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能否摆脱户籍羁绊
2011-10-18邓凌原
□ 本刊记者 邓凌原
高考能否摆脱户籍羁绊
□ 本刊记者 邓凌原
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发布会现场。图/张子琦
1 0月24日,包括北大法学院教授张千帆、法学家郭道晖等在内的15位学者及社会人士联名向温家宝总理写建议书,提请国务院审查并修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呼吁取消有关“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和招生”的规定,恢复全国统一高考。
无独有偶。10月29日,在针对“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的研讨会上,由20多位随迁子女家长共同起草、专家学者参与讨论的《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公布。方案建议,应“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不再把户籍作为高考报名的限制条件,高考报名资格依据学籍和父母经常居住地等标准认定。
距离2012年各省高考报名还有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的问题再次被推向舆论潮头,取消高考户籍制度的呼声此起彼伏,教育的权利保障与公平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社会呼声
山西的胡女士一家最近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2008年,因为工作调动的缘故,丈夫王先生离开老家来到了北京;今年6月,为了结束夫妻二人两地分居的状况,胡女士也在北京找到了一份工作。然而,还没来得及享受与丈夫团聚的快乐,另一道难题随之摆在了她的面前。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怎么办呢?把女儿留在老家吧,骨肉分离,女儿会成为留守儿童,没人照顾;把女儿带在身边吧,只能在北京给她找一个借读的学校,女儿没有北京户口,等到了高考的时候,还是得回老家参加高考。
胡女士一家的困惑只是冰山一角。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有2亿2千多万人离开户籍地迁居异地工作或生活。以北京为例,外省市来京人员为704.5万,占常住人口比重的35.9%,深圳则达到了77%。这些新移民随迁子女如何在输入地享受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按照我国目前的高考招生制度,考生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绝大部分外地学生在读到高三之前,就不得不回到老家上学,成为留守儿童,新移民随迁子女在高考及其备考阶段常常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
“其一,许多新移民子女自幼在当地接受教育(甚至出生于此),早已习惯当地的生活及教学模式。一旦回到户籍地,无法适应当地的教学,以致成绩一落千丈,人生就此改变。其二,为适应新的命题方向、教材及教学模式,新移民子女往往须提前一年返回户籍所在地备考,从而远离父母,人为地造成家庭分离。其三,留守在家的孩子普遍缺失正常的家庭生活,缺少家庭教育,缺少安全保护,许多孩子因此变成问题少年,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在走访过程中,一些随迁子女家长向记者列举了高考户籍限制给孩子身心发育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
为争取孩子在迁入地参加高考的权利,自2010年2月起,北京家长率先自发成立“教育平等公民联合行动”,随后,各地的家长纷纷加入,为随迁子女争取平等参加高考的机会。
与此同时,专家学者们也在为异地高考奔走呼号。2011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俞学文等人就曾建言放开高考户籍限制;2011年3月,13名北京市人大代表联名递交“合理解决非北京户籍居民的子女参加北京地区中考和高考”方案。此次联名上书国务院的15位专家认为,目前中央政府要求流入地学校为随迁子女提供义务教育,但普通高考和高校招生仍使用户籍标准。这导致随父母迁入城市就学的学生无法在学籍所在地报名,剥夺了随迁子女和本地户籍的学生一样参加高考并获得录取的权利。
部门回应
从落实公平平等的受教育权出发,要求取消高考报考的户籍限制,实现以学籍报考,这样的建议在过去十年中一直不曾间断过,而有关部门对随迁子女异地受教育问题的关注与努力也一直没有停止过。
2010年5月,北京市各区县教委公布2010年小升初政策,非京籍学生同城待遇,可享受派位、推优、特长生选拔等权利。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平等教育的呼吁得到了实质性的回应。
同年10月,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与随迁子女家长代表面谈时指出,要实现外地学生在常住地参加高考,并非教育部一家单位所能决定,需北京市及多个政府部门联合制定政策。随后,北京市教委即公布了《北京市教育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将制定来京务工随迁子女接受高中教育的办法,满足符合条件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同时“打造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绿色成长通道”。
2011年3月,教育部长袁贵仁就异地高考给予了回应:“教育部正在研究异地高考问题,因为涉及的人比较多,所以该问题比较复杂。北京、上海都在研究办法,教育部则主要与接收这些学生比较多的地方逐步共同推进异地高考。随迁子女如何参加高考很快将出方案,目前正在加强调研。”
同时,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也表示,教育部鼓励和支持各地抓紧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省市积极研究相关支持政策。
8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河北省张北县考察时表示:“要逐步健全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由输入地政府负责;抓紧研究制定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对于此次专家的联名上书,教育部门也迅速给予了回应。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十分重要,也很复杂。教育规划纲要单列一章进行专门部署,明确要求“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这一系列的回应,无疑给期待中的家长们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争论焦点
就在教育部表态推行异地高考以来,一些学者希望能切实将这一主张落地,但也遭遇了公众的质疑。取消户籍限制,实行异地高考,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公众争论的焦点究竟在哪里?
