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大学学术管理的路径思考

2011-09-19谢红星胡庆方

湖北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学术活动学者学术

□ 谢红星 胡庆方

关于我国大学学术管理的路径思考

□ 谢红星 胡庆方

作为一种学术性组织,学术管理是大学管理的核心。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意识和行政系统管理模式的巨大影响,大学管理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矛盾冲突一直存在。如何让两种权力相向而行,共同推动学术繁荣与创新,应以教育法律法规为基础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并推动学术管理一系列深层次变革。具体路径包括:完善和创新管理制度,让大学管理回归学术本位;重构学术组织体系和完善学术管理规则,让民主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学术他律与学术自律相结合,引导学者为学术而学术;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学术氛围,使学者们安心学术、潜心学术。

高校 学术管理 实施路径

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以学者为主体,以学术活动为中心,以教育学生、传播知识和创造知识为使命,从而构成了大学的基本职能。对于大学的管理,除了遵循大学作为一般社会组织的规律之外,还必须研究、思考大学管理的特殊性,探求适应其特点的管理模式、方法、手段,提出管理的目标、计划、实施、控制、评价等要求。而大学的学术管理,以及与学术管理相适应的学术制度的建立,构成了现代大学的精髓。可以说,学术管理是大学管理的核心。

在大学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在其组织结构、体系基本确立后,行政权力相伴而生,行政管理便是题中应有之义。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意识和行政系统管理模式的巨大影响,大学管理中一直有所谓学术权与行政权的讨论。由于研究的视角,本文没有对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两者如何协调共同提升大学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研究,而仅从学术管理的路径提出几点思考,以求教于方家。

一、制度创新:让大学管理回归学术本位

曾经在1988—1996年担任美国密西根大学校长的詹姆斯·杜德斯达在他的著作《21世纪的大学》中讲到:“大学活动的重点、形式与组织改变了我们所处的时代,去适应新的挑战。正是这些学术原则、价值观和传统给大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并赋予大学持久的生命力与特殊的意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大学生命力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就是一直在审视我们所处的世界,对它进行评价。我们以此为依据来调整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在顺应社会变革需要的同时,保留它的基本价值与使命。”他还认为,大学的学术活动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大学的学术活动决定着大学的生命力,而且体现着其影响社会的价值观。

应该说,在我国大学管理实践中,还是注意突出学术管理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发挥的。当今,任何一所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的发挥中,都强调把学者作用的发挥、学科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许多大学也做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如建立健全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校领导退出各类学术管理组织,加强学风建设、对学术不端行为实行“零容忍”。但是,人们在实际中还是感觉到大学管理仍然是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管理模式,以校长为代表的大学管理者对学术活动采取行政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对学术资源的分配缺乏透明度,学者对学校重大事务包括学术事务的影响力不够,等等。

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大学自成立之日起,行政权力便应运而生,无论是大学管理者还是管理大学的组织机构,对于大学的学术管理及学术权力如何实现,设计的不够、思考的不够、落实的更不够。二是纵观我国大学发展历程,其进步与成绩均与特定时期行政力量的强力推动分不开。从大学的布局、规模、专业设置以及后续获得的各种支持,到各种排名、评比、考核等,都与行政力量主导下的资源分配密切相关,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享受”或者“被动地接受”行政力量的推动。三是大学的管理者很容易根据一般社会组织行政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找到”大学管理的办法,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行政手段和方式来管理大学,包括构成大学特色的学术管理。四是大学学术管理的文化氛围没有形成,教职员工自身也愿意甚至习惯于行政管理的方式和手段,这一点可以从当今中国大学校长虽基本由专家学者成长起来,但他们管理大学的实践也体现出较浓厚的行政色彩上明显感觉到。

2010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其中特别写到“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公办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纲要》对现代大学管理的要求,就是要通过制度设计与创新,切实加强学术管理。在中国,我们把这种以学术管理为核心的大学管理作了进一步阐释,即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学术自由、制度保障”的总体原则下,大力推进学术的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以保障学术自由、追求学术卓越、推进学术创新。

具体而言,要以《高等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做好大学章程的制定工作。大学章程的制定,是大学制度的顶层设计,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的基石。到目前为止,我国出台了章程的高校并不多。作为规范大学管理活动的“根本大法”,大学章程不仅需要校内人员自觉遵守,而且应得到国家认可和社会尊重,确保其应有的权威、效力和尊严。因此,大学章程的制定应首先寻求其法理基础。制定大学章程的同时,还要出台有关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具体规定和实施细则,保证学术权力为学者掌握、为学术和学者服务,对于学术活动中一系列具体问题,按照学术管理的方式确立和完善,以正确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明确界定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的各自范畴。学术权力的主体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学术人员,管理范畴主要是学术事务、学术活动和学术关系,包括学科发展方向、科研项目的组织及成果鉴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及评价、教师奖励及职称晋升等;行政权力的主体是以校长或院长为代表的行政人员,管理范畴主要是行政性事务和学术事务的服务性工作。学术权力在学术管理中的价值重点在于决策、咨询和评价,而行政权力在学术管理中的价值重点在于组织、执行和服务。

