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要闻

2011-10-17

科技传播 2011年20期
关键词:水母科学家

中国航天技术进步令人惊讶 海外媒体热评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美国:中国太空发射缩小与美差距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发射中心通过长征二号FT1火箭成功送入太空的画面一经播出,立即在美国媒体引起反响。

美联社报道称,9月29日,中国发射了为建立未来空间站奠定基础的天宫一号,它显示了中国在未来10年中成为空间探测强国的决心。中国计划发展的空间站在完成后大约60吨,小于16国共同建造的国际空间站。中国多次提出参加国际空间站计划,但是每次都遭到回绝,主要是因为来自美国方面的反对意见,这促使中国决定采取自力更生的战略。还未命名的空间站是中国空间探索中最具有雄心的工程,中国的空间计划还包括登陆月球,也许将是宇航员登月。

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太空专家琼·约翰逊-弗里斯表示,从技术上讲,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发射与上世纪60年代美国双子星座计划(Gemini program)相当,中国计划发射的次数少于当年美国该计划中发射的次数,同时中国每次发射要比美国当年每次发射的进步更大。她认为,在美国双子星计划完成40多年后,中国具有的优势是其载人太空飞行计划不需要从学习曲线的最低端开始。但中国建造自己的空间站还有面临许多的挑战,其中包括远程控制对接,美国是通过飞船中的宇航员的人工操作完成对接的。此外用于发射重达20吨的空间站部件的长征5号火箭还没有经过测试。

当地一家媒体在题为《中国太空发射缩小与美国差距》的文章中说,当中国发展太空计划的同时,美国却缩减了日常载人飞行计划。中国此次发射天宫一号让中国加强了与新兴国家如印度、伊朗和韩国在投资发展火箭和对接技术竞争中的领导地位。

美国工程2049学院执行主任马克·斯托克斯认为,美国应当在不帮助中国军事发展的前提下寻找与中国合作的途径。他表示,太空技术是衡量国家能力的尺度,如果太空探测能够给中国更多的信心、更多的安全感、更多的自豪感,那么发展太空技术将比其他技术更具优势。

俄罗斯:下一个空间站将属于中国

天宫一号的顺利升空受到了俄罗斯媒体的高度关注。9月29日,包括俄新社、塔斯社、《俄罗斯报》、俄罗斯新闻频道等主流媒体都在第一时间报道了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的消息。

俄新社甚至在天宫一号发射前就开始了跟踪报道。在天宫一号升空前的9月28日,俄新社驻华记者就从酒泉发出一篇报道,除披露了天宫一号的重量、直径、轨道等各项技术参数外,更是在俄罗斯媒体中率先披露了“中国将在11月底前进行第一次无人驾驶航天器对接”的消息。

塔斯社在天宫一号发射半小时后也在其网站上迅速登载了《中国成功发射无人驾驶航天器天宫一号》的文章。该文不但数据翔实,同时还分析了中国载人航天分三步走计划,认为“第三步就是建立空间站,这是必然的结果”。另一家俄罗斯主流媒体《俄罗斯报》几乎也在发射同时在网站发表了《中国发射首个空间轨道实验室模块》的文章。该文大胆预言:“在国际空间站坠落后,下一个轨道空间站将属于中国,这是完全可能的。中国或许是世界上唯一既有能力又有热情去入驻太空的国家。”

英国:中国航天技术进入新时代

天宫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的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此次发射也引起了英国媒体的广泛关注。

早在天宫一号发射前,英国媒体就给予了很大关注。英国主流媒体如《金融时报》《每日电讯》等,都进行了相关报道。在9月21日中国确定发射日期后,《金融时报》即刊登文章进行了介绍,称中国正在走出建设自己的空间站的第一步,这也是中国跟随美俄步伐,成为太空强国的一个标志。文章称,在美国太空项目经费大幅削减,航天飞机亦刚刚退役之际,中国的空间站计划尽管会面临技术挑战,该项目会使中国成为世界唯一一个拥有空间站的国家。而天宫一号将成为中国的另一个象征。

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后,英国广播公司(BBC)以及《卫报》《每日邮报》等主流媒体网站都及时地推出了相关报道。BBC网站刊登报道称,天宫一号发射是具有重大地缘政治意义的大事件,其意义堪比2003年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德国:这是一个自力更生的国家

9月29日,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搭乘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德国媒体普遍对此予以了关注和报道。

其中,德国新闻电视台NTV报道了发射的过程,介绍了天宫一号,以及将与日后发射的无人驾驶飞船神舟八号交会对接等情况。报道提到了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包括探月工程等。报道还援引美国传统基金会专家成斌(Dean Cheng)的分析称:“中国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对接演习的经验。中国还从来没有把两个航天器(在太空中)结合在一起。这个风险是巨大的。”

《明镜》在线的报道称,中国目前已经有6位航天员成功进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地球,因此,发射天宫一号是合乎逻辑的下一步。设计这个目标飞行器的目的就是为了演练空间对接,这是中国人继续开展后续太空计划,无论是探月飞行、建立空间站,还是探索深空的前提条件。

《明镜》在线的报道还援引研究机构全球安全研究所专家查尔斯·维克话称,“这是一个自力更生的国家”,中国人在践行自己的格言,“你们能做的,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也一样能做”。

《德国之声》的报道称:“中国‘天宫’向宇宙进军,为宇宙空间站做准备。”报道援引澳大利亚航天专家莫里斯·琼斯的话说,中国离实现建造大的宇宙空间站还很远,“中国已经完成很多目标了,但是在他们面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报道称,天宫一号其实只是一个微型实验室,但这丝毫不会影响中国人为他们的“天宫”自豪。

巴西:中国为太空站建设打基础

9月29日,中国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的新闻在第一时间被巴西几乎所有门户网站和主流报纸网站在首页显要位置或科技版头条报道。

巴西环球电视台网站在报道中介绍了此次发射的具体情况,并指出天宫一号是中国在2020年前后建立属于自己空间站的第一步,其主要任务是为将来飞行器在太空中进行对接积累经验。

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前,环球电视台网站的另一篇报道说,虽然中国没有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但中国正在逐步缩小在空间技术领域同美俄的差距。

《圣保罗州报》网站报道说,中国领导人分别在北京和酒泉发射现场观看了此次发射,显示了中国领导高层对这一项目的高度重视。

报道还回顾了近年中国成功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成就,并指出这使中国继俄美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实施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巴西主要门户网站之一的大地网援引各大通讯社报道说,几周后神舟八号将发射升空,并尝试与天宫一号进行太空对接,这是中国将直面的另一个技术挑战。

《科技日报》

中国科协与科技部探讨建立会商机制

2011年9月26日,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书记陈希率中国科协一行拜会科技部,感谢科技部多年来对科协工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希望继续得到科技部对中国科协工作的支持。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代表科技部对中国科协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双方畅叙友情,并就建立会商机制、充分发挥学会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推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支持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强引导社会舆论对于重大科技事件的理性思考、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议题进行沟通会商,深入交换意见,在一些重要方面达成了共识。

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程东红,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兼中国科技馆馆长徐延豪,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学会学术部部长沈爱民,科技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张来武,科技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曹健林以及双方有关业务部门和司局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谈。会谈由张来武主持。

中国科协

像乔布斯那样注重细节创新

史蒂夫·乔布斯去世了。这位苹果公司的前CEO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反思。正如很多人在问,苹果公司的创新是如何产生的?该怎么向乔布斯学习创新?

