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教学模式在乒乓球普修课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2011-09-26简志芬杨红亮
简志芬,杨红亮,高 嵩
(黄冈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目标教学模式在乒乓球普修课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简志芬,杨红亮,高 嵩
(黄冈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和教学实验法,对目标教学模式在乒乓球普修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表明:在乒乓球普修课中实施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其教学效果优于常规教学.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发挥了学生的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形成性评价及“反馈—矫正”策略,有利于学生对运动技术的学习与掌握,为教师的再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目标教学模式;乒乓球;教学目标;形成性评价
目标教学理论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布卢姆为代表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掌握学习策略和教学评价为指导,而形成的一种对教育实践具有直接的、重要指导意义的新型教学策略[1].它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中的目标分类具有结构性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不但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力支持.而且可以指导学生的学习,即可以给学习者提供特定教育目标的学习方法.
本文通过对“目标教学模式”在黄冈师范学院乒乓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实验研究,以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突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以验证在乒乓球技术教学中运用目标教学模式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1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从中国期刊网上,查阅有关目标教学、乒乓球等教学理论的相关著作3[1-3]部,研究文献多篇[4-7],进行研究与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2)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黄冈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乒乓球普修班体育教育专业08级两个男生班(每班35人)为调查对象.并作为本研究的实验班与对照班.
(3)数理统计法.将教学实验前测、后测数据输入计算机,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处理,使实验结果得以量化,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4)实验法.2010年3月至2010年7月,随机抽取黄冈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乒乓球普修体育教育专业08级两个男生班(每班35人)为实验对象.根据目标教学理论,实验班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验证目标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在提高乒乓球教学质量和效果上的显著作用.
2 教学实验
2.1 实验条件的控制
(1)实验前,对两班学生的3项基本技术单项成绩数据进行T-检验,确认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实验前具有较高的匹配性和齐同性,对非实验因素进行有效控制.(2)为了避免“霍桑”效应,两班的乒乓球基本技术测试都由黄冈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球类教研室3名乒乓球教师采用单盲法采集.(3)实验班教学采用目标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其他教学条件,如:教学内容与进度、场地、器材等均相同.两个班的课程教学均由作者担任.
2.2 实验测试指标与方法
测试指标.测试指标包括:乒乓球基本技术.乒乓球技术考核三个项目分别是正手近台对攻:在右1/2台范围内正手斜线对攻1m in,计算考生在1m in内连续对攻的总板数,失误不扣分,两人一组,2次机会.反手对推:在左1/2台范围内反手斜线对推1m in,计算考生在1m in内连续对推的总板数,失误不扣分,两人一组,2次机会.反手快搓:在左1/2台范围内反手斜线快搓1m in,计算考生在1m in内连续快搓的总板数,失误不扣分,两人一组,2次机会.
测试方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前后进行乒乓球基本技术的测试,测试数据由黄冈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球类教研室3名乒乓球教师采集.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班进行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调查.
2.3 实验的设计与步骤
根据教学论和教学设计程序的理论,参考目标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步骤,结合乒乓球课程特点,同时考虑教学的实际情况,详细制定了本实验中将目标教学模式运用在普通高校乒乓球课程上完整的教学设计流程图.整个流程图分为三大部分:目标制定、课堂教学、教学评价.三个部分各自独立,目标制定是前提,课堂教学是重点,教学评价是结论.但是三个部分又相互联系,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都要以目标为中心;而教学目标则必须依靠课堂教学来实现,以教学评价为检测手段;同时三大部分形成一个完整、双向,具有反馈—矫正功能的流程图[3](图1).
课堂教学步骤的设计(以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教学为例)如下:
课时目标的制定.正手攻球是攻球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乒乓球普修技术考核的主要内容,教学大纲分配了8个学时的教学来完成攻球教学,其中用6个学时来完成正手攻球的教学目标.其教学目标要求:达到动作完整、正确,击球速度及步法移动快,落点控制好,同时要求达标板数在40板以上(每分钟).为完成正手攻球学习的总目标,把正手攻球技术的学习安排到8课时中进行教学,平均每节课用时35分钟,共计280分钟.每次课都设定课时目标任务.
