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网络基站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2011-09-06周聪,余萍
周 聪,余 萍
(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59)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进入3G时代。移动通信正在对人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给人们带来便利和财富;与此同时,其电磁辐射也给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如:对眼睛、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消化系统、骨组织等产生危害[1-7]。随着移动通信第三代技术的问世,尤其是共址基站的增多,更增加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有所欠缺,且3G网络基站采用的通信技术与GSM网络基站有较大的差别。
3G网络基站采用 FDMA、TDMA、CDMA、SDMA多种多址方式,以及时分双工、智能天线、联合检测等多种先进的无线技术,具有较高的频率利用率、呼吸效应不明显的特点。智能天线技术是由6或8个天线单元的阵列组成。其原理是使一组天线和对应的收发信机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和激励,利用波的干涉原理可产生强方向性的辐射方向图,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使主瓣自适应地指向移动台方向,提高信号的信噪。因此,智能天线技术减小了对功放的要求,降低基站发射功率,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电磁辐射影响[8]。
1 通讯基站基本概况
在辽宁某市新建3G网基站,该基站使用的频段范围属微波范围。新建设的城内基站布设为小区制,小区制移动通信基站的服务半径缩小,发射机功率随之减小,每个基站发射天线周围的电磁波强度减小。基站采取“顶端激励”方式,采用三个呈120°角扇形覆盖的定向天线,使电磁场呈“三叶草”形态,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且方向可调,扇区方向多为0°/120°/240°。
2 移动通讯基站电磁辐射评价标准及数据来源
2.1 移动通讯基站电磁辐射评价标准
据《电磁辐射防护规定》[9](GB 8702-88):职业照射,每天8h工作期间内,电磁辐射场的功率密度在任意连续6min内的平均值应满足200μW/cm2的标准限值;公众照射,一天24h内,电磁辐射场的功率密度在任意连续6min内的平均值应满足40μW/cm2的标准限值。
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10](HJ/T10.3-1996):在环境影响评价时,对于由国家环境保护负责审批的大型项目可取GB8702-88中功率密度的1/2,其它项目则取功率密度的l/5作为评价依据。对辽宁某市新建3G网的基站建设项目取功率密度限值的1/5作为评价标准,对于频率范围为30~3000MHz环境功率密度限值为40μW/cm2的1/5:8μW/cm2为评价标准。
2.2 数据来源
3G网基站相关参数由相关公司提供,基站电磁辐射测试数据通过理论预测与现场监测获得。
2.2.1 理论预测模式
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11](HJ/T10.2 -1996),对微波频段远场轴向功率密度Pd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P为天线辐射功率,W;G为天线最大辐射方向的功率增益,倍数;r为离天线轴向距离,m。
2.2.2 现场监测
采用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测试校准的PMM-8053A电磁场分析仪,EP330型射频探头,频率响应 0.1 ~3000MHz,检出限为 0.3V/m,即0.05μW/cm2。测试项目为功率密度。
测量时间为用户使用手机高峰时间段:9:00~11:30,下午13:00~17:00。监测时所有基站均已开通运行,且无雨、无雪,湿度小于40%,风力小于3级。
3 典型基站电磁辐射特征分析
目前基站共址十分普遍,常在一个站址附近有多个辐射源,形成复合影响[12]。辽宁某市新建的57个3G网络基站中与原有GSM网共站址基站40个,其中典型基站有3个。
3.1 典型基站理论预测
典型基站的预测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典型基站预测参数
典型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见表2。
表2 典型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预测及监测结果
3.2 基站及监测点位信息
对基站周围50 m范围内的敏感人群所处位置,尤其是定向天线主轴方向的主瓣区域的敏感人群,适当增加室内外测点[13]。
图1 各基站周围环境及监测布点图
