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分析

2011-09-28王惠妩邹红云余伍忠盖玉萍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紫癜过敏性特异性

王惠妩,邹红云,余伍忠,盖玉萍,焦 敏

(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变态反应科;2.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机体对多种物质致敏引起的细小血管壁炎症,可发生于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炎、消化道黏膜炎、肾炎等多种脏器损害,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研究表明,食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发展[1]。流行病学研究提示,过敏性疾病中约有33%的变态反应性是由食物诱发[2]。IgG介导的食物变态反应(又称为食物不耐受)已成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研究通过测定209例不同民族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分析和探讨食物特异性IgG在过敏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为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就诊的过敏性紫癜患儿209例,其中男 117例,女 92例,年龄2-14岁,中位数年龄8岁。

1.2 方法

1.2.1 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测定 常规采集患儿静脉血2 ml(防止溶血),室温下3 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清,-20℃冰箱保存备用。采用食物不耐受体外检测试剂盒(美国BIOMERICA公司生产)检测患者血清中13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13种食物包括牛奶、鸡蛋/蛋白/蛋黄、小麦、大米、大豆、虾 、螃蟹 、西红柿 、牛肉 、玉米 、鳕鱼 、蘑菇 、鸡肉 。 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2.2 结果判定 在AT-858型全自动酶标仪(上海安泰)450 nm波长处测定每孔光密度值(OD),通过与标准曲线比较得到IgG浓度(U/ml)。IgG浓度按说明书规定分为4级:0级(IgG<50 U/ml)为阴性,+1级(IgG 50-100 U/ml),+2级(IgG 100-200 U/ml),+3级(IgG>200 U/ml)。食物不耐受判断标准:“0级”为阴性、“+1级”为轻度不耐受、“+2级”为中度不耐受、“+3级”为重度不耐受。

1.2.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PEMS 3.1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3种食物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

20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共有139例检测到1-13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总阳性率为66.5%(139/209),13种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病例有70例。

表1结果表明,特异性IgG阳性率较高的致敏食物主要有鸡蛋(39.2%)和牛奶(38.8%);其它食物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小麦(8.6%)、鳕鱼(7.1%)、螃蟹(5.8%)、西红柿(4.7%)、大豆(4.7%)、玉米(2.0%)、大米(2.0%)、牛肉(1.5%)、虾(1.0%)、鸡肉(1.0%)、蘑菇(0.5%)。食物特异性IgG浓度分级结果表明,主要致敏食物鸡蛋和牛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食物不耐受,而其余多数食物则以引起轻度不耐受(即IgG浓度为+1级)为主。

2.2 患儿的性别分布

男、女两组患儿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分别为68.4%(80/117)和64.1%(59/92),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患儿组阳性率居前三位的主要食物致敏源是牛奶、鸡蛋/蛋白/蛋黄、鳕鱼;女性患儿组以鸡蛋/蛋白/蛋黄、牛奶、小麦3种食物为主要致敏源。各种食物的IgG阳性率在不同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1 13种食物血清特异性IgG阳性率(n=209,n)

表2 不同性别患儿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比较

2.3 患儿的年龄分布

表3 不同年龄组患儿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比较

7岁以下年龄组患儿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较高(10%以上)的主要致敏食物有牛奶、鸡蛋/蛋白/蛋黄、小麦,7-14岁患儿组以鸡蛋/蛋白/蛋黄、牛奶为主要致敏源。统计学分析表明,7岁以下患儿组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77.9%,60/77)显著高于7-14岁患儿组阳性率(59.8%,79/132),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单种食物IgG阳性率比较发现,7岁以下患儿组中鸡蛋和牛奶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7-14岁患儿组(P<0.05),其余食物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2.4 患儿的民族分布

表4 不同民族患儿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比较

汉族患儿组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较高(10%以上)的主要食物有鸡蛋/蛋白/蛋黄、牛奶两种食物,少数民族患儿组阳性率较高(10%以上)的主要食物有牛奶、鸡蛋/蛋白/蛋黄、鳕鱼和螃蟹4种食物。统计学分析表明,不同民族的两组患儿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单种食物IgG阳性率比较发现,汉族患儿鸡蛋阳性率显著高于少数民族患儿(P<0.05),少数民族患儿鳕鱼阳性率显著高于汉族(P<0.05);其余食物阳性率在不同民族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4。

