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

2011-10-09

财经界(学术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十一五比重时期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

“十一五”时期,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需求结构不断改善,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收入分配结构出现积极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

一、三次产业协同性增强,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新进展

“十一五”时期,我国三次产业全面快速发展,服务业水平及比重明显提高,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新进展,农业基础稳固、工业生产能力全面提升,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

三次产业全面发展,服务业比重提高。“十一五”时期,三次产业均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2006-2010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5%,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2.1%,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9%。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略有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其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从2005年的12.1%下降到2010年的10.2%,下降了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47.4%下降为46.8%,下降了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40.5上升为43.0%,上升2.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05-2009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44.8%下降到38.1%,下降了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23.8%上升至27.8%,上升了4.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31.4%上升至34.1%,上升了2.7个百分点。

农业基础地位持续稳固,内部结构不断调整。“十一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直接推动下,我国农业战胜了频发的严重自然灾害,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粮食生产实现了“七连增”,2007-2010年连续4年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2010年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其他主要农产品也稳中有增。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坚持把优化调整农业结构作为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2010年与2006年相比,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中,种植业的主业地位得到进一步增强,农业所占比重由56.4%上升到58.2%,提高了1.8个百分点;牧业所占比重由26.6%下降到24.9%,下降了1.7个百分点;渔业、林业比重略有下降,分别下降了0.7和0.1个百分点。农业区域化布局进一步优化,主要农产品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以及棉花、甘蔗、苹果、柑橘等的集中度都超过了50%。“十一五”时期,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产销平衡区和需要外调的地区粮食生产能力有所强化。优质农产品比重扩大,2010年,全国优质稻面积达到2200万公顷(3.3亿亩),优质率达到75%;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势头进一步加快。畜产品构成中,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65.6%下降到2010年的64.0%;牛羊肉则由13.2%上升到13.3%;禽肉也由19.2%上升到20.9%。禽蛋、牛奶等的产量快速增长,在畜产品中的比重也大幅度上升。

工业生产能力全面提升,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时期,通过实施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重点产业振兴,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技术改造专项,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工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生产能力全面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国共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1亿吨,炼钢6800多万吨,水泥3.3亿吨,焦炭1亿吨,造纸1030万吨,玻璃3800万重量箱,占全部落后产能的50%左右。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如宝钢、武钢自主研发的高磁感取向硅钢已基本替代进口,2009年新型干法水泥占全部水泥产能的比重达76.9%,比2005年提高36个百分点。浮法玻璃工艺比例提高到86%,比2005年提高7个百分点。重点产业继续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9.6%,比2005年提升0.9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总量规模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吨乙烯成套装备等重大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制造,大型露天矿及大型施工机械基本实现自主化;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设计制造技术,自主化率达到85%以上。部分领域装备产品技术水平已跃居世界前列。日产5000吨大型水泥生产成套设备工艺、电解铝新型异型阴极槽制造工艺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服务业稳步发展,服务业态日渐丰富。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十一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突出特征。交通运输、批零贸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增加就业、方便群众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2010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3%,占GDP的比重由14.2%下降至11.1%。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8.6%上升至20.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5%,占GDP的比重由5.6%下降至4.7%。为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等的需要,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等一大批现代服务业呈加速发展态势,大大提高了服务业的整体质量和水平。2005-2010年,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7%,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由8.1%上升为12.0%,提高了3.9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所占比重由11.4%上升为13.0%,提高了1.6个百分点。

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节能降耗进展顺利

“十一五”时期,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明显加大,“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等相关约束性目标基本如期实现,节能降耗工作进展顺利。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随着国家和各地区节能降耗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政策措施逐步深入落实,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2006-201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9.06%,基本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主要耗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明显下降。“十一五”期间,单位铜冶炼综合能耗下降35.9%,单位烧碱生产综合能耗下降34.8%,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28.6%,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下降28.4%,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16.1%,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2.1%,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12.0%,单位乙烯生产综合能耗下降11.5%。