美国一家投行的资深分析师保罗·诺格罗斯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近乎变态地注重细节才是乔布斯的成功秘诀。”

细节决定成败。为了重新设计OS X系统的界面,乔布斯几乎把鼻子都贴在电脑屏幕上,对每一个像素进行比对,他说:“要把图标做到让我想用舌头去舔一下。”他是苹果产品的最终仲裁者,然而我们却看到,他关心的是与产品有关的细节及其带给用户的体验。

关注细节更决定着能否为“正确的人为公司做正确的事”创造出自由空间。在乔布斯这样近乎苛刻的管理者的带领下,留下来的员工都是近乎“疯子”般关注细节的人,而公司的整个氛围和空间正是为他们所准备的。在这样的空间里,为用户提供完美的产品就成为每一个员工进行创新的目标。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当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到iMac时,我知道这不是一台PC,而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是乔布斯一扫计算机灰褐色、千篇一律的单调,将计算机从充满电路板气味的实验室带进了我们的卧室,并用相对低廉的价格,让我们完成了一次技术与艺术的完美体验。”

乔布斯穷尽一生告诉我们,细节决定了创新。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就是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就是创新!

《科技日报》

苹果推出新款手机iPhone 4S

10月4日,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美国加州总部介绍新推出的iPhone 4S手机。

美国苹果公司4日推出新款智能手机iPhone 4S,力图以高分辨率摄像头、语音控制系统及全球漫游等功能保持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地位。

新款手机保持了以往的外观,厚度、重量和屏幕大小都没有改变。它配置了处理速度更快的A5双核处理器,与iPad2使用的处理器相同。

800万像素摄像头是这款手机的一个亮点,它比现有iPhone4的像素提高了60%,可以拍摄1080p显示格式的高清视频。

在iPhone4双天线基础上,新一代手机可在这两种天线间进行智能转换,提高手机通话质量和下载速度。苹果公司称,该手机可以全球漫游,即GSM和CDMA用户都可通过GSM网络在全球使用,它同时支持4G的高速分组接入演进技术网络。

新手机的另一项新功能是Siri语音控制,这种人工智能程序让用户只需“提问题”就可以打电话、收听并回复短信、收发电子邮件和搜索信息。例如,用户问手机“现在车流状况怎样”,手机会显示目前的交通路况并报读。用户接着说“给家人发短信说可能晚到家半小时”,手机就会自动发送短信。Siri目前有英文、法文和德文3种版本,更多语言版本将陆续推出。

这一手机将使用苹果最新的iOS5操作系统,新添200多项功能并支持苹果即将在10月12日正式推出的iCloud云计算服务。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苹果这次只发布了一款产品,外观没有变化,整体功能也没有巨大迈进,令消费者和投资人感到失望。苹果股价当天最高下跌了5%,最后以不到1%的跌幅收盘。

但美国《华尔街日报》颇具影响力的技术专栏作家沃尔特·莫斯伯格表示,无论这款手机叫什么名字,从技术上讲它可被视为苹果的新一代智能手机,尤其是iCloud云计算服务和人工智能语音控制技术是两项创新,尽管公众接受程度如何还有待观察。

《科技日报》

中国科技馆新馆开馆两周年座谈会召开

两年间,650万人次曾在这里驻足流连,梦幻的飞天小球、巨大的恐龙化石、构思精巧的机械旋律……成为他们一生中难忘的回忆。

两年间,45套展览从这里出发,巡回全国60个城市,展出196站,超过600万观众在展览中受益。

9月28日,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内的中国科技馆新馆以“回顾与展望”为主题召开新馆建言献策座谈会,纪念开馆两周年。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程东红,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荣誉委员、中国科协常委会决策咨询专委会主任齐让,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中国科技馆馆长徐延豪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国科技馆党委书记赵有利主持。

中国科技馆新馆开馆两周年之际,为深入思考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展望未来发展前景,中国科技馆广泛征求馆内干部职工、地方科技馆、科普人士,以及社会公众对新馆的意见和建议,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共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249条,其中较为集中的意见是中国科技馆交通不便,建议增设公交车站;还有部分建议认为应继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做好短期展览开发工作等。

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就中国科技馆新馆展览开发、教育活动策划、硬件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等诸多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从细节处着眼,或高屋建瓴、或平实恳切,为中国科技馆今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在听取与会者发言后,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国科技馆馆长徐延豪表示,非常感谢社会各界本着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对科技馆未来发展提出的中肯意见,这些意见和建议涉及面广、有的放矢,对科技馆的发展和未来高度关注。他强调,会后将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落实到馆内工作中,以期为社会公众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新馆两周年纪念是中国科技馆的新起点,我们要切实担负起全民族科学普及的责任和使命,引领中国科技馆界不断进取,开拓创新。

参与过中国科技馆新馆建设的领导、专家、中国科技馆各部门负责同志、部分省级科技馆馆长、社会热心公众代表和科技馆志愿者代表参加座谈会并发言。

中国科技馆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科技馆,建成开放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瞩目。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新馆2009年9月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两年间已接待观众650余万人次。

中国科技馆

马来西亚将制定全球首个燕窝行业标准

针对前段时间发生的“毒燕”风波,马来西亚农业部长诺赫·奥马尔近日首次正式回应。奥马尔表示,为了增加消费者的信心,马来西亚制定了全球首个燕窝行业标准,以规范该国燕窝的生产及出口;本月,他将来华沟通,希望能在未来一两个月内解决这个问题。

近期在中国发生的“毒燕”风波,最主要的是亚硝酸盐含量的问题。奥马尔介绍,其实在“毒燕”风波未发生前,马来西亚就已经制定了燕窝行业标准,并于最近正式通过并公布。根据该标准,没有加工、清洗过的燕窝,要确保亚硝酸盐含量小于70毫克/公斤;加工过的燕窝则要求亚硝酸盐含量小于30毫克/公斤。行业标准还涉及其他成分的含量规定,如铜、铅等重金属含量。

奥马尔表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信息,亚硝酸盐存在于大多数日常生活用品中,比如腊肠或者加工的熟肉。这些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为30-70毫克/公斤。马来西亚在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制定燕窝行业标准、条例和系统,是为了确保本国出口和本地消费的燕窝具有一定的水准,以增强消费者的信心。本月,他将来华,与中国政府进行沟通,尤其是与中国质检总局进行讨论。

奥马尔介绍,最近两三年,马来西亚农业部逐步使燕窝行业管理系统化,首先要求所有燕窝厂商必须注册。马来西亚方面会将注册厂商的信息通报给中国,他们也会与中国方面讨论如何确保两国都不出现假冒燕窝,希望能在未来一两个月内解决这个问题。

