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特性分析
2011-09-06郭义胜李文波左淑霞赵军龙
郭义胜,李文波,左淑霞,赵军龙
(1.黑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2.吉林大学;3.沈阳安运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特性分析
郭义胜1,李文波1,左淑霞2,赵军龙3
(1.黑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2.吉林大学;3.沈阳安运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在分析山区公路交通事故特点的基础上,对影响黑龙江省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的道路线形及路侧环境、驾驶员心生理、路面条件、道路设施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曲线半径与驾驶员心率增加值有较为密切的相关关系,线形以及路侧环境是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的主要原因,冰雪路面是影响冬季公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交通安全;山区公路;驾驶员;心生理特性
1 山区公路交通事故特点
山区公路大多根据自然地理条件修筑,由于受自然环境、工程投资及服务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交通管理和道路养护工作力度不够,使得山区公路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2007年我国各类型道路事故情况统计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虽然山区公路交通事故起数较少,但是每百起事故死亡人数却最高,达到34人。丘陵地区次之,为24人,平原地区为23人。
表1 2007年我国各类地形道路事故情况统计表
据不完全统计,在2005年全国死亡10人以上的34起重特大交通事故中,20起事故车辆最终冲出了路侧,占到了全部重特大事故的58.8%。据统计,某省山区公路交通事故形态如图1所示。主要事故形态为:尾随相撞、正面相撞、翻车、对向刮擦、撞固定物,分别占事故总数的 30.35%、16.93%、17%、7.98%、6.81%,累计频率曲线反映出这五种事故形态共占全部事故的70.24%。从已收集到的部分黑龙江省山区公路交通事故资料来看,尾随相撞、正面相撞和翻车事故确实是最为常见的事故形态。
图1 事故形态所占比例
2 山区公路线形与路侧环境特点
(1)多小半径曲线。小半径曲线频率较高,多转角较大的小半径曲线,有的弯道路段经过村庄,行人、动物过路等突发事件发生频率较高,且路侧建筑对驾驶员的视距有一定的影响,消弱了驾驶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加重了小半径曲线路段会车撞车事故发生的隐患。
(2)多长大纵坡接小半径曲线路段。车辆经过长大纵坡时速度往往较高,在驶向小半径曲线过程中易发生转向不足冲出路外事故。
(3)多不良线形组合路段。部分路段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插入了小半径的平曲线等不良线形组合情况,容易使驾驶员视觉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增加了行车危险性。
(4)多视距不良路段。限于地形条件和建设经费,一些路段设计指标的选取基本接近了技术标准和规范所能容许的下限,一些通村公路甚至连下限标准也难以满足。由此导致平、竖曲线的组合严重失调,加之山岭地区季节性生长的植被的影响,视距条件往往得不到保证。
山区公路由于地形的限制,路侧较平原公路的路侧危险程度有所增加,尤其是地处寒区的黑龙江省山区公路更是这样。许多路段路侧条件相对较差,车辆较易冲出路外或车辆冲出路外可能导致较严重的事故,此种路段在黑龙江省山区公路中占的比例相对较多。路侧有深度超过8 m深沟的路段或缺少路侧防护设施或防护等级较低的路段,在黑龙江山区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3 山区公路驾驶员心生理特性
3.1 实验方案
在黑龙江省伊嘉公路伊春至五营段,选取K0+000~K72+695路段,此路段道路线形复杂、弯道众多。实验方案是,选取不同性格、经验的驾驶员样本若干,将津发科仪多功能八导生物反馈仪佩戴在驾驶员身上,驾驶员驾驶试验车按照正常行车要求跑完全程,心率指标随时保存在连接的笔记本上。
3.2 实验数据分析
本文只针对道路转弯半径为1 500 m以下的路段,对驾驶员驾车过程中心率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驾驶员在通过不同的转弯半径弯道时的心率增长率变化规律见表2及图2。
表2 驾驶员通过不同半径弯道心率增长率
图2 驾驶员通过不同转弯半径心率增长率变化图
由图2、表2可知,随着转弯半径的减小,驾驶员的心率增长率也随之增加,在转弯半径为600~800 m及400~600 m处出现两个拐点,即弯道半径在800~1 500 m之间驾驶员的心率增长率增长的较为缓慢,400~800 m之间时驾驶员的心率增长率迅速增长,当半径小于400 m时,由于行车速度较慢等原因,驾驶员的心率增长率增加也较为缓慢。实验结果说明,半径处于400~800 m之间的路段的危险性最高。
4 山区公路交通设施特性
(1)标志设置缺乏整体性、连续性及部分危险路段缺少必要的交通标志。
部分路段缺少必要的交通标志,或是根据经验和相关的标准法规,机械地照搬,造成一些本该向驾驶人员提供信息标志的地方而未能设置,而一些不需要设置的地方却按照标准的要求照设不误,致使标志设置的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较差。
(2)部分危险路段缺少交通标线或标线模糊不清。
大部分路段无道路中心线和边缘线,不利于驾驶员判断道路走向。
(3)路侧险要路段缺少护栏或防护等级较低。
部分路侧险要路段,缺少路侧防护设施或防护等级较低,且一些路段的混凝土挡墙破坏了道路景观的整体性。
5 山区公路路面条件
黑龙江位于中国最北部,冬季漫长寒冷,下雪量大,尤其在山区,日照时间相对较短,湿气较重,冰雪路面持续时间长,导致路面摩擦系数较低,且这样情况持续时间较长。由于摩擦系数低,车辆的附着力小,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发生车辆碰撞、刮擦交通事故的概率明显上升。
雪地和其他路面的路面摩擦系数见表3所示。
表3 路面摩擦系数实验汇总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路面摩擦系数的规律如下:雪地路面<不拉毛混凝土<拉毛混凝土<沥青路面,雪地路面的摩擦系数仅有0.15。当车辆行驶到下坡和急弯组合的线形时,如果车速过快,加之雪地路面提供的摩擦系数较低,很容易引起车辆的打滑和侧翻,导致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
6结论
在对黑龙江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状况调查与实验的基础上,分析得知黑龙江省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特性如下。
(1)黑龙江山区公路事故特点为总事故次数虽然不多,但事故严重程度较高,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较多;主要的事故形态为追尾相撞、正面相撞、翻车、对向刮擦等。
(2)黑龙江山区公路由于地形地貌的限制,多小半径曲线、长大纵坡以及平纵曲线组合等情况,部分路段视距不良;随着道路平曲线半径的变化,驾驶员心率变化幅度也较大,说明曲线半径对驾驶员心生理有明显的影响。半径处于400~800 m之间的路段的危险性最高。
(3)路侧险要路段防护设施缺乏或等级较低,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严重。
(4)由于资金或管理等原因,道路设施不齐全,设施设置缺乏连贯性。
(5)冬季冰雪期,道路摩擦系数较低,车辆易打滑,应加强对路面冰雪的及时处理及管制车辆行驶速度。
:
[1]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交通年鉴社,2008.
[2]张立平.警钟长鸣:2005不完全黑色档案-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交通事故回放[J].运输经济世界,2006,(2):92-93.
[3]唐国利.山区公路道路条件与事故作用机理及事故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崔洪军,魏连雨,庞建勋.道路条件与交通安全的研究方法[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01:36-39.
中图分类号:U415.1
C
1008-3383(2011)06-0217-02
收稿日期:201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