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中句子声调运用之初探

2011-09-26潘鸣威1申2

关键词:平调音调声调

潘鸣威1, 邹 申2



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中句子声调运用之初探

潘鸣威, 邹 申

(1.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 上海200083; 2.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上海200083)

以Brazil音调系统中对声调的研究作为基本框架,研究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口语中的句子声调使用特征。发现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在各类句子声调的使用上没有显著性差异,总体上较偏向运用平调,显得表达过程中起伏不大;有时会对某些具有起伏声调的句子使用其他的声调,显示了其对声调与某些句子类型间的关联意识不够。对其中存在的原因作了探讨,并指出了今后研究声调与话语或是非言语之间交互作用的方向。

句子声调; 句子类型; 英语口语

二语音系,特别是声调的相关研究是国际上英语口语研究的主要焦点之一。已有大量的研究都以英语话语音调的功能及其交际意义为重点,对本族语者的英语声调进行系统研究。然而在我国,很少的研究聚焦于英语学习者在口头表达中声调的运用情况。本研究以文献[7-8]音调系统中对声调的研究作为基本框架,初探性地研究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口语中的句子声调使用特征,并对不同句子声调的使用情况作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一、文献回顾

在英语音调研究中,Brazil曾对音调系统提出了4个研究维度,如表1所示。这一系统试图从根本上去反映在自然状态下,话语所具有的语用功能以及即兴功能。正如McCarthy所指出,“这一音调研究系统不仅可使我们对话语音调的4个方面分门别类地分析研究,同时也可深究说话人在话语发生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的音调调节情况”。除了将这一音调系统的研究框架应用于本族语的音调研究外,大量的研究人员也已经开始运用这一框架去研究各种区域性的英语变体,如研究马来西亚英语、新加坡英语和意大利英语等等。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认为,如果需要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声调上的使用情况,则其分类亦可完全借鉴该框架中有关声调的分类。因此,本研究中依照该系统中对声调分为:升调、降调、平调、升降调及降升调。

表1 话语音调系统

Tab.1 Phonetics framework[13]

注:由于相应的汉语翻译还未在学术界达成一致,因此这里仍沿用英语原文的方式引述。

在这5种声调中有4种是可用来区分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的。其中升调和降升调用于体现已知信息,而降调和升降调用于展现未知信息。根据Brazil的解释,用于体现已知信息的降升调和升调的区别在于前者无需将说话双方对已知信息的范围再扩大,而后者则表明说话双方的已知信息或许只有部分重合,有必要将双方所知的信息再次激活。相反,用于展现未知信息的降调和升降调的区别,在于前者说明说话双方已经对信息的未知内容正在扩大,而后者则表明新的信息已经添加。第五种声调——平调,则有几种不同的功能。其中主要的功能是游离于以上对于已知或未知信息的处理,属于无需处理前两种情况。Halliday指出,平调只不过是一种日常行为语调形式。其他的4种声调往往具有某些特定的交际意义,但是相比较而言,平调就其对意义表达的促进作用显得十分有限。

通过研究话语音调,特别是对于声调的研究,可从不同声调本身所具有的某些特征来研究学习者口语性方面的表现。Chun从音调在不同维度上的切分出发将其分为了“语法功能”、“态度功能”、“语篇功能”以及“社会语言功能”。本研究在音调的切分上以句子层面的声调作为关注重点,因而着重对以上分类中语法功能和态度功能进行分析。音调语法功能的研究说明某些音调本身与语法结构相关。比如,一般疑问句往往使用升调,而在特殊疑问句则使用降调。对于音调态度功能的研究则说明了某些语调在传递信息过程中本身具有表明说话人态度的含义。Couper-Kuhlen在讲到这一方面的重要性时就提出,“语言学家的任务并非是判断声调与态度之间有没有关系,而是去探究其中有多大的关系”。从具体功能上,Cruttenden的研究指出,说话人如果在陈述句中使用了升调,则往往隐含一种“态度不明”(non-committal)或是“抱怨”(grumbling)的态度。本研究的这一指标将从不同声调的频数和相应的交际功能展开,以此来描述学习者使用不同声调句子的宏观与微观层面的表现。

二、研究设计及研究问题

(一) 研究设计及工具

首先,自行建立了学习者口语语料库。在建库前充分考虑了所选语料样本的代表性,其中包括学生的水平和地域分布。根据学生是否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 4和CET 6)和所在学校是全国重点还是地方院校,选取口语语料。通过CET 6笔试的同学归入高水平组(A组);通过CET 4笔试但未通过CET 6笔试的同学,归入中水平组(B组);未通过CET 4笔试的同学归入低水平组(C组)。在院校选择上,尽量做到地区平衡、分布多样,共选取了7所院校(4所为全国重点高校,3所为地方高校)。在重点院校和地方院校中各收集各组的语料样本25个,总计150个。每个样本为约5分钟的小组讨论(学生较为熟悉的校园生活话题等),每组2~4位学生不等(共约500名学生)。这样,本库的库容约为750分钟左右的口语语料,经转写,本库约为10万字词。

