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性桥梁静载试验结果及分析
2011-09-06张万振马君良
张万振,马君良
(石家庄市公路桥梁建设集团)
异性桥梁静载试验结果及分析
张万振,马君良
(石家庄市公路桥梁建设集团)
摘 要:对异性桥梁静载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异性桥梁;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1 试验荷载及测点布置
1.1 测试截面
选定第一跨7.443 m处(A-A截面)、第二跨9.453 m处(B-B截面)和支点左截面(C-C截面)作为测试截面,如图1所示。
图1 测试截面图
1.2 测点布置
测点布置如图2、图3所示,图中只取梁的一半布置图,其余测点均按对称布置,应变测点从N1-N11,挠度测点从N1-N7,B-B截面测点布置同A-A截面。
1.3 加载车辆
根据跨中截面的受力最不利布置,我们选用试验用车为6台解放车,模拟汽-20挂-100加载,车轮横向轮距为1.80 m,车辆荷载详细轴重、轴距如图4所示。
1.4 试验工况及加载位置
为验证跨中截面的最大正弯矩效应、最大挠度效应,支点截面的最大负弯矩效应,进行六种工况加载。
工况1:第一跨跨中(A-A)截面正弯矩偏心加载。工况2:第二跨跨中(B-B)截面正弯矩偏心加载。工况3:主梁支点(C-C)截面负弯矩偏心加载。加载布置图如图图3~图7所示。
图2 车辆轴重示意图
图3 A-A截面车辆纵向加载布置图
图4 B-B截面车辆纵向加载布置图
图5 C-C截面车辆纵向加载布置图
图6 车辆横向加载布置图(工况1,3)
图7 车辆横向加载布置图(工况2)
2 荷载试验结果及分析
2.1 试验荷载效率
试验荷载效率见表1。
表1 加载试验计算值及荷载效率
2.2 挠度测量及校验系数
各静力加载工况下的主梁挠度及其与试验计算值的比较见表2、表3。
表2 第1跨跨跨中偏载作用下测点挠度值 mm
表3 第2跨跨跨中偏载作用下测点挠度值 mm
试验结果分析:校验系数η系指桥梁结构某测点(截面)实测值与计算值之比,是评定结构工作状况,确定桥梁承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要求η值不大于1,η值越小,说明结构的安全储备越大,η值过大或过小,都应从多方面分析原因,如η值过大可能说明结构的材料强度较低,结构各部分联结性较差,刚度较低等。η值过小说明材料的强度及弹性模量较高。
从表2~表3可以看出,第1跨跨中加载挠度校验系数最大值0.729,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校验系数常见之0.60~1.00内,但缺少一定的安全储备;第2跨跨中加载挠度校验系数最大值0.792,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校验系数常见之0.60~1.00内;说明该桥结构刚度可满足汽-20、挂-100级荷载使用要求,但安全储备较小。
2.3 应变测量及校验系数
应力测试的目的是通过测试梁体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应力增量的大小,直接了解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
桥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通过实测应变及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推算混凝土应力。应变测试采用长沙金码公司生产的振弦式应变传感器(部分可以测温度)及JMZX-ZOOX振弦式应变传感器采集系统。该系统的优点是:可预先埋置在混凝土当中,测试方便且灵敏度高,测试精度可达到1协e。目前国内外混凝土应力测试一般通过应变测量换算应力值,即
式中:σ为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应力;E为混凝土弹性模量;ε应力为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应变。
实际测出的混凝土应变则是包含其它变形影响的总应变 ε,即
式中:ε应力为应力应变;ε温度为温度变化引起的混凝土应变。
为消除混凝土温度应变,在各试验工况中,同时测得混凝土应变ε应力和温度应变ε温度,按式(2)即可得到应力应变,由于实际的车辆加载时间很短,因此可忽略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因此ε温度,实测的混凝土应变ε=ε应力。
跨中偏载作用下主要测点混凝土应变值见表4。
应力试验结果分析:试验结果分析:校验系数η系指桥梁结构某测点(截面)实测值与计算值之比,是评定结构工作状况,确定桥梁承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要求η值不大于1,η值越小,说明结构的安全储备越大,η值过大或过小,都应从多方面分析原因,如η值过大可能说明结构的材料强度较低,结构各部分联结性较差,刚度较低等。η值过小说明材料的强度及弹性模量较高。
可以得出,在第1跨跨中偏载作用下,最大纵向应变校验系数为0.774,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校验系数常见之0.50~0.90内,最大横向应变校验系数为0.769,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校验系数常见之0.50~0.90内,安全储备较小。
表4 第1跨跨中偏载作用下主要测点混凝土应变值 με
从表4可以得出,在第2跨跨中偏载作用下,最大纵向应变校验系数为0.778,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校验系数常见之0.50~0.90内,最大横向应变校验系数为0.714,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校验系数常见之0.50~0.90内,安全储备较小。
以上数据表明,该桥目前强度可满足汽-20级、挂-100级荷载使用要求,安全储备较小。
中图分类号:U442
C
1008-3383(2011)06-0141-02
收稿日期:201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