1#典型基站为楼顶抱杆,天线挂高15m,位于4层居民楼上,与联通基站共址。北侧13m为6层居民楼,东北侧30m为6层居民楼,西北侧28m为6层居民楼,南侧25m为7层居民楼,西南侧27m为7层居民楼。监测点分别设在北侧和西北侧的6层居民楼内(见图1a),监测结果见表2。
2#典型基站为楼顶增高架,天线挂高23m,位于4层办公楼上,与联通基站共址。东侧23m为5层酒店,西侧34m为4层办公楼,南侧52m为5层办公楼。监测点设在东侧的5层酒楼和西侧的4层居民楼内(见图1b),监测结果见表2。
3#典型基站为楼顶增高架,天线挂高28m,位于5层歌厅上,与联通基站共址。北侧33m为6层居民楼,东北侧37m为6层居民楼,东侧40m为7层居民楼,南侧32m为7层居民楼。监测点设在南侧的7层居民楼和北侧的6层居民楼内(见图1c),监测结果见表2。
3.3 数据特征分析
通过理论预测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理论预测值与监测值的比值表明:1#和3#基站理论预测与实际监测结果差距不大;2#典型基站理论预测值与监测值的比值为1.73和3.40,即a点的理论预测值是监测值的1.73倍,b点的理论预测值是监测值的3.40倍。理论预测是以预测点位于天线的主射方向为前提计算的,由于2#典型基站环境条件所限,为反映基站周围敏感人群照射的辐射量,选择的监测点不在天线的主射方向上,所以导致2#典型基站的理论预测值与监测值略有偏差。
以上3个典型基站敏感点的理论预测与监测数据均低于8μW/cm2,满足基站建设项目对于环境功率密度的限值40μW/cm2,以及单个项目容量的限值8μW/cm2。其中,环境功率的频率范围为30~3000MHz。
典型基站均位于楼顶,根据张海鸥[14]等的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时空分布及衰减特征研究,楼顶塔型基站电磁辐射对所在楼的室内空间影响较小,仅对楼顶空间有明显影响。典型基站的电磁辐射最大值出现于楼顶。电磁辐射值由于楼层的阻挡、吸收,随楼层降低迅速衰减。
规范、科学地架设天线,一般不会污染周围的环境敏感建筑物,因为电磁波主瓣和强副瓣会从周围楼房顶部或空隙中穿过[15]。
4 结束语
理论预测与实地监测显示,辽宁某市新建3G网络基站电磁辐射值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该市3G网络基站的建设,在加强网络覆盖率的同时未对四周敏感点造成明显影响。
由于辽宁某市新建3G网络基站多位于楼顶,楼顶塔型基站电磁辐射对所在楼的楼顶空间有明显影响,所以对设置移动通信基站的高层建筑,要做好楼顶通道的管理,在楼顶入口设立警示标记,禁止公众进入。
[1]姚耿东,姜槐.关于电磁辐射危害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0,17(5):259 -260.
[2]孟超,高燕,于淼,等.城市电磁辐射污染的产生与危害[J].安全,2005,(5):29 -33.
[3]王振杰,郭亚红.电磁辐射危害及对策[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39-40.
[4]刘志华,时丽冉.电磁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J].生物学通报,2006,41(3):30-31.
[5]彭关中,王琦,郝景涛.电磁辐射--室内隐形杀手[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6,27(112):60-63.
[6]杨红萍.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J].科技信息,2007,(33):367,407.
[7]王亚君,方华,赵毅.电磁辐射的评价与防护[J].电力环境保护,2004,20(1):12-14.
[8]张轶,洪韵.TD-SCDMA移动通信基站对周围环境电磁辐射影响分析[J].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11,(4):32,89.
[9]GB 8702-198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S].
[10]HJ/T10.3-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S].
[11]HJ/T10.2-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S].
[12]王毅,麻桂荣,郭幼英.移动通信网基站电磁辐射调研及居民环境超标原因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02,18(3):44-46.
[13]王亚民,张永富,张金明.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布点的讨论[J].辐射防护通讯,2002,22(3):27 -29.
[14]张海鸥,潘超,夏远芬,等.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时空分布及衰减特征[J].电力环境保护,2009,25(4):55 -57.
[15]王毅,徐辉,麻桂英,等.城市电磁环境的新问题[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1,3(3):14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