为统计学生口语中的声调,先使用多模态标注工具ELAN软件(3.7.1)(http://www.lat-mpi.eu/tools/ elan免费下载)对此进行标注。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标注是基于转写文本中以句子为单位的声调判断和标注。为保证标注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首先对标注人员培训,然后进行试标注,再由研究人员先后两次检查核对。标注完成后,将标注文件导出并通过WordSmith(5.0)软件对各水平组学生的各类声调频数加以提取,由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比较。

(二) 研究问题

基于以上的研究设计,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从总体上看,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口语中各类句子声调的使用上有何特征,其使用各类句子声调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如何。(2)各水平组学生在各类句子声调的使用上是否存在异同。

三、研究发现

表2列出了全样本中各类句子声调的使用情况。从均值来看,学生用得最多的是平调,平均每个样本中平调的使用频数达到18.08次之多。居第二位的是降调,均值为14.05次。升调与升降调的平均频数基本相当,分别为4.54次和4.23次。学生使用最少的声调是降升调,平均在每样本中的使用频数不到1次。此外还可发现,每种声调的最小值均为0次。换言之,在每种声调中都可以找到其频数为零的样本,即使是平均使用频数最高的平调也不例外。

表3列出了各组声调指标的描述统计量。A组在降调、降升调以及平调的使用上均居于首位,C组在升调和升降调上排名第一,B组则基本游离在各声调指标上的中间位置。

表2 全样本声调指标的描述统计量和组间方差齐性检验

Tab.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sentence tones and Levene statistics across the proficiency groups

表3 各组声调指标的描述统计量

Tab.3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sentence tones in each proficiency group

为检验各组在各类声调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运用方差齐性检验,发现各组在不同的声调指标上均为方差齐性(>0.05,见表2),因此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继而对5种声调逐一分析。

首先是降调。如表2所示,降调是使用频数较高的一种声调。如图1所示,虽然降调的总频数较高,直方图的分布显示出右偏,说明较少使用这一声调的样本数也较多。以句子类型而言,有很多句子在一般的情况下需要使用降调来完成。本研究通过检索发现学生会在大多的特殊疑问句中使用降调。然而,在提取了学生所有使用降调的句子并通过几级的检索后却发现,学生在某些应使用别的声调的句子上也使用了降调。如图2所示,作为一般情况下应该使用升调的一般疑问句,学生却在声调上选择使用了降调,也有学生还在征询说话对象意见或是展开话轮的时候也使用了降调。

图1 降调的频数直方图

第二,降升调。降升调是所有声调指标中使用频数最低的一项。从图3中也可发现,在所有150个样本中有接近80个样本无任何降升调的发生,这足以说明很大比例的学生基本上未使用该种声调。提取使用降升调的句子后可发现,学生使用降升调的一个特征是在句子的尾部带有附加信息,表示征询他人的意见。基于这一特征,本研究反过来去检索类似于尾部带有附加信息的句子,观察学生在这些句子声调上的使用情况。却发现从这些具有附加信息句子声调的运用来看,学生对其中一部分使用了其他的声调来完成(图4)。

图3 降升调的频数直方图

图4 附加疑问句声调使用情况的部分索引行

第三,平调。无论是从全样本中的平调频数,还是从各组在不同声调上使用平调的比例来看,平调是学生使用最为频繁的句子声调(其均值占所有升调的43.35%)。从图5的直方图中可发现,平调的使用基本呈正态分布,这也说明学生不仅较多地使用该声调,且其频数也有着较为平衡的分布。通过对平调使用情况的多次检索,可得出学生使用平调时两大特征。一是平调的过多使用。学生在大量疑问句的声调选择上较多地使用了平调。二是学生在部分迟疑或填充语上使用平调,如en等表示停顿的词。

图5 平调的频数直方图

第四,升调。如表2所示,升调正好位于中间的排名,但与排名第四的升降调接近。这说明,总体上学生对升调的使用也较少。从图6也可看出,绝大多数样本在升调使用的频数上向零趋近,整体显示出右偏,表明大多样本较少使用该声调。通过检索,发现学生在一般疑问句的声调运用上较为理想。

