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课异构过程中体会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为例
2011-09-01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100071郑春花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100071) 郑春花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也不断更新,对新课程标准精神的领会也越来越深刻,并积极围绕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研究与改进。不知不觉中,高三复习课也在课改的浪潮中悄然发生着变化。以下就“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的同课异构过程来反思新课改理念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两次教学对象均为高三文科班学生,课型均为第一轮复习课。第一次教学设计及实施于2009年9月份进行,第二次教学设计及实施于2010年10月份进行。
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使用和解读
以下是两次教学设计对课标的使用和解读。
第一次课教学设计 第二次课教学设计课标分析: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课标要求及解读】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行为动词为“运用”“说出”,内容限定词为“过程”即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的转变和“主要环节”即实现水的循环运动的途径,主要包括降水、蒸发(蒸腾)、径流、水汽输送等。本课旨在要求学生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综合把握水循环。作为高三复习课来讲,此内容的学习程度要远深于高一学习。不仅能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更要能从中挖掘出知识的内涵(例如对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循环各环节的联系、河水的补给类型等)和外延(例如通过水循环过程,实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从而使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
不难看出,第一次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对课标的使用只是满足于明确教学内容对应课标中的哪一条要求,谈不上对课标要求进行解读。而在进行第二次教学设计时,教师则既明确了课标对水循环这一部分内容的要求是什么,又对此要求从行为动词、内容限定词及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解读,对学习该内容时应该达到的程度、掌握的基础知识、训练的基本技能都有了足够的了解和把握,即明确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等。
二、关于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的阐释
教师在第一次课堂教学设计时并没有详细阐释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而在进行第二次教学设计时详细地阐释了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式多为结合热点问题,创设新的情境,从中提出问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此,高三复习课也应尽可能地从跟学生相关的生活实际出发,以热点问题或地区为中心话题,以问题引领课堂,做到回归基础知识,再把基础知识迁移到实际中来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另外,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注重地图判读能力的提升是高三学习的重中之重。
三、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分析
地理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核心任务是教师在全面分析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钻研和吃透教材,理清脉络,把握教材的结构和内在联系,从而对现有教材进行必要的处理。作为高三第一轮复习课更是要对教材进行全面分析,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在此基础上还要适当地进行知识更新、补充等。
教师在第一次课堂教学设计时并没有对所要讲授的教材内容和面对的教学对象进行细致分析,而在进行第二次教学设计时则对两者进行了详细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题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中的部分内容。教材在该部分内容之前为“相互联系的水体”,之后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作为高三复习课,教材中关于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的知识是基础,应作为重点处理。水循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水体的相互联系过程,这种联系在空间尺度上大到四大圈层之间三种水体即大气水、海洋水、陆地水之间的联系,小到陆地上各种水体间的联系。而河水做为陆地水的一种,也不可避免地与其它水体发生联系,当其它水体转化成河水时即补给了河水,能直接转化成河水的水体即为河水的补给来源。因此,可把相互联系的水体和河水的补给类型等内容放在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中处理,并把落脚点放在河水的补给类型上,作为重点知识之一。
另外,水循环的过程则是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类活动如果遵循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对水循环的某一环节施加一定的影响,则会趋利避害,使地理环境各要素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这一方面反映了人类活动或多或少地影响水循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水循环某一要素的变化即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它各要素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从而为学生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高三学生对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这一内容看似非常熟悉,但通过教学前测验统计,只有少数学生记得海陆间循环,对于水循环的概念及内涵不甚了解,对其它两个循环也并没有深刻的记忆,更多同学几乎全部遗忘,更谈不上把水循环原理与某区域相结合,以区域为背景,去分析河流及其补给、水循环及其影响。从基本技能来看,高三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但还需进一步提升。另外,从我校学生的认知水平看,多数学生还不能全面、发展地认识、分析问题。
在进行第二次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对所要讲授的教材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从中可以看出,这种分析不仅对本节课内容分析,还从本节课知识与其它章节的关系、地理环境中的水这一要素与其它要素的联系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抓住了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知识间的联系性,也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整体性、综合性特征,并且根据课时要求对一节课要完成的内容进行了取舍。这势必也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利于提升有关高考考核的能力,符合高三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进行第二次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还对学生情况做了细致的分析,相比较第一次教学设计,这次的设计更加突出了学生为主体的特征,一堂课教师到底教什么不是由教材决定,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来确定的。只有课前了解了学生的已有知识能力水平,然后对症下药,才能起到药到病除的作用,不至于浪费高三本来就很有限的时间,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否则课堂教学就会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教师的辛苦只是徒劳,只是“一厢情愿”而已,甚至得不到学生的任何理解和尊重。
四、关于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第一次课教学设计 第二次课教学设计确定重点与难点: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难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教学重难点】基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河流径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等技能的掌握不到位,以及为了培养学生用地理学科整体性、综合性的视角看待问题,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1.分析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相互联系的水体(河水的补给类型)为本节课另一重点;2.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及水循环过程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