奥马尔表示,随着燕窝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相信假燕窝会逐渐消失。

《京华时报》

袁隆平获马哈蒂尔科学奖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近日收到来自马来西亚科学院的通知,国际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院士喜获2011年度马哈蒂尔科学奖,以褒奖他对热带农业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

于2004年设立的马哈蒂尔科学奖,是马来西亚热带科学最权威的奖项。该奖项主要授予在世界范围内,通过科学技术为解决热带各种问题作出杰出贡献和革新的科学家、研究学术性机构及组织。

马来西亚科学院来信中表示,袁隆平院士以独创性思维的胆识,在水稻这一热带主要作物的育种中冲破经典理论的束缚,带来全球水稻生产及可持续性革命化的发展。他们衷心祝贺袁隆平院士获得这一权威奖项,并期待尽快与袁隆平院士见面。

1996年农业部正式启动中国超级稻研究项目时,计划到2015年实现亩产900公斤的目标。日前,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攻关团队百亩片首次平均亩产达900公斤,意味着我国原计划2015年完成超级稻第三期攻关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这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遥遥领先世界水平。”袁隆平院士难掩心中喜悦,“这不仅为我国粮食增产提供了技术支撑,更增强了中国人能养活自己的信心。”

《科技日报》

三位科学家分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3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生于卢森堡的法国籍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以表彰他们在免疫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

三位科学家分享殊荣

当地时间3日中午11时30分,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秘书长戈兰·汉松先后用英语、瑞典语等5种语言宣布获奖者姓名及获奖原因。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声明中表示,博伊特勒和霍夫曼获奖是因为“对先天性免疫的研究”,斯坦曼得奖是因为“发现树状细胞和它在适应性免疫中的作用”。3位获奖者“发现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我们大家对免疫系统的理解”。

三名科学家虽然没有在一起共事,但都从事过与免疫系统相关的研究。斯坦曼早在1973年就发表了相关论文,霍夫曼和博伊特勒则要晚一些,分别是1996年和1998年。

先天后天·两道防线

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防线。这个防线如果按免疫反应来分可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类,共同保障着人体的健康。

博伊特勒和霍夫曼对先天免疫的研究,可确认微生物侵袭并激活先天免疫功能,构成人体免疫反应的第一步。而斯坦曼则发现了能够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的树突细胞,这种细胞促使免疫反应进入下一阶段并将微生物清除出机体。三人的研究成果为免疫系统疾病研究提供了新认识,并为传染病、癌症、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

基于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人们正在开发能够治疗传染病的“治疗性疫苗”,并有望借此开发出对抗癌症的新方法。相关药物将能够调动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或肿瘤发起“攻击”。诺贝尔奖评委会成员汉斯·古斯塔夫·卢俊格仁称:“基于三人研究结果的肝炎治疗疫苗即将问世,现在正处于广泛临床试验阶段。此外,还有更多的医药公司正在利用三位科学家的发现,研制更好的免疫系统相关疫苗。”

一声叹息·诺奖迟来

在得知分享这一奖项的斯坦曼不幸已于获奖前3天(9月30日)去世的消息后,不少人都痛惜不已。斯坦曼的女儿亚历克西斯·斯坦曼说:“父亲几十年努力工作,获得诺贝尔奖认可,我们感动不已。他把一生献给工作和家人,将获得真正的尊重。”按照亚历克西斯的说法,父亲临终时不知道自己即将获得诺奖。

诺贝尔奖评委会常务秘书格荣·汉森说,在宣布获奖名单前他们全然不知斯坦曼已经去世的消息。虽然按诺贝尔奖规定,不允许把奖项颁给不在世的人,除非得奖者在“结果宣布之后,12月10日正式颁奖仪式之前”不幸去世。但委员会随后紧急商议,决定不提名新的获奖者,斯坦曼虽已去世,但仍将获得诺奖奖金。因此,斯坦曼成为继埃里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特和达格·哈马舍尔德后,50年来首位在过世后仍获诺贝尔奖的学者。

斯坦曼生前所任职的洛克菲勒大学日前对斯坦曼获奖一事发表声明称,“洛克菲勒大学为拉尔夫·斯坦曼因其在人体免疫反应领域的前瞻性发现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一事感到高兴。这几年他一直在与癌症做斗争。我们和拉尔夫的妻儿和其他家人一样,对他遥寄思念。”

斯坦曼出生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先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获得生物和化学学位。1968年从哈佛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70年,他来到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细胞生理学和免疫学实验室工作,后担任教授。他因对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获得一系列奖项和荣誉,曾于2001年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成为美国医学研究所成员。四年前,斯坦曼被诊断出身患胰腺癌,此后一直和癌症做斗争。

据斯坦曼的女儿表示,在获诺贝尔奖的前一周时,斯坦曼还曾开玩笑地说:“我知道为了获得诺贝尔奖我必须坚持下来。因为他们不把奖授予逝世者。我要为此而挺住。”

《科技日报》

火星南极存在大量干冰或成有水新证据

关于火星有没有水的讨论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目前科学家正在积极的寻找火星上存水的证据。而目前,在火星上又有了新发现,天文学家们发现在火星的最南端,相当于火星南极的位置,存在着大量的干冰。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发现,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干冰主要是由二氧化碳形成,其中的一大部分干冰早期很有可能是以气态形成漂浮于火星大气中的。而这次发现的干冰数量也大的惊人,其储量约为1.2万立方米,相当于地球上一些淡水湖的大小。

不过干冰不是液态形式的水,它们会直接由固体升华为气体。火星上的二氧化碳从每年夏天开始,直到夏天结束都会处于升华状态,使得气体充满了一定的空间。但这只是暂时的,当气温回落之后,气体再次凝华,而我们看到火星上的一些坑,它们可能都是干冰形成的。

在火星的南极,储藏有大量的干冰,这些干冰坑周围还有神秘的金色外圈,不过这究竟是什么,目前还不得而知。前不久就出现过一些这样的分析,有科学家甚至认为火星原来有一片汪洋。一些科学家认为早期火星可能被寒冷的冰川覆盖。

科学家们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判断出在40亿年前火星中部同两极的温差极大。所以火星北部盆地的海洋达到冰点,就像我们地球的北极一样,从而成为冰川。科学家也证实这里不仅含有矿物质更有液态水。

来自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研究博士阿尔贝托说:“我们的结论是当时火星从赤道温度开始变化,早期火星的两极温度很低,由于没有地球赤道到南北极的海洋,导致火星整体的温度是温暖的赤道地区和冰川极地地区。如果早期的火星北部有海洋的存在,它是非常冷的。”

科学家们同时也指出,这样的暗色条纹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水流已经暴露出地面,也有可能水流仍然埋在地表之下,但是它们影响了地表,使之看起来呈现暗色。水中的盐分降低了水的凝结温度。这就意味着在火星中纬度地区。尽管火星温度很低,但是季节性的咸水是可以以液态形式存在的。火星上的小洼地发现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相比于火星上那些古老的岩石,这些矿物质显得更年轻。这表明在火星相对较近的历史时期曾经有水,有生命存在。

