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高考制度对实现国民教育目标的利弊分析
2011-09-19张爱国
□张爱国
统一高考制度对实现国民教育目标的利弊分析
□张爱国
“统一高考制度”就是全国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其特点是:统一招生计划、统一考试内容、统一考试过程、统一招生录取。我国自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就一直实行全国大一统的高考招生制度,虽然后来实行省级命题,但是招考模式基本未变。回首来路可见,无论是在“文革”刚刚结束后的拨乱反正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各个时期,统一高考制度对于振兴教育、选拔人才、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都发挥了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时至今日,统一高考制度在继续发挥正面作用的同时,也对人才成长、对个体生存和发展、对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深刻的负面影响。其具体表现是:统一高考制度的长期实施,导致教育价值偏离,并由此引发教育观念对国家教育方针的背离;统一高考制度对教育市场的非理性垄断,使升学率竞争成为基础教育的主旋律;高考指挥棒对基础教育实践的非正确引导,导致应试教育成为基础教育的主要特征。统一高考制度就像一只失灵的罗盘,牵引着基础教育这艘失控的大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横冲直撞。
一、统一高考制度所造成的教育价值偏离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
一是知识本位。因为高考录取的基本依据是学生的考试分数,所以教育过程把向学生传授知识视作基本目标甚至是最高目标。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将本来宽泛的教育概念狭隘化,把知识传授等同于教育本身,教育活动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偏重于向学生介绍和分析学科知识体系,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是功利主义。在现行高考制度下,升学是家庭和学生的最高利益目标,提高升学率是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最高利益目标,“利益驱动”成为整个教育过程的根本动力。利益分配的基本模式是:家庭或家长——孩子考上好学校,将来有出息,光宗耀祖,家长脸上光彩;学校——学校被评为先进单位,老师获得荣誉并得到更多的奖金,校长职务得到提升;教育管理部门——得到党政领导的重视,部门负责人职务得到提升。利益驱动导致的结果是:家庭和学生对升学狂热追求,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对升学率近乎疯狂地追捧。
三是工具理性。所谓“工具理性”,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工具(手段)的作用,追求过程的最大功效,为实现某种功利目标服务。在工具理性的引导下,行动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思考问题,行动者强调手段和工具的合理性,力图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而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以及生命的价值。现阶段我国教育实践中的“工具理性”表现为:家长、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诉求,刻意追求实现孩子升学和提高升学率的目标,为此,他们漠视甚至无视孩子的情感和精神需求以及生命的价值,违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片面强调过度教育和过度学习的合理性,并在教育实践中强力推行过度教育和过度学习。在此过程中,考试由手段变成了目的,对考试分数的追求成了支配、控制教师和学生的决定性力量。
二、统一高考制度对教育市场的非理性垄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无限强化高等教育升学考试的选拔功能,使升学成为受教育者的主要或唯一奋斗目标,使升学竞争成为教育过程的主旋律。高考分数成了高中学生能否升学的决定性因素,考出高分成为所有学生的终极追求,参加高考,获得高考胜利成为所有普通学校(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以及众多校外教育机构工作的终极目标。对升学目标的追求,挑动了以学科教学为基本手段、以掌握学科知识为主要目的的片面教育竞争,挑动了全社会,包括党政部门、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家庭和学生全面参与教育竞争,教育竞争社会化、团体化。
第二,使高考升学率成为全社会评价学校工作的最重要,甚至唯一的依据。对于高中而言,高考升学率以及与其相伴而生的名次与排位成为全社会,包括政府部门、社会舆论和家长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校长工作绩效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依据。而对于重点高中来说,评价学校教育质量,还要看“重点率”,即学生升入重点大学的比率。笔者曾多次听到某些县长和县委宣传部长明确表态:怎么考核校长的工作绩效?我只看你学校的升学率,看你毕业生上北大、清华的人数。这种高度垄断使高等教育考试顺理成章、无可争辩地成为基础教育的指挥大棒,导致了对基础教育的非正确引导。
三、高考指挥棒对基础教育的非正确引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教育内容方面,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学生片面发展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统一高考制度过于张扬其升学选拔功能,单一地依赖考试分数进行选拔,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学科教学大受追捧,而教书育人的目标则被轻视和忽视,德育工作被虚化和弱化。在学科教学领域,“去人文化”现象大量存在,片面的知识传授大行其道,而情感教育、能力培养则几乎被打入“冷宫”,“基础导向”演变成单纯的“知识导向”。因此,学生在道德品质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苍白无力。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打下全面而丰富的知识基础,形成发展能力,而是为了应付考试。即使强调提高能力,也只是提高应付考试的能力。因此,区区数十本教科书成为孩子们十几年如一日为之拼命的金科玉律,特别是到了初中、高中,教科书成为教师和学生奉为圭臬的圣经,而课外书籍则几乎被列为“禁书”。本来中小学生看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乃天经地义,应该给予鼓励。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老师和家长经常告诉学生:“为了考试,千万不要看课外书。”
