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国有军工科研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三种文化基因”
2011-09-20范赫男
范赫男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会产生了很多企业,许多企业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如果把这些企业看成是鲜活的生命体的话,我们会发现由于时代、历史、企业性质等复杂原因,它们往往具备了各种不同的基因,从研究企业文化的视角出发,可将其称作“文化基因”。搞清楚自己的文化基因,这是每个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步。本文不对各类企业做共时性的比对,只对国有军工科研单位的企业文化做历时性的分析,探讨影响其生存发展的主要三种“文化基因”。
继承企业既有的“红色”文化基因
中央企业大多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的重要骨干企业。做为中央企业一员的国有军工科研单位,是伴随着新中国60年而成长与壮大起来的。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与祖国的命运休戚相关,使其具备了区别于民品领域企业的先天“红色”基因。国有军工科研单位企业的价值观非常统一与集中,具备鲜明的时代烙印,首要的红色文化特质就是忠诚文化、爱国文化。这种红色文化基因对于国有军工科研单位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起着不可或缺的精神引领作用。但是,在中央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过程中,这些优良文化基因由于其过于抽象凝练,可操作性低,往往容易被忽视、被边缘化,某些单位盲目效仿国外经验、生搬硬套国外企业文化范式的问题也确实存在。这一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
根据国外调查,国际五百强榜上有名的企业平均企业历史只有32年,而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央企业历史都在半个世纪以上,很多企业具有悠久的传统、先进的事迹、突出的模范人物,值得总结与提升的经验很多。比如,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铁人精神”、“特别能战斗”的开滦煤矿精神、新时期的“青藏铁路精神”等,都是中央企业宝贵的精神财富。具体到国有军工科研单位,也同样具有“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深厚的文化积淀。因此,国有军工科研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企业文化经验的同时,绝不能忘记传统、妄自菲薄,一切搞推倒从来,而要结合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对企业的红色文化基因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将企业自有的红色文化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
传承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基因
第一是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文化对企业经营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文化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文化基因。例如,享誉一时的晋商文化——“重义轻利”,就是一种以客户为本的诚信文化,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一种纯朴的自觉,与客户至上、诚信为本的国际经营理念并无二至。“小赢凭智、大赢靠德”。在市场经济并不完善的现阶段,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如何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这应是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思考的大课题。企业要生存发展,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这是企业的最基本因子。不可以想象:一个连基本的诚信价值观都没有的员工,会对产品质量、企业信誉自觉负起责任。企业要将一个新员工从“社会人”变成合乎企业要求的“企业人”,规章制度、奖惩条例固然重要,但文化熏陶必不可少,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对企业文化建设大有裨益。如何提炼传统文化中符合企业需求的思想文化精髓也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大课题。
第二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是央企履行社会责任的有力途径。将优良的民族传统文化基因注入到企业员工的思维和行为之中,不但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发展,而且企业员工的一言一行将直接或间接地对自己的家庭成员、亲属朋友产生影响,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具有难以估量的促进作用,也是央企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有力途径。近年来,随着央企效益的转好,尤其是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群众对央企履行社会责任的呼声日益增高。较之央企履行社会责任的物质层面方式(上缴利税、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重大灾害捐款等),大力宣扬民族传统文化并将其贯彻到企业经营管理和员工行为规范之中,是央企从精神层面方式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又一有力途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也是中央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所在。
创新企业文化的“青年”文化基因
青年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青年群体所形成的能代表青年发展方向和时代潮流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而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命力的体现。企业文化应与时俱进,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量70后、80后的青年人逐渐成为国防科研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主体,因此,企业的文化建设同青年员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国防军工单位的青年特质。与老一代的科研工作者有所区别,如今科研单位的青年主体多为独生子女一代、学历层次较高,尤其是近年来,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大幅攀升。他们普遍具有强烈的自我认知和对自我实现的渴望,对事业成就感拥有强烈需求。同时,这些青年员工普遍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与新中国刚成立时一样,国防军工事业本身对一个民族的年轻人具有先天的使命召唤感和强烈吸引力,这是一代又一代优秀青年不计待遇、不畏艰难毅然投身其中的一大精神动因。“忠诚于党”的红色文化、“报国安邦”的传统文化同“自强不息”的青年文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国防军工单位企业文化最独有的特质。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瑞祥在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会上指出:“企业文化要日益成为经营者和广大员工的自觉行为,形成广泛参与和投入的浓厚氛围。”因此,在强调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要充分重视国有军工科研单位的青年文化建设,提升广大青年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关注度与参与度,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事半功倍,进而促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青年文化离不开规范引导。青年人是企业的“活跃基因”,最具活力也最易放任自流,产生自由主义。因此,企业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奖惩措施,既规范青年员工的行为,又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形成青年员工遵纪守法、活泼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要将青年人的热情与注意力引导到科研生产、发明创造上来;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调动青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要既有物质奖励,又有精神激励,认可青年人的价值;不断增强青年员工的集体荣誉感与企业归属感,使青年员工的创造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当前三种文化的建设要与党工团工作紧密结合
鉴于目前大多数国有军工科研单位尚未设立专门的企业文化部及相关岗位编制、企业文化体系尚未建立健全的现状,企业文化建设仍需紧紧围绕党工团工作来进行。从党建视角看,新时期的党建工作应避免高高在上的传统宣教模式,而要结合企业自身历史,丰富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在贯彻落实中央方针决策的同时,使企业的“红色文化基因”深入人心。从工会视角看,工会工作的一大特点就是覆盖面广,范围涉及全体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的传统文化宣传教育领域里,具有不可替代的先天优势。因此,工会可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构建企业和谐氛围,提升员工的道德素养,促进企业→员工→家庭→社会的共同和谐发展。从共青团视角看,共青团组织是企业青年工作的主导者,青年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共青团在配合党建工作完成青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有义务将企业青年文化建设纳入工作范畴。新形势下,团员青年对共青团组织的需求早已不局限在思想教育和文娱活动的层面上,青年团员需要在团组织的指引下,凝聚主人翁意识,找准自身在企业未来中的定位,将自身发展同企业长远发展结合起来。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建设为团组织在企业中树立自身形象,争取自身地位都打造了广阔的舞台。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瑞祥在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交流会上强调,“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经过筛选提炼形成的,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的,能够激发和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企业的灵魂和潜在的生产力。”国有军工科研单位要在中央企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方针指导下,总结既往成功经验,分析自身优势劣势,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博采众家之长,将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同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相结合,打造出具备时代特色与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作者供职于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