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洞”理论分析

2011-09-22聂磊

群文天地 2011年16期
关键词:竞争结构理论

聂磊

本文以罗纳德·伯特的著作《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为中心,辅以相关资料,从理论基础、内涵、创新等方面并结合转型期的中国的具体情况对结构洞理论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结构洞理论在经济社会学和组织社会学中都是十分重要的概念,本文将以这一理论的提出者罗纳德·伯特的著作《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为中心,并参考相关资料最这一理论进行简要地分析。

一、概念界定

首先,有必要对结构洞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

第一个核心概念即该理论的主题——结构洞。按照伯特的说法,结构洞是指“社会网络中的某个或某些个体和有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或关系间断(disconnection)的现象,从网络整体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

在(A)网络中,除中心点以外的所有点之间都存在结构洞,此时中心点的信息收益和控制收益是最强的(这一点会在下文进一步讨论)。而(B)网络则是由7个小型网络组成的大网络,而每个小型网络都有一个中心点,各个小网络的中心点又连接在一起,这样就在小网络内部和大网络中产生了双重的结构洞。与(A)(B)网络不同,在(C)网络中,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点,所有结点(node)均匀地分布在网络中,因此虽然同样存在结构洞,但是任意一个结构洞之间的中介(agent)并不是唯一的,因此结构洞带来的收益也会相对弱化。

在结构洞理论中,结构洞和竞争始终是相伴存在的,因此,第二个核心概念毫无疑问是竞争。伯特所说的竞争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竞争在含义上基本一致,但是伯特对竞争的特征进行了创造性地界定:(一)“竞争是一个关系问题,而非玩家(player)自身之间的竞争”;(二)“竞争是一种突现的关系(a relation emergent),是不可见的”;(三)“竞争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四)“竞争是一个自由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权力的问题”。综合说来,伯特所关注的是社会网中的玩家如何利用自身在网络中的位置获取在竞争过程中的自由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的问题。

二、理论基础

伯特的结构洞理论被称为极具创造性的理论,但是作为网络分析学派的一个分支,它仍然是在网络分析的框架内展开的,因此为了全面理解结构洞理论有必要对作为其理论基础的网络分析法进行了解。

网络分析法有两种不同的取向:第一种取向是以社会计量学的方法进行社会心理学的小群体研究,以林顿?弗里曼的研究为代表;第二种取向是以网络作为社会结构来看待社会网络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格拉诺维特、林南等的研究为代表。不难看出,结构洞理论属于第二种取向,因此这里要着重了解第二种取向的网络分析法。

网络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米切尔·达弗尔姆将社会网的概念界定为“某一群体中个人之间特定的联系,其整体结构可以称之为该群体中个人的社会行为”。从这一概念即可以看出,网络分析法不仅仅强调网络本身,还强调网络中的个人,即结构洞理论中玩家。虽然同样强调个人行为来源于结构而非内在驱动力,但是相对于较为僵硬的制度学派的观点,网络分析学派认为个人在受到网络结构制约的同时有较灵活的选择空间。

网络分析学派的理论众多,其中对于结构洞理论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种:

科尔曼(Coleman)的社会资本理论。科尔曼是伯特的博士生导师,他的社会资本理论很自然地对伯特的理论产生了影响。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社会团体和社会关系网中,只有通过成员资格和网络联系才能获得回报”,也就是说,社会资本并不为个人占有,个人必须通过关系网络获取它,这就可以解釋为什么伯特强调“竞争是一个关系问题,而非玩家自身之间的竞争”。

格兰诺维特(Granovertter)的弱关系力量假设。格兰诺维特认为,由于拥有强关系的个体之间的同质性较高,他们拥有的资源也十分接近,因此个体不容易从强关系中获得自己稀缺的资源,而弱关系则恰恰相反,由于彼此之间的异质性较大,双方更可能拥有彼此稀缺的资源,因此个体能从弱关系中获得更多。但是这其中就存在一个问题,弱关系中的双方由于某种客观或者主观的原因存在着隔阂(这也正是他们是弱关系的原因),他们怎样才能更加顺畅地实现交换呢?而这正是结构洞理论所关注的地方,因此弱关系力量假设可以看作是结构洞理论的根基。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如果说弱关系力量假设是结构洞理论的根基,那么强关系力量假设无时无刻不在动摇着这种根基,这也是结构洞理论受到的攻击的一个重要来源。

