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绍文:见证邓中夏最后时刻的“狱友”

2011-09-17作者吕培厚整理胡铁华

党史文苑 2011年12期
关键词:邓中夏狱友号子

■作者 吕培厚 整理 胡铁华

郑绍文:见证邓中夏最后时刻的“狱友”

■作者 吕培厚 整理 胡铁华

本文作者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郑绍文同志专职秘书9年,他在担任 《郑绍文回忆录》编委,整理郑绍文同志历史时,发现郑绍文与我党早期卓越领导人、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曾被关在同一个监狱——国民党南京监狱,并亲眼目睹了邓中夏宁死不屈、献身革命事业的伟大壮举。为全面反映郑绍文与邓中夏相识、相知、相别的情况,真实记录邓中夏在狱中所从事的革命活动,作者特撰此文,以示纪念。

1933年5月15日,郑绍文同志因叛徒出卖,在上海地下党机关遭到逮捕,被关押在国民党南京监狱。不久,邓中夏同志在上海法租界被捕,因被叛徒供出真实身份,也被解往南京监狱。自此,这两位曾经共同战斗过的战友,又多了一层 “狱友”的关系,也正因为此,郑绍文才得以亲眼目睹邓中夏在狱中坚贞不屈,从事革命活动的情况,才得以见证邓中夏在生命中最后时刻的感人壮举。

非常时期中相识

郑绍文,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在北平和上海从事地下工作。1931年4月受党委派,前往湘鄂西洪湖苏区工作,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政治部组织科长,湘鄂西军委警卫团政委,警卫师政治部主任、代理师政委等重要职务。邓中夏,我党创建初期的著名工人运动领袖。在党的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任江苏省委书记,负责上海党组织的恢复和重建工作。1928年2月,接替李立三任广东省委书记,4月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去莫斯科参加赤色职工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当选为赤色职工国际中央执委,留莫斯科工作期间参加了中共六大和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1930年7月从苏联回国,任湘鄂西苏区特委书记和红二军团(后改为红三军)政委兼前敌委员会书记,同贺龙、周逸群一起领导当地的武装斗争。王明上台不久,撤销了他的一切职务,并停止了他的工作。

在那个非常时期,邓中夏受到了王明路线的无情打击,在党内高层经常被开会批斗。在众叛亲离的处境中,仅同邓中夏在工作上有过短暂接触的郑绍文却很敬佩和同情他。郑绍文经常顶着压力去拜访他,找他聊一聊,给他一些安慰。1932年秋,邓中夏回上海做秘密工作,“左”倾临时中央领导人竟然几个月不安排他工作,也不发生活费。邓中夏全靠妻子在纱厂当学徒维持生活,但他毫无怨言。在邓中夏奉调前往上海时,郑绍文还私下演出了一场“送别”,情谊绵绵地送了他一程。

1940年春,豫鄂挺进纵队和豫鄂边区党委领导人在京山县大山头。前排右一为李先念,后排左一为郑绍文

或是两人有缘,仅一年后,郑绍文同邓中夏又相聚了。1932年11月郑绍文被调回上海,任全国互济总会宣传部秘书长、总会秘书长,在刚刚担任全国赤色互济总会主任的邓中夏的直接领导下工作。由于受到当时党内“左”倾思想影响,互济会变成从事反对白色恐怖斗争的一般赤色团体,不断遭到国民党当局的镇压。1931年初,中共中央作出《关于互济会工作决议》,互济会工作一度出现新气象,在援救被捕的革命者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时隔不久,在“左”倾思想指导下,互济会又把反对白色恐怖斗争作为主要任务,一再号召会员去参加各种群众斗争,鼓动罢工罢课、上街游行示威等,使互济会各级组织再次遭到破坏。邓中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临危受命,被中央指派重建互济会工作。邓中夏不顾过去曾在沪长年公开活动容易暴露的危险,以化名到处奔走,甚至公开出面召集会议演讲,联系各界支持革命的人士,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

在邓中夏的正确领导下,郑绍文和互济会的其他同志把营救被捕同志当成头等大事。一方面积极与赤色国际互济总会取得联系,争取国际援助;一方面四处奔走,为狱中难友聘请律师,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最终成功地营救了包括陈赓、廖承志在内的许多同志。

生死危机中相知

郑绍文是1933年5月因叛徒出卖而被捕的。被捕当天,在上海地下党机关工作的李仲雄来找他,郑绍文警觉地注意到他后面不远处跟着两个人,凭多年地下工作经验,感觉李仲雄叛变了。于是他一边假装与李仲雄搭话,一边悄悄地把身上带的几张条子(上面写着与邓中夏联络的地点与暗号)捏成粉碎。可郑绍文万万没有想到,不久,邓中夏也被捕,而且与自己关押在同一牢房。

那天,几个国民党宪兵押着一个人到郑绍文住的号子来了,号子门的牌子上又加了一个名字,“施义即邓中夏”。郑绍文看了大吃一惊,由于当时环境的残酷,一连串的问题不能不在他心里琢磨:“怎么邓中夏也被捕了,是怎么样被捕的,身份暴露没有。如果他的情况全被敌人掌握,我还能隐瞒什么呢?”

