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H型结构
2011-10-12李津军
李津军
(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天津市 300131)
英国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H型结构
李津军
(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天津市 300131)
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教育改革的主线是以人为本,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地位,缩小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差距,构建两者之间“同等重视、并行发展、相互贯通”的H型结构,使得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得以完善。
职业教育;H型结构;高层次;灵活性
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教育改革的主线是以人为本,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地位,缩小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差距,构建两者之间“同等重视、并行发展、相互贯通”的H型结构,使得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得以完善。如今,英国这种独具特色的做法不仅在全球广为流传,成为各国效仿的对象,而且凸显这一理念的积极效应和实用价值,被公认为全球教育改革的趋势。
一、大力度改革调整高等职业教育体制
长期以来,人们崇拜大学教育,轻视职业教育,好像不上大学,就出不了优秀人才一样;而职业教育被人看不起,似乎只是为那些准备当工人或低级技术员的人设立的。现如今,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与大学教育的同等地位,而且开辟了“互相融合、互相贯通”的途径。却原来,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英国政府着力进行了教育体制上的改革调整。
他们改革调整的终极目标是:把职业教育渗透到整个教育体系,使每个学段都注意了职业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16岁前),技术课是学生的必修课。16岁后的分流,一部分学生选择几门课进一步加深认识,通过高级水平考试,从而获得进大学的资格;另一部分学生则以各种方式实行职业教育,有的先上职业技术班(校)取得合格证书,然后就业;有的先找到工作,由单位选送读职教班,提高业务水平,获得合格证书。在大学以外的职业教育学院里既设有中专水平的班,也设有大学水平甚至硕士水平的班,根据国家统一标准培训、考试、颁发相应的证书。
在改革调整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方面,英国政府的举措是强有力的。首先,20世纪60年代初,将一部分条件上佳的技术学院改为高级技术学院,并划归中央。其次,《1956年白皮书》调整了技术教育结构,把工艺技术一直到技术学位划分等级,规定了11所高级技术学院为技术教育的最高层次,其中10所根据《罗宾斯报告》的建议,于10年后升格为大学。这就使学员在技术教育范畴内也能拿到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并由此形成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双轨制。第三,20世纪80年代末,双轨制宣告结束,构建双重综合性单轨制的高等教育体系。34所以应用技术为重点的多科技术学院正式升格为大学;根据1992年的《高等教育法》,将多科技术学院全部升格为大学。由于多科技术学院既开设证书和文凭课程,又设置学位课程等,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大大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而多科技术学院与牛津、剑桥等名牌大学平起平坐,技术教育与传统大学教育一样拥有颁发各级学位证书的资格,成为英国高等教育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20世纪90年代以后,英国的职业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出现了新职业主义观,其目标是“构建和巩固一个针对全体青年的全新的职业教育体系”。新职业主义主张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融会贯通,向着“学历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学历化”的方向发展。
2002年,英国推出了基础学位,旨在提供一种高质量的、独立的高等教育资格,为专业和学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其中特别强调创新能力等素质。这标志着英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素质本位阶段。所谓素质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工作问题和生涯问题,还非常关注学生的生存问题,把工具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这一点是素质本位区别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等的关键之所在。
二、创造性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986年,英国政府成立了由产业界、工会、教育和培训机构等组成的职业资格全国委员会,专门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把全英分散的部门或地方自行的职业(岗位)证书统一起来,改变了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标准不一,不利于劳动力在不同职业和行业之间流动的局面。
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创造性的推行,对那些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人提供市场认可的统一资格认定;与此同时,为了解决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分离的问题,英国政府确立了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与学历教育学位的相关地位,划分并确立了两者之间的具体分级对应关系,规定接受职业教育的学员,在达到三级后可以直接进入高等院校深造。
按照企业生产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国家制定了由低级向高级逐级攀升的5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VQ)标准。这个标准将目前所有的职业资格归入5个资格等级NVQ LEVEL 1-NVQ LEVEL 5,从第一级到第五级分别为:熟练工人;技术工人;技术员或监督员;高级技术员或初级管理人员;专业人员或中级管理人员。每一级职业资格都与学历教育的文凭、证书相对应。政府明文规定,NVQ LEVEL 1相当于1-3门课程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NVQ LEVEL 2相当于4门课程,成绩为A-C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NVQ LEVEL 3相当于普通中等教育高级证书,拿到这一证书者可以直升大学;NVQ LEVEL 4相当于大学学士学位;NVQ LEVEL 5相当于研究生学位。
每一级职业资格,都有着明确的资格要求,如等同于普通教育研究生学位的NVQ LEVEL 5的资格要求是“具有在难以预料的环境中,运用相应范围的基础原则和复杂技术的能力;明显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性和能有效的负责他人的工作和进行材料分配;能负担分析、判断、设计、计划、执行和评估的责任”;等同于大学学士学位的NVQ LEVEL 4的资格要求是“具有在很广泛的环境中,履行程度很复杂的技术或专业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独立性,能负责他人的工作和进行材料分配等”。
该职业资格体系具有3个显著特色:
1.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对应性。该体系非常明确的规定了职业资格与各种学历文凭、证书的对应性,这就使得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在社会地位与社会活动上有着同等的待遇。也就是构成了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H型结构。
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教育证书对照表
