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危机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拓展
2011-10-18刘新庚李超民李礼
刘新庚,李超民,李礼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00083)
论公共危机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拓展
刘新庚,李超民,李礼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00083)
现代公共危机管理中应该大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在公共危机事发前,应充分发挥其预警功能;事发中应充分发挥其调控功能;事发后应充分发挥其人文关怀功能。在事发的全过程中,还应充分发挥其评估功能,有效把握人们思想、心态的变化及其转化、优化的进程。
公共危机管理; 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拓展
公共危机是一种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它的出现和爆发通常会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作,甚至要超出政府和社会常态的管理、控制能力,对生命、财产、环境造成威胁和损害。在现代公共危机管理中,应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什么功能?如何拓展其功能?业已成为公共管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两个学科的学术前沿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党和国家动员民众、调适心理、关爱民生和鼓舞斗志的“传家宝”,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它可以发挥出其他策略和措施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如何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突发性、不确定性、紧急性、扩散性等特点,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预防公共危机、调控事发过程、加强精神关爱等方面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现代公共危机管理呼唤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强化
公共危机管理作为重要的政府行为,其管理对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帮助人、教育人、发展人。两者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生产和生活。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为社会管理服务。
其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公共危机管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由技术支撑体系(硬件)和非技术支撑体系(软件)两个部分构成[1]。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公共危机管理软件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危机管理中,需要一定的人员和组织来承担危机预警、危机教育、信息发布、社会动员、思想稳定、心理调适等社会工作,这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也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危机管理,缺少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危机管理体系是不完整的,其管理效能也将大打折扣。
其二,思想政治教育是缓解和根除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矛盾与冲突、优化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加公共危机柔性管理的力度,能够更好的缓解危机中的矛盾和冲突。它可辩证地将公共危机的不利影响和深刻教训转化为科学应对公共危机的经验,也可有效地调控人们因公共危机事件导致的心理、道德等失衡问题,有效缓解和消除公共危机管理事件的负面影响,重新树立建设新生活的信心;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功能[2],能有效地提高管理部门与公众的沟通力,提升公共危机管理部门的能力和形象,使危机的预警、控制等工作达到更高的管理水平。
其三,公共危机管理活动也有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通过公共危机管理,扩展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新生点,如生命观、财富观、民族团结观、公共危机法制观、危机心理、突发性危机事件知识和危机管理方法等,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危机事件的突发性、紧迫性、巨大损害性等特点,也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方法的重组和创新,更好地为科学解决公共危机问题服务。
正因为上述密切关系,决定了公共危机管理中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工作对象和社会生活所能发挥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或影响[3]。通常包含基本功能与特定功能两大类:前者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保证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等基本功能,后者是指公共危机事件的预警(Warning)功能、调控(Control)功能、人文关怀(Humanistic care)功能、评估(Evaluation)功能。现将这四种特殊功能通过WCHE模式(见图1)简要描述如下。
图1 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种特殊功能
本文研讨的重点是这四种特殊功能。毋庸讳言,我国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危机管理活动中的功能和作用缺乏应有的重视。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4]和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5],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都未作专门要求,不能不说是个不小的遗憾。
二、公共危机事发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警功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美国行政学家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也认为,好的政府是“使用少量的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的钱治疗”的政府[6]。当代公共危机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在危机发生前,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人们的思想情绪和危机心态,有效地预防和规避社会心理危机的发生,真正起到预警危机、节约公共危机管理成本的作用。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警功能,就是对某事件发生时将要出现的社会心理、思想状况、思想发展趋势及其负面效应进行合理预测,为科学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决定性参考。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前,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收集危机事件前期的相关信息,加强危机意识教育,提高危机管理系统敏锐性等措施,为正确应对危机做好基础性工作。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警功能,主要应把握好思想动态预测、信息预报和教育示警三个环节。
思想动态预测环节是以一定的历史经验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基础,采取多种预测方法和手段,对公共危机的相关“前兆”(即相关思想信息)进行动态跟踪预测的过程。公共危机特别是社会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前,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前兆信息,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心理失调和情绪波动。此时,人们复杂多变的思想、心态也会通过一定外化行为表现出来。思想政治教育者就是根据这些思想信息,及时捕捉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征兆。在对大量思想信息“去伪存真”的基础上,根据某些苗头,预测人们思想、心态的变化和可能导致的结果。例如“非典”期间,上海高校从北京一些高校学生思想动摇、情绪不稳定甚至私自离校的征兆中,预测本市高校学生也有可能出现类似情况。因此,果断地采取了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有效地防止了“非典”灾难的进一步扩散。
