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栖王者
——两栖动物

2011-09-27

生物进化 2011年1期
关键词:潘氏石炭化石

两栖王者
——两栖动物

顾名思义,两栖动物(Amphibian)是可以生活在两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中的动物。Amphibian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amphi为两种,bian(bios)为生命,这是因为它们可以同时生活在陆上和水中。两栖动物是最早能在空气中呼吸的陆生脊椎动物,它们的生命初期有鳃,当成长为成体时逐渐出现了肺。

现生的两栖动物有4000多个种,分布比较广泛。两栖动物虽然能够水陆两栖,能适应多种生活环境,但其适应能力远不如其他陆生脊椎动物,因此它们的多样性也就远不如其他的陆生脊椎动物。现生的两栖动物只有3个目,其中以无尾目种类最为繁多,分布也最为广泛。而纵观两栖动物的历史,该家族可以分为三个亚纲,迷齿亚纲(Labyrinthodontia)、壳椎亚纲(Lepospondyli)和滑体亚纲(Lissamphibia)。迷齿亚纲是最古老的两栖动物,是早期两栖动物的主干,它们生存在泥盆纪到白垩纪。壳椎亚纲是古老而特化的早期两栖动物,仅生存于石炭纪和二叠纪。滑体亚纲从三叠纪一直延续到现代,包括所有现存的两栖动物,分为无足目、有尾目和无尾目三个目。

两栖动物是由总鳍鱼类的一支扇鳍鱼类(Rhipidistians)演化而来。最早的两栖动物牙齿有迷路,故被称为迷齿类。总的看来,总鳍鱼类与迷齿类两栖动物之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它们的骨架是相同的,它们侧肢骨的组成也是相同的。最古老两栖动物化石产自东格陵兰岛的泥盆纪地层,它们身体呈流线型,具有鳍、四条腿、强壮的脊椎骨、胸腔、骨盆带、环状胸骨长尾巴。这样的结构适应于在陆地上行走。产自宁夏中宁晚泥盆世地层的潘氏中国螈(S inoste ga pani)是目前亚洲已知唯一的一种鱼石螈类,化石为一件长约7厘米的不完整下颌骨。潘氏中国螈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现的第10种泥盆纪四足动物。

晚古生代的两栖动物与我们熟悉的两栖动物并不完全相似,它们的大小、形状和生活发生远远超过了今天两栖动物的情况。最早的两栖动物是出现于3亿6千万年前泥盆纪晚期的鱼石螈(Ichthyostega)和棘螈(Acanthostega),它们拥有较多鱼类的特征,如仍然保留有尾鳍。鱼石螈和棘螈代表了鱼类和两栖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但是新近的研究表明它们只是两栖动物早期进化的一个旁支,不是后来其他两栖动物的祖先类型,因此真正最原始的两栖动物尚待发现。

鱼石螈之后,两栖动物迅速分化,并在古生代的最后两个纪石炭纪和二叠纪达到极盛,这个时代也因此称为两栖动物时代。进入石炭纪,出现了能完全在地上行走的离片锥目(Temnospondyli)和石炭蜥类(Anthracosauria)。这两者出现的时间距离鱼石螈约有2-3千万年的时间间隙,这一间隙在脊椎动物古生物学上称为“柔默空缺”(Romers Gop)。

石炭蜥类是一支重要的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就是在晚石炭世从它们演化而来的。石炭蜥类主要生存于石炭纪至二叠纪初期,是一类大型的水生两栖动物。石炭蜥的名字源自希腊文,意思是“煤蜥蜴”,因为它们大部分的化石都是在煤系地层发现的。石炭蜥类中最著名的当属二叠纪的西蒙螈(S e ymo u ria)了,它们同时具有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但对于其到底是两栖动物还是爬行动物曾经存在争议,但随着西蒙螈蝌蚪的发现最后确认其是两栖动物。由于西蒙螈生活的时代要晚于最早的爬行动物,所以它们不可能是爬行动物的祖先。

离片锥目是原始两栖类的重要类群,它们极度分化、种类繁多,在石炭纪、二叠纪及三叠纪非常繁盛。它们能适应很多不同的生活环境,包括淡水、半水、两栖、陆地及近岸的海洋。化石记录分布广泛,在每一个大陆上都有发现。

