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有效互动 构建和谐的体育课堂教学

2011-10-19姜明浩

大众科技 2011年8期
关键词:体育课动作教材

姜明浩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广西 柳州 545000)

实现有效互动 构建和谐的体育课堂教学

姜明浩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广西 柳州 545000)

学校体育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体育教学的任务亦更为迫切与艰巨。课堂教学是师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喜欢体育,热爱体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培养兴趣,激活思维,实现新课堂教学的多维目标,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让体育课堂充满和谐。

有效互动;和谐;体育课堂教学

和谐,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词语。人们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的主张,而构建和谐校园要从构建和谐课堂开始。体育课堂教学也要和谐。苏霍姆林斯基说:“一堂有趣难忘的课,学生总是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学习与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意味着优化课堂教学不仅是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合作建构,更应是一种有效的互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21世纪人才素质的需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构建。突出显示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拓展了教师创新思想和创造性实践的思路。构建了身体发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5个学习领域,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锻炼意识、全民健身意识、与人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人人享受体育与健康的乐趣,这是体育课程新的标准。因此在实际教学上,教师的学科基本能力与教学能力培养都将是一项更重大的挑战,将教师专长予以最佳协调配合的协同教学,是解决课程统一可能衍生的问题极佳方法之一,同时也是体育课堂教学需要着力改变的内涵。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解决许多实践问题与理论问题,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总结,创建出新型的教学模式,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互动,从而构建和谐的体育课堂教学。

1 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实现有效互动奠定基础

课改呼唤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等。

巧妙的导入。体育课的教学和其它学科教学一样,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然而,有研究表明,体育课开始前,学生的心理状态、兴奋程度、情绪高低经常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之中。例如刚结束一门课的学习或考试之后来上体育课,学生大脑兴奋性过高,短时不易抑制。又如午休后来上体育课时,学生往往表现出大脑兴奋性过低,又可能课前因为各种原因,注意力难以转移到体育课上来,将直接影响学生技术技能的掌握,甚至出现伤害事故,破坏和谐的课堂气氛。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一旦学生从学习开始就没有引起注意,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地进入学习的状态,只有在精力充沛,生理状态良好时,才能很好地承受运动负荷。因此,巧妙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和谐氛围的创设。例如在学习健美操时,由于学生对健美操不是很了解,老师对健美操做个简要介绍后,如果能配上音乐,在学生面前表演一套动作优美,节奏感又强的健美操,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这种良性刺激,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其学习兴趣。又如在寒冷的冬天上篮球课,开始学生冻成一团,步都不愿跑,这时放动感的音乐,组织学生一起跳兔子舞,一听到这音乐,学生的兴致大增,一曲终了,学生都跳热了,这样接下的课就好上多了。

生动形象的示范讲解。教师的示范讲解做到形象生动,而且时间不长,才能使学生不感到厌倦。学生积极性达到一定高潮时,教师又要做到适可而止。如“蹲踞式起跑”这一动作起源于“袋鼠”起跑时卷缩身体;“各就各位”时象紧压的弹簧;“预备”时象拉满的弓;“鸣枪”时象离弦之箭。“蹲踞式跳远”腾空步时手臂动作象一手拿镜子,一手拿梳子做准备梳头的动作(一手臂高,另一手臂低);“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的手臂动作就象鸭子伸脖子等。同时可以用“顺口溜”来形象的的描述动作,这类形象的语言只要运用的恰当,就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根据内容的特点,采用让学生自由组合的练习形式、自主练习和教师引导的练习形式或分组练习,师生点评的互补形式等。当然,在新、难动作教学时,要充分运用视觉的直观性,可用挂图、影象、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设备来满足学生的视觉和思维的需要;同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总之,作为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情绪的变化作适当的控制,做到高时就低,低时就高,使课堂气氛和谐。

除此,根据职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时地掌握学生的身心状态,了解学生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使学生学会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一般教师会在下课前宣布下一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对新课有必要的先例准备。当然也会采用计时跑、追逐跑、计名跑、接力跑、游戏跑等练习手段,把“无趣”教材变为有趣的教材,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积极地创设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以便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体育课堂教学。

