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生品和不同炮制品对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的比较研究
2011-09-17刘筱清薛雯梁雪琰陈专吴静李艳凤
刘筱清,薛雯,梁雪琰,陈专,吴静,李艳凤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干燥块茎。辛、温,有毒;归胃、肝经。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之功效[1]。艾凤伟[2]等人研究证明,白附子水提物对小鼠S180实体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能明显提高S180肉瘤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同时,李艳凤等[3]对白附子炮制进行了综述。本实验就白附子生品和不同炮制品体内抗肿瘤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
1 动物及瘤株
昆明种小鼠,雄性,18~22g,购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SCXK黑2008004;小鼠S180实体瘤,购于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防治研究所。
2 实验药物
白附子生品购于黑龙江省五常市(人工种植),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都晓伟教授鉴定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干燥块茎。
2.1 白附子药品炮制
2.1.1 药典法
取净白附子,大小分档,浸泡,每日换水2~3次,数日后如起粘沫,换水后加白矾(每100kg白附子用白矾2kg)泡1日后再换水,至口尝微有麻舌感为度,取出。将生姜片、白矾粉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倒入白附子共煮至无白心,捞出,除去生姜片,晾至6~7成干。切厚片,干燥。每100kg白附子,用生姜、白矾各12.50kg[1]。
2.1.2 矾制
取净白附子,大小分档,分别用清水浸泡,每日换水2~3次,浸泡数日至内无生心为度,将锅内放入清水及白矾,加热至沸,取泡好的白附子置锅内同煮,不断翻动,约煮4~5h切开内无白心,以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捞出晾至6成干,焖润至内外软硬适宜,切片,晒干或烘干。每100kg白附子,用白矾10kg。
2.2 实验药物的提取
分别取白附子生品、药典法炮制品、矾制法炮制品饮片各150g,水提3次,合并滤液,浓缩至稠膏,于水浴加热干燥,得粉末状提取物。用蒸馏水配制成0.75g/ml和1.50g/ml的混悬液,置4℃冰箱保存备用。
3 实验方法
3.1 实体瘤模型建立[4]
取传代接种后7天S180瘤源小鼠,无菌条件下从腹腔抽出瘤液,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至细胞计数约为1×107个/ml,取质量18~22g清洁级昆明种小鼠,每鼠右腋皮下接种0.2mL。制成实体瘤型荷瘤小鼠模型。
3.2 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将接种肿瘤后的实验动物随机分为7组,分别记为药典高剂量组、药典低剂量组、矾制高剂量组、矾制低剂量组、生品高剂量组、生品低剂量组、空白组,每组12~13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每次0.4ml。空白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
各组给药11天后,将小鼠脱臼处死,剖取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
4 实验结果
白附子生品、药典炮制品、矾制品水提物分别给予S180肉瘤小鼠,以瘤重、抑瘤率为考察指标,经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瘤重均低于空白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生品高剂量组和药典低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46.72%和34.10%,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给药组之间,抑瘤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生品高剂量组瘤重均低于其他各组。结果详见表1。
5 讨论
5.1 本实验首次证明,不同浓度的白附子生品、药典炮制品、矾制品水提物均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且生品高剂量对S180肉瘤抑制作用最强。
5.2 白附子的毒性主要表现为对眼结膜、胃黏膜及皮肤的局部刺激作用。吴连英[5]等报道,白附子混悬液给小鼠灌胃1次用量达成人用量100倍以上时,未见有明显的毒性反应。生品冷浸液腹腔注射15g/kg(相当口服计量的125倍),结果呈明显的毒性反应。故白附子生品用于抗肿瘤时,建议口服给药。
表1 白附子生品和不同炮制品对小鼠S180肉瘤抑瘤率
5.3 白附子抗肿瘤的机理尚不十分明确,张振凌[6]、单保恩[7]等人认为,可能与增加免疫器官质量、提高免疫机能有关。朱耀寰[8]等人认为,白附子能降低小鼠瘤组织中突变型p53基因的表达,抑制瘤细胞增殖、促进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李艳凤[9]等实验研究认为,白附子可体外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调节Bcl-2、Bax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启动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从而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抗肿瘤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马英丽[10]等人实验研究表明,白附子木质素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TRAIL及其受体TRAIL-R1和TRAIL-R2有关。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70.
[2] 艾凤伟,李艳凤,王佳瑜,等.白附子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0,30(5):442 -443.
[3] 李艳凤,马英丽.白附子炮制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10,38(4):105 -106.
[4] 徐叔云,卞如镰,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86.
[5] 吴连英,仝燕,程丽萍,等.白附子不同炮制品毒性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2,7(11):13.
[6] 张振凌,赵丽娜,张红伟,等.中药白附子炮制前后对小鼠抗肿瘤作用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7):1009 -1011.
[7] 单保恩,张金艳,李巧霞,等.禹白附对人T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调节活性[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10):768 -770.
[8] 朱耀寰,迟相林.白附子抗肿瘤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3):122 -123.
[9] 李艳凤,唐丽萍,马超,等.白附子提取物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机制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0,44(16):1237-1240.
[10] 马英丽,李艳凤,唐丽萍,等.白附子木脂素化合物调节人胃癌SGC-7901细胞TRAIL及其受体的表达[J].中国新药杂志,2010,19(3):225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