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TRIZ理论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构建

2011-10-19韩彦良

大众科技 2011年8期
关键词:专利理论产品

韩彦良

(贺州学院,广西 贺州 542800)

基于TRIZ理论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构建

韩彦良

(贺州学院,广西 贺州 542800)

在介绍TRIZ理论及其应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TRIZ理论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内涵和建设目标与原则,探讨了基于TRIZ理论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基本结构和各子平台的功能,以期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建构提供具体的思路,加强学校与企业科技创新的合作与交流。

TRIZ;企业;技术创新;平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指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是支撑和推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利于完善科技创新的发展环境,提升支撑科技创新的水平。

实现科技创新,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提高创新的效率,才能不断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以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理论为核心的创新方法与技术应用,是助推科技创新的一个有效方法[1]。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各产业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速。为了在市场中占领主动,企业对产品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中小企业,局限于单薄的技术、资金实力,仅靠其自身无法满足客户和社会不断提高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社会提供专业的、迅速的知识服务。

1 TRIZ理论及其应用

TRIZ理论起源于苏联,是1946年以阿奇舒勒教授为首的专家通过对250多万份专利加以研究、整理、分析、归纳、提炼出的一整套系统化的、实用的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理论。经过50多年的发展,TRIZ已经成为解决技术问题和创新问题的强有力的方法学[2]。

TRIZ理论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以专利分析为理论来源,以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为支撑,提供了包括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系统分析、矛盾分析、资源分析、物场模型分析、技术矛盾矛盾创新原理、物理矛盾分离方法和发明问题解决算法等理论工具。可以有效的帮助企业引导市场需求、定性技术预测、产生新技术、实施专利布局(专利池)和制定企业R&D计划。

TRIZ被欧美等国的专家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据统计,应用TRIZ理论与方法,可以增加80%~100%的专利数量并提高专利质量;可以提高60%~70%的新产品开发效率;可以缩短产品上市时间50%[3]。

TRIZ理论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领域。相对于传统的创新方法,TRIZ理论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它是基于技术的发展进化规律研究整个产品发展过程,非常适合企业解决创新中存在的技术矛盾和管理矛盾,实现技术创新。运用TRIZ理论可大大加快发明创新的进程,提升产品创新水平,有力地推动企业科技创新。

目前,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省份已经开展了TRIZ理论的普及和推广应用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广西壮族自治区从 2009年开始开展了“广西创新方法进百企行动计划”,旨在推广TRIZ理论的普及和研究工作,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 基于TRIZ理论技术创新平台的功能

基于TRIZ理论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平台的功能,总体来讲是整合高校和企业的创新资源,通过TRIZ理论的培训、推广和应用,与企业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及信息的交换,实现平台的创新。具体表现为:一是资源整合,一方面对创新主体自身创新资源的整合,另一方面是对高校及社会创新资源的整合,实现不同创新资源在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效应;二是降低风险,技术创新过程存在很高的风险性,TRIZ理论是一种专门用于技术创新的方法,来源于专利,服务于创新,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效应。以TRIZ为基础进行产品的创新可以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特别是通过平台共有制度的建立,维护了组成平台的主体间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和创新动力。三是协调,基于TRIZ理论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平台能有效的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以推广应用TRIZ理论服务于企业,实现技术创新为出发点,通过共有结构和制度的建立,能够实现管理制度创新,提高企业创新效率[4]。

3 基于TRIZ理论技术创新平台的目标和构建原则

基于TRIZ理论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平台的目标,以推广应用TRIZ理论服务企业,实现技术创新为核心,整合企业与高校的优势资源,获得单方无法独立达到的高效应,最大限度地提高平台的运行效率和技术创新效率,建立起适应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平台系统。具体平台的目标如下:

在宏观层次上,平台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前提,通过TRIZ理论的推广应用,为企业提高产品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矛盾分析,实现企业产品技术创新。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及市场需求,确定适应企业需要和平台运行特点的机制,提高平台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在微观层次上,平台充分调动高校和企业的科研力量,通过TRIZ理论的培训,组建了掌握创新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产学研合作团队,加强了理论人才和实践人才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了技术上的共享与互补,提高了团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增强了创新效率,进而提高平台的运行绩效。

基于 TRIZ理论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平台应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以推广应用TRIZ理论服务企业,实现技术创新为核心,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服务地方经济为努力方向,发展成为以市场推动和高校引导相结合的高效公共创新平台。因此,平台的构建应当遵循互利共赢、协调互动和推进技术创新等最基本的原则[4]。

4 基于TRIZ理论技术创新平台的基本结构

基于 TRIZ理论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平台包括了推广应用平台、技术创新平台、知识产权平台,整合内外部资源,为企业及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服务平台,基本结构如图1 所示[4]。

4.1 推广培训平台

推广培训平台主要由高校和企业掌握 TRIZ理论的专业人员组成,主要工作是:组织团队成员对企业产品进行创新;研究TRIZ培训推广模式;对企业技术人员进行TRIZ培训;组织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产品创新;统计分析培训效果;总结经验制定更完善的服务模式;扩大咨询服务和培训范围等,同时为企业提供创新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4.2 技术创新平台

在普及和推广TRIZ理论的基础上,组织TRIZ理论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应用TRIZ理论针对企业产品,进行国内外专利检索,开展产品技术成熟度的分析,预测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制定企业产品发展战略。同时对企业现有产品进行功能分析、资源分析、物—场模型分析、矛盾分析,应用TRIZ理论的矛盾解决原理及40条创新原理,提出解决冲突矛盾的措施,进而对产品局部或整体进行创新设计。

4.3 专利技术平台

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组织具有专利申请方面经验的高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针对企业产品开展专利查询、专利分析、专利应用、产品创新、专利创造、专利保护等工作,协助企业实施专利布局(专利池)和标准战略,适时选择企业战略。

图1 服务平台基本法构图

5 结论

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构建基于TRIZ理论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平台,应用和推广TRIZ理论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科学的技术创新服务,探索一种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发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广大师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勇于创新的热情,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优化创新环境。对加强学校与企业科技创新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韩彦良.基于TRIZ理论的覆膜技术进化研究[J].机械工程师,2010,07:30-32.

[2] 赵敏,史晓凌,段海波.TRIZ入门及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 阮汝祥.技术创新方法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傅建球,张瑜,等.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建构[J].质量与质量工程,2010,02:28-32.

Plat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ased TRIZ theory

HAN Yan-liang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ezhou College,Hezhou 542800,China)

TRIZ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introduc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RIZ-based innovation platform for enterprise content and construction of goals and principles of TRIZ theory based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latform for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the sub-platform features to innovative plat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operative to provide specific ideas to strength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RIZ;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latform

F204

A

1008-1151(2011)08-0020-02

2011-05-26

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基于TRIZ理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2010JGB086);2010年贺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基于TRIZ理论面向中小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的研究”(贺科综字〔2010〕12号,序号:01

韩彦良(1976-),男(满族),辽宁锦州人,贺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TRIZ理论、现代设计方法。

猜你喜欢

专利理论产品
专利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发明与专利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
下一个酷产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