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有故事一线出英才记洛阳石化化工车间主任任中亮

2011-09-24李静涛

河南化工 2011年1期
关键词:车间职工装置

文/李静涛

·人物·

基层有故事一线出英才记洛阳石化化工车间主任任中亮

文/李静涛

温和的笑容,帅气的五官,这是任中亮留给人的第一印象。作为洛阳石化化工车间的主任,他 以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知识和独特的管理方法,将这个素有“化工生产装置航母”之称的“老大难”P T A装置治理的井井有条,生机盎然。

心血浇开技术花

化工车间P T A装置采用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B PA m o c o专利技术和工艺包,是以P X为原料生产纤维级P T A的成套装置,具有工艺控制复杂、设备操作难度大、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装置1998年建成时,任中亮作为第一批生产骨干调入这个新装置,从项目筹建、工程施工,到开工生产、扩能改造,一干就是十几年。可以说他是与P T A装置一起成长起来的,见证了P T A装置所有建设成就的青年才俊。

从一名大班长到设备工程师再到生产主任、设备主任,乃至现在的车间主任,任中亮从最底层的管理者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过来,所以他对于装置的熟悉程度无人能比。在他干设备工程师的那段日子,凡是与他接触过的人,不管是车间职工,还是到P T A装置检修的外单位人员,都领教过他的耐心与固执。只要是他认为重要的设备、重要的维修工序或操作步骤,他就会一直盯在现场,不容任何人有半点马虎,直到工作最后完成;而后他会再把所有问题确认、确认 、再确认,直到认为问题真正被解决了才会放心离开。他常说:“P T A装置玩的就是设备”,设备运行正常与否是装置能否正常生产的命脉,不能有半点马虎。从P T A装置开始投产的那一天,任中亮就与大大小小上千台设备结下了不解之缘。任中亮每天在装置现场巡检不少于2个小时,风雨无阻,开工以来,他共发现设备隐患400余起,避免重大设备事故20余起。

作为装置设备的“保护神”,不只是要保证设备的安、稳、长、优运行,而且还要系统地优化设备运行,保证设备最大限度和最高效率地发挥作用。在解决设备日常生产问题的同时,他结合生产实际,解决了诸多生产难题。经他提出并主要参与实施的“B G 501叶轮扩大改造方案”,成功解决了三台高速泵不能并联运行的问题,使精制单元的生产负荷高达110%,年创利润450多万元,开国内同类装置高效运行之先河。经过仔细的分析和研究,他对P T A装置的10台旋转阀的轴封进行优化和改造,使轴封寿命由原来的7天延长至3个月,解决了一直困绕装置平稳运行的旋转阀漏料问题,每年节约备件和维修费用50多万元。由他建议并参与实施的“大型机组联锁信号加延时的改造方案”成功地避免了由于假信号造成的机组停机、装置停工等现象的发生。他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对空冷风机进行改造,使运行周期由原来的90天延长到5年。多少次为了解决各种设备问题,任中亮连续几个月没休过礼拜天、节假日,对问题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记录,直到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装置的每一次检修,他都不分昼夜地工作在现场,对每一台设备、每一个备件的质量、型号、数量都严格把关,确保检修质量关。多少次面对家庭与工作之间矛盾时,他选择以工作为重。

担任车间的生产主任后,他以装置的扩能改造为主线,突出现场管理和职工的培训工作,在装置边施工边生产的严峻形势下,月月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针对装置扩能改造中出现的大量由于设计、制造、施工衔接不到位而严重影响扩能进度的问题,一方面加强整理、汇报,一方面组织一些技术好的职工与施工单位一起进行现场整改。经他发现的空压机B C 101A设计配管错误、料仓B F 500A/B重大施工隐患等重大设计、施工、安全问题30多项,实现扩能管线268个碰头点无一错项,于2003年6月26日实现装置扩能改造后一次投料成功,达到设计生产负荷。同时装置实现高负荷生产,月完成P T A产量2.95万吨,创历史新高,并通过优化工艺操作条件使装置扩改后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同类装置先进水平,年增效益5000万元。

理清思路搞革新

P T A装置工艺复杂,设备的高故障率已经成为装置长周期运行一大障碍,自从担任起车间主任后,任中亮扑下身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案。

“抓生产平稳,促指标提升”是他2010年提出的两个工作目标。为此,他组织管理人员几次南下,外学仪征,内练苦功,利用4月份停工检修之机新上了两个投资小见效快的节能项目,分别是蒸汽凝液系统改造和空压机循环水串级改造项目,改造后年可降低1.0MP a蒸汽消耗16000~20000吨,降低装置 能 耗3.74~4.67k g标 油/t P T A,年创效益500万元以上;同时小时减少装置循环水消耗1000吨,年降低循环水消耗770万吨,降低能源消耗1100吨标煤,降低装置能耗2.36k g标油/t P T A,年创经济效益220万元。能耗由200 9年的176. 1 3标油 /t P T A降低 到 2010年 的153标 油/t P T A,醋酸单耗由原来的47k g/t P T A降 至45k g/t P T A,年节约醋酸600多吨。他本人也先后获得“洛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石化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