图6 升调的频数直方图

第五,升降调。升降调的绝对频数和在样本间的分布(见下页图7)均与升调的情况接近,这也说明总体上学生不常用升降调。从句类而言,升降调常见于两种句子中。一种是具有疑问性质的选择疑问句,另一种则是具有多个并列结构的陈述句。如果是选择性的疑问句,那么句子的前半部分往往采取升调,而在后半部分使用降调。同样,如果一个陈述句是并列性的展示性内容,那么除了并列结构的最后一项应采用降调以外,前面的各项一般均应以升调完成。然而,通过检索发现,在为数不多的升降调的句子中,只有少量的选择性疑问句和并列性陈述句。

图7 升降调的频数直方图

四、讨论

句子的声调是反映英语口语语音起伏变化的重要指标。以下的讨论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从声调频数之间的对比和丰富性所反映的使用情况,二是从句子结构与不同声调之间的关系所反映的使用情况。就前者而言,如果起伏很小,则在英语口语的交际过程中会无助于交际的开展,会给人冷淡无味的感受。而后者的主要依据是句子类型与声调的相关性,如果学生在某个类型句子上错误地使用了某一声调,那么就交际的有效性而言也会受到影响。总体上本研究认为,学生的英语口语无明显的起伏变化,在声调的使用上正确与不妥平分秋色,并且不同水平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再来看各种声调的使用。首先是平调。研究发现,学生在平调上的使用占到所有声调的近50%,有过多使用的趋势。其中可能存在两个原因。其一,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充分意识到自身作为讨论成员的身份。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本研究在收集数据前已经告知学生讨论的内容,因而其在小组讨论时往往急于将自己准备好的内容脱口而出,一定程度上造成其大多数的句子以没有声调起伏的平调来完成。这与刘芹在研究中国大学生口语水平的评估结果基本一致。其二,大量平调的出现与学生本身的母语也存在一定的联系。汉语就音律切分而言,属于音节节拍语言(syllable-timed language),字与字之间在音律切分上的时间是等长的。因此,学生会通过母语向英语的迁移将每个孤立的单词运用同一种声调,继而造成平调的结果。那么,如果这些单词组成句子,这些句子在学习者的英语口语中也会变为平调。研究发现了一些只有独个单词表示迟疑或是停顿的表达,且在这些表达中学生往往会使用平调。Goh在对新加坡英语的调查中也发现,以汉语为背景的新加坡人在其英语口语中存在迟疑性表达发生平调的现象,并且也将其归因于汉语语音系统对英语口语输出的影响。

接着讨论降调和升调。这两种声调作为音律上相反的声调,应该在频数的分布上基本平衡。然而,学生对降调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多于升调,并且在句子类型和声调的选择之间存在偏差。在升调的使用上,学生基本可在一般疑问句上使用升调,但有时也会用升调去处理特殊疑问句。诚然,降调的大量使用与本族语者基本相当,这无可厚非。但学生在升调上的过少使用主要是由于其对何种句子,特别是疑问句变体应使用何种声调把握不足。需指出的是,学生对疑问句的变体,尤其是以陈述句语序作为一般疑问句的变体的语调仍使用降调来完成。

最后讨论升降调和降升调。以往相关研究认为,附加疑问句较多使用降升调,而选择疑问句和具有信息展开功能的并列结构陈述句较多使用升降调。本研究发现,学生使用降升调极少。这与学生在英语口语输出中缺乏附加疑问句或是附加信息的句子不无关联。当然,相关研究也发现在英语本族语者和香港英语学习者中,这种声调也较为鲜见,因此本研究的发现也可以理解。然而,升降调作为英语中常见的句子声调,在本研究发现中所占的比例较小。本研究认为学生的展示性并列句较少,并且一般不会使用信息量大的并列结构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需要表达一定的信息量,学生也往往会选择若干个小的短句来完成。

五、结束语

本研究以Brazil对于声调的分类为研究框架,结合声调与句子类型的关系,着重描述了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中声调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总体上学生较多使用平调,并且各水平程度之间的学生在各声调的使用上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任务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学生对小组讨论任务的认识不够,没有将自己的角色纳入到小组讨论中去,造成语调平缓,无明显起伏。第二,学生对某些语调与句子类型之间关系的掌握比较理想,但是仍存在混淆的现象。这主要体现在处理各种疑问句及其变体的声调处理上。第三,学生在内容层面受到内容表达的限制,对具有一定意义生成功能的句型使用相对较少。这直接导致该类型句子的相应声调也较为鲜见。本研究只是初探性地研究了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中的声调,还未对学生如何用其他手段来交互性地实现交际目的展开进一步的研究。这些声调与其言语内容以及非言语的行为等都是今后聚焦学习者英语口语声调研究的切入点。

[1] Leather J. Second language speech research: An intro- duction[J]. Language Learning, 1999, (S1): 1-56.

