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县林下经济调查及发展建议
2011-09-08张维祥刘德伟全正军莫开林
张维祥,张 碧,黄 睿,刘德伟,全正军,莫开林**
(1.大邑县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四川 大邑 611300;2.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81)
全国在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发展现代林下产业、巩固集体林权改革成果,已成为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林业工作的重点。大邑县林地面积为7.93万hm2,是四川省林业大县、四川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全县可供林下经济开发的林地达4万hm2以上,林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大邑县委于2011年3月召开林下经济发展专题会,针对全县林业及社会资源现状,提出“扬长避短、因地制宜、错位发展”的林下经济发展原则。为此,县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一次全面调查,以此为基础,提出发展林下经济的构想和措施。
1 林下经济内涵及意义
1.1 林下经济的内涵
林下经济是指以林业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规律,以林地为依托、以林木资源为背景,建立的一种有多种群、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人工生产系统[1]。该系统通过合理利用林下土地 、动植物和空间资源,从事林下养殖、种植、游憩等立体经营,使农林牧渔和旅游等各业实现资源共享、协调发展,达到“短期得利、长期得林”的兴林富民目的[2]。
1.2 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
1.2.1 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传统林业产业是以木材生产为主要目的的林业经济,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是其主要特点。转变林业生产方式,除深度发掘林业多功能外,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林业产业链,才能有效提升林业经济总量,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方能建成。
1.2.2 有效吸引社会资金投向林业
在依法守规的前提下,社会资金是以高回报低风险作为项目建设前置条件,林下经济的开发,改变了传统林业高风险低回报的现状,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成为社会游资的投资方向,进而促进了整个林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2.3 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兴林富民”是林业建设的终极目标。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解决特殊农村劳动力(年龄在50岁以上,外出务工难)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进而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2 全国林下经济发展概述
2.1 中央领导大力倡导发展林下经济
2007年2月17日,温家宝总理在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考察时,指出“保护好生态环境、发展好林下经济很重要”[3]。在此后的许多林业会议上,都提到将“林下经济”发展好。2010年7月,贾治邦局长在全国林业厅局长座谈会上提出:“发展林业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点在于开发林下经济”;“按照以林为主、保护第一、集约经营、规模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大林下经济开发力度”[4]。
2.2 部份省市相继出台林下经济发展办法
河北省林业局于2007年5月出台了《河北省林业局关于大力发展林下产业的指导意见》,海南省农垦局于2008年出台了《海南农垦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于2010年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
2.3 形成了许多经营模式
在推进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依托自身资源特点,因地制宜,探索出许多适合当地林情的林下经营模式,虽然种类繁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林粮模式、林药模式、林菌模式、林菜模式、林草模式、林禽模式及林下生态游憩模式”等[5],这些模式在各地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如大邑县的林下经济模式主要以林下生态游憩、林药、林禽、林茶模式为主。