郑绍文细心地观察邓中夏的表现,来核实自己的猜测。郑绍文看到邓中夏他一进号子,就神情自若地和所有的人打招呼,谈话应答从容不迫,毫无惊惶之情。邓中夏见郑绍文也在这里,以同样态度打了招呼,并没显示他们之间的特殊关系。郑绍文还要进一步了解邓中夏,于是凑到他身边,小声问道:“老大哥,你打算怎么样?”没想到,邓中夏却乐呵呵地说:“打算到雨花台去!”说完他又小声问郑绍文:“你知道罗登贤的情况吗,他在哪里?”郑绍文回答:“他上雨花台了。”邓中夏听完,沉思片刻后敬佩地说:“好啊,他先走了一步!”这一系列表现,让郑绍文得出结论,邓中夏还是原来那个邓中夏,他对党的忠诚没有变,他从进入牢房那天,已抱定了牺牲的决心。

在国民党的牢房里,狱友们有一个规矩,就是先进入号子的睡在床上,后来的睡在床下。如果关的人多了,最后来的只有睡在马桶边了。邓中夏进来那天,郑绍文所在号子里已经有七八个人,显得很挤,为了表达对这位老首长、老英雄的敬重,必须想个办法让他睡到床上去。于是,郑绍文小声问邓中夏:“你的身份暴露了没有?还有什么要隐瞒的?”“已经暴露了,还隐瞒什么?”“那我就告诉全体犯人,让你睡到床上去,那里通风要好一些。”“你讲吧。”于是,郑绍文提高嗓门向大家招呼道:“各位,这位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的总政委邓中夏。现在到了这里,准备为党、为人民献出生命。我们应当照顾他,请他睡到床上去,大家同意吗?”“好!欢迎,欢迎!”大家齐声答应。刹那间,人们七手八脚,搬动位置,把邓中夏推到郑绍文身边的高床上了。

第二天,在狱中放风的时候,早些时候入狱的陶铸同志问郑绍文:“昨天进来的是邓中夏吧?他的态度怎么样?”“他打算上雨花台。”“是真的吗?”“让我再问问他吧。”回到号子里后,郑绍文就向邓中夏悄悄说:“老大哥,同志们都很关心你的政治态度呀。”邓中夏一听,立刻从床上跃起,激动地表示:“你告诉他们,我邓中夏烧成灰也是共产党的!”

邓中夏这个响亮的回答,立刻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所有的号子里,大家听了都非常钦佩。陶铸同志提出倡议,要大家凑几个钱买大肉面给邓中夏吃,给他改善生活。不到半天,各个号子传来了好几元钱。那时,牢里除了规定的牢饭外,还可以另外买大肉面吃。大家把钱交给郑绍文,由郑绍文把邓中夏的最后生活安排得好一点。邓中夏也很领情,毫不客气,郑绍文每次送来大肉面,他端起来就吃,随时准备就义的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见证邓中夏的最后时刻

邓中夏被捕后的照片

入狱两周之后,敌人正式提审邓中夏。可是,不到半个小时,邓中夏就回号子来了。大家都很诧异,郑绍文私下问道:“怎么这样快就结束了,他们审问你了吗?”“问过了,我学给你听听吧。”他笑了笑,装着法官的腔调表演起来。“你叫什么名字?”“邓中夏,又叫施义。”“你是共产党员吗?”“不错,是共产党员。”“你在党支部里干什么?”“中央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政委。”“还干过什么?”“够了!够枪毙了,还问什么?”“贺龙红军中和你同事的还有哪些人?”“你明知道我不会讲,何必问我?”邓中夏哈哈一笑,拍着我的肩头说:“就这样五问五答,法官看再问不出什么,便不问了,所以我很快就回来了。”

敌人以为逮捕了邓中夏就可以在政治上狠狠打击中国共产党,但邓中夏却用他的言行大长了党的威信与影响。为了劝降邓中夏,敌人派了曾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后叛变革命的余飞来挑拨他对共产党不满:“你是共产党的老前辈,现在却受莫斯科回来的那些小辈欺压,连我们都为你感到不平!”邓中夏轻蔑地回答:“这是我们党内的事,你有什么权利过问?一个患深度杨梅大疮的人,有资格嘲笑偶尔伤风感冒的人吗?”国民党又派了一个所谓“理论家”来劝降,邓中夏对他说:“假如你们认为自己是有理的,中共与邓中夏是有罪的,那么,就请你们在南京举行一次公开的审判,量你们的蒋委员长第一个便不敢这样做。”为了让邓中夏屈服,敌人对他使用了种种酷刑,均以失败告终。