[2] Cauldwell R T. Streaming Speech: Listening and Pronunciation for Advanced Learners of English[M]. Birmingham: Speech In Action, 2002.

[3] Coulthard M, Montgomery M, Eds. Studies in Dis- course Analysis[C]. London: Longman, 1981.

[4] Coulthard M, Brazil D. The place of intonation in the description of interaction[C]//In D. Tannen Ed. Analy- zing Discourse: Text and Talk. Washingt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81: 94-112.

[5] Hewings M, Ed. Papers in Discourse Intonation[C]. Birmingham: English Language Research, 1990.

[6] Sinclair J, Brazil D. Teacher Talk[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7] Brazil D. The Communicative Value of Intonation[M]. Birmingham: English Language Research, 1985.

[8] Brazil D. The Communicative Role of Intonation in English[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9] McCarthy M. 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 her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114.

[10] Hewings M. Problems of intonation in classroom inte- raction[J]. Guidelines, 1986, (1): 45-51.

[11] Goh C.The level tone in Singapore English[J].English Today, 1998, 14(1): 50-53.

[12] Goh C. A discourse approach to the description of into- nation in Singapore English[C]//In A. Brown D D & L E Ling, Eds.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Singapore: Resea- rch on Pronunciation. Singapore Association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2000: 35-45.

[13] Hewings M, Caldwell T t. Foreword[C]//In Brazil D, Ed. The Communicative Role of Intonation in Englis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i-vii.

[14] Halliday M A K. A Course in Spoken English: Into- na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15] Chun M D. Discourse Intonation in L2: From Theory and Research to Practice[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2: 15-45.

[16] Pierrehumbert J. The Phonology and Phonetics of English Intonation[D]. USA: Unpublished Ph.D thesis, MIT, 1980.

[17] Pierrehumbert J, Hirschberg J. The Meaning of Into- national contour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Discourse[C]//In Cohen P, Morgan J, Pollack M, Eds. Intentions in Communication, Cambridge: MIT Press, 1990: 271-311.

[18] Crystal D. The English Tone of Voice[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5.

[19] Crystal D.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20] O’Connor J D, Arnold, G F. Intonation of Colloquial English: A Practical Handbook (2nd edition)[M]. Lon- don: Longman, 1973.

[21] Couper-Kuhlen E. 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Prosody [M]. London and Tuebingen: Edward Arnold and Nie- meyer, 1986: 173-174.

[22] Cruttenden A. Intonation (2nd ed.)[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3] Bolinger D L. Pitch accent and sentence rhythm[C]//In Abe & Kanekiyo, Eds. Forms of English.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138-180.

[24] Bolinger D L. Two Kinds of Vowels, Two Kinds of Rhythm[M]. Bloomington IA: University of Indiana, 1981.

[25] 刘芹. 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研究[J]. 现代外语, 2008, (1): 83-89.

[26] Platt J, Webber H, Ho M L. The New Englishes[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

[27] Cheng W, Greaves C, Warren M. A Corpus-driven Study of Discourse Intonation[M]. Amsterdam/Phila- 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8.

A Tentative Study on Chinese College EFL Learners’ Employment of Sentence Tones in Spoken English

PAN Mingwei, ZOU Shen

(1.,,,; 2.,,,)

With the categorization of tones in the phonetics framework proposed by Brazil (1985, 1997) as the rationale, the present study tentatively investigates the features of tones at the sentence level by Chinese college EFL learners. The study finds that regarding the employment of sentence tone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learners of various proficiencies. On the whole, learners tend to overuse level tone, revealing there is not much acoustic fluctuation in their expression. In addition, they are also likely to misuse the sentence tones for some particular sentence patterns, an indicator that their awareness of linking sentence patterns with tones needs enhancing. The study makes in-depth discussions on the possible reasons for the research findings and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of studyin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one and verbal or nonverbal channels for further research.

;;

H310.42

A

1009-895X(2011)01-0024-06

2010-12-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资助项目(09CYY017)

潘鸣威(1982-),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料库语言学,语言测试。E-mail: ernestpan@163.com

猜你喜欢

平调音调声调
非遗传承视角下菏泽大平调传承人才“四位一体”培养研究
声调歌
拼音宝宝扛声调
菏泽大平调的传承及保护策略研究*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听力障碍幼儿音调异常矫治的实施建议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RCM维修管理模式在平调系统设备维修中的应用
大平调的继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