依此,在进行其他技术如推挡球技术的教学、搓球技术以及其他技术的教学时,制定出各项技术教学的总目标和课时教学子目标,分别实施到每一堂课的教学当中.学生通过课中的各子目标的完成,从而达到课时目标要求;进而完成各项技术的学习目标,并最终实现乒乓球普修课教学总目标的达成.
课堂教学策略.目标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课堂教学策略上的不同,具体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上.在进行目标教学模式的具体课堂教学时,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展示课时目标,让学生明确每一个小目标及其练习顺序;然后,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练(通过交流、讨论、进行互帮互助,尤其是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对学习能力稍弱的同学予以帮助),按目标先后顺序进行目标达成练习;然后通过教师在练习中的测评或集体测评对学生所学目标进行第一次形成性评价(课堂练习中进行).测评达标的同学进行提高性练习,未达到目标要求的同学,在教师的协助下,通过组内交流、讨论和互帮互助,进行矫正性练习,直到完成原目标任务,即通过第二次形成性评价.
当有95%的同学达到目标要求时,方可进入下一目标学习.以此类推,直到完成整个课时目标为止.
教学评价的运用.诊断性评价的运用:在教学前进行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技术水平等学生相关基本信息,为教学策略的实施提供依据.形成性评价的运用:当大多数学生对单元教学目标基本达到掌握标准之后,进行不记分的单元测试.测试时,教师指出学生技术动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让其记录在事先准备好的形成性评价表格内.教师除了让学生明白技术上的欠缺,还要从“反馈—矫正”程序源中选出相应的矫正措施,供学生进行课外练习时参考使用.终结性评价的运用:各项技术的终结性评价在期末按乒乓球普修课技术考核标准进行.
在对照班的教学中,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法即讲解—示范—练习—纠错,进行教学,其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教学任务、教学进度与实验班一致.与实验班不同的是课堂教学操作与步骤的实施上.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结果
(1)实验前两班3项基本技术(见表2)
表2 实验前两班3项基本技术单项成绩对照
表2 实验前两班3项基本技术单项成绩对照
测试项目 实验班(N=35) 对照班(N=35)t P正手近台对攻9.45±1.39 10.70±1.17 -1.617 >0.05反手对推 9.20±1.41 9.10±1.24 0.156 >0.05反手快搓10.35±1.23 10.00±1.55 0.701 >0.05
表二是实验前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正手近台对攻、反手对推和反手对搓3项基本技术单项成绩的T-检验,统计结果显示P值>0.05,说明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3项技术无显著性差异.
(2)实验后两班基本技术测试比较(见表3).
表3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3项基本技术成绩对照
测试项目 实验班(N=35) 对照班(N=35)t P正手近台对攻17.36±1.16 15.84±1.28 2.183 <0.05反手对推 17.78±1.13 14.39±1.25 3.247 <0.05反手快搓16.96±1.28 15.38±1.54 2.328 <0.05
从表3可以看出,在经过为期54学时的目标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三项基本技术的学习成绩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均呈现出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实验班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
3.2 分析与讨论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班无论在三项基本技术还是理论考核成绩方面均优于对照班,呈显著性差异;证明了在乒乓球普修课中实施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其教学效果优于常规教学.分析其原因如下:
目标教学模式的教学指导思想对技能掌握的影响.与传统教学相比,目标教学模式摒弃传统的学生观,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把人人都有能力掌握、人人都能掌握的信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这种学生观的贯彻执行主要体现在目标教学模式的三个核心要素上.首先,目标的设置为形成性评价提供了标的参考,其次,形成性评价是课堂上师生之间信息反馈的主要方式,是施行反馈—矫正教学策略前提保障.三者作为一个整体,缺一不可.目标教学模式正是通过三者的这种整体效应,充分体现了人人都能掌握的教学理念.
