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的生态经验解析——以楠溪江中游古村落为例
2011-09-11江文婷JiangWenting胡振宇HuZhenyu
■ 江文婷 Jiang Wenting 胡振宇 Hu Zhenyu
在浙江省永嘉县楠溪江中游流域,尚存许多宁静、古朴的古村落。读过陈志华先生所著的《楠溪江中游》一书,走过楠溪江两岸风景,那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村落令我难忘。其背后蕴藏的生态智慧、生态适应性设计方法,契合着当代许多生态建筑理念,值得当代建筑师借鉴学习。
1 楠溪江中游古村落的生态适应性
1.1 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1.1.1 选址与布局
楠溪江中游古村落的选址因地制宜,十分重视风水(图1)。其实,风水中的很多原则,都是从生态效应的角度考虑的,像“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从通风的角度看,“负阴”与“抱阳”可以形成热压通风,而“背山”可以挡住冬季北方的寒流,“面水”可以接受夏季东南方向的凉风。通过合理选址,整个村落不仅达到与山水自然融合的目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舒适宜人的小气候(图2)。在完成选址后,各村落的布局也同样反映了对自然的尊重,甚至在环境方面不尽符合理想模式时,用人工的方法调整与改善环境。如楠溪江的有些村落,利用山、街道、水池形成文房四宝式的风水格局,这除了包含着对方位的迷信之外,也包含着对重要视觉焦点在视线上要有所望及心理上有所象的规划考虑(图3)[2]。
图1 蓬溪村示意总图[1]
图2 埭头村优美的环境
图3 芙蓉村示意总图[1]
1.1.2 乡土材料的适应性选择
楠溪江中游古村落的建筑所用材料都是原木、蛮石,少量的砖和白灰(图4)。寨墙、院子围墙多用蛮石直接砌筑,或是在石墙的上面砌空斗墙。空斗墙不但节省材料,也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而居住建筑都为木结构,坐落于石台基上,可以隔绝地面的湿气。木材蓄热系数小,散热快,能达到防暑降温的目的。
1.2 建筑的功能适应性
1.2.1 庭院空间的利用
三合院是楠溪江中游民居的最基本形制,比较模式化。一般一正两厢,有楼层,正屋5~7开间。前院很宽敞,充满了阳光(图5)。地面满铺块石,晴天可以暴晒庄稼粮食,雨天排水通畅,与浙中、浙西、皖南、赣北,甚至云南、四川的传统民居那种狭小、潮湿、阴暗的天井大异其趣[1]。院前不一定有墙,即使有,院墙也低于厢房底层披檐檐口,大约略高于2m。正是这些宽敞的院落,不高的院墙,和四面都有的门窗一起,使楠溪江中游的民居摆脱了封闭性。
1.2.2 灰空间的利用
楠溪江中游古村落的住宅,从明亮开敞的前院到住宅室内,都有一个过渡性的空间,就是从阶条石算起宽达2m多的檐廊(图6)。多数住宅的两厢也有檐廊。当地气候温和,这个半露天的檐廊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檐廊形成了半开敞半封闭的灰空间,首先,作为气候缓冲层,该区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各种极端气候对室内的影响,腰檐的出挑很好地起到遮阳的作用,为室内创造更为舒适的环境,同时,还能带来阳光下富有表现力的光影变化,塑造建筑形体和构造细节。
1.3 对社会环境的适应
楠溪江中游古村落体现着宗族体制和观念,同时与尊儒重教的文化传统相适应,很多村落还保存着耕读社会的文化印迹。如苍坡村以“文房四宝”规划地景布局,把人文理想寓于地景之中,体现了楠溪江流域居民“耕读传家”的文化传承。
古村落还处处体现着以人为中心的居住理念,把人的社会交往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如每个村落里都有公共空间,这些公共空间,如水塘边的亭子,或是以古树为中心的一块区域,在村子里占据着重要位置,形成优美的空间环境(图7)。它不仅是村民休闲漫谈的场所,而且还有社会文化交流、教化的作用。各村还有一些没有经过规划,自发形成的公共空间,如一些避风向阳的巷子口等场所[3]。
图6 暨家寨民居的檐廊和前院
2 传统村落对当代生态建筑设计的启示
无论是在整体布局还是在单体设计上,当代建筑学学科都比以往进步了很多,然而传统村落设计中重整体、重关系、重小环境和小气候,同时又重视社会心理影响的特色及其直观简单的观察分析方法,仍值得当代生态建筑设计借鉴与学习。
2.1 尊重环境,因地制宜
传统村落的择居过程表现为作为主体的人对自然环境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的思想,人通过因地制宜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创造出相对舒适的居住环境,这种对自然生态的适应性同样也是当代生态社区所要满足的。
对于任何一个新建项目,应优先考虑对市区或郊区已开发场地的开采或重建,而不去占用未被破坏的自然场地。当然,大多数建筑的选址不能由建筑师选择,但是建筑师却可以在总体布局上体现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着力改造不利因素,尽量减少建筑规划和建造过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环境的压力。
2.2 传统形式的借用
图7 芙蓉村的水塘与公共活动空间
虽然,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生活方式,但是人们对阳光的渴望,对与自然接触以及对与人接触的渴望却依然存在。现代居住建筑往往将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严格地划分开来,却很少体现介于这两者之间的过渡空间,因此空间层次并不丰富,与自然的关联并不密切,而对于居住舒适性的问题则单纯希望通过加强单体的热调控能力来解决。皖南等一些地区的民居有很多“进”,通过一个个狭小的天井连接,对外非常封闭。楠溪江中游古村落的住宅形式并不如此,它大多形式简单,虽然有前院,正屋和两厢的山墙面和背面大都仍做木板壁,开门开窗,这种开敞、明朗、与自然形成对话的住宅性格正是现代居住建筑所需要的。当代建筑师应当深入研究传统建筑形态和空间意向,把握传统民居中的生态理念,对传统空间进行必要的提炼,通过再设计使其精髓得到升华和发扬。