从两次教学设计确定的重难点进行对比后发现,第一次教学设计确定的重难点有重复高一讲授本节课新知为重难点的嫌疑,并不像是高三的一节复习课。而第二次课教学设计中的重难点的确定是基于从高考层面对待高三教学,经过教材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等方面而确定的,毋庸置疑,后者更加符合课程改革潮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规律。
五、教学目标的确定
第一次课教学设计 第二次课教学设计1.绘制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类型、过程和主要环节;2.举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3.运用水循环过程能够说出物质的运动是客观存在的,且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人类活动应遵循自然界规律1.绘制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归纳水循环的概念,明确永定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2.观察水循环示意图和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图,说出陆地水补给来源及河水的补给类型,掌握河流径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技能。说出永定河补给类型。认识到各种水体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补给水源的,感悟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3.阅读材料并观察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永定河生态绿化走廊建设工程对水循环的某些环节施加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上述影响使地理环境其它要素发生改变,从而体会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从两节课的教学设计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来看,虽然第一节课也有三维目标的表述,但显得比较笼统,可操作性较差,并且层次相对较低,这是一节高三复习课,并不是高一知识的重复讲解,但从目标的表述看不出与高一课的区别。而第二次教学设计对三维目标的表述则更加准确,能从中清淅地看出知识与技能目标(即学什么)、过程与方法目标(即如何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符合学生实际,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
六、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的描述
第一次课教学设计 第二次课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资源:“永定河生态绿化走廊建设工程”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案例探究式教学和启发式讲授相结合
教师在第一次课堂教学设计时并没有对教学资源进行描述,从第二次教学设计时对教学资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第二次课教师采用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学习素材来补充教学内容和创设教学情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方法的界定上,第一次采用讲授法,即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有些类似于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体现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在第二次课教学设计时采用的教学方法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在第一次课堂教学设计时有关教学流程大致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引导学生整理本节知识点,形成知识框架,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典型例题解析,以让学生明确高考是如何以该部分知识为载体考核四项能力的,进而去引导学生巩固知识,提升各项能力。最后再让学生模仿教师的做法,去完成反馈练习,并查缺补漏,及时巩固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并摸索出相应的做题技巧。
教师在第二次课教学设计时有关教学过程大致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教师以“永定河生态绿化走廊建设工程”的相关资料为情景,引出水循环的话题,提出四个相关问题:
问题一:永定河的河水参与了哪种水循环?
问题二:永定河的补给类型有哪些?
问题三: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工程能够干预或控制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问题四: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分析说明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工程的实施对当地地理环境演化可能产生的有利影响。
在此基础上引入新课,并围绕着四个问题设计了三个活动,每个活动又有一连串的问题组成,而活动的完成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活动的设计既有地理概念的剖析、地理示意图的绘制,还有地理曲线图的判读以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等等。
从两个教学设计中教学过程的设计来看,第二次教学过程突出情景的创设或者说是注重了主干知识与学科热点之间的联系,而这恰好符合高考试题的命题规律。高考地理试题的命题常以日常生活中与地理相关的热点地区或热点问题为素材,创设新的情境,从中提出问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从而体现地理课程标准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活用地理知识的思想"。
为此,高三复习课也应尽可能地从地理学角度出发,以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话题或热点问题引领课堂,在回归基础知识的同时进行知识迁移,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在“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一课中,教师的设计以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工程的启动与实施这一热点事件为中心话题导入新课。由于该工程是刚刚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广受关注的事件,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这就为顺利地进行后面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同时用地理热点导入新课,使地理课同生气勃勃的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教师的设计既实现了新课标要求的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还注重学生地理素养的提升,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需要为未来社会培养具有强烈时代感、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的人才的思想。
综观同一节课的同课异构过程可以看出,在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发生着很大的改变。这种转变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例如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改变;教学内容从以教材内容到把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与重新整合补充的改变;教学方法由单一到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的改变。
高三复习课从注重串知识、讲例题、机械训练到注重与生活实际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学生的发展以及与高考命题形式紧密联系的转变等等。从而使高三课堂有了生机,不再沉闷。而这种改变归根结蒂首先是新课改推动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新的教育教学观念进而作用到教师教学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各个方面,从而使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为使学生成长为有地理素养的现代公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