2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为实现有效互动提供保障

加涅有一句响亮的口号:为学习设计教学。今天的体育教师更应该注重设计。不仅要精心备教材,备学生,备情境,备自己,还要备和课堂有关的一切主客观因素,在横向和纵向结合的设计中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使体育课堂丰富多彩。而教材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因。每节课周而复始的重复练习,学生产生了厌倦,喜爱上体育课的快乐一点一点的消失。因此要构建和谐的体育教学课堂,教师必须对教材文本进行重构,从而构建和谐课堂,高效地完成体育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做如下尝试:首先,高一年级上学期以游戏内容为主,把技术性教材游戏化,从游戏的“趣”字上引导学生学习。如立定跳远教材,根据动作特点。设计游戏课,将教学内容融于游戏之中,通过“兔子跳”、“青蛙跳”、“袋鼠跳”(套布袋跳)、“老牛拉破车”(两人套着呼拉圈并脚跳)、“飞跃黄河”等游戏活动,把单一、无味的立定跳远教材形象化、趣味化,使课堂教学内容多姿多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个性。其次,高一年级下学期以提高技能为主,把训练性教材融汇于竞赛化形式,将经常学习、重复练习的教材渗透到竞赛活动中。学生在逞强好胜的心理驱使下忘情的练习,即便是反复演练的次数再多,学生也会乐此不疲,从而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到了高二年级则以培养自锻能力为主,把民间体育、健身性体育、大群性体育引入课堂并结合教材进行创造性改编。如把投掷课设置为“飞标”、“抛绣球”(把垒球制成彩球让学生对抛)、“打保龄球”(持实心球掷用“易拉罐”自制的“保龄球”)等,教学内容融娱乐性、技术性、健身性、创造性于一体,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主体性意识在课堂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科夫说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根据中职生的特点,优化教学设计,使这种学习的欲望与教师的导向产生“碰撞”、“共鸣”,通过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等的多边互动形成“共振”,和谐地去实现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需要。以“毽球”为例,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体育教学的需要,把实用、简易、趣味、娱乐及锻炼价值高的融为一体,实现有效的互动,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具体的做法:

3 扮演好师生角色,是实现有效互动的条件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为当人们产生这种安全感时,他们就不会害怕表现和发展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他们可以充分表现自己的思想而无须压抑,真知灼见、创新火花才会迸发,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张扬。在体育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心理自由的空间和心理安全的氛围,这种氛围的产生,首先依赖于教师对自己的角色的正确定位。

教师、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两个角色,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师一方还是学生一方的心理与行为变化都会给对方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与社会学理论中被称为“互动”现象,其中以教师的变化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饰演具有两面性。教师愉快的心境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除了饰演好自身角色外,还必须饰演学生,与学生一起参与练习,一起游戏,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起到极大的促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的两面性是完成一节和谐体育课的重要条件,是调音符!

4 激励性的评价,促使学生自我持续发展态度的形成

在课堂教学中,准确合理的评价,能把学生已形成的学习上的内在需要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始终保持乐此不疲且持之以恒的积极学习状态中。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这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体育教学激励性评价是为了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在成功喜悦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练习过程中,设置了“模范学员的演示”这一环节;在课堂学习总结的五分钟里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对动作结构的把握,把握动作结构,能与随后的学习任务明确而直接联系,能综合新动作并同已有的动作融为一体,也能有效地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当教育已经进入一个高度关注人的生命发展的新世纪时,作为不可缺少的体育课,追求的是和谐的教育之风。体育教师要把握好《标准》的内容标准,从思想到行动上自觉地按照《标准》的要求开展体育教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更多的有效的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以便课堂上时时奏响出融洽和谐之曲。

[1] 程守军.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11).

[2] 田军.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营造和谐课堂气氛[J].内江科技,2007,(05):155.

G807.02

A

1008-1151(2011)08-0257-02

2011-06-14

姜明浩,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师。

猜你喜欢

体育课动作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体育课
动作描写要具体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