3 大邑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大邑县位于成都市西部40余km处,成温邛高速贯穿全境。境内森林资源丰富,仅原始次生林就达2.67余万hm2,是成都市西部天然生态屏障。杜甫眼中的“西岭雪山”,就耸立于莽莽原始森林中。依托林业景观资源,先后开发建成了“西岭雪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大蒜坪滑雪场”、“花水湾温泉度假小镇”和“道源圣城”,成立了以保护大熊猫栖息地为目的的“黑水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带动了林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邑林区生物多样性较丰富,有动物220种、植物600种。直接服务于农林业生产的动植物有30余种,主要有:野猪、锦鸡、林蛙、蜜蜂、杉木、柳杉、水杉、黄柏、厚朴、杜仲、黄连等,有些还是目前发展林下经济的拳头品种,如黄连。
3.1 大邑林下经济发展概况
大邑县同其他林区县一样,有林业立体经营的生产传统,主要表现形式是林粮间种、林药套种、林下家禽放养等。近年来,林下经济突破传统模式,发展了林下生态游憩模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经调查,大邑县林下经济年生产总值达23280.21万元,全县12个林区乡镇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林下经济发展,见表1和图1、图2。
从图表分析可以看出,生态旅游为大邑县林下经济的主要组成部份。相对应,凡建有生态旅游区的乡镇,其林下经济也发展较好。如西岭镇的西岭雪山国家森林公园、大蒜坪滑雪场,花水湾镇的温泉度假小镇,青霞镇的烟霞湖旅游区。
林下种植以斜源镇、出江镇、雾山乡最具代表性。斜源镇以万亩林药场为依托,推广获得GAP认证的“三木”药材林下套种黄连模式,现已发展333.3 hm2;出江镇在科能公司的带动下,在退耕地林下套种金银花,目前规模已达133.3 hm2;雾山乡以雾中山林业开发有限公司为平台,引导群众开展林下种植铁观音,效果明显,种植规模已达200 hm2。
表1 大邑县林下经济发展汇总表
图1 大邑县林下经济分布图
图2 大邑县林下经济比例图
林下养殖以丘陵区乡镇为主,主要分布在金兴乡、雾山乡、青霞镇、王泗镇等乡镇,主要利用交通便利等条件,开展林下养殖家禽和特种养殖,目前已达到一定规模。
3.2 大邑县林下经济发展成效
3.2.1 确立了发展原则
结合大邑县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确立了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和森林旅游的林下产业发展原则。一是以林为主生态优先原则。大邑县位于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中的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控制区,是成都市生态屏障,决定了发展林下经济必须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二是因地制宜分类发展原则。在林产业发展方向上,综合考虑市场前景和群众的生产历史,充分论证土壤和自然气候、交通运输条件,紧密结合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发展内容,不盲目上马,不搞一刀切。三是示范带动稳步推进原则。我们在抓林下经济发展中,先行试点,在正确评估试点成效及可行性的基础上,确定林下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运作模式,确保产业发展项目稳步推进。
3.2.2 找准产业发展模式
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大邑县在发展林下经济方面,形成了许多经营模式,这些模式不仅得到群众喜爱,也被社会资金青睐。这些模式相应的经济指标如下:
(1)林下生态游憩模式。以避暑、餐饮、果实采集、林下疗养为主要服务内容,每户林家乐年收入达20万元左右,纯收入可达12万元。(全年接待客人200人,每人消费1000元计)
(2)林药模式。“三木”药材林下套种黄连,每hm2每年可获得纯收入达7500元。(黄连5 a 1周期,每周期每hm2收获干黄连3000 kg,按50元·kg-1的市价计,获销售收入150000元,扣除种苗、生产物资和劳务成本112500元·hm-2,每hm25 a获利达37500元,每hm2每年则获利7500元)。
(3)林禽模式。充分利用林下昆虫、小动物及杂草多的特点,在林下放养或圈养三黄鸡、鹅等,饲草、饲料来源广,产值高、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粪便还是优质的有机肥料,是林下养殖的重要模式。按每hm2放养3000只鸡计,每hm2年获利达4.5万~7.5万元。
3.3 存在的问题
3.3.1 林业经营观念没有彻底转变
传统林业经营理念是“木材利用”,林业的多功能被弱化。由于木材生产的周期性长,致使林业一度被国民经济边缘化。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素质的提高,林业的效益呈现多元化,林业经营思想也转变成具有现代特征的“生态利用”。在大邑县,许多干部群众还不同程度存在“木材利用”的林业经营思想,致使林下经济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导致林下经济发展缓慢。
3.3.2 经营环境发育不完善
在林区,林下经济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然而,到目前,全县还没有制定科学详实的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没有出台发展林下经济扶持政策,包括建设用地、动力用电、税收减免、法制保障等,没有搭建林下经济技术服务和林下产品销售平台,造成林下经济发展的盲目性,增加林下经济发展风险,影响林下经济的可持续性。
