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者说 “停用校车” 议案背后
2011-09-12邓凌原
□ 本刊记者 邓凌原
从业者说 “停用校车” 议案背后
□ 本刊记者 邓凌原
2011年的夏天对于陈新娅来说,显得漫长而沉闷。她常常一个人静坐在办公桌前,面对着窗外浓郁的绿色陷入沉思。
“瑞昌市幼儿园的校车是否应该取消?”这是她陷入沉思时一直思考着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困扰她多日。尽管外界质疑之声不断,她的观点始终没有改变过。
时间回溯到三年前。作为江西省瑞昌市教体局幼教科科长的陈新娅曾在省“两会”上提交过一份《关于规范幼儿园校车接送的建议》,建议取消由幼儿园运作的校车接送模式,落实“就近入园”的原则,各城区幼儿园的接送车停止自行使用。
提交这份停用校车的建议前,陈新娅是有过深入调研的。瑞昌市的幼儿园均为民办幼儿园,让它们购置价格昂贵的专业校车,显然不太现实;正在投入使用的校车都是一些经过改装的面包车,超速、超载的现象非常严重,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而城区基本都设有小区幼儿园,满足了就近入园的原则,如果停用校车,对孩子们的影响并不大。何况与孩子们宝贵的生命比起来,停用校车后的些许不方便又算得了什么呢?
尽管省人大认为停用校车目前条件暂不具备的答复不尽如人意,但陈新娅没有退缩,她决定从身边做起,用一己之力去改变瑞昌市的校车困境。从2010年3月开始,陈新娅多次召集各家幼儿园园长开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分析利弊等方式,动员各幼儿园停用校车。
万事开头难。瑞昌市各大幼儿园的决策方并非园长,而是背后的投资方。由于停用校车会直接影响幼儿园的生源,很多投资者并没有将陈新娅的劝说放在心上。陈新娅常常在会上讲得口干舌燥,但成效甚微,肯放弃使用校车的幼儿园少之又少。
事实往往胜于雄辩。2010年12月27日,与江西毗邻的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松江镇发生一起三轮校车坠河事故,共造成14名小学生死亡,6人受伤。陈新娅抓住这个时机连续召开动员会,这一次的阻力显然小多了,各大幼儿园的态度逐渐由怀疑转变成坚信和支持。
2011年6月,瑞昌市教体局以城区幼教协会的名义正式下发了《关于停止使用幼儿园接送车的通知》,要求各大幼儿园从7月1日起停用校车,就近入学,学生不允许乘坐非法校车。
通知下发后,陈新娅的心情骤然紧张起来,她不知道自己的一番努力能否换来期待中的效果。在这个炎热的夏天里,她常常夜不能寐,在思虑与担忧中度过了一个个夜晚。
让她欣慰的是,一番努力并没有白费,除了两家情况特殊的幼儿园外,其他幼儿园的校车均已停用。但陈新娅还是不太放心,她找到市里的交管部门,呼吁他们通力协作,在道路上加大力度查处违法违规校车。
2011年8月11日是个暑气逼人的日子,空气中找不到一丝凉风。就在校车的规范工作取得巨大进展时,《浔阳晚报》民声栏目突然刊登了一篇《担心出事故就叫停幼儿园校车?》的文章,质疑瑞昌市教体局的这一做法,文章援引了一些反对意见,并表示“加强校车监管排除安全隐患是必须的,但为了避免出事或者害怕事后担责就禁用校车,这不是因噎废食吗?”甚至有人指责这一做法是教体局的“懒政”表现。
回放2011
“高铁”、“动车”、“沉船”、“校车”,这是网友评出的2011年度热词,也是那些经历过灾难的人们不愿回首的伤心事。当人们点亮蜡烛,在泪水中祭奠那些逝去的生命时,交通安全的警钟也同时沉重地敲响。
3月12日,吉林省白山市万良镇附近,一辆大客车与一辆加长货车相撞,大客车坠入万良河套,21人死亡。
7月22日,京珠高速信阳明港附近一辆长途卧铺车半夜发生燃烧,41人死亡。