在石炭纪,离片锥目包含了中等或大型的原始半水生生物,同时也存在一些较为进化的小型种类,后者很像蝾螈,其中一些仍具有像现今墨西哥蝾螈一样的外鳃。始螈(E o g yrin u s)是一种大型迷齿类,体长达4.5米,生活于距今2.95至3.22亿年前的欧洲。始螈的身体长长的像鳗鱼,头骨形状则像鳄鱼,是早期两栖类中最著名的代表之一。在石炭纪末期和二叠纪初期,离片锥目出现了几类具有粗壮四肢和脊柱的类群,它们中的一些开始适应陆地生活,如巨头螈;另外一些则是重型的半水生猎食者,如引螈。已知最大的两栖动物普氏锯齿螈就出现在晚二叠世,这是一种产自巴西的、十分壮观的两栖动物,其体长可达9米,体重达3吨。乳齿螈(Ma sto d onsa uru s)是生活在三叠纪的大型两栖动物,头骨长度就超过一米,主要生活在水中。在石炭纪和二叠纪还曾经生存着一类牙齿没有迷路的原始两栖动物,被归为壳椎亚纲。壳椎类多体型较小,非常特化,其中包括一些相貌奇特的成员,如石炭纪的蛇螈(Do lich oso ma)完全没有四肢,而二叠纪的笠头螈(Dip loca ulu s)有着独特的三角形的头。在二叠纪末大灭绝中,壳椎类全部灭绝了。

与现在的两栖动物不同,这些早期的两栖动物身上多具有鳞甲。在古生代结束后,大多数原始两栖动物灭绝,只有少数延续了下来,而新型的两栖动物则开始出现。新型的两栖动物体表光滑、没有鳞甲,皮肤裸露而湿润,布满粘液腺,被归入滑体亚纲。这种皮肤可以起到呼吸的作用,有些两栖动物甚至没有肺而只靠皮肤呼吸。最早的滑体两栖类是三叠纪的原蛙类,如三叠尾蛙(Tria d ob a tra ch us)。有尾目和无足目出现的时代更晚,有尾目出现于侏罗纪,而无足目到了新生代初期才有可靠的纪录,不过无足目特征比较原始,它们的起源时间可能更早。

三叠纪-侏罗纪的大灭绝杀死了几乎所有巨大的离片锥类,只有两类在南方的冈瓦那大陆幸存了下来,其中就包括短肢螈科,它们在侏罗纪再次变成体型巨大的生物。最后的离片锥目是巨大的科尔鳄(Ko o lasu ch u s),它们生活在白垩纪中期的澳大利亚。离片锥目并非现今两栖动物的祖先,它们没有留下延续到现在的后裔。

潘氏中国螈(S in o ste g a p a n i)

产地:宁夏中宁

时代:晚泥盆世,距今大约3.55亿年

潘氏中国螈是目前亚洲已知唯一的一种鱼石螈类,化石为一件长约7厘米的不完整下颌骨。潘氏中国螈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现的第10种泥盆纪四足动物。这一重要发现扩大了泥盆纪四足动物的古地理分布区域,将促使研究者重新审视四足动物起源、早期演化与扩散的已有假说,而且将亚洲地区四足动物的化石记录提前了近一亿年。

宽头远安鲵(yu a n a n su ch u s la tice p s)

产地:湖北远安县茅坪场

时代:中三叠世

宽头远安鲵的化石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个大头鲵类的完整头骨,十分宽扁,宽31厘米,长26厘米。

三燕丽蟾(C a llo b a tra ch us sa n ya n e n sis)

产地:辽宁省朝阳市北票上园镇四合屯

时代:早白垩世,距今约1.25亿年前

分类:无尾两栖类

三燕丽蟾的属名“Callobatrachus”中“Callos”(精美的)和“batrachus”(蛙、蟾)为希腊文,合意为“丽蟾”,原因是其保存了精美的化石骨架。种名“sanyan”为汉语拼音,取自辽宁的古地名“三燕”。三燕丽蟾的骨骼形态,已经与现生无尾两栖类十分相近,体长94毫米。三燕丽蟾是亚洲首次发现的无尾两栖类中最原始的盘舌蟾类化石,也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二种具完整骨架的中生代盘舌蟾类。

奇异热河螈(Je h o lo trito n pa ra d o xu s)

产地:内蒙古宁城县道虎沟村

时代:晚侏罗世

分类:有尾两栖类

天义初螈(C h u n e rp e ton tia n yie n sis)

产地:内蒙古宁城县道虎沟村

时代:晚侏罗世

分类:有尾两栖类

天义初螈与现生亚洲濒危的大鲵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因此又被称为“中生代的娃娃鱼”。目前已知最大的个体只有40多厘米长。初螈的化石分布广泛,除了道虎沟外,辽宁凌源、建平、建昌以及邻近的河北省青龙等地区都有分布。

道虎沟辽西螈(Lia o xitrito n d a o h u g o u e n sis)

产地:内蒙古宁城县道虎沟村 时代:晚侏罗世 分类:有尾两栖类

有尾两栖类化石在中生代十分稀少且多数残破,但近期我国在辽西及周边地区就报道了5属5种保存骨架化石的中生代有尾类。与世界其他地区有尾类相比,我国种类具有时代早、化石较完整以及分异度大等特点,对研究有尾两栖类的起源、早期演化和散布具有特别意义。

猜你喜欢

潘氏石炭化石
常吃西餐更容易患肠炎
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
同根同祖 两岸一家
乌马营潜山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沁水盆地南部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划分与聚煤作用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冀中坳陷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埋藏-生烃史控制因素
化石
冰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