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普世价值
2011-09-22张承洪
当前,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非常激烈,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经对此问题有过相关论述。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不存在普世价值。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正确地认识普世价值和客观地看待争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全球推广是“普世价值”及其争论的真实面目。然而,“普世价值”一到中国,就发生了变异,其内涵由属于西方价值观的“民主、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扩大到道德领域和生态环境领域,这种变异就使得人们很难看清“普世价值”的真正面目,但是“普世价值”这个概念却保留下来了。本文通过对普世价值争论的分析,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本考察来分析普世价值及其争论,使我们能清楚地认识到普世价值的本质。
一、阶级社会中不存在超越国家和民族的普世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社会中,在阶级利益的驱使下,是不存在超越阶级的价值观的,因而,不存在超越一切国家和民族的“普世价值”。
在阶级社会,经济基础(生产资料)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其上层建筑也占统治地位,分工出现了单个的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共同利益”以国家的形式出现,从而使统治阶级的利益和价值观获得了“貌似”的“普遍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析道,在国家作为共同体利益代表的形式下,“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君主政体相互之间的斗争,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等等,不过是一些虚幻的形式——普遍的东西一般来说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的真正的斗争。
统治阶级获得“普遍利益”的形式后,在思想上必然也寻求“普遍的”形式,在取得这种“普遍的”形式后,其阶级实质被掩盖。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而,在考察一个社会的思想时,不可将统治阶级的思想和统治阶级本身割裂开来。“如果把统治阶级的思想和统治阶级本身分割开来,使这些思想独立化,如果不顾生产这些思想的条件和它们的生产者而硬说该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是这些或那些思想,也就是说,如果完全不考虑这些思想的基础——个人和历史环境,那就可以这样说:例如,在贵族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概念是荣誉、忠诚,等等,而在资产阶级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概念则是自由、平等,等等。总之,统治阶级为自己编造出诸如此类的幻想。对比现实来看,我们会发现,鼓吹“自由、民主、平等以及人权”的美国一面打着这些旗号在全球宣扬所谓的“普世价值”,一面不顾世界人民的反对发动战争和到处实施霸权主义就不足为奇了。
接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彻底揭开了“普世价值”真正面目:“占统治地位的将是越来越抽象的思想,即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因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在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的形式”的后,我们看到“普世价值”的炮制者们洋洋得意地到处宣扬,自诩为全人类利益的代表。实际上他们也正是这样做的,通过价值观的移植,将人类利益转换成私利,这可以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转嫁经济危机风险以及转嫁环境污染等行为中看出。
二、不存在超历史、超越阶级的永恒道德观
道德是人类价值选择重要组成部分,至于有人说存在超阶级的伦理道德,从而认为存在“普世价值”的观点,早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就批判过杜林的这种超历史、超阶级的永恒道德观。恩格斯指出,人们“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道德世界没有凌驾于历史和民族差别之上的不变的原则,“我们断定,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我们还没有越出阶级的道德。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对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
在此,恩格斯阐明了道德在人类的历史上是发展变化的,不是永恒的。任何道德,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是随着经济状况的发展而发展。道德不可能是超阶级的,只有在消灭了阶级之后,才可能有超阶级的道德。因而,企图通过伦理道德来寻找“普世价值”,在阶级社会是行不通的。
三、结语
总之,普世价值是普遍被大多数人接受认可的某种客体属性的效用或道德准则。在阶级社会,是不存在“普世价值”的,只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出现了“普世”的趋势。普世价值的有无,不是一个经院哲学的问题,而是实践问题。
普世价值是通过人类的各种社会关系,劳动、交往、生产等实践活动中不断形成共同的利益和价值追求,在不断的努力实践中使价值追求变成现实并不断随着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而發展。它不应该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价值观的全球化推广,而是在人类生产、交往的扩大,从而各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相互影响、共同制约,使人类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选择,进而形成普世价值的历史过程。在实践中,我国价值选择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应当宣扬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不是宣扬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张承洪(1985-),男,布依族,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