高耗能行业得到抑制。为抑制高耗能行业盲目扩张,“十一五”时期,我国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黄磷、锌冶炼等8个高耗能行业淘汰类、限制类企业实行差别电价,并不断提高加价标准。出台支持节能的税收优惠政策,对贷款实行差别定价,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信贷投入;加大对环保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支持,改善环保领域的直接融资服务;大幅增加对节能减排的投入。“十一五”时期,六大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发展速度明显减缓。2006-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平均增长14.0%。

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得到控制。据初步测算,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12%左右,二氧化硫下降14%左右,双双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减排任务。淘汰高排放的落后产能成效突出。“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淘汰炼铁落后产能约11172万吨,炼钢落后产能约6683万吨,焦炭落后产能约10538万吨,铁合金落后产能约663万吨。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0年,七大水系的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59.6%,比2005年提高18.6个百分点。在监测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 (含二级)标准的城市占监测城市数的82.7%,比2005年提高22.4个百分点。2010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0262万立方米,比2005年末增长79.2%;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6.9%,提高24.9个百分点。

三、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升,需求结构的协调性增强

“十一五”时期,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扩大,外需稳定发展,内、外需求结构的协调性显著增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入快速增加,消费结构升级加快,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快速增长。

内需贡献逐步扩大,内外需结构渐趋均衡。“十一五”时期,党和政府启动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政策,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扩大内需政策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2006-2010年,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3.9%、81.9%、91.0%、138.9%和92.1%。2005-2010年,内需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重由94.5%提高到97.4%,提高了2.9个百分点。净出口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重由5.5%下降到2.6%,降低了2.9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明显加强,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十一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调整投资结构,把基础设施投资和有助于改善民生的社会事业投资作为投入的重点。2005-2010年,城镇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220648亿元,年均增长21.8%。2010年城镇基础设施行业完成投资64826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占城镇投资的比重为26.9%。农、林牧渔业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2.6%上升到2009年的3.1%,提高了0.5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由10.8%上升到11.1%,提高了0.3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由7.0%上升到8.8%,提高了1.8个百分点。

消费结构全面升级,热点消费成新增长点。“十一五”时期,政府消费支出和居民消费支出同步增长,二者在最终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保持稳定。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实现了全面升级。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从2005年的5.58亿平方米增加到2010年的10.43亿平方米;汽车销售量从576万辆上升到2010年的1806万辆;国内旅游人数从12亿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21亿人次。食品类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33.6%下降到2009年的32.1%,衣着类支出所占比重由7.5%上升到7.8%,居住类支出所占比重由17.6%下降到17.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所占比重由4.5%上升到5.2%,医疗保健类支出所占比重由8.2%上升到9.3%,交通和通信类支出所占比重由10.0%上升到10.9%。

贸易结构持续升级,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时期,我国在保持进出口规模稳定扩大的同时,商品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出口看,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在出口商品总额中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93.6%上升到2010年的94.8%,初级产品出口额在出口商品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则由6.4%下降到了5.2%。而从进口看,工业制成品进口额在进口商品总额中所占比重由77.6%下降到69.0%,初级产品进口额在进口商品总额中所占比重则由22.4%提高到31.0%。

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统筹发展成效显著

“十一五”时期,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发展区域总体战略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新农村建设进展明显,区域间、城乡间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中、西部、东北地区快速发展,区域间的协调性明显改善。“十一五”时期,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后劲勃发,呈现出沿海与内陆各具优势,协调发展的势头。从生产总值看,“十一五”时期,东部地区GDP平均增长速度比“十五”时期加快0.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加快2.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加快2.4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加快2.6个百分点。2010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53.0%,比2005年降低了2.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19.7%,比2005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18.7%,比2005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8.6%,与2005年持平。从投资情况看,随着各项区域性政策的逐步落实,中部、西部和东北三省投资增长加快,比重提高,区域投资结构呈现了东、中、西、东北地区投资协同发展的局面。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5年累计完成投资197758亿元,年均增长28.2%,比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2.7个百分点。2010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22.2%,比“十五”末期提高2.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5年累计完成投资198084亿元,年均增长31.6%,增速比“十五”时期高10.2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国投资增速高6.1个百分点。2010年,中部地区投资占全国投资的比重为22.6%,比“十五”末期提高4.4个百分点。东北地区5年累计完成投资97613亿元,年均增长32.9%,增速比“十五”时期平均增速高13.1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国投资增速高7.4个百分点;2010年,东北地区投资占全国投资的比重为11%,比“十五”末期提高2.4个百分点。东部地区5年累计完成投资408767亿元,年均增长20.1%,增速比“十五”时期高0.3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5.4个百分点;2010年,东部地区完成投资占全国投资的比重为41.7%,比“十五”末期回落9.7个百分点。