思想信息预报环节是在获取了人们思想信息并展开合理预测的基础上,及时地把思想状况向公共危机相关管理部门上报,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的过程。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人们的思想动态、情绪状态是政府各部门也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一般说来,应在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起三级思想信息预报网络,及时反映和预报人们的思想信息,做到早预报、早预防。
教育示警环节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专门进行思政教育和示警工作的过程。把示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在前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平息人们的思想情绪波动,使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和念头消灭于萌芽状态中,从而有效防止各种不良行为的发生。针对有可能发生公共危机事件的地方和有社会危机心理的人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可以通过专家讲座、网络教育、个别帮教工作等形式,宣传“居安思危”的思想,增强社会危机意识,能有效地化解矛盾冲突和可能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如2010年5月,江苏警方就是应用思想示警,成功地预防了一起校园恶性事件。被同学王某等人打骂多次的程某磨刀准备复仇,民警得知后及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谈心示警,并让王某等人向程某道歉,使程某主动放弃了报复杀人的念头[7]。
三、公共危机事发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控功能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8]胡锦涛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2009年第16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着力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9]。公共危机事件造成的危害,无疑是社会稳定最大的威胁之一。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一些群众往往心理素质欠佳,对待问题缺乏理性思考,不同程度地出现政治信仰动摇、个人主义意识加重甚至逃避社会责任等现象。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有效的消除,就可能使人们产生过激行为。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在主体思想意识和外部行为状态发生冲突时,对人们的思想进行有效地调控,抑制各种错误思想倾向,控制群众非理性的冲动,将人们群众的非明智选择引向理性的轨道,可以有效地将个人利益与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统一起来,从而保持社会的稳定。因此,要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效地发挥其应有的调控功能。
一要加强信息调控。思想政治教育应与新闻工作者、危机管理部门积极配合,迅速调控信息。要进行信息甄别,善于化解讹传,批判流言蜚语,及时纠正错误信息,要让人们听到来自公共危机管理部门最权威的声音,在全社会形成主流思想导向,及时稳定群众情绪。同时,要注意整合言论资源,充分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思想舆论引导,营造强大的正面“舆论场”,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客观公正地对事件做出科学的解释,引导舆论向有利于该事件解决的方向发展。第三,要完善信息发布制度。遵循“快报实报”的原则,迅速公布事件的基本情况,让人们了解事件的真相。如新华社牢牢把握首发权和舆论主导权,在拉萨事件发生最初12小时内连续报道权威的消息,使世人及时了解事件的动态,对于稳定大局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并且大部分报道被外电转发,有效地影响了国际舆论。
二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调控。公共危机事件的不确定性和超常规性,使它超出了人们的控制与社会正常管理的幅度与张力。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时,政府的能力也是相对有限的,因而需要调动起全社会的力量来控制和战胜危机。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传统的强大政治优势,应该充分发挥出其社会动员和资源整合的功能作用。一旦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应迅速动员社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使公共危机管理行动更加有力。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只靠政府管理部门“单打天下”、唱“独角戏”肯定不行。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立即投入到危机应对的资源整合工作中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同唱一台戏”。要通过细致到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动员,广泛发动群众、凝聚人心,组织起大量的志愿人员,使社会力量和政府力量形成合力。我国近几年来历次救灾活动中的慈善义演、慈善义卖、社会捐赠、志愿救助等活动,都已成为很好的注脚。
三要讲究柔性调控。对于危机事件中的受害者,对于在盲目从众心理和感情冲动状况下不自觉地参与社会性危机事件的人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重感情投入,秉承帮助、感化心态,讲究处置方式上的科学与柔性。要加强形势教育和法律知识的宣讲,引导人们通过正常的程序解决存在的问题;应通过沟通、说服、劝导等方式,帮助群众克服自身认识偏向和心理偏差;要说服群众认清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不因眼前的、局部的、既得的利益而激化矛盾;应注重运用暗示、模仿、从众、服从等心理,营造积极的群体压力和群体舆论,以保证思想政治教工作的效果。例如贵州瓮安2008年“6·28”打砸抢烧群体性事件[10]的处理,对涉案的104名青少年,80%免于刑责,且大部分在个人档案上“不记账”,重点放在柔性调控上,建立了党委政府领导牵头,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教体系,展开了干部、社区、老师、同学、家庭共同参与的“无缝化”帮教行动,使58名违法青少年迅速实现转化,重返校园。
四、公共危机事发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功能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注重解决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更多地从人的精神层面去尊重人、关怀人、爱护人、鼓舞人。公共危机发生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人文关怀功能,为抚慰公共危机事件导致的社会整体和个体心理的创伤服务。如开展“抗危”精神的提炼与宣传活动,开展心理疏导、心理跟踪、心理调适、心理慰藉活动,开展社会公德、法律秩序的恢复活动等,都是彻底消除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所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