美国行星科学研究所的资深科学家、该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凯瑟琳说:“我们在火星夜迷宫区域发现了多种矿物质,它们好像由水冲刷形成。我们发现了一种被称为铁镁蒙脱石的粘土,它们比夜迷宫上那些古老的岩石年轻得多,这表明相对火星其它地方,这些洼地曾经存在不同的水环境。” 据说,像迷宫一样的夜迷宫地形是由火星外壳拉伸和碎裂形成的。

科学网

全球水母大爆发频现 威胁近海核电站安全

水母是美丽的,许多地方的水族馆里饲养着各式水母让人观赏,但当海洋里的水母发疯似地繁殖时,水母就变得不再温柔,它成了海洋生态灾害的凶手和一道世界性的难题

美丽的水母突然让人惊恐

今年6月,苏格兰通尼斯核电厂附近的海域,突然出现了大量水母,这些水母堵塞海水过滤池,液体无法进入制冷系统,两座核反应堆只好紧急关闭。经当地渔民出动3艘拖捞船对水母连续打捞,两天后,危机才算过去。

今年7月,美国的一个海滩上,也在一夜之间,铺满了一块块白色的半透明状的水母。紧接着,日本、以色列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水母大爆发,实际上是一种生态灾害,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水母,是一种很古老的生物,据说在距今5亿5千万年前的寒武时代,就是海洋的霸主了,只不过,后来鱼类成为了海洋的霸主,面对全世界这来势汹汹的水母大爆发,有人惊呼,难道水母又要再次统治地球的海洋了吗?

其实,从2000年开始,原来是40年一次的水母大爆发,变成年年在世界各地发生,只是今天6月以来,这种情况更加恶化。

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研究小组称,全球至少有14片海域常常发生水母大爆发,其中包括黑海、地中海、美国夏威夷沿岸、墨西哥湾、日本海等。

每当哪个海域水母大爆发,海里和海滩上满是水母,对当地的渔业、旅游业、沿海电厂和核电站的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

日本是一个靠海吃海的岛国,自从2002年几个渔民在捕鱼时发现捕上来的不是鱼,而是水母之后,接下来的每一年,人们都会发现数十亿只巨型水母— —越前水母在日本海域活动。

在黑海海域,每当水母大爆发,每立方米海水甚至聚集着千只以上拳头大小的水母,对当地旅游业和渔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高达数亿美元。此外,全球有1.5亿海水浴爱好者和渔民深受水母困扰,美国佛罗里达州每年有20万人被水母蛰伤。

我国近海也是水母灾害的重灾区。2009年7月,青岛某电厂就发生了一次水母灾害事件,由于海水泵房取水口涌入大量水母,工人们全天候不断清理,最终,三天一共清出了10吨水母。这次水母入侵事件,导致了青岛居民和工业用电受到很大影响。

亿万年来,水母一直潜藏在深海,现在它们大量繁殖,侵入各国近海,背后隐藏着什么可怕的动机呢?

捞起来的都是水母

为了找到水母爆发的真正原因和控制的办法,国家973项目“水母计划”,2010年底正式启动,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牵头下,全国6个单位40位的科学家组成研究团队,开始课题研究。

中国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孙松说:“我们是把水母作为一种载体,通过对它的研究,看看整个中国近海的生态系统发生了什么变化,未来会怎么样变,这是我们的真正目的。”

全世界有1400种水母,已知的大型水母就有250多种,而影响我国近海生态安全都有哪些水母?这是课题研究首先要弄清的问题。

但是,对野生环境下的水母进行跟踪观测并不容易。现在,仪器能探测4000米深海的鱼,但对水下的水母却无计可施。这是因为水母整个身体95%是水,加上它是半透明的,用光学很难看到,用声学,如探鱼仪、声呐也很难探测得到。

因此,研究人员只能乘坐船只,每两个月出海一次,用肉眼观察以及渔网捕捞等原始手段对水母进行研究。

2011年7月21日,研究人员又出航了。这次考察地是胶州湾,它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是一个面积为390平方公里的扇形海湾,这次考察计划要在三个点投放渔网。

船一路前进,每行进一分钟,就有四五只水母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海里,其中有霞水母和巨大的沙海蜇。

每当大家用简单的捞网去捕捞时,网往往还没靠近,它就溜掉。别看水母没有大脑,但每个水母的扇部边缘,都分布着它们最灵敏的感觉器官,这些感觉器官,兼具耳朵和眼睛的功能,每当外界有风暴来袭,它便通过海水里的次声波,感觉威胁逼近,提早逃之夭夭。

三个小时后,研究人员先拉起了两张渔网,见到的都是零星水母,人们奇怪了,现在是休鱼期,为什么打不上一条活鱼。

对于水母越来越多的原因,孙松解释说,一是人类对鱼类的过度捕捞,使原本是鱼类摄食对象的水母幼体逃过了劫难,大量存活并长为成体。再有一个就是鱼类减少,和水母进行食物竞争的天敌也少了,这就为水母爆发提供了机会。

当第三张渔网起获时,研究人员发现网里仍是水母,六个果冻状的大东西。渔民们都说,他们几辈子,在近海都没见过这么大的水母,令人吃惊。而10年前,大型渔业考察船在黄海和东海作业,起获的都是鱼。

调查发现,我国水母大爆发中,最常见的是三种:海月水母、沙海蜇、霞水母。

《羊城晚报》

“金星快车”探测器发现金星存在臭氧层

很久以前,金星被看作是地球的双胞胎,直到测量出的温度表明,它是一个由于失控温室效应导致的极其酷热的星球。现在,欧洲“金星快车”探测器发现了地球和金星共同拥有的一个新特点— —臭氧层。这一发现有助于宇航员在其他星球上找到生命。“金星快车”探测器在金星大气以上100公里处发现了臭氧光谱特征,其浓度不超过地球大气臭氧的1%。

计算机模型指出,金星臭氧是在阳光分解二氧化碳分子时形成的。在这个反应中分解出的氧原子在阴冷的金星的阴面相遇,形成氧气和臭氧。

新华网

美国《科学家》杂志由于经济原因停刊

美国《科学家》杂志由于经济原因,从2011年11月起停刊。

《科学家》杂志10月份出版特刊,以纪念她25周岁生日,但是坏消息随之而来。《科学家》杂志CEO Vitek Tracz在一封给ScienceInsider的电子邮件中谈到停刊原因时表示“唯一的原因就是经济困境”。主编Mary Beth Aberlin说,广告费是《科学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去年以来其广告市场非常困难。

《科学家》创刊于1986年,是一本生命科学领域的专业杂志,也是最早倡导开放获取的刊物之一。

科学网

震动宇宙学理论基础的成就——记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于北京时间10月4日揭晓,美国科学家索尔·珀尔马特、拥有美国和澳大利亚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布赖恩·施密特以及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摘得桂冠。瑞典皇家科学院称,授予这三人奖项的原因是他们在天体物理学方面的卓越研究成果——通过观测遥远的超新星,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

