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鹿瓜多肽注射剂17例不良反应分析

2011-09-17陈茂蓉童荣生

中国药业 2011年1期
关键词:多肽注射剂休克

陈茂蓉,童荣生

(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 成都 610072)

鹿瓜多肽是近年来骨科使用的新药,其骨诱导多肽类生物因子可有效促进机体内影响骨形成和吸收的骨源性生长因子的合成,从而有效促进细胞有丝分裂、分化作用、趋化作用和溶骨活性,临床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各种类型骨折、创伤修复及腰腿疼痛等疾病。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加,其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的报道日趋增多。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对鹿瓜多肽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鹿瓜多肽”为题名关键词进行检索并查阅全文,对2003年至2010年4月国内报道的有关鹿瓜多肽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共查阅医药学期刊52种,文献111篇,涉及患者17例,按患者年龄、性别和给药方式以及不良反应出现时间、分类、临床表现、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性别与年龄

17例患者中男 14例(82.35%),女 3例(17.65%);年龄 27~71岁,平均 41.2岁,其中 27~40岁 9例(52.94%),40~50岁 5例(29.41%),50 岁以上 3 例(17.65%)。

2.2 给药方式

16例患者采用静脉滴注,1例患者采用肌肉注射。使用粉针剂10例,水针7例。粉针以5%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剂,水针以0.9%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剂,剂量为16~32 mg。

2.3 不良反应出现时间

不良反应在用药10 min内发生的有9例(52.94%),均为过敏反应,其中5例用药3 min内发生过敏性休克;用药10~30 min发生的不良反应有5例(29.41%),包括单纯药物热3例(17.65%)和过敏反应2例(11.76%);用药数天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有3例(17.65%),均为过敏反应。

2.4 累及器官或系统

鹿瓜多肽所致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共14例次(82.35%),其中6例次为过敏性休克,症状严重;消化系统损害10例次(58.82%);药物热7例次(41.18%),其中单纯药物热3例次(17.65%);神经系统损害 3 例次(17.65%);疼痛 3 例次(17.65%)。所致不良反应分类及临床表现见表1。

表1 鹿瓜多肽注射剂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

2.5 转归

鹿瓜多肽所致不良反应多为速发型,发病急。出现症状后立即停止用药,并采用吸氧、心电监护和注射地塞米松、肾上腺素抗过敏,以多巴安维持血压等抢救措施[1]。在17例患者中,有7例(41.18%)发生了休克,但经及时处理,20~120 min后症状缓解,最长3 d后症状消失,无死亡病例报道。

3 讨论

由于鹿瓜多肽不良反应的病例数仅17例,在男性和女性的发生率以及年龄结构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17例不良反应中仅3例为单纯药物热症状[2],其他均为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大多发生在首次用药10 min内,症状严重者为过敏性休克,也有发生在用药10 min和30 min后,还有3例发生在连续用药数天后。这些患者中1例为过敏体质(3.2%)[3],表明鹿瓜多肽所致不良反应与是否为易感体质无关,任何体质均有可能发生,故须引起高度重视。鹿瓜多肽注射剂使用说明书中说明“未见不良反应发生”,而文献报道鹿瓜多肽可致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应特别重视。

鹿瓜多肽是中药复合制剂,为鹿科动物梅花鹿的骨骼和葫芦科植物甜瓜的干燥成熟种子分别经提取后制成的无菌冻干品,富含多种游离氨基酸,为骨细胞合成BMPs,TGF-P,FGF等骨源性生物因子提供原料,促进骨源性生物因子的合成,有机钙、磷离子可参与钙磷代谢、维持骨容量。其不良反应的出现,可能为患者对注射剂内的某些成分敏感所致,其中多肽有较强的抗原性,个体耐受性不同,可能是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中药的有效成分非常复杂,其中的蛋白质、苷类和糖类等均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引起过敏;此外,注射用鹿瓜多肽说明书提示其辅料含有右旋糖酐40,文献报道右旋糖酐40可以引发过敏性休克[4];不合理的药物配伍、药物浓度过高、滴速过快或长期使用,以及使用不合格的输液器具、环境不够洁净、消毒不彻底、滴注时注射液温度过高或过低等也易引起变态反应。

为避免鹿瓜多肽引起的不良反应,应加强用药监护。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责任心,慎重使用鹿瓜多肽,严格掌握其适应证,使用前应了解患者体质特性及药物过敏史,充分重视注射用鹿瓜多肽可能引起的急性过敏反应,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防止发生严重不良后果;鹿瓜多肽必须单独使用,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静脉滴注;使用过程中严格控制药物浓度和滴速,尤其是初次使用者,开始滴速宜慢(最好控制在20~40滴/min),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无异常者10~20 min后再适当调整;输液期间加强观察和巡视,经常询问患者的感受并控制输液速度;若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恶心、寒战、发热及皮肤感觉异常等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对症处理;若出现休克应及时扩容,必要时使用肾上腺素、激素等抢救药物。

[1]胡晓颖.速发型鹿瓜多肽注射剂过敏1例抢救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6):2 893.

[2]董开宥,苏琼芬.鹿瓜多肽注射液致高热2例[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6,8(2):132.

[3]袁 青,黄丹妮,望会林.注射用鹿瓜多肽致过敏性休克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0):3 505.

[4]丁海波,田丽平.低分子右旋糖酐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研究[J].现代护理,2004,10(2):112.

猜你喜欢

多肽注射剂休克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高多肽含量苦瓜新品种“多肽3号”的选育
中药注射剂树脂检查方法的改进
酶法制备大豆多肽及在酱油发酵中的应用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胎盘多肽超剂量应用致严重不良事件1例
徐寒梅:创新多肽药物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