2.职业教育的高层次性。如NVQ LEVEL 4等同于学士学位,NVQ LEVEL 5等同于研究生学位。这就使得职业教育对受教育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使受教育者有着较高的职业追求。
3.职业能力的宽泛性。在这个体系里,职业能力已成为一个内涵与外延极广的概念,它包括在工作范围内,将技术、知识应用与转换的能力;组织、计划与创新能力;与同事、经理、客户之间协作相处的能力等。
三、以需求主导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方向
英国政府如此构筑职业教育蓝图,完全是遵循以需求主导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方向的指导思想,所独创的一种符合英国国情、面向市场、科学实用的系统工程。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切实解决其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不断地提高劳动力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几十年来,英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已逐步从过去由培训者主导过渡到以社会需求为主导。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出的明显特点之一,就是教育部门与产业界的伙伴关系日益加深,产业界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先导,他们越来越多地参与职业教育活动或直接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影响和推动了英国职业教育向适应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英国职业教育的灵活性日益显现。其表现为:
1.产业界作为建立国家职业标准体系的主体,参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英国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各项改革措施,都离不开产业界、企业和行业的积极参与,有效地促进了教育培训与生产实践的结合。
英国在建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过程中,所成立的由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产业指导机构、证书机构和鉴定站组成的工作体系,均以企业界和行业人士为主体,并在制定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开发全国性专业职业资格体系、对证书机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确认证书机构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英国的职业标准体系完全根据产业部门的实际需要制定,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学科分析体系,新创立了职业功能分析法,将复杂的职业分解为简单易行的单一单元和要素,为培训和考核提供了一个可以直接利用的基本框架。自1986年以来,英国产业界先后在150个行业和专业设置了数千个职业标准,形成了一整套为就业服务的核心技能标准体系,从根本上消除了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使职业教育和资格考核最大程度地适应生产关系的要求。
2.产业界与职业教育机构人员的双向交流,给双方带来了巨大利益。英国的产业界很重视员工的培训,大多数以企业为依托的工读交替制学生,以及脱产学习的学员,都是根据所在企业的要求带薪培训的。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员工回到企业投入工作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都会有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英国产业界也为职业教育机构输送了成千上万名实力雄厚的师资力量。统计显示,目前在英国延续教育机构中有近2/3的教师是直接从工商业和专业岗位上招聘来的,这些人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中多数担任职业教育机构的非全日制兼职教师,这不仅解决了职业教育发展中师资缺乏的难题,还能使英国的职业教育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三明治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则使学员有了很好的实践机会,学员长时间在企业实习,其活动主要由企业经理或主管直接指导和培训,双方通过较长时间的接触,既使学员掌握了实际技能,有利于其将来的就业,同时通过对学员的实习评估,也为企业选聘合适人才提供了便利。
3.产业界根据实际需求主导职业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英国延续教育机构要求开设的课程,必须符合产业的发展需要,其课程计划的制定必须由产业界参与完成。其中,入学条件、学习期限、学习科目、教学大纲和考试标准,以及教学与实习的时间比例等,都必须按产业界的需要协商确定。受益企业根据其课程设置,为职业教育机构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如昂贵的设备、助学金、科研经费和实物援助,以及学员的实习基地等。
4.企业自行举办的职业培训为职业教育机构提供了重要的“实践课堂”。在英国,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具有国际影响的跨国公司,每年都要分期分批对其员工进行职业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这为职业教育机构的专职教师提供了难得的实践机会,从而保证了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的质量。
综上所述,英国的职业教育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较高的待遇,这就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人们就看到了这一种独特的现象:在英国,14岁以上的人士都可以参与职业教育,这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很多大学毕业的人会到职业院校培训劳动技能,而从职业院校毕业的人也可进入大学深造。人们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在职业教育领域和高等教育领域之间“穿梭”。
[1]夏之莲.外国教育发展史料选粹[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
[2]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5.
[3]英国教育与技能部网站文献(http://w w w.dfes.gov.uk/)(2008.7至11月).
Abs tra c t:Since the 1960s,the mainline of the reform of UK education is to improve the whole posi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ch is people-oriented,to narrow the gap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diploma education,to construct H-type structure between both sides which means“equal importance,parallel development,mutual connection”so that the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can be perfected constantly.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H-type structure;high level;flexibility
H-type Structur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Diploma Education in Britain
LI Jin-jun
(Tianjin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Tianjin 300131 China)
G719.1
A
1673-582X(2011)01-0042-04
2010-10-08
李津军(1960-),男,天津市人,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高级政工师,讲师,从事职业教育应用研究和比较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