3.3.3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大邑县虽有几家旅游企业搭建旅游市场平台,然而,林下游憩并不是其旅游项目,产业链没有有效对接,致使林下旅游项目不能上规模上档次,形成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其它林下种植和养殖产品,主要靠无形市场进行销售(由生产者直接交给收购者或收购者直接到林区收购),造成信息不对等,产品竞争力不强。
3.3.4 基础设施投入薄弱
林下经济属集约型经济,需交通、水利、电力等设施配套,而这些在山区恰恰是最薄弱的,致使运输及管理成本大大提高,限制了林下经济的发展。
4 大邑县林下经济发展思路及措施
4.1 林下经济发展思路
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坚持“一三产业互动,长短效益结合”的发展思路,搞好示范带动,应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进林业立体复合经营,实现林区农民持续增收。
4.2 林下经济发展措施
4.2.1 制定发展规划
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结合资源特点及群众生产习惯,以乡镇为单元,规划了5个林下经济发展区。一是林下生态观光及低温菌发展开发区。集中在高山区的西岭镇和花水湾镇,食用菌规模达到100万袋,参与林下森林生态旅游户数达1000户以上,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二是林下生态观光及林药开发区。集中在中高山区的出江镇和斜源镇,林下药材种植面积达2000 hm2,参与林下森林生态旅游户数达500户以上,年接待游客达4万人次。三是林下生态观光及茶叶开发区。集中在低山区的雾山乡和鹤鸣乡,林下种植茶叶面积达1333.3 hm2,参与林下森林生态旅游户数超过700户,年接待游客达8万人次。四是林牧发展区。集中在山丘区的金星乡和青霞镇,林下放养家禽家畜20万只(头)。五是林粮(菜)种植区。主要集中在丘陵区的悦来镇、王泗镇、晋原镇,林粮(菜)种植面积达2000 hm2以上。
4.2.2 落实扶持措施
发展林下经济产业覆盖千家万户,涉及面广,需要政府引导和部门、行业合作,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加强扶持政策,落实工作措施。一是成立机构。大邑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林业、农业、财政、发改、税务、工商等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林下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林下经济发展工作。二是形成合力。相关部门各施其职,并形成联动机制,林业、科技、农发、科研部门负责新技术、新品种、政策、信息和市场等方面的服务,扶持林下生态旅游及种植、养殖重点项目;金融部门加大资金信贷扶持力度;宣传部门加强政策引导和典型推广,营造林下经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三是落实增值税和所得税减免政策,放水养鱼,图谋发展。四是目标管理。将林下经济发展情况纳入相关部门和乡镇的年度工作目标进行管理,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对发展成效突出的乡镇,在涉农项目资金的安排上给予重点扶持。五是政策扶持。县出台了推进林区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发展林区农民专合组织、森林生态旅游、林产品精深加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鼓励规模经营,对经营林地66.7 hm2以上的,按经营面积的2%匹配建设用地指标,可用于发展森林旅游;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等项目向林下经济发展倾斜。
4.2.3 发展专合组织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是将分散的家庭经营有机组织起来,参与规模生产和市场开发,以应对经营风险。尤其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其效果更加明显。围绕林下产品的开发利用,成立相应的基础合作社单元,再由这些合作社单元组成更大规模的集成合作社,由集成合作社负责统购生产资料,根据诚信度分配生产份额或安排生态旅游项目。
4.2.4 加大舆论宣传
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发展气氛,尤其是挖掘典型事例,提炼典型经验,推动林下经济整体发展。配合各业务部门,积极向上级争取扶持资金。利用林学会等平台,推广先进技术、发布产品信息、公布发展状况,促进林下经济全面发展。
大邑县将以建设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县为契机,争取将林下经济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1]于小飞,等.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发展重点分析[J].林产工业,2010,37(4):57 ~59,62.
[2]方震凡,等.发展林下产业的探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0,103(4):43~46.
[3]李近.林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四大瓶颈亟待打破[J].中国林业产业,2010,12:24 ~27.
[4]2010,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论发展林下经济[J].中国林业产业,2010,12:14.
[5]海渤.林下产业经济模式研究[J].绿色科技,2010,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