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崛起看皖江
2011-10-11张晓彤
本刊记者 张晓彤
安徽崛起看皖江
本刊记者 张晓彤
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并不仅仅是为了承接产业转移,而是通过“先行先试”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广大中西部地区提供示范作用。
安徽有着丰富的资源,便捷的水陆交通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国最初的现代工业、开办了西式教育,改革开放初期更打响了农村改革的第一枪。但由于观念落后、行动受限、政策战略落实不得力,长久以来竟逐渐成为了落后的内陆省份。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安徽迄今为止第一个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发展规划,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产业转移为主要内容的区域规划,对于安徽的崛起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一轴双核两翼”
“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在内,共59个县(市、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继续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在空间布局上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以合肥和芜湖两市为“双核”,以滁州和宣城两市为“两翼”,构筑“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分布的新格局。
除此之外,在皖江北岸的无为、和县一带和安庆、池州、铜陵交会地带,分别规划建设江北江南两个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以满足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的需要,同时带动几大产业组团联动发展,并为皖江城市带多层次的区域合作提供平台,促进各板块功能整合、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承接优势明显
中西部涵盖诸多城市和地区,为什么选择“皖江城市带”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究其原因,皖江城市带在区位交通、资源要素、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产业转移承接走在中西部地区的前列。
早在2008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首次提出了“泛长三角”的概念,安徽被纳入以上海、江苏和浙江为主的长三角经济区。与长三角无缝对接,意味着东部沿海难以为继的外延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了最近的辐射和转移区域。除此之外,如安徽省发改委主任、省皖江办主任沈卫国所说,“皖江地区通往东部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宁安城际铁路、800里皖江黄金水道治理、安庆机场扩容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即将建成。”
皖江城市带已经建成较为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还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浙江诸暨的海亮集团在铜陵建设的铜加工产业园,主要生产空调用的铜管。产业园经理傅林中为本刊记者介绍,他们使用的原材料是当地的电解铜,正是由于这样的资源优势,原本只位于上海的工业园正在逐步迁移并扩大至铜陵。他说,“我国最大的空调企业‘格力’和‘美的’分别在合肥和芜湖有工厂,所以我们的产品的销售是非常方便的,产业园扩大到铜陵,极大地节省了运输成本,同时,铜陵当地有丰富的劳动力,我们的员工到上海的总部培训之后就能顺利上岗,也在劳动力的利用上节省了很大一部分成本。”
培育产业转移沃土
“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这是安徽省委省政府围绕示范区建设的重点任务所提出的战略步骤。
“就像是收粮食、收水果,必须要有篮子来装,在示范区的建设中,开发园区的建设就是这个篮子。”巢湖市委书记陈强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了开发园区建设的重要性。园区是产业转移的有效载体,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转移模式的重要抓手。加强开发园区承载能力建设就成为承接东部转移企业的重要部分。今年以来,国家已批准设立合肥出口加工区,马鞍山、安庆经济开发区;芜湖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安徽省政府批准设立马鞍山、铜陵省级高新区和芜湖孙村、宁国港口等十多个省级开发区。
近几年,皖江城市带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图为俯瞰巢湖(安徽省皖江办供图)
绿色崛起创新升级
一路走过合肥、巢湖、芜湖、池州、铜陵五大城市以及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记者发现,每个城市在示范区建设中都无一例外地将环境保护、走新兴产业化道路、遵循科学发展观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的前提条件。“不是任何一个企业想进来就可以进来的,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企业一律被拒之门外。”几乎每位受访的负责人都这样表示。
“宁可没有功劳,也不能成为历史和人民的罪人,”江南产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汪春生主任表示,“企业必须要达到我们的环保标准之后才能被允许进入。”
除了环保要求上需要设限之外,产业的创新升级也被纳入规划要求。在芜湖,大街上跑的出租汽车全部都是奇瑞。这么多年来,奇瑞汽车一直都是芜湖发展的支柱产业。据奇瑞汽车股份公司曹筱荣先生介绍,奇瑞每年把销售收入的10%用于产品研发,已形成比较完整的自主创新能力,并开始与国际一流企业合作,并如奥地利AVL、美国江森集团、美国PPG集团、美国量子公司等,这有助于学习世界先进经验,更好地提升品牌价值,拓展国际市场。
先行先试形成示范
安徽与长三角地区和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相比有着很大的落差,但是这并不重要,体制机制方面与长三角地区的落差才是真正关键的发展障碍。
在打基础的一年中,皖江地区运用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权利,设置“芜马巢”、“安池铜”两个产业集中区,搭建起示范区建设的管理架构。各市相继成立组织机构,建立科学有效的推进机制。承接产业转移,全国各地的硬环境日益趋同,竞争力日益体现在政府效能、发展环境等软实力上。优化服务环境、创新立法、创新承接机制等都是皖江各市各地区为提升软实力而做出的改革。
“我们要降低安徽与长三角地区在体制机制方面的落差,使转移来的项目在皖江示范区落地就像和在沿海地区一样,”安徽省皖江办主任殷君伯对记者说,“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并不是仅仅为了承接产业转移,而是通过‘先行先试’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广大中西部地区提供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