3 讨论

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介导的迟发性食物过敏反应(又称为食物不耐受)与经典的IgE介导的速发性过敏反应不同,其发病迟缓,通常发生在摄入食物24-120小时后,主要表现为食物不耐受引起的长期慢性症状,其影响可遍及全身各系统,目前食物不耐受发生机制尚未明确。Fooker等研究者认为,理论上食物在进入消化道后,应当被消化到氨基酸、甘油和单糖水平,这样才能完全转化为能量提供人体所需,但许多食物,因为缺乏相应的酶而无法被人体完全消化,以多肽或其他分子形式进入肠道,在那里被机体作为外来物质识别,从而导致免疫反应的发生,产生食物特异性的IgG抗体,特异性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体内,造成组织损害,引起一系列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或加剧[3,4]。

据英国过敏协会统计,普通人群中有高达45%的人对某些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耐受,婴儿与儿童的发生率更高[5]。本研究表明,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多种食物不耐受,食物不耐受发生阳性率高达66.5%,虽低于国内同类报道的过敏性紫癜患者食物不耐受阳性率[6,7],但仍反映出过敏性紫癜患儿食物不耐受发生率高的特点,表明食物不耐受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具有密切关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牛奶和鸡蛋是本地区过敏性紫癜患儿最主要的2种食物不耐受致敏源。牛奶、鸡蛋均是日常生活接触频率最高的食物,也是免疫原性较强的蛋白质,因而容易引发食物不耐受产生。与其他地区报道的过敏性紫癜患者主要食物致敏源谱相比,既有相同性亦有一定差异性[6],可能与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及不同饮食习惯有关。

患儿的性别分布特点表明,男、女两组患儿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各种食物的IgG阳性率在不同性别间也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过敏性紫癜患儿食物不耐受发生无性别差异性。

年龄分布分析发现,7岁以下患儿组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显著高于7-14岁患儿组阳性率;单种食物IgG阳性率比较发现,7岁以下患儿组中鸡蛋和牛奶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7-14岁患儿组,但其余食物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造成这种不同年龄组差异性的原因,一方面与牛奶和鸡蛋是免疫原性较强的、日常生活接触频率较高的蛋白类食物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不同年龄组儿童消化系统发育和功能的差异性有关。年龄较小的幼儿或儿童由于牙齿处于生长过程,咀嚼功能未发育完善,或者由于龋患率较高等原因,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因此更易于发生食物未被机体完全消化,而以多肽或其他分子形式进入肠道,从而导致产生的食物特异性的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体内。

患儿的民族分布特点表明,不同民族的患儿主要致敏原谱有相似性,也有一定差异性,汉族患儿组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较高(10%以上)的主要食物有鸡蛋/蛋白/蛋黄、牛奶两种食物,少数民族患儿组阳性率较高(10%以上)的主要食物除牛奶、鸡蛋/蛋白/蛋黄外,还包括鳕鱼和螃蟹。不同民族的两组患儿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但单种食物IgG阳性率比较发现,汉族患儿鸡蛋阳性率显著高于少数民族患儿,而少数民族患儿鳕鱼阳性率显著高于汉族;其余食物阳性率在不同民族间无显著性差异。这种不同民族的差异性,可能与不同民族儿童的饮食习惯、种族差异等因素有关。

食物不耐受与人体多种疾病密切相关,通过检测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可以判断人体是否因食物不耐受已产生了病变,从而为一些常见疾病的诊断提供快速、可靠的新方法和参考指标,同时,通过食物调整来改变患者的临床症状,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将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纳入过敏性紫癜的的血清学检测 ,对于其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将具有重要意义。

[1]唐 艳,廖勇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食物不耐受IgG抗体的临床分析[J].西南军医,2008,10(6):12.

[2]付 萍,马冠生.食物过敏与营养健康[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4,31(2):111.

[3]ZarS,Kumar D.Role of food hypersensitivity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Minerva Med,2002,93(5):403.

[4]Breakey J.Is food intolerance due to an inborn errorof metabolism?[J].Asia Pac J Clin Nutr,2004,13:S175.

[5]Saeed SA,Ali R,Ali SS,et al.A closer look at food allergy and intolerance[J].J Coll Physicians Surg Pak,2004,14(6):376.

[6]安立新,张莉华,于欣歌,等.食物不耐受抗体IgG导致敏性紫癜的病因学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9,43(1):51.

[7]孙改河.过敏性紫癜患儿66例血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43(5):1039.

猜你喜欢

紫癜过敏性特异性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过敏性肺炎患者的CT诊断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