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评价道,此三人的研究“为人类从整体上研究宇宙提供了新视角,堪称宇宙探索道路上的里程碑”。

“觊觎”星空之人

有些科学家的工作,永远地改变了人们对事物的看法,譬如本届诺贝尔物理奖的三位得主。

索尔·珀尔马特与布赖恩·施密特分别于1988年和1994年开始领导各自的团队从事超新星研究工作,而亚当·里斯乃是施密特团队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这两支研究团队不约而同地将观察目标锁定在“Ia型超新星”这种由密度极高、体积极小的白矮星爆炸而成的超新星身上。

超新星爆发,其实就是一颗大质量恒星以轰动的方式走向死亡的过程。而“Ia型超新星”的特性在于,爆发时每颗质量都一致,辐射出的能量和射3线强度也一致,因此在地球上观测“Ia型超新星”亮度的变化,就可以准确推算出它们和地球距离的变化,并据此计算出宇宙膨胀的速度。

这是两支团队进行研究主要原理。不过,用超新星作为衡量标准,有着一系列的挑战:超新星爆发并不频繁,一个星系平均一百年才有一次;而要在浩瀚宇宙中寻找一个遥远微小的超新星光亮,需要对比同一片天域在不同且特定的日期拍下的照片,其中小小光点的差别,就有可能成为一颗超新星的标志;这之后,还需排查干扰项、测量红移和亮度、加入对亮度衰减的考虑以及修正关于这颗超新星的结果;而在不可预测的部分,还包括杳杳暗夜中那颗变暗速度极快的超新星,以及各种观测设备与它的配合。正是以上种种,使得很多人对超新星研究领域持有一种悲观的论调。

不过,成功总是格外眷顾着信念坚定之人——借助当时最先进的望远镜、新型数码感光仪、高性能计算机等等设备,两组团队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确认“宇宙正在加速膨胀”这一事实,如今,又是在同一时间分享了问鼎诺奖后的那种——如施密特所说的——激动到“两腿膝盖发软”的欣喜。

更令人欣慰的是,研究的成果和嘉奖来得都不算迟。与以往大多数垂垂老矣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相比,这三位科学家有着“年富力强”的共同特点:珀尔马特52岁,现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超新星宇宙研究项目主管;施密特44岁,目前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主持超新星搜寻小组;里斯是他们三人中最年轻的,42岁,现在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并在美国太空探测科学研究所任职。

宇宙中,一切皆有可能

1915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问世后很久,一直都是人们理解宇宙的基础。爱因斯坦自己曾在他的这个方程里加了一个“宇宙学常数”,接着又认为,加上这个宇宙学常数简直大错特错。但是,珀尔马特与施密特、里斯的研究,却最终确认了加上“宇宙学常数”是个多么正确的决定。

上世纪20年代末的天文学家们就知道宇宙是不断扩张的。不过,在1998年,两个天文学家小组(正是珀尔马特与施密特、里斯的那两支)宣称,宇宙不仅在膨胀,还在不断地加速膨胀。这给研究界带来的一场风暴,诚如本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委员会在10月4日发布的声明中所说的一样,“震动了宇宙学理论基础”。

因为,按照通常的情况,物质受引力的影响应该是越来越慢,而他们发现的超新星和此前的预期不一样,昭示了“加速膨胀”的存在。为了解释这个“不可解释”的情况,科学家引入了“暗能量”的概念:即宇宙当中存在一种我们现在还不清楚的物质形态,其所具有的负压强不同于我们通常的物质正压强,或正是这种负压强导致两个小组观测到的这类星体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在远离我们。

而这正是诺奖评选委员会在声明中所述的,珀尔马特发现的暗能量的“核心作用”——拉伸空间结构并且导致宇宙加速膨胀。换句话说,加速膨胀的宇宙动力可能来源于暗能量。

目前,对这一点有着比较公认的理论支持:大爆炸后的初期,宇宙先经历了一个急速膨胀阶段。此后,由于暗物质以及物质之间的距离非常接近,在引力作用下,宇宙的膨胀速度开始减慢。然而在至少90亿年前,宇宙中另外一种力量——表现为排斥力量的暗能量出现,并且开始逐步抵消引力作用,并终于超越引力,让宇宙从减速膨胀转变为加速膨胀状态,且一直持续至今。

据此,宇宙的命运则同样令人唏嘘。如果暗能量使宇宙这种扩张持续加速下去,“那么,”诺奖评选委员会指出,“永不停止膨胀的宇宙,终将变成无垠的寒冷荒芜之地。”

可惜,暗能量有影无形,它究竟是个什么,现在依然是巨大谜团。当前阶段,人们仅可以推算其在宇宙万物中的比例约高达73%,呈绝对统治地位,而人类目前所有已知物质,却只占整个宇宙不到4%。

这一结论,让暗能量的出现和探索成为上个世纪天文学不可多得的全新科研领域。同时,也使珀尔马特与施密特、里斯的研究有了非凡的意义——被冠以“可以跟上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比拟”的伟大名号。而落到微处,你会发现,由他们开启的宇宙之谜,让无数孩子们期盼着自己也有一台家用天文望远镜,夜夜凝望星空,心系未知。

《科技日报》

2020年乙肝病毒携带率有望降至3% 我国乙肝由“高流行地区”降到“中流行地区”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在此间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通过采取接种乙肝疫苗等防治措施,我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75%降至2006年的7.18%,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值将有望降至3%。

庄辉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将乙肝流行程度划分为三类,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在8%以上的地区属于高流行地区,2%—8%是中流行地区,2%以下是低流行地区,我国已由一个乙肝的“高流行地区”降低到了“中流行地区”水平。

另据介绍,主题为“新进展、新挑战、新解答”的第14届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将于2012年6月在上海举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闻玉梅院士将担任大会主席,这是该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

闻玉梅表示,该次会议将就近三年来甲、乙、丙、丁、戊型肝炎,肝癌、肝病研究的进展和展望等专题作报告并讨论,此外还将设抗病毒耐药、联合治疗、共感染、中药治疗,肝病的内科、外科治疗及生物治疗等专题。会议为展示中国在肝病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加强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交流提供了平台。

《科技日报》

“准晶体”颠覆人类的物质观 以色列科学家独享诺贝尔化学奖

“当我告诉人们,我发现了准晶体的时候,所有人都嘲笑我。但我并不在意,我知道我是对的,他们是错的,时间终于证明了这一点。”

——谢赫特曼

据国外媒体报道,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5日宣布,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而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以及1000万瑞典克朗(约146万美元)的奖金。

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拉尔斯·特兰德等人解释道,1982年4月8日,谢赫特曼首次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一种“反常”现象:铝锰合金的原子采用一种不重复、非周期性但对称有序的方式排列。