“抓生产与抓名片同步”也是他上任之初提出的新思路。P T A装置是一个生产粉料的开放式装置,日常酸碱作业多,生产维护管理难度大,要想保持装置的整洁非常困难。任中亮将打造装置闪亮名片与安稳长优生产摆在了同等位置,生产平稳的同时组织职工搞好装置卫生。车间从整治现场跑、冒、滴、漏入手,依靠严细的管理出成绩,发现有酸碱泄漏,或是粉料飘料,立即汇报车间,责令当班班组联系进行处理。处理不了的,采取临时措施,减少污染面。目前,四个班组都有自己的责任区域,定时清洁打扫,每周进行检查评比,奖优罚劣。针对P T A装置低、老、坏问题突出,加大整改力度,坚持整改旧的,不产生新的,对氧化过滤、干燥区域的老大难问题,他组织成立了整改小组,提高整改频次,责任到人,杜绝乱排乱放,使现场环境得到较大改观。现在,装置里跑、冒、滴 、漏的现象变少了,由单纯的卫生管理转化为清洁生产,T P M精细化设备管理和两张名片打造活动,推动着化工车间向着花园式装置迈进。

创新管理求发展

作为一名车间主任,不仅要具备高超的驾驭装置能力,还要有娴熟的管理经验,任中亮在两方面都堪称“高手”,人性化的管理让车间职工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在满足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改变职工休假方式,既解决了部分职工家里有急事而不能请假休息的弊端,也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发现职工情绪不稳,他主动谈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他提倡 “四个安全教育”:无事当有事的居安思危安全警示教育;小事当大事的防微杜渐教育;昨天事当今天事的前车之鉴教育;别人事当自己事的自我警示教育。使职工自我检查、自我剖析,自我反省,从而避免了各类隐患的发生。

为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他开动脑筋研究制作了安全警示自检牌。自检牌就设在通往主装置的路口,正中是一面亮闪闪的镜子,职工在进入装置作业前可对照镜子进行劳保佩戴的检查,右边是几行安全提示:安全帽戴好系紧,进入噪声区戴好耳塞,进入粉尘区戴好口罩,着装符合要求,携带必要的工器具,遵守H S E管理制度。左边还有几行温馨小提示:父母望你遵章守规,妻儿盼你毫发无损,关注安全,关注生命。 设计新颖的自检牌充分诠释了劳保佩戴的重要意义,尤其像化工车间这样一个经常涉酸涉碱作业的场所,佩戴好护目镜和防酸碱手套是安全的最底线,有了这面自检镜和旁边的温馨小提示,职工在作业前就能十分容易地避免许多习惯性违章,抓好安全防护的第一关。车间也通过安全自检镜这面有形的镜子,在职工心中竖起一面无形的镜子,让职工在日常操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自检自省,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任中亮提倡先进行危害分析,称之为“J H A分析”,通过填写J H A表格,列出注意事项,使作业中有重点有预防,从而比较安全顺利的完成作业。此项分析也成为化工车间安全工作的一大特色,在全厂范围内得到推广。日常作业前,车间选取代表性的操作,列出J H A危害分析内容,每周出四个案例,分别利用四个班组上白班的时间进行分析。在每天的交接班后,由当班班长主持,按照安全工程师给出的题目,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将其补充完整,在讨论过程中,偏重直接作业人的危害识别,让大家都对此项作业有充分的了解,从而避免了事事由班长亲自去监护的不利局面。安全员每周在调度会上结合分析情况,进行小结,将成功的经验共享,对不够完善的分析补充说明,最终达到借鉴和指导的目的。班前J H A安全教育,时间紧凑,形式灵活。职工们反映:对装置的共性问题了解的更全面了,对一些事件的处理也比较清楚了,现在进行作业,更有信心了。 化工车间职工在进行操作时,每个人都装有一本《P T A装置日常作业指导书》的小册子,这本被称为“口袋书” 的小册子就是在任中亮的主持下,由车间技术人员精心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它汇集氧化和精制单元中最具代表性的三十项日常作业的指导,比如压送催化剂、在线冲堵、关键氧表校验、切换操作、酸碱作业、倒泵等的指导。之所以将其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的文字内容,就是让职工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摒弃经验主义,以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导生产,“口袋书”也成为装置安全生产的宝典。职工在进行日常作业时,随时翻看,逐条对照操作,避免了生产上的误操作。

都说基层苦,基层枯燥,但基层却蕴含着最鲜活的故事。任中亮这个扎根基层十几年,从基层走出来的管理人才现已成为洛阳石化的中坚力量,放眼望去,也正是许许多多个基层英杰共同铸就了洛阳石化的辉煌!

猜你喜欢

车间职工装置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SBS装置VOCs排放控制探讨
招工啦
“扶贫车间”拔穷根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轰趴装置指南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把农业搬进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