怀特(White)的市场理论。怀特认为经济学只是关注交换,没有什么市场理论,指出“市场是从社会网络发展而来的”“市场秩序是生产经营者网络内部相互交往产生的暗示、信任和规则的反映”。伯特利用结构洞理论对市场行为进行的分析正是从一个角度反映了这种市场观。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网络分析法特别强调资源、市场、关系等实用且可操作的概念,有其适合用于经济领域的研究,因此网络分析法成为了经济社会学中的重要分析方法。

三、理论内涵和创新

在了解了结构洞理论的理论基础之后,就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结构洞理论的内涵和创造性了。

作为经济社会学的经典理论,结构洞理论拥有经济学的特征——强调效率和收益。同时它也具有社会学的特征,强调效率和收益是由网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的结构洞决定的。

伯特在分析的过程中引入了生产函数,即利润=投入×回报率。他认为市场竞争中的玩家拥有三种资本——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经济和人力资本指向投入,而社会资本指向回报率。在投入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回报率成为了重中之重。正如前文提到的,“社会资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社会团体和社会关系网中,只有通过成员资格和网络联系才能获得回报”。那么网络能够提供怎样的利益呢?伯特指出,社会网络可以提供信息利益和控制利益,具体如表1所示:

从这个表格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拥有优化网络(有更多的结构洞)的玩家——其网络提供了更高结构自主性的玩家——将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因为他知道参与、控制更多的回报机会”。这就是结构洞理论的基本内涵。从这一基本内涵出发,伯特对个人晋升、市场等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指出结构洞在经济生活中有着巨大的作用。

表格来源:伯特:《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

在个人晋升方面,伯特利用结构洞的框架分析了某美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人员的晋升,他以人力资源记录和抽样调查为基础,检验了企业内人员的职业流动、晋升分布,发现“联系人网络中有较多结构洞的经理往往会被提升得更快、能更早地得到当前的级别”。同时他指出,那些处于内部网络边缘的人由于离外部网络较近,和外部网络联系更加密切,因此可能获得更多的结构洞。

在市场方面,伯特认为是结构洞型塑了市场。伯特通过对77个美国产品市场在过去20年内定期调查的结果的分析,指出“如果结构洞的分布给生产者带来与供应商或消费者进行交易谈判的优势,生产者就会为自己的利益而谈判。如果市场中的生产者拥有结构自主性,那么该市场的边际利益就会增加”。也就是说结构洞的数量和分布通过影响市场主体的结构自主性进而影响其行为,这一影响的最终效果则是市场受到了结构的型塑。

伯特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创新。“网络分析法试图把宏观和微观、组织和环境、组织差异和趋同化约为一个关系网内的权力和资源运作”,而伯特认为结构洞是桥接社会学宏观和微观分析的有效概念,他力图使结构洞理论体现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体的结合。

四、结语

结构洞理论在理论上毫无疑问是一项巨大的成就,但是如果联系实际,尤其是联系当下中国的实际,就可以看出其理论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结构洞理论强调效率和收益,它认为结构洞的存在能够排除冗余信息,实现效率的提高。但是如果将其运用在当下转型中的中国,就显得有点理想化了。正如伯特的学生肖知兴教授所说:“在中国的企业中,汇集‘关系的‘结构洞往往成为腐败的温床。企业员工掌握结构洞越多,企业的管理效率越低下”。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在家族企业中表现的尤其明显。

综上所述伯特的结构洞理论作为典型的经济社会学概念,同时强调了效率和关系,描绘出社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的运作方式。在转型期的中国,可以使人们看到许多隐藏在表面下的规律,同时在这一尤其强调关系(虽然这里的关系和网络分析中的关系在概念上不尽相同)的社会,结构洞理论还有许多可以研究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白小瑜.从社会网络的“洞”中获利[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

[2]罗纳德·伯特.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M].任敏,李璐,林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3]陆婷婷.结构洞:关系的制胜点[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

[4]盛亚,范栋梁.结构洞分类理论及其在创新网络中的应用[J].科学学研究,2009(27).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猜你喜欢

竞争结构理论
竞争的合适位置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感谢竞争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如何平衡友谊与学业竞争的关系?
半包围结构
汪曾祺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