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加油站成为夏季“避风港”
2011-09-18黄文胜李鑫轶
□ 本刊记者 黄文胜 李鑫轶
7月22日下午2点,湖南长沙地面温度43摄氏度。有些人受不了高温的炙烤,到加油站来避暑,热心的加油员一边招呼人们到有空调的便利店休息,一边宣传加油站安全。
随着加油站向多功能,综合性的服务场所转变,不仅密切了油站和顾客的关系,在高温多雨的夏季,油站悄然成为人们的“避风港”。人流量大增,安全生产的压力也变得很大。
为保证加油站的夏季安全,湖南石油发动全员上下查隐患、堵漏洞、反违章,使大家知危险、有措施、能预防,进一步强化了安全意识,提高了安全技能,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高压下紧绷“安全弦”
“度三夏,抓安全,防范工作做在前……”伴随着气候变化的节奏,一条条温馨提醒短信,不断在湖南石油公司员工中流转、传递,提醒着员工时刻不忘安全生产。
经历过2006年夏季的“碧利斯”特大暴雨、2008年初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之后,对于应对极端灾害天气,湖南石油公司积累了经验和认识,对于今年入夏以来的旱涝急转也早有“预警”,确保了安全度汛。
湖南石油在汛期到来前就成立了防汛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充分考虑受灾时可能出现的道路受阻、停电、停水、通信中断等各方面的因素,防汛等应急救援预案不断完善,并通过演练,增强员工防范意识和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在汛期,湖南石油加强值班工作,及时了解最新气象、汛期和水情等信息,确保信息畅通,当进入警戒水位或山洪地质灾害预警后各级负责人要求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险情和灾情,如遇重大情况及时汇报。
为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湖南石油首先在思想上筑牢堤,绷紧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防为主的思想,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学习活动,使夏季安全意识入脑入心,夯实了安全生产的基础。
通过警示教育常敲安全警钟。湖南石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将其贯穿于日常安全教育活动中,使警示教育常态化。结合事故案例给职工讲解分析,重点时段进行特别提示,提高职工安全预想,抓好岗位自控,使其时刻牢记安全,切实做到遵章指挥、遵章管理、遵章作业,保障安全生产。
通过主题活动打造浓郁氛围。职工打开手机就能收到短信安全提示,点击内网就可阅览相关的安全新闻,走进工作大厅就能看到安全板报,步入生活区就能看见醒目的安全标语……围绕6月安全月“安全发展、责任落实”的主题,湖南公司利用板报、宣传栏、内部刊物等以专栏、专题的形式向广大职工宣传安全知识。
为确保夏季安全供油,工作人员正在对加油站油库储运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胡庆明 摄
夏季撑起“保护伞”
6月18日,湖南株洲815油库,10个巨大的储油罐高高矗立。突然间,“火情”发生了,消防小分队迅速报警,下达救火指令、开启电泵和泡沫罐阀门,打水降温,关闭电源,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启动自备柴油发电机,发现爆炸迹象人员迅速撤离现场……这是湖南公司夏季消防演练中的“惊险”一幕。
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不仅要绷紧思想意识的安全弦,更要挥出利剑,刺向潜藏的安全隐患。
湖南石油在夏季安全管理中,工作立足于做好防范,对准苗头性、倾向性、关键性问题,通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和各系统、各层次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活动,重点强化了四个方面的管理。
强化应急预案管理。根据综合评价,针对季节性特点加油站环境特征,确定相关项目危险、危害程度的预警等级,重点做好防暑、防火、防雷电、防洪涝、防盗抢、防跑冒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和预案演练,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增强员工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增强施工安全的责任和执行力,督促施工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落实“不安全不生产”要求,对高温季节施工现场的重点设备设施、重点部位进行检查,强化动火、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
加大安全督查力度。坚持安全督察不断线,做到了日督察、周通报、月考核。
强化安全隐患的整治。组织查找隐患,杜绝漏洞,重点梳理出在终端、资金管理上存在的问题30多个,堵塞安全责任不清晰和人防、技防、物防等安全设施漏洞。先后查找出安全隐患16处,并针对隐患及时下发安全整改通知书,采取相应手段有效堵塞漏洞、及时消除隐患。
多措并举编织“管理网”
谈起夏季安全形势,湖南石油总经理潘桂妹说:“作业点多,覆盖面广,遍布三湘大地的1500余座加油站就像‘没有围墙的工厂’,日加油车辆10万台,如此大的人员公众聚集场所,安全管理工作复杂、琐碎,难度和压力可想而知。”
为形成立体的安全管理网络,实现从源头到过程再到结果
的全面控制,湖南石油通过敲警钟、建机制、抓落实、严考核等手段,结合高温和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编织一张立体管理网,围堵安全管理漏洞,推动安全稳定发展。
以素质提升为导向的职工培训体系。湖南石油提出“增加人不如培训人”,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原则,采取岗位练兵、教育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一线操作人才,实现全员参与培训,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增强队伍活力。
以强化考核为导向的安全评价体系。按照“注重实用、突出实效”的原则,及时对管理制度动态优化,并形成安全投入责任可追溯制度。
以现场管理为导向的安全监督体系。以模拟第三方的形式介入现场HSE监督检查,通过监管防控、纠正不安全行为、修订制度缺陷、堵塞管理漏洞,消减了大量安全环保隐患,构筑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