二、组织重构:让民主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前引詹姆斯·杜德斯达在《21世纪的大学》中还讲到:“大学最基本的功能仍然是学术活动,大学其他的活动只有与教学和学术相关联才具有合法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基于教学与科研的公共服务并不是大学的功能,而是促进和引导大学基本工作的一系列原则之一。”因此,大学的基本活动是学术活动,其他活动及管理都必须有利于大学的学术活动。而为了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过组织机构的重构,确保学术的民主管理落到实处。

在大学的学术管理过程中,任何不适当的干预都可能造成外行领导内行,误导学术发展方向,甚至将学术活动引入歧途。因此,实施学术管理上的民主,赋予教师决定本领域学术事务的必要权力,对于大学学术事业的繁荣与创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学实施民主管理的基础十分薄弱,未能发挥其在学术管理中应有的作用。与长期以来行政系统中逐步形成的稳固的科层体制相比,我国大学学术管理的体制化程度较低,学术场域缺乏自治性和自身的游戏规则,缺乏自觉抵制外来干涉的力量。从表面上看,许多高校也设有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教师职称评定委员会等与学术紧密相关的管理机构,但由于这些机构存在职能职责不明确、人员组成不尽合理等问题,实际上其成了行政机构的“附庸”或“幌子”。因此,只有建立健全学术民主组织建制,完善民主议事规则和参与方式,“教授治学”管理思想才能得以贯彻,学术民主管理才能落到实处。

在推进学术民主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另两种现象,有待于从组织体制上进行调整和优化。一是学术管理的集权化。学校层次的学术管理处于重要地位,学院和系所的学术管理相对较弱,学术管理重心“悬在高层”。这种管理表面上体现为一种高效率,实际上是一种低效率。一方面,这种体制压制了学院和系所特别是广大教师参与学术管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校级“大学科同行”与院系“小学科同行”相比,把管理重心放在基层,教授治学与民主管理的精度自然更高,决策和评价自然更加科学,民主管理的程度也会更高。二是学术管理的精英化。学术权力掌握在少数学术精英手上,这种组织体制也违背了学术自由制度,同样制约了整个教师群体致力于学术发展和参与学术管理的积极性,抑制了学术创新的活力。去除这两种弊端,需要从学术组织变革上采取有效措施。其基本思路和导向是,积极推进学术管理的“重心下移”,尝试用学院制去改善内部学术组织结构,特别是对于那些办学规模较大的高校。实施学院制改革,关键之处在于突破校级学术集权管理模式,扩大中下层学术自主权,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及其要求,重组大学内部学术组织结构,系统设计校、院(科研单位)、系(研究所)三级之间的职责权能配置,这样才能将民主管理真正贯彻其中。

在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中,我以为,落实民主管理还有几个观点需要明确:一是校院两级管理模式首先是根据学科特点、适应学术管理建立起来的管理体制,党委和行政的作用发挥,应该相互促进,即保证党委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又有利于学术活动的健康发展,研究所(院系)作为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机构,要更加突出研究功能;二是校院系所的负责人,有领导学术的义务,但对于学术问题,同样应该用学术的方式解决,校长、院长、系主任和所长不是一个行政色彩强烈、管理教授和学者的“领导者”,而是一个“组织者”,他们不应该利用手中的“权力”分配,甚至垄断学术资源,更不能有意“关照”和“打击”一批学者;三是管理模式的设计应该开放,有利于交流,有利于监督。

三、学术自律:让广大学者为学术而学术

美国科学三院(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科学院和美国医学科学院)在其《科研道德——倡导负责行为》中讲到:“科研关照中的诚信对维护科学的优胜和保持公众的信任至关重要。对一个科学家来说,诚信首先体现在致力于学术诚信及对自己的行动负责。它是道德品质和经历的一个方面。对一个科研机构来说,它在于致力于营造一种提倡负责行为的环境,奉行优胜、诚信和守法的标准,并评估科研和管理人员是否感到这种高尚道德标准的环境已经形成。”

当今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广大学者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也展示出许多利益和诱惑,少数学者为了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等,放弃了对学术本身的追求,把学术视为可以换取金钱、名誉和地位的商品,从而丧失了学术的自觉和学术的自尊,导致学术失范行为时有发生。与学术自律有关的问题,不仅仅是诚信问题,它还包括治学态度、研究方法、价值判断、标准选择等。一些现象虽不是学界主流,但也是学术管理中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并加强引导。

学术管理的实施机制可分为两种:一是外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依照管理制度和学术规范加以约束和引导,具有强制性;二是内在的自觉与自律机制,以学术道德为基础,靠学者内在的自我修养,对学术发展具有根本性影响。学术他律和学术自律两种机制在学术管理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学术他律只有通过学术自律,才能最终内化在学者的内心深处,成为学者自觉、自主的行动。相对于学术他律,学术自律是更高层次的学术约束,也是更加深层的学术创新动力。