抱定“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牺牲的邓中夏在狱中写下了这样的话:一个人不怕短命而死,只怕死得不是时候,不是地方。中国人很重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了个人升官发财而活,那样苟且偷生的活,也可以叫做虽生犹死,真比鸿毛还轻。一个人能为了最多数中国民众的利益,为了勤劳大众的利益而死,这是虽死犹生,比泰山还重。人只有一生一死,要死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

邓中夏对敌坚强果敢,却要求狱友们讲究斗争策略,尽量不暴露身份,不做无谓牺牲。有一次,邓中夏问了郑绍文被捕的情况之后,叮嘱道:“你要力争在南京解决问题,不要搞到汉口去。那里叛徒多,一去就会暴露。”他还说:“一个被捕了的共产党员要当烈士很容易,只要说出自己的行为,慷慨就义就行了。一个党员在监狱里的任务,就是尽量减少党组织的损失,尽量打击叛徒活动。”

在狱中,为了扩大党的政治影响,打击叛徒的出卖活动,郑绍文请邓中夏公开讲一讲中国革命史,指出革命战争的前途。邓中夏十分赞成,经过一番准备后,他给大家讲了两个小时,让狱友听了都很受感动,更坚定了革命到底的决心。

邓中夏身份暴露后,由于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不肯就范,遂被定为死刑犯,转移到了另一牢房。在即将告别人生的时刻,他给党中央留了一封信,信中深情地写道:“同志们,我快要到雨花台去了,你们继续努力奋斗吧!最后胜利终究是我们的!”

1933年9月21日黎明,邓中夏从容地穿好衣服,大声高呼“打倒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万岁!”和“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口号,大步向刑场走去。临刑前,宪兵问:“你还有话吗?”邓中夏回答:“对你们当兵的人,我有一句话说,请你们睡到半夜三更时好好想一想,杀死了为工农兵谋福利的人,对你们自己有什么好处?!”敌人害怕邓中夏同志进行革命宣传,命令立即开枪。就这样,在雨花台下,邓中夏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地献出了年仅39岁的生命。

邓中夏牺牲的消息是两天后传入郑绍文牢房中的,那天早上,监狱一个姓杨的看守士兵偷偷告诉郑绍文:“郑先生,前两天与你同号子的那位邓先生,今天清早枪毙了。好人啊,真是好人!”闻知邓中夏牺牲,郑绍文心里像大海翻腾,很难平静下来。当天晚上,郑绍文写了一首悼念他的小诗:“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热血酬壮志,三春草木寒。”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国共结成统一战线的有利形势下,郑绍文经党营救出狱,赴延安党校学习。经中央组织部审查,并经陶铸同志证明他在狱中坚贞不屈,没有变节行为,尔后重新成为我党、我军的高级领导人。

20世纪50年代,郑绍文因提出“以法治国”的理论,曾被错误处理,从国家司法部副部长降职为广西一个地区的副专员。粉碎“四人帮”后,郑绍文得到平反,1980年被中央重新安排到最高人民法院任副院长。说到这段历史,郑绍文从无怨言,总是拿邓中夏等先烈来比较,他对儿女们说:“作为共产党员,只要是党组织需要,不管怎么审查我们,都要经得起考验。你们想想看,邓中夏、江姐已经看不到今天了。我们毕竟看到了今天,所以我们还是幸福的。”在谈到邓中夏的牺牲时,郑绍文曾借用毛泽东的话“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他以此来告诫我们后人不要忘记先烈们的英雄业绩,要学习他们对待生死和个人利益的态度,为了他们未竞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如同邓中夏那样,生也伟大,死亦伟大。

1993年10月23日,郑绍文因病在北京逝世,根据其生前遗愿,由其夫人曾毅同志偕子女以及部分老战友,将他的骨灰撒入武汉长江万顷波涛之中。○

题图 本文作者在南京雨花台凭吊革命先烈

责任编辑 万 强

猜你喜欢

邓中夏狱友号子
邓中夏:化成灰我也是共产党员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邓中夏:“我邓中夏烧成灰也是共产党的!”
邓中夏: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
唱起号子走汉江
邓中夏:用生命诠释初心
搬运号子(龙骨坡抬工号子)
考进来的
川江号子(重庆)
同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