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新农村建设进展明显。“十一五”时期,我国城市体系和功能不断完善,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大量乡村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2005至2009年,城镇总人口增长了10.6%,乡村总人口减少了4.4%。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2005年的43.0%上升到2009年的46.6%,提高了3.6百分点。乡村人口所占比重由57.0%下降到53.4%。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2005-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从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年均增加947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城镇就业岗位的快速增加,带动了乡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使乡村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64.0%下降到2009年的60.1%。新农村建设进展明显。“十一五”时期,农村水、电、燃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大大改善。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从2006年的339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18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4.5%提高到17.5%。农村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工程陆续实施,“十一五”时期,国家累计投资1009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了3.5倍,解决了2.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国县乡公路里程从2005年的147.6万公里增加到2010年153.9万公里。“十一五”末期,全国已基本实现公路“村村通”。

五、收入较快增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十一五”时期,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社会保障取得突破性进展,收入分配结构积极调整。

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所得均呈大幅增长态势。国家财政收入从2005年的3164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3080亿元,增长了1.63倍,年均增长21.3%,国家宏观管理和应对各种冲击的能力大大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从2005年的1480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4542亿元,增长了1.33倍,年均增长23.6%,企业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10493元提高到2010年的19109元,年平均实际增长9.7%,比“十五”时期加快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年平均实际增长8.9%,比“十五”时期高3.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均有长足增加。

多种分配方式协调发展,居民收入趋向多元化。在城镇地区,随着经济体制、企业制度、就业渠道等多方面的改革和变化,城市居民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增长进一步加快。2010年,在城镇居民人均全部年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65.2%,比2005年下降了3.7个百分点。经营性收入占8.1%,比2005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占2.5%,比2005年提高0.8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占24.2%,比2005年提高0.8个百分点。在农村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于农村经济中第二、三产业比重的提高,以及大量外出务工的增加,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经营性收入增长有所减缓。2010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41.1%,比2005年提高了5.0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56.7%降为2010年的47.9%,下降了8.8个百分点。同时,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也有所增长。财产性收入由2005年的2.7%上升为2010年的3.4%,提高了0.7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由2005年的4.5%上升为2010年的7.7%,提高了3.1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十一五”时期,我国出台了多项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框架日益健全。城镇居民养老、医疗等各项保障都有所加强,农村居民的各项保障也逐步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中。2010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5673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8186万人,年平均增长8.0%;参加城镇失业保险人数为13376.0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728万人,年平均增长4.7%;参加城镇工伤保险人数为16173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7695万人,年平均增长13.8%。特别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中央“十一五”时期继免除农业税实行农业补贴和新农村合作医疗之后的又一重大政策,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又一重大实践。2010年末,2678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3%。全国列入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人数10277万人。

事非经过不知难。“十一五”时期,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性和重大风险挑战的严峻性历史罕见,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情况下,调结构面临的阻力和难度异常巨大,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结构调整依然迈出令人欣喜的步伐。但必须认识到,我国发展中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结构性问题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还要看到,国际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破解资源环境制约,更好地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等,对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明确提出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未来五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这意味着经济结构调整将向更深更广领域进军,同时,也表明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将从结构调整中获得更加强大和持久的动力。

猜你喜欢

十一五比重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十一五”至今广西农科院产业支撑能力分析研究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十一五”时期环保投入的宏观经济影响
宁夏科技发展规划创新体系建设评价研究
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以来立项课题的研究现状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