公民意识,探索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营造公民主动、自愿参与社会管理的途径。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共同维护的局面。
管理机制创新,首先要求社会管理主体由政府单一主体转向共同管理;其次要求管理方式由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向协商、协调、法治透明化管理;第三,社会管理重心由单位转向社区。第四,社会政策、规章制度从封闭式、“闭门造车”走向公众参与、多方协商、透明化决策。
管理机制建设,要求在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加强扁平化社会管理机制建设。
社会管理是一项政治性强、牵连全社会的工作。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其规律和特点,把握规律,才能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
(作者系省编办副主任 责任编辑/蒋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