2.3 采用适宜性技术,优先选用被动式节能技术
楠溪江中游古村落民居所使用的技术大多是成本小、难度低的技术,这些技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小,与当时的经济条件相适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生态建筑设计不在于采用哪一种先进技术,而在于以最小的环境资源的消耗和最低的成本代价来满足最大的舒适性要求,因此,“高”技术、“新”技术不一定就是最优的,重要的是该技术是否具有适宜性。根据中国各地区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不平衡性,因地制宜以“适宜性技术”推进建筑生态化发展,这是我国当前现实可行的技术主张。
所谓的被动节能技术,是指不用额外增加能耗而只通过建筑自身的布局、材料、做法等契合气候达到舒适与节能的技术[4]。它不是把室内空间与自然相隔离,再用额外手段创造人工“宜人”环境,而是使建筑最大限度地适应周围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传统民居中被动技术的精要也就是因地制宜,能够与当地气候、环境相契合。它体现在用材、保温隔热、自然通风和遮阳等很多方面。
当然,仅靠这些传统民居中的被动技术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人对舒适性的需要,为获得理想的舒适环境还需要辅以主动式技术。但这些被动技术的应用,由于能更好地适应气候条件,可以减少采暖、空调运行时间,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因此,这种被动技术即使在今天,仍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2.4 本土化材料的运用
楠溪江中游古村落民居大多是就地取材,采用当地盛产、便于采集的自然资源建造房屋,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这样既避免了材料辗转运输,减少了人力物力,又使建筑保持了独特的浙东南地域特征。此外,这些本土化的材料多为可循环使用的或可再生的,即使废弃也不会对环境造成过量负担。
在当代生态住区建筑的建设中,应当吸收乡土建筑就地取材的优点,尽量运用采集便利的当地材料作为建筑和环境营造的原料和装饰元素,同时还要考虑材料是否具有重复使用性、耐久性以及美观性,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做到环保、节能、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5 建筑功能的多样化
楠溪江中游古村落富有生气,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村落中建筑功能的多样化。村落中除了居住建筑外,还有礼制建筑、祭祀建筑、文教建筑、商业建筑、休闲建筑等各种功能的公共建筑。这些公共建筑很多是因为封建礼制和宗教的需要,但它们却成为了村落的公共活动中心,联系着村中的家家户户。这种混合功能的模式同样适用于当代住区的设计。从城市层面考虑,多功能混合住区不仅有助于提高城市活力,丰富社区生活,还可以减少居民出行对道路交通的依赖,从而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节约用地。
2.6 建筑与使用者的行为相适应
如今,虽然城市居民的社会组织、经济基础以及人文背景也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居民们从聚居观念到生活方式也已全面更新,但是,“以人为本”却始终是生态建筑人文理念的重要内容。
无论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何种技术手段,建筑本身达到多高的可持续标准,最终还是建筑使用者的意识和行为决定了建筑实际能够取得的节能效果。传统民居不仅居住环境和建筑本身是生态的,而且其使用者拥有的是一种低耗能的生活模式,他们对建筑的使用,以及在居住生活中的交通、食物、废物循环等相关因素都影响了整个建筑的能耗。因此,建筑师必须从使用者出发,通过设计倡导一种低资源消耗的生活模式,而不仅仅是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和运用。
3 结语
楠溪江中游古老的传统民居,虽然没有现今高科技的支撑,却能够依靠自身建筑的处理,巧妙应用被动技术营造出相对适宜的生活环境,这些成功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传统建筑不是一种静态的文化遗产,而是一种动态的文化过程,是通过传统与现代、稳定和变革、保留与创造的相互作用生成的,是对历史和场所保留的同时,通过变革和创新与当代意义发生关联[5]。当然,这种民居中的生态策略也有它的局限性,它的适用范围也很狭窄,在大型建筑和一些新类型的建筑中,如机场、火车站、展览馆等,仅仅依靠学习传统建筑中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重要的是要学习传统建筑中的生态价值观,即生态、形态、情态的有机统一;人、建筑、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有机统一;材料与技术、功能、审美情趣的有机统一。然后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构造方式等对传统方式加以创造性地发展,最终达到当代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陈志华,李秋香.楠溪江中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
[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五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胡跃中.楠溪江古村落特色、价值及其保护[J].小城镇建设.2001(10):40.
[4].陈湛,张三明.中国传统民居中的被动节能技术[J].华中建筑.2008(12):204.
[5].汪原. 迈向新时期的乡土建筑[J].建筑学报.2008(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