方式上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有机结合。在公共危机的善后处理中,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于全过程。各级各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舆论引导、文化消费、志愿服务、专业咨询、心理医疗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应从关心人、理解人、充分考虑人们现实需求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加强心理疏导和慰藉工作,使其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宣泄,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缓解。思政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具有相似心理感受的人们之间最有共同话语,他们之间所进行的教育活动也最有说服力[11]。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公共危机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中,应从群众的各项现实利益出发,从内心去感受群众在危机事件中的真实感受。着力教育和关怀的结合,在理清关系、疏导思想、化解矛盾的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及时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内容上要注重危机心理的咨询和调适。公共危机发生后,当事人通常都有强烈的负面感受,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甚至因无法承受难以言说的痛苦而出现心理解体和异常行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针对不同的心理障碍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公众化解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咨询是新时期新兴的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它是帮助教育对象调整和排除心理失衡、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减轻其心理压力的科学方法。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特别注重危机心理的咨询、调适工作,使人们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减少危机事件造成的心理阴影,恢复和谐的心理状态。要在事发后真诚地与他们进行心理交流,减缓或消除受害人的恐惧和痛苦;应迅速组建专业的思想、心理救助队,着力解决危机状况下因心理变化所产生的新问题;应大力拓宽心理干预的空间和渠道,积极组织集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游戏、互助式心理引导、陪伴聊天等诸多活动,帮助人们由心理不适应、不平衡向适应、平衡转化。汶川、玉树地震发生后的心理调适工作就是如此,其成效十分显著。此外,还要设法调节环境气氛,引导人们转移视线,离开原来关注的焦点,进而转移情绪。诸如及时通报危机管理工作的进展和所取得的成绩,在全社会形成众志成城的大环境,坚定人们战胜危机的决心和勇气。在自然灾害事件中,有的人们失去了亲人,有的失去了家园,有的损失了财产,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句温情的问候,一句真诚的鼓励,一个肯定的眼神,都会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力量。
就人文关怀的对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重点关注受灾人群、失业人群、重病人群等特殊人群。就人文关怀的目的取向而言,要注重增强其心理应对能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困境,早日走向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五、公共危机事发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功能
在公共危机事发过程中,人们的思想和心理始终呈现为剧烈变化状态。为了加强公共危机管理,就必须及时掌握人们思想、心理的状态及其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管理措施,才能确保公共危机管理的时效性和实效性,这就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功能。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是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根据特定工作目的,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来检查和评定工作效果的重要环节[12]。其评估功能主要有二:一是评判和掌握某一特定时期人们思想心态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二是评判和掌握某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成效。将其运用到公共危机管理中,可以在公共危机事发前起到预测危机的作用,危机发展过程中起到掌握信息、驾驭事态的作用,危机事发后起到掌控思想和心态转化效果的作用。其具体操作过程可分述为以下三个方面。
(1) 事前评估。主要包括:潜在的危机思想状态及其程度的评判,危机相关思想可发展趋势的动态预测,社会危机心理的现状及其可能产生什么危害的评判。通过事前评估,能够及时发现公共危机的“苗头”,为公共管理部门制定危机防范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起到危机预警、防范未然的作用。
(2) 事中评估。主要包括:危机思想劣化程度和趋向的评判,心理创伤的程度及其演化趋向的评判,思想教育和心理调适效果的评判等。通过事中评估,可以为公共危机干预和调控提供及时、准确的情况信息,为提高社会危机调控效度做出积极的贡献。
(3) 事后评估。主要包括:危机思想转化效果的评判,危机心态恢复和优化的评判,危机恢复的信心以及人们精神面貌状态的评判。通过事后评估,能够为保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效果,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 龚维斌. 公共危机管理[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4: 60.
[2] 郑永廷.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37
[3] 陈万柏, 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57.
[4]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M].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M].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6] 戴维·奥斯本, 特德·盖布勒. 改革政府[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213.
[7] 李红梅. 社会和谐需要更多“心理疏导”[N]. 人民日报,2010−05−17(09)
[8] 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284.
[9] 胡锦涛.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9−09−10(01)
[10] 阎志江. 贵州瓮安开展帮教“6.28”事件违法青少年工作[N].法制日报, 2008−12−01(02)
[11] 胡凯.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9: 166.
[12] 刘新庚.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8: 247.
Abstract:Social func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expanded vigorously in modern public crsis management. Before the public crisis, it should be given full play to its early warning function; In the public crises,it should be given full play to its regulatory function; After the incident, it should be given full play to the humane care functions. In the course of the incident, it should be given full play to its evaluation function so as to effectively grasp the transformation of people's ideology, and optimize the process.
Key Words: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pabilities development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 Function Expansion in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LIU Xingeng, LI Chaomin, LI Li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C93
A
1672-3104(2011)01−0120−05
2010−10−05
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谐社会构建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拓展研究》(10BKS056)研究成果
刘新庚(1956−),男,湖南邵阳人,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管理;李超民(1982−),男,湖南邵阳人,中南大学政治学院博士研究生;李礼(1982−),女,湖南长沙人,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 汪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