在这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陷入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怪圈:在统一高考的旗帜下,在片面教育竞争的把持下,学生的体质发展、品德养成和个性形成受到轻视和忽视,受教育者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掌握学科知识为根本特征的片面发展,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在“掌握学科知识”这个狭隘的空间里,“全面发展”的要求却得到空前的彰显,所有学生都被押上了“全能冠军选拔赛”的战车。也就是说,所有学生均被要求在每门学科课程的学习中均衡发展,都获得最好的成绩,以取得均衡优势。一旦偏科,或者“片面发展”,那么,即使拥有差异优势,即某些学科成绩突出的优势,也将是死路一条。这种状态,颇有点“片面发展,全面开花”的味道。所以,笔者以为,统一高考制度下的高等学校升学考试,就是名副其实的掌握学科知识的“全能冠军选拔赛”。
第二,在教育方式方面,过度教育和过度学习甚嚣尘上。在初中和高中,学校和学生普遍采取“时间加汗水”的战术,靠尽量延长教学和学习时间,尽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强度来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制胜法宝。现在的初中和高中普遍盛行一个“潜规则”:提前半年或一年学完教材内容,“挤”出时间来搞所谓“总复习”,准备应付考试。这种做法完全颠覆了教材编制过程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与学习进度之间的逻辑结构,违背了基本的教学规律,必然会降低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并且在客观上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第三,在教育管理方面,教育竞争演化成利益竞争,导致升学竞争团体化。学校为什么追求升学率?因为升学率是学校和教师获取利益的主要筹码。升学率上去了,学校和校长就会实现名利双收。学校在社会上名声大振,并因此实现“财源滚滚”:政府直接发放奖金,或者为学校增加拨款;新的生源蜂拥而至,收费渠道大大拓宽。特别是优质生源大大增加,为学校今后提高升学率,不断地实现名利双收,达到“良性循环”提供了条件。对于校长来说,他成了“名校长”、“先进工作者”,将会获得物质奖励和职务提升。2007年,武汉市某区一中高考成绩优良,于是,区委四大家领导集体宴请全校老师,轰轰烈烈,振奋人心。这样的事例,真是俯拾即是、不胜枚举。事实表明,在利益原则的驱动下,学校成了名副其实的“名利场”。
同时,在利益原则的驱动下,学校成了升学竞争的主体,升学竞争团体化,而这正是升学竞争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在现阶段,利益竞争促使学校作为重要的竞争主体,不遗余力地参与了升学竞争,其参与升学竞争的积极性与学生本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升学竞争团体化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其一,使过度教育和过度学习行为合法化;其二,使过度教育和过度学习现象更加普遍,乃至臻于普及;其三,使过度教育和过度学习程度更高,更加激烈。
第四,催生了缺乏规范的“社会教育产业”,在客观上起到了对应试教育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加深了教育腐败。适应应试教育的需要,社会上出现了以编印复习资料、课外练习题和举办补习班、培优班、奥赛班等为主要内容的庞大的“社会教育产业”。这种“社会教育产业”主要依赖市场机制生存和发展,缺乏必要的规范和引导。这些复习资料、课外练习题为老师和家长布置超量课外作业提供了方便条件,而补习班、培优班和奥赛班则直接耗费了学生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这些都在客观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更要命的是,上述复习资料、课外练习题和补习班、培优班、奥赛班为了体现“与众不同”、“高人一筹”,为了开发和争夺市场,都习惯于以“思维训练”、“拓展训练”、“状元家教”等名义,竞相提高学习要求,将学习内容引向偏、难、深、怪,从而使本来就存在深度偏大问题的中小学教学内容显得更加“深不可测”。这种情况,对于广大学业水平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学生而言,是他们无法排解的心病和挥之不去的阴影,甚至无异于一场灾难。
此外,缺乏规范的“社会教育产业”在市场运作过程中,往往使用“回扣”和“中介费”等经营手段对学校和教师进行利益诱惑,拉拢学校和教师帮助其推销学习资料,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培训,从而不可避免地带来教育腐败。
上述分析表明,统一高考制度及其所引起的教育观念偏差,像一只失灵的罗盘,已经不能给基础教育指引正确的方向,相反,它将基础教育这艘大船引上了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航程。而在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背景下,整个社会虽然早有切肤之痛,但是却无法改变现实,只能听之任之,只能听任基础教育处于半失控状态。一个重要表现是:国家一直在反对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实际上普遍存在“素质教育热热闹闹,应试教育轰轰烈烈”的现象,素质教育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口号、一种表面文章。特别是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应付考试自始至终都是孩子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
有一个故事富有说服力地证实了我们的结论:2007年夏的一天,笔者在某省会城市与一群朋友同席吃饭,朋友包括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副处长、该市某区教育局书记及几个科长。席间,谈到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大家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抱怨小学生课外作业太多,自己正读小学的女儿常常做作业到深夜。而孩子正在读初中的区教育局书记则诉苦:孩子连周末都很少休息,因为作业量太多。我在旁边冷笑:“连你们这些主管教育的人都抱怨学校,那么普通老百姓抱怨谁呢?”一时间,大家哑口无言。其实,我最想说的话是:“应该抱怨的,是统一高考制度,它才是残害我们的幼苗的罪魁祸首。而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包括教育管理人员,只是在不知不觉之间成了统一高考制度的忠实的帮凶。”
责任编辑:闵之杰
⋆作者:张爱国,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德育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