学术自律是学术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加强学术自律,进行学者的自我立法,是遵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的基础。而要建立起学术自律机制,特别需要学者自身对学术规范的本质与价值,规范对于自身、对于他人、对于社会的意义和作用,有充分的、理性的认识。也就是说,学术自律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是学者们在长期的学术实践中经过理性思考得出的结果,学者能切身体悟到学术是一项极其神圣而又艰巨的事业,如果不能怀着极大热情去真心体验和深度投入,是绝不可能作出任何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从而在学术活动中自我约束、自我超越,自觉维护和遵守学术规范。这种自律行为符合大学的自治传统和学术自由的精神。

学术自律需要把“依法治学”和“以德治学”结合起来,需要筑起学术道德防线,更需要学术主体的自我养成,这就要求遵循道德自律形成的规律,着力提升学者的学术自律能力。正如德国学者费希特讲的:“学者……应该成为他的时代道德最好的人,他应该代表他的时代可能达到的道德发展的最高水平。”为此,大学要辅之以各种教育方式和校园传媒作用,大力弘扬优良的学术传统和大学精神,营造献身科学、潜心学术、大胆创新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学者的道德辨别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要引导学者在学术活动中舍得投入、勤于钻研,积极参与学术争鸣并乐于接受不同的意见和批评,使他们的学术活动成为创造真知的源泉。

四、环境营造:让想做学问的人潜心学术

文化环境是大学的生命基础,不同的学术环境对学术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推动学术发展、繁荣与创新,除了内外部约束机制之外,还需要一种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这种生态环境形成大学的文化和精神,构成一所大学学术竞争力的内核。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环境,时时在影响着学术发展,影响着学术人员的发展,影响着整个大学的发展。

大学的学术管理,从学术环境的营造方面来讲,应该让想做学问的人潜心学问。具体包括以下方面。首先,要让学者感觉到受尊重,包括学者学术研究的兴趣受到尊重,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的自由选择受到尊重,学者自主决定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受到尊重。要让学者感到,在大学工作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神圣的召唤,召唤他们为学术与教学奉献爱。其次,要让学者感觉到可以在学术上自由发挥。要改变单纯的行政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不能把教师看成是管理者的手下,不能用行政的方式管理教师和研究机构,更不能因为管理者的有利地位,就对教师指手画脚,管理者应该明白,现实中许多教师选择在学术方面发展,部分原因在于,他们知道在学术研究中,不再会有直接命令式的监督或强迫性的责任。教师通常能做他们希望做的事情,只要他们在各自领域有很强的教学和学术能力,至少在一些大学,还能够开发支持这些活动的必需资源,他们就能够享受这份特别的自由。最后,要树立良好的学风,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和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引导学者之间健康有益的交流与沟通,引导学者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和相互尊重,建立有利成果产生、学者相互激励的科学考评体制,坚决反对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学术不端等不良的学术风气。

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学术管理的角度,必须对学科、团队、领导等多个方面进行整合,共同促进学术发展。第一,要重视学术群体效应的发挥。学术活动具有明显的群体效应,学者、学术之间的合作交融竞争十分必要,群体学术水平、学术风格、学术风气本身就是十分重要的学术发展的环境因素。第二,尊重学术人员的自我组织。鼓励不同专业、不同方向、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者在由行政力量推动形成的正式组织之外,组成“学术非正式群体”。以起到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鼓励学者组建跨学科的平台。第三,尊重学术多元发展。大学有多个学科,同一学科有不同研究方向,同一研究方向存在不同学术派别,这种非人为规划而自发形成的多元学术系统,是学术本身内在规律决定的。鼓励多元的学术氛围,有利于促进不同学术领域、不同学术观点的学术人员之间协调发展,而有组织、有意识地推动不同学科之间交叉融合、不同思想观点相互碰撞,是新的科学技术发展阶段学术创新的重要方式。第四,建立合理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包括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不同考核方式,对学者的结果考核和过程考核综合考虑方式,对“偏才”、“怪才”等个性化学者的单独考核评价等。

学术生态环境的建设需要长期的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它又是学术发展、学术人员发展和大学发展的基础,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并着力加强建设。没有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这样的学术生态环境一旦形成,就可以起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作用,成为促进学术发展的不竭动力。

[1][美]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美]美国科学三院(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科学院和美国医学科学院).科研道德——倡导负责行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 人的使命[M].商务印书馆,1984.

[4]林波,柏昌利,苏陆岭.大学学术管理解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3).

[5]熊庆年,高等教育管理引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周振国

谢红星,武汉大学副校长、教授,湖北省高等学校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胡庆方,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教育学硕士。

猜你喜欢

学术活动学者学术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学术活动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我校近期重要演出、学术活动剪影(一)
宪法学学术活动
学者介绍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