目标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设置对学生技能掌握的影响.在目标教学模式教学中,我们将乒乓球教学目标分为许多许多循序渐进的子目标(小步子),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已有的水平,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学目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目标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策略对学生技能掌握的影响.实验中目标教学模式的“反馈—矫正”教学策略,不仅通过不断地利用“反馈—矫正”手段,让学生的学习误差在课堂上及时地得到矫正,而且,当大多数学生对单元教学目标基本达到掌握标准之后,进行不记分的单元测试.教师除了让学生明白技术上的欠缺,还要从“反馈—矫正”程序源中选出相应的矫正措施,为学生顺利进行课外矫正练习提供保障.
教学中以每一个完整动作的动作环节和每一个学习单元的一套内容与目标的明细规格为基础编制而成的形成性测试,有利于教师和学生获得教与学的准确的反馈信息,从而有利于做出正确的教与学的决策,充分地发挥了反馈强化的职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使整个学习过程结构化、系统化.以多种形式的矫正方式和途径提高了矫正的效果,体现了集体化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正手攻球教学时,为完成1分钟对攻50次的教学总目标,我们把分成七个练习步骤逐步完成,在每一个练习步骤中,教师都会利用语言、示范等手段把学习信息反馈给学生,使学生及时地矫正动作,当完成“定点对推挡来的球进行练习”教学步骤后,进行不记分的单元形成性评价测验,对少数没有达到目标要求的同学,根据反馈-矫正源,指出矫正措施,帮助学生进行课下补偿性练习,达到及时矫正的目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在乒乓球普修课中实施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其教学效果优于常规教学,证明了在高校乒乓球普修课教学中运用目标教学模式是可行的.
(2)目标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的的制定,对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在课上的行为指向都起到了很好的先导作用.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学生追求更高目标的动机,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发挥了学生的潜在能力,提高了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
(3)目标教学模式的形成性评价及“反馈—矫正”策略,为学生学习的掌握以及教师的再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有利于学生对运动技术的学习与掌握.
4.2 建议
(1)目标教学模式在不改变班级集体教学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符合体育教学的发展规律以及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进而可以推广到其他学科中加以应用研究.
(2)教学目标是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实施的首要环节,目标保证具体、可测,且要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单元中.形成性评价既是为了改进教学,也是让每一位学生意识到教师对自己学习的关注,从而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3)建议高校体育教师在乒乓球教学单元目标的构建和进行目标教学方面就教学目标构建的科学性、实效性以及可操作性继续加强研究.
[1]邵慧芳.目标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乒乓球课程中应用的实验与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吴忠霞.目标教学在我国中小学实施的回顾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赵冬敏.“目标教学”在高校公体排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李源,张彬.布垆坶“掌握学习”教学理论对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启示[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212-213.
[5]张婷婷.布卢姆“掌握学习”教学理论解读[J].现代教育科学,2009,(4):60-62.
[6]何妍.目标教学模式在茂名学院网球普修课中的实验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7]周生灵.目标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设计步骤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25-128.
[8]章巨焕.现代体育教学思想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125-128.
[责任编辑 牛怀岗]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rget teaching in common table tennis course’technology teaching,based on literature and data,mathematical statistics,questionnaire surveymethod and the teaching experiment,and the results show as the following: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rget teachingmodel in common course of table tennis,teaching ismore effective than conventional one.The hierarchy of teaching target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initiative of students,exerted the students’potential skills and presented the better results.Formative evaluation of the target teachingmodeland“feedback-correct”strategy provide a strong guarantee for students to learn and teachers to re-teaching which is conducive for students to learn and master athletic skills.
Key words:target teachingmode;table tennis;teaching objective;formative evaluatio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rget Teaching in Common Table Tennis Course’Technology Teaching
JIAN Zhi-fen,YANG Hong-liang,GAO Song
(Sports Department,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Huanggang 438000,China)
G846
A
1009—5128(2011)02—0082—04
2010—12—22
简志芬(1977—),女,湖北鄂州人,黄冈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杨红亮(1973—),男,河南周口人,黄冈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