而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晶体内的原子都以周期性不断重复的对称模式排列,这种重复结构是形成晶体所必须的,自然界中不可能存在具有谢赫特曼发现的那种原子排列方式的晶体。因此,谢赫特曼的发现一经发表,便饱受批评和诟病,他也被迫离开所在的研究小组。

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尽管如此,他的发现促使科学家重新思考对固体物质结构的认知。”随后,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了越来越多的各种准晶体,并于2009年首次发现了纯天然准晶体。现在,准晶体已在很多应用领域“大展拳脚”,可用来制造不粘锅、发光二极管、热电转化设备等。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保罗·斯坦哈特表示:“谢赫特曼的发现彻底颠覆了具有200多年历史的认知,是一个引人瞩目的重大发现。”“准晶体”这一术语由斯坦哈特提出,在谢赫特曼发表其发现之前,斯坦哈特一直在进行准晶体领域的理论研究工作。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10月5日报道,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高度评价了谢赫特曼研究的原创性,同时,也对全世界科学家们发出了警告:“即使最伟大的科学家也会陷于传统藩篱的桎梏中,保持开放的头脑、敢于质疑现有认知是科学家最重要的品质。”

被主流科学界放逐的“准科学家”

谢赫特曼1941年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1972年从以色列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是该校材料学教授,他也是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教授、美国能源部阿姆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员。

“当时,所有人都嘲笑我,但我深信自己是对的,他们是错的。”

1982年4月8日,41岁的谢赫特曼正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他发现的“准晶体”原子结构打破了传统晶体内原子结构必须具有重复性这一黄金法则,在科学界引起轩然大波。来自主流科学界、权威人物的质疑和嘲笑不断向他涌来。

“我被赶出了自己所在的研究团队,同事们说我的研究让他们蒙羞。”谢赫特曼回忆说,“对此,我并不在意,我深信自己是对的,他们是错的。”

“的确,那时候,人们根本不接受那种晶体的存在。”美国化学协会主席纳西·杰克逊接受美国《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因为他们认为这违反了自然‘规则’。”

后来,谢赫特曼回到以色列并和一名同事携手撰写文章描述他的发现。这篇文章刚开始也没有逃脱被拒绝的命运,最终于1984年11月面世,随后在科学界引起巨大涟漪。包括著名化学家、两届诺贝尔奖得主莱纳斯·鲍林在内的一些化学界权威纷纷质疑谢赫特曼的发现。

“他(鲍林)公开说: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在胡言乱语,根本没有什么准晶体,只有‘准科学家’。”谢赫特曼回忆说。

即便如此,谢赫特曼也并未动摇自己的信念。1987年,法、日科学家成功地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了大到足以被X射线观察到的准晶体结构,证实了谢赫特曼的发现。

“鲍林确实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但这次,他错了。”谢赫特曼说。

被主流科学界放逐多年之后,谢赫特曼终于“沉冤得雪”,获得了科学界最大的拥抱和认可。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他的发现“彻底改变了化学家们对固体物质的看法”。

谢赫特曼的研究也改变了晶体的定义。以前,国际晶体学联合将晶体定义为拥有“规则有序、重复三维图案”的固体,而1992年,该定义被修改为“仅仅是一种衍射图谱呈现明确图案的固体”。

另类的“准晶体”用途广泛

根据传统晶体学认知,晶体内部的原子排列具有3次、4次和6次对称性。以4次对称为例,即每个原子被4个原子包围,若在中心画一条直线,每转90度就会重复一次。这些原子排列再按一定规律重复就构成晶体。但5次、7次及以上的对称因无法做到重复,因此,科学界一直认为,自然界中不可能存在这种晶体。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0月5日的报道称,1982年,谢赫特曼在进行“衍射光栅”实验时,让电子通过铝锰合金进行衍射,结果发现无数个同心圆各被10个光点包围,恰恰就是一个10次对称。谢赫特曼当时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还在笔记本上写道:“10次?”

然而,1987年,法国和日本科学家成功地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了准晶体结构;2009年,科学家们在俄罗斯东部哈泰尔卡湖获取的矿物样本中发现了天然准晶体的“芳踪”,这种名为icosahedrite(取自正二十面体)的新矿物质由铝、铜和铁组成;瑞典一家公司也在一种耐用性最强的钢中发现了准晶体,这种钢目前被用于剃须刀片和眼科手术用的手术针中。

其实,这些图案早已有之。科学家们在14世纪摩尔人于西班牙建立的阿尔汉布拉宫和15世纪修建的伊朗Darb-i Imam清真寺内都发现了这种图案,它们也大量出现在荷兰画家摩里茨·科奈里斯·埃舍尔的艺术作品中。不过,科学家们一直认为晶体的原子结构不可能以这种方式排列,谢赫特曼的发现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这一认知。

这种准晶体也同斐波那契序列有关,在斐波那契序列中,每个数字是前面两个数字之和。1753年,格拉斯哥大学的数学家罗伯特·辛姆森发现,随着数字的增大,两数间的比值越来越接近黄金分割率(一个与圆周率相类似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其值约为1.62)。科学家们后来也证明,准晶体中原子间的距离也完全符合黄金分割率。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10月5日报道,准晶体具有独特的属性,坚硬又有弹性、非常平滑,而且,与大多数金属不同的是,其导电、导热性很差,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大有用武之地。科学家正尝试将其应用于其他产品中,比如不粘锅和发光二极管等。另外,尽管其导热性很差,但因为其能将热转化为电,因此,它们可以用作理想的热电材料,将热量回收利用,有些科学家正在尝试用其捕捉汽车废弃的热量。

“准晶体的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谢赫特曼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同事、同样研究准晶体的派翠西亚·泰尔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但准晶体改变了我们对固体中原子结构的理解,这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科学发现。”

《科技日报》

《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编纂工作启动

9月27日,由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启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总主编韩启德,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徐延豪,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等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本次会议由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陈昕同志主持。启动大会上,少年儿童出版社汇报了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筹备工作的情况,参与《十万个为什么》编纂工作的两院院士代表褚君浩、杨雄里、黄培康、陈佳洱就第六版的编纂工作谈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会领导向《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主编、编委代表颁发了聘书,并作重要讲话。

韩启德在讲话中指出,《十万个为什么》是一部非凡的出版物,20世纪60年代这部著作掀起了科普阅读的风气,改革的春风又使这部书再次创造辉煌,50年来,它为提高我国全民的科学素养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的编纂和出版工作,一方面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充分采用市场经济手段,另一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宣传、教育、科技、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应积极组织力量,为《十万个为什么》搭建各种有效的工作平台。各级科协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也要将《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的编写推广作为学会的重要工作任务。同时,他希望,《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在内容上要结合当代中国教育实际,广泛联系青少年的阅读需求,摆脱过分的学科限制,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在立意上要高度重视满足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塑造科学的魅力;在形式上除了采用图文并茂的彩色图文本,还要考虑加入动漫等现代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利用微博、网络等媒体手段,提高读者的参与和互动性。他呼吁,参与《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编纂工作的科学家,承担着努力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的神圣责任,要有创新的勇气和智慧,充分维护好《十万个为什么》这一我国已经树立起来的科普品牌,打造一部新形势下的图书精品。