7月23日,D3115次动车与D301次动车行至温州方向双屿路段下岙路时,发生追尾脱轨坠落事故,200余人死伤。
9月9日,湖南省邵阳县唐田市镇一渡口发生严重沉船事故,客船荷载14人,实载50人,存在严重超载。12名学生死亡,20名学生受伤,1名学生失踪。原本快乐温馨的“中秋节”变成了令人悲痛欲绝的“中秋劫”。
9月26日,山西省灵石县冷泉村发生接送学生面包车与大货车相撞事故, 7人死亡,2人重伤、3人轻伤。
10月7日,国庆节最后一天,天津、安徽、河南相继发生三起伤亡惨重的交通事故。56人遇难,多人受伤。事故给这个金秋十月的黄金周添上了悲剧的余音。
11月16日、11月26日、12月12日,在甘肃、辽宁、江苏,血色校车的事故一再上演,人们在扼腕痛惜这些花朵般的生命的同时不禁深深责问:是谁把他们送上了“血色校车”?承担社会责任的航船,又该由谁来掌舵呢?
生命,属于每一个人的只有一次。逆转的电梯、飞旋的车轮、脱轨的车厢都有可能无情地吞噬掉宝贵的生命;违规的超载、超速与车辆拼装更是不可忽视的直接杀手。
2011年的伤痛终将过去,作为前车之鉴,仍值得我们警醒。面对2012,“珍爱生命,安全出行”,我们希望惨痛的事故彻底远离。
(邓凌原)
媒体论道
民众对真相的追问,除了正义与良知的呼唤,也是在理性地吁求今后不再发生这样的人间悲剧。
——新京报
在邵阳县学校普遍缺失校车的情况下,塘田市镇中学的免费“校船”无疑是千秋中学等乡村中学难以比拟的。
——经济观察报
校车不仅仅是“车”的问题,也是“人”的问题,需要服务部门、监督部门、生产部门、管理部门、教育部门等相互配合,才能良性运转。
——人民日报
孩子们的出行安全是陈新娅(后排左一)心中最大的牵挂。
文章一出,引发了如潮的议论,一些幼儿园也纷纷闻风而动,停用了一个月的校车又接二连三地开动了。迫于压力,教体局也不得不将“取消校车”的新规定改为只要符合相关规定办齐手续的车辆,就可以接送学生;不符合规定的车辆,一律不得用来接送学生。
一番努力换来这样的结局,陈新娅只觉得一腔委屈无处倾诉,家长的误解、幼儿园的反对、媒体的非议,都给她带来了重重压力。但熬过几个不眠之夜后,她又找回了那个理智而执著的自己:任何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何不先试着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幼儿园停用校车,然后慢慢地推广到全市和农村呢?自己的初衷并非故意给家长制造难题,而是为了消除校车运行中的安全隐患,如果每个小区都建起配套幼儿园,而村小附属幼儿园的数量也达到一定规模,每个孩子都可以就近上学,那么又何必多此一举使用校车呢?到那时,校车安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陈新娅重新召集了一些支持停用校车的幼儿园园长,与她们一起,继续展开自己的探索之路……她坦言,尽管“路漫漫其修远”,但她的初衷不会改变,因为,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了珍惜每一个稚嫩的生命。
如今的陈新娅还在探索,但她告诉记者,《校车安全条例(草案)》的出台已经给了她一颗定心丸,她所做的一切与安全条例中所提出的“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或者在寄宿制学校入学,缩短上学距离,减少交通风险”的原则竟是那样的吻合,一些原来有过误解的同事和幼儿园园长也都纷纷称赞她“有先见之明”。
采访中,陈新娅呼吁,在目前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应该加大社区幼儿园建设,同时,将农村的闲置校舍改建成村小幼儿园,让每个孩子可以就近上学,节约运营成本,保障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