众所周知,与异地高考问题相联的首先是高考移民。很多人担心,一旦放开户籍限制,人口的过度膨胀会给大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教育资源带来巨大压力。
其次,长期以来,大学招生采取分省指标制度,本地大学对本地户籍的考生分配的录取指标比例是外地的好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如果放开户籍限制,实行全国统一高考,统一录取,表面上是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可由于各地教育质量的差异,可能会让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很难有学生被重点高校录取,造成新的不平等。
第三,如果新移民只要在优质学校附近租房即可获得就近入学资格,而户籍居民必须买房才能获得同样资格,这也会造成新的不平等。
就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此次上书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先生。张先生表示:“放开高考户籍当然会加剧‘高考移民’,但是这样的后果几年之后才会变得很显著。只要全国统一考试,随迁子女的考试就不再是一个问题。因此,现在应立即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同时尽快研究恢复统一高考的方案。”
发布会现场家长、专家、记者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图/张子琦
张先生认为,统一考试、平等招生的目的是取消京沪大城市在享受高等教育资源方面的特权,而不是伤害不发达地区的考生;对于大多数教育欠发达地区,譬如河南、贵州、广西,这种改革是有利的。在这个原则之下可以允许少数特例。“我们设计的方案是对全国大约十个边远贫困省区实行同比例招生,这样就充分保护了这些地方的考生。”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在现行统一高考、集中录取的制度框架下,不论怎么考试,都会面临地区教育差距和高考录取指标的分配问题,而只要存在差异,就可能导致高考移民从教育质量高的地区,移到教育质量薄弱的地区;或者从录取指标相对少的地区,移到录取指标相对高的地区。“比较现在一本的招生比例,北京占27%,上海27%,江苏10%,贵州、广西等地可能只占6、7%,如此不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并不是户籍问题所决定的。打破现有的教育资源垄断,只能采取市场机制招生的方式。”
由此看来,放开户籍限制之后大城市人口膨胀导致的各种压力、统一高考后是否导致新的不平等,这两大问题正是公众争论的焦点问题。
然而,从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的问题早就存在,用教育限制仅仅是理论上的一个相关因素,它的因素是极其有限的。在现阶段,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就业机会,就业市场的调控能力远远大于教育限制的作用。有媒体人士表示。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熊文钊教授也是参与此次联名上书的学者之一。关于教育公平问题,他解释道,教育资源不均衡、城乡差距等问题一直就存在,如果寄希望于统一高考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未免太不现实。“只要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的问题很好解决了,接下来的考试办法还可以改进,我们可以赋予高等学校招生自主的权利,以寻求最大的公平。”
“改革需要一个进程”
移民和移民子女教育的问题自古就有,高考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放开高考户籍限制必然面临诸多问题。这也是异地高考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的原因之一。对此,此次上书的几位专家学者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他们正在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制定改革的时间表,随迁的孩子们等不起,中国的教育也等不起。
熊文钊建议,目前的高考改革可以按照以下进程进行:首先,在承认一定学籍的前提下,尽快允许高中毕业生在居住地高考和录取。其次,实行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统一录取标准,从根本上杜绝高考移民等问题。第三,改革改进高考的方式方法,注重基础素质考察,尽量脱离教材的限制。第四,改革和完善高考招生制度,取消配额,通过法定程序实现高等学校的自主招生。
“这四步构成了高考考试和招生制度大体上的轮廓。”谈起对于高考改革的设想,熊文钊信心满满。
事实上,类似的改革举措在一些地区早已展开。在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当地政府加大了人才引进的力度,放开了引进人才随迁子女的高考。
改革需要一个进程,就在随迁子女家长翘首而盼的同时,一个由多方面专家组成的专门工作组,正在对高考改革涉及的相关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相关政策、办法或方案在出台前,还将进一步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对此,张千帆明确表示,如果有关部门实现了“开门立法”,将研究进展和改革方案向社会公开,实现政府和社会的积极互动,高考户籍制度改革就一定能实现。
□ 编辑 崔银娜 □ 美编 阎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