褚君浩、杨雄里、黄培康、陈佳洱等4位院士代表编委和主编发言,他们表示,将全力以赴做好《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写工作。他们强调,从事科普工作是科研工作者的重要社会责任,是获得公众理解和支持的需要,是国家加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参与科普创作,推出更多的原创科普作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呼吁更多的院士和专家动员学生、同事等一起参与科普工作。

徐延豪在讲话中指出,在国家和社会各个方面大力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之时,少年儿童出版社策划出版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中国科协作为我国科普工作的主力军,作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将积极支持《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的编辑出版工作。

《十万个为什么》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在20世纪60年代初编辑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读物。50年来,这套书先后出版了5个版本,累计发行量超过1亿册,是新中国几代青少年的科学启蒙读物,已经成为中国原创科普图书的第一品牌。1998 年,《十万个为什么》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殊荣。新中国成立50周年前夕,这套书被千千万万的读者推选出来,成为“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中的一种。2008年,《十万个为什么》(新世纪版)又被授予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随着21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1999年出版的第五版《十万个为什么》在内容上亟需更新。现代青少年对于《十万个为什么》的阅读需求发生巨大变化,有大量的新问题需要回答。“读图时代”来临,使得青少年读物的彩色图文编排广为流行,《十万个为什么》需要在出版样式上跟上时代步伐。新《十万个为什么》要在概述各类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努力构建多元的、开放性的体系架构,要在有效回答“为什么”的基础上,让青少年知道每个问题的解答都可能有多个不同路径,引导和启发他们深入思考更多的“为什么”,积极探索新的未知的科学世界。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对我国的科普出版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而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又对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明确的任务,这些都要求出版单位努力提供大批既符合现代青少年需求,又适应中国国情的原创科普出版物,编纂出版新的《十万个为什么》,可谓恰逢其时。

为此,少年儿童出版社经过近三年的调查研究和积极准备,在《十万个为什么》出版50周年之际,决定全面启动该书第六版的编纂出版工作。第六版将由百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编委,数十位中国一流的科学家担纲分卷主编和副主编,同时还有一大批科普作家参与编写。从2013年起,包括360万字,5000余幅图片,共18卷16开本的全彩色图文本《十万个为什么》,以及黑白普及本、网络电子版等将陆续面世,同时还将形成一个永远在线永远工作的网络平台和一支包括作者、编辑在内的宏大的科普队伍。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将以全新的问题、全新的体系、全新的内容、全新的样式,以及数字化时代全新的技术手段,再现《十万个为什么》每一版都曾有的辉煌,掀起中国科普出版和科学普及的又一个高潮。

中国科协

我国科学家在南极陨石内发现太阳系外物质

利用先进的纳米离子探针等科学仪器,中国科学家近来在一块南极陨石中发现了丰富的太阳系外物质。

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林杨挺研究员介绍,为加强对南极陨石的深入研究,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引进了国内唯一的一台纳米离子探针,近期利用该仪器正在开展南极陨石的各项研究,其中包括太阳系外物质的发现。

在一块编号为“GRV 021710(CR2)”南极陨石研究中,林杨挺课题组科研人员在这块陨石中发现了大量来源于红巨星、AGB星、超新星等太阳系外恒星的颗粒。

大洋网

美国报告显示北极海冰出现历史同期第二低位

美国航天局和美国国家冰雪数据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北极地区的海冰范围今年9月份达历史同期第二低位。

数据显示,北极海冰范围今年9月9日达到最低值,为433万平方公里;9月份海冰范围平均为461万平方公里,比1979年至2000年的均值低243万平方公里。

北极海冰每年冬季增多,夏季缩减。每年9月份,海冰范围达到年度最低值。2007年,北极海冰范围创下历史最低值,约为413万平方公里。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研究中心科学家沃尔特·迈耶表示,今年的大气和海洋情况不应该导致这么多的海冰损失,但北极海冰减少之多仍接近2007年的水平,这很可能反映了波弗特海和楚科奇海多年的浮冰损失以及其他使浮冰更容易融化的因素造成的影响。

波弗特海位于阿拉斯加北部和加拿大西北部沿岸以北,终年被浮冰覆盖。楚科奇海是北冰洋的边缘海,位于亚洲大陆东北部楚科奇半岛和北美大陆西北部阿拉斯加半岛之间。

美国航天局戈达德航天中心科学家乔伊·科米索表示,北极海冰范围持续保持低位与科学界过去30年来观测到的海冰持续减少的趋势相吻合。

“海冰不仅在减少,而且减少的速度在加快,”科米索表示,“年代久远的厚海冰减少速度快于其他海冰。”

据科米索介绍,尽管北极今年的海冰范围勉强超过2007年,但美航天局卫星上微波辐射计的观测显示,北极海冰面积9月份略低于2007年水平的情况曾持续了10天。

海冰面积是指海水表面的实际浮冰面积,而海冰范围则是所有浮冰覆盖超过15%的海面面积。

自1979年以来,9月份的北极海冰范围每10年减少约12%,科学家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全球气候变暖。气候模型预计,到2100年,北极夏季海冰将完全消失。不过,近年来的数据显示,北极海冰范围下降的速度快于气候模型的预计。

新华网

科学家研发新型大脑植入装置 可用意念触摸物体

研究人员诱使猕猴用手操控控制杆在电脑屏幕上寻找物体。在试验后期,研究人员断开控制杆,训练猕猴通过操控大脑发出信号指挥一个虚拟手臂,令其在电脑屏幕上继续寻找物体。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0月5日报道,一个由国际专家组建的科研小组日前研发出一个植入大脑的神奇装置,依靠该装置,行动不便人士将来可能实现用意念触摸和感受眼前的物体,甚至可能恢复行动能力。

研究人员先找来两个猕猴,把电极放置到它们大脑的运动皮质区和躯体感觉皮质区,前者是发出运动信号的区域,后者负责处理身体其他部分传来的信息。

在试验前期,研究人员诱使猕猴用手操控控制杆在电脑屏幕上寻找物体。在试验后期,研究人员断开控制杆,训练猕猴通过操控大脑发出信号指挥一个虚拟手臂,令其在电脑屏幕上继续寻找物体。具体来说,运动皮质区的电极记录下了猕猴的运动意念,并将该信息复制给虚拟世界,虚拟手臂接到命令后在屏幕上触摸目标物体并形成电子信号,躯体感觉皮质接收到这些信号后,再形成触觉信息。

该科研组的组长、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的教授米格尔·尼科莱利斯(Miguel Nicolelis)说,两个电极装置处于相互关联的脑组织上,所以如何避免它们之间相互干扰是研发过程中的巨大挑战。后来他们通过两部分交替进行的设计方案解决了这一难题。

英国莱斯特大学神经系统专家罗德里格·基安·基罗加说,这个双向的装置是脑机截面发展的关键一步。此前的脑机截面均依靠视觉反馈信息,那对于使用自动假肢的人士而言不够理想。“如果他想要触摸并抓住一个水杯,视觉反馈信息并不起作用,而感觉反馈信息可以告诉他是能握住,”基罗加解释说。

这个研发成果是尼科莱利斯实现更宏伟的目标的必备条件,那个目标就是研制一套能让严重瘫痪人士恢复行动的外骨骼装置,“我们想要在3年内研发出来并推向临床应用。”尼科莱利斯的家乡在巴西,他还希望该装置能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时得到展示和应用。

中国日报网

日本计划2020年前建成独立的卫星定位系统

日本政府9月30日说,将在2020年前建立由4颗准天顶卫星组成的“准天顶卫星系统”,以提高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日本的定位精度。未来还计划使准天顶卫星达到7颗,建成日本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

日本政府当天在宇宙开发战略本部会议上宣布了这一决定。会议认为,准天顶卫星对提高日本的国际竞争力以及保障安全非常重要。“各国都在发展定位系统,日本也有必要进行开发。”日本政府准备在下一年度预算中列入41亿日元(100日元约合1.24美元)的卫星开发费用。

2010年9月11日,日本用H2A火箭发射了日本首颗准天顶卫星“导”号,其主要功能是与GPS定位系统配合,在日本山区和高楼密集区域增强定位精度。

日本的“准天顶卫星”轨道接近于地球静止轨道,但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形成45度夹角。如果有3颗此类卫星组成系统,那么每颗卫星每天在日本上空就能“值班”8小时,从而保证任何时刻都有一颗卫星为日本提供定位服务。而要提高实用性,则需要4颗准天顶卫星。

日本政府希望最终建立由7颗准天顶卫星组成的定位系统,从而彻底摆脱对美国GPS系统的依赖。但由于开发成本巨大,这一系统的建设还会面临很多困难。

新华网

我国将自建第一艘极地科考破冰船并公开征名

在地球南北两极开展科学考察,“雪龙”号将不再是单兵作战。中国即将自主建造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这艘破冰船今后将与“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结伴进行南北极多学科综合考察。国家海洋局将面向社会为这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公开征名。

据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党委书记秦为稼介绍,目前,我国新建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的项目已得到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现正进入实施阶段,即将向国内外开展设计招标,并将在国内自主建造。

将要建造的这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是我国第一艘国外联合设计、国内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它的排水量8000吨级,设计破冰能力1.5米,具有国际先进的极地海洋综合调查能力。新建破冰船将具备冰区海洋环境和资源考察,海洋环境立体实时监测及数据系统集成和远程传输能力,将具备水下自主机器人及海洋大型水下探测设备布放及回收能力,将配置直升机,并具备冰区航道探测、航空测量和冰区科学考察设备布设能力。“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大力提升海洋科技部署创新能力,努力拓展海洋发展空间。

这次自主建造的科学考察破冰船,将力争在2013年投入使用,到时我国将实现至少有2艘极地考察船,同时在南北极区开展考察作业活动,并保持每年200天以上的极地海洋考察时间。

我国开展极地科学考察事业27年来,一共使用过三代考察船。1984年,我国首次开展南极考察使用的是“向阳红10”号,这是一艘满载排水量为13000吨的普通船只,无破冰能力。

1986年,我国南极考察开始使用“极地”号科学考察船,于1994年退役。

目前,我国正在使用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于1993年购自乌克兰,配备了现代化的航行、定位和导航系统。

中国广播网

世界最大望远镜诞生有望探索宇宙尽头

建于智利海拔5千米高原上的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数组4日开始运作,天文学家希望这组望远镜能探索宇宙的“尽头”,帮助人们破解有助于解释宇宙演化的暗物质秘密。

这组名为阿塔卡玛的大型毫米/次毫米波数组的望远镜借助无线电技术,能够观测到人类肉眼看不到、且温度更低的光线。天文学家因此得以看到太空中更多暗物质。

科学家称,“借助毫米波和次毫米波,我们可以看到星球及行星形成的过程,并探索天体化学,还可以侦测到来自宇宙中最古老的银河系发出的光线。”由于当地空气较稀薄,受到的干扰较少,科学家计划在当地建起66座巨型碟形天线,但目前仅架起16座。尽管如此,望远镜已经能够捕捉到肉眼看不见的影像,连红外线望远镜也有所不及。

由无线电天线传回的信息将通过一个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整合成一幅巨大的图景。这台计算机名为“ALMA协调者”,能够每秒进行17万亿次运算。ALMA副总裁鲍尔表示,全球约有900多个天文学家团队正争取获得这组天线的首次使用权。科学家说,“项目筹备至今已有28年,即使仍处于科学观察的首个阶段,我们已能看到前所未见的宇宙。”

中国新闻网

中国航天专家首获冯·卡门奖

在10月3日至10月7日召开的第62届国际宇航联大会上,我国航天专家刘纪原获得了国际宇航科学院(IAA)授予的冯·卡门奖。据介绍,该奖是IAA最高奖项,每年授予一次,以表彰在科学领域取得杰出终生成就的个人。这是中国专家首次获得此殊荣。

会上,来自中国的另一位航天专家王礼恒被乌克兰南方设计局授予杨格尔100周年勋章。该奖项为纪念航天火箭技术杰出科学家和设计师、南方设计局创始人和第一任总设计师米哈伊尔·库兹米奇·杨格尔院士诞辰100周年设立,授予在航天火箭发展、空间探索合作和联合项目实施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乌克兰和外籍专家。

据介绍,IAA创建于1960年,致力于和平发展宇航科学,表彰相关科技领域的杰出个人,促进国际航天交流与合作。中国与IAA的关系十分密切。迄今已有50多名中国航天专家当选IAA院士,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刘纪原当选IAA副主席。2010年,IAA研究中心(中国)在北京成立。该中心将成为中国航天与国际航天开展广泛沟通交流的平台。

《科技日报》

德国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份额首次突破20%

根据德国联邦环境部(BMU)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2011年上半年德国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份额首次突破了20%大关。德国联邦环境部部长罗特根表示:这证明德国向未来可持续能源供应的道路上成功迈进了一大步;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份额得以有力提升,也印证了德国联邦政府能源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通过近年来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已经开始得到安全的回报。最近的能源产业发展调研数据和对电力消费者调查结果显示,向可再生能源产业领域投资是安全的。不断扩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规模也表明,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稳定健康发展的能源供应源。

随着可再生能源法新修订案的通过,德国联邦政府将进一步持续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向能源系统和能源市场集成的支持力度。

一项同期发布研究报告也显示:德国社会支持能源系统转型,民众也愿意承担可再生能源相对高的使用费用(有约94%的受访者认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能源政策非常重要,有近80%的受访者表示可再生能源法新修订案是合理的)。

新民网

猜你喜欢

水母科学家
各种各样的水母
深海水母
穿越成为科学家
珊瑚和水母
为何“woman scientist(女科学家)”这个表述甚至会存在?
水母奇观
假如我是科